现代经济学在美国
更新时间:2023-07-21 16: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现代经济学在美国
作者:钱颖一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72
1
现代经济学在美国1
钱颖一2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一般性的题目,希望对所有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学
生都能够有所帮助。我在美国学习、工作21 年,都是在美国的大学度过的。先是在三所大
学读学位,后来在三所大学执教。
今天的讲座是基于过去一年中我发表的三篇文章《经济学科在美国》3、《经济学家市场
在美国》4、《理解现代经济学》5,但不完全一样。
我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是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体制是怎么运行的,并同国内体制作
比较;第二,介绍一下我所理解的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第三,由第二个问题自然引出的
问题,即在现代经济学中数学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一、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
先讲第一个问题,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经济学”6在这里指的是经济学科。因为在
国内,经济学这个词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比如说我们这里的经济学院或经济学专业,就是一
个比较窄的概念,它只是指一部分理论经济学领域。实际上,经济学科是一个宽的概念,比
如,它包括金融、财政等等。
首先从我们熟悉的情况讲起。根据我的观察,国内大学中的学科设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经济学科设在经济学院,管理学科设在管理学院,象原来的综合性大学,比如北大和
复旦都是这种模式;另一种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同设在一个学院,有的叫经济管理学院,
也有叫其他名称的,一个学院中有两个学科,象清华、南大;还有一种是包括东财在内的各
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模式,即经济学科分设在数个学院,比如我们这里有经济学院、
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等等。
1 根据钱颖一教授200
2 年11 月5 日在东北财经大学所作报告整理,经本人审阅修订。cuiwj
(cuiwj@)在整理的过程中,添加了注释(主要来自互联网和一些期刊)。本文脚注用阿拉伯
数字表示,尾注用罗马数字表示。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2 钱颖一,1977 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81 年本科提前毕业,而后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研究生,1982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 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 年获哈佛大学经
济学博士学位。从1990 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经济系任助理教授直至1999 年,从1999 年至2001 年任马里
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 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个人网页:/fwsq/yqian.asp
3 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 年第6 期。
4 载《经济学家茶座》第九辑(2002-3)。
5 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年第2 期(总100 期)。
6 本文中所指的经济学是按照国际惯例定义的经济学学科,即国内所说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两个
“一级学科”名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下的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
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下的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2
我们在专业设置上跟国外不一样,我们一般设置得比较细,比如我们这儿有旅游专业,
管理我们就有好几种。有的是以二级学科,甚至以三级学科为单位,比如金融是二级学科,
下面有保险,有的保险也算一个专业,就是三级学科了,非常细。而且,理论经济学和应用
经济学在学科目录上是人为地分开,比如说,金融财政是应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
济学。但是,金融财政中也有理论,而政治经济学中也有应用。
这是我们的情况,那么国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国外的大学情况也很多,我介绍的主
要是国外综合性大学的情况。我不想给大家一种印象,国外的大学都是一种模式,实际上有
各种各样的模式,但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当然,我所在过的六所学校都是综合
性大学。
国外的综合性大学内部是有层次的。首先,国外大学内的学院数目远远低于我们。我去
过吉林大学,有三四十个学院,非常庞大。即使不是这么大的学校,学院的设置也是非常之
多。国外的情况不一样。一个层次是叫做文理学院,基本上包括了我们所说的基础学科,有
三大部分:一个是自然科学,就是我们所说的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第二部分是
社会科学,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第三部分是人文学科,即我们通常说的文、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史、哲;
通常这三部分放在一起,构成了文理学院。我之所以讲这个,是为了由此来看清楚经济学的
位置: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文理学院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通常是面对本科生的最主要的学院,甚至是唯一的
学院,比如在哈佛、耶鲁。如果你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你只能到文理学院。假如你将来想
念管理,学MBA,那么本科时你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在文理学院,你可以选择经济学为专
业。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比如我现在所在的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也招一些学管理的学生,
但数量不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大致差不多。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本科金融专业,据我所
知,宾州大学的本科是有金融专业的,但其他的著名大学的本科并没有金融专业,它是涵盖
在经济学专业中的。
第二条,文理学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理学院是培养博士的最主要学院。其他的学院
也培养博士,但是数量远远不如文理学院。这很自然,因为文理学院覆盖的学科主要是基础
学科。其他的学院有一个名称,叫做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其中包括工学、农学、
医学、法学、管理、新闻,其中管理又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这些就比较实用,要解决
实际问题,比如说力学是物理里边的,但要研究盖房子,就是一个工程问题。经济学在社会
科学里边,但是具体管理一个企业,那就是管理学。也就是说,这里边有一个基础学科和实
用学科的差别。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学院多数是研究生院,不面对本科生。工学比较特殊,既招
本科生也收研究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商学院,像芝加哥,斯坦福的,干脆叫做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商学研究院),名称上就规定了是研究生院,有点像我们这里的MBA 学
院,没有本科生。
这就是国外综合性大学的情况。
国外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是设立经济系和管理学院,不设立单独的经济学院,经济系通
常设在文理学院中,属于社会科学部。当然也有学校把经济系设在管理学院内,象普渡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美国没有教育部规定,一定要设在哪里,但通常是经济系在文理学院。虽然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叫经济系,但它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象我学习工作过的几所大学,它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所
有二级学科,财政、金融、货币银行、宏观、微观、区域经济等。有意思的是,虽然概括得
非常广泛,但是系的下面不设教研室,所有的教授在一起,这个很重要。虽然经济学科内部
有很多分支,并不人为地把他们分到其中的一个,呆会儿在讲到博士生的培养时,我们会发
现确实有好处。
以上是经济学系的情况,下面我介绍一下管理学院的情况。
3
管理学院有时也叫商学院,管理学院下设组(group),有时也叫系。用我们国内的话说,
文理学院下面的系是实体,管理学院是实体;但管理学院下面的的组或系不是实体。主要的
组包括有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运筹和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
统、金融、经济(economics group)等。这些是共同的,有的学校有一些特色的,比如网络。
跟国内的情况相比,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点,虽然管理学院设经济组,但通常经济组
较小,教管理经济学等一些服务性的课程。因此,通常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力量在经济系。
再一点,我们会发现,国内管理学院,尤其是原工科院校的管理学院,是由这里说的运
筹和管理科学(国内叫做管理工程与科学)发展而来。很多工科院校的管理学院,是在1985
年成立的,核心的师资原来是研究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后来就形成了管理科学与工
程这个一级学科,是工科背景。还有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科院校是很强的。相比之下,公司
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金融、经济就比较弱,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这跟许
多搞管理学的人,以前是由工程转过来有关系。当然在我们这里,情况很不同,因为我们原
来的背景是财经院校。
这跟国外的情况很不一样。国外的管理学院,公司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人力资
源、金融等等与工程关系都不大。相反,与经济学和心理学关系非常密切。
上个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一位是心理学家7。心理学在国外是一个很大的学科,
很多本科生选择心理学为主修。在我国,由于过去跟随苏联,只有教育心理学,设在师范大
学,一般的心理学是受批判的。在某种意义上,国外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中的学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科受经济学、
心理学影响大,受工程的影响小。国内偏重运筹学、控制论,跟工程有关。在清华、西安交
大、上海交大,我猜想大连理工大学,都是这样。
特别要指出的是金融学(finance)的定义。首先,它是经济学科的一部分,这一点国内
外是一致的。金融学虽然有很多特殊的工具和方法,但它是研究经济中的一个市场——金融
市场。当然它跟别的市场不太一样,比如它允许卖空,一般商品是不允许的。金融是许多人
很热衷的领域,但对金融学的理解国内外差异很大。
什么是金融,为何国内外差别如此大?原因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来我们所说的
金融包括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是中国金融学会会长,
是研究货币银行的权威。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研究的是货币银行。还有一部分叫国
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改革开放以后国际贸易变得很重要,其中有外汇结算问题、
汇率问题。这两块在计划经济下就被定义为金融,我们的大部分金融的师资、教科书都是关
于这两方面的,这跟我们的体制有关系。这两块在国外不被称为Finance,但我们翻译成“金
融”。这两部分都是比较宏观的,可称“宏观金融”,在这里我打了一个引号,就是说我并不
认为它是一个领域。货币银行在国外称为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我
在国外遇到过一些中国留学生,他说他在五道口是学金融的,美国人认为在他的成绩单上,
找不到可以称作finance 的课程。在美国,finance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称为corporate finance
(公司金融),还有一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企业及证券或衍生物在市场上的价格
如何确定,以及由此导出的投资决策。他们所指的金融是指研究金融市场中的问题,都是微
观的。九十年代初期以前所有国内研究金融的是研究宏观金融。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基础发生
变化,我们有了证券市场,公司企业有了自主权,出现了融资问题,因此,现实生活中对“微
观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误解,我们认为学金融就是去金融部门,比如证券公司工作。不错,在美国是
7 普林斯顿大学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丹尼尔·卡纳曼1934 年出生于以色列,拥有美国和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以色列双重国籍。1961 年毕业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93 年起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Eugene
Higgins 心理学和公共事务学教授。
4
有一部分学金融的人去华尔街,但更多的人还是去公司,公司金融相当重要。公司金融包括
融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等。
我们是处在一个转轨时期,从供给方讲,在金融方面,学校专业设置、教科书,百分之
八九十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讲,事实上,一个国家需要研究货币
银行、货币政策的人是很少的。绝大多数市场需求是微观金融。那么金融在管理学院和经济
系之间是如何设置的呢?经济系是一定有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方向的,也就是宏观金融;
同时往往也会有微观金融领域,但不一定,有的学校就没有。在管理学院,一定有金融组或
金融系,这是因为任何一个MBA 的学生,公司金融、资产定价、投资学都是必修课,但通
常管理学院只有微观金融,没有宏观金融。
国内金融比较热,有些学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是分设的,经常会出现争金融这个专业
的“产权”,因为这个产权有价值,既可以办班创收,又可以招好学生。
在过渡期间,有些重复建设也许并不是坏事,因为在微观金融方面市场需求缺口很大。
接下来介绍一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我们财经大学办管理学,许多教授有经济学背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许多工科院
校,管理学是从管理科学与工程转过来的。事实上,过去一二十年经济学与管理学两者关系
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物理和工程、理科和工科的关系。举几个例子,如市场营销
中非常重要的定价策略非常得益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这都是微观经济学在近二三十年发
展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组织经济学和激励理论来分析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CEO 的
积极性。会计过去被认为是一个很死板的领域,就是记帐,现在会计学前沿受到信息经济学
的很大影响,因为会计本身是一个信息累加的过程,你需要用比较少的数字来反映公司的业
绩、成本。现在有了安然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怎
样防止假信息,减少假信息造成的成本,有很多经济学道理。最后公司战略管理学很大程度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上是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管理的延伸。我们这儿有一个产业和商业组织研究中心,把产业和商
业放在一起是很有道理的,博弈论的方法、产业组织的方法可以延伸到公司战略中去。大家
知道,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8,是哈佛商学院公司战略管理学专家,他是哈佛经济
学的博士。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学确实深受经济学的影响。所以,管理学院受经济学的影响
要远远大于受工程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心理学,由于我个人知识不太够,这里不能细讲。
以上讲的是体制情况。
我把经济学教育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graduate student)9。首先一条,中美教育
差别很多,但基本理念的差别是对本科教育的定位很不一样。我们以前受苏联的影响,经济
基础是计划经济,我们大学以培养专业人才作为主要定位。美国本科教育定位是基础教育,
理念的差别导致课程设置、院系设置等一系列差别。但并不是说中国一定要改成美国模式,
二者的经济基础确实不大一样,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下人家的想法。我们是处于转轨期间,专
业过细的模式是从苏联学来的,但更多是考虑到计划经济的特点。计划经济下分部门管理,
8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哈佛商学院教授,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的权威。1983 年,
波特教授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始引发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讨论,他曾为
各国首脑、州长、市长和世界各国的CEO 们作过咨询,并曾获得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查尔斯·库
利奇奖、三次获得麦肯锡奖,及斯德哥尔摩和其他6 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波特教授至今已出版了16 本
书及75 篇以上的文章。其中,《竞争战略》(1980)一书已经再版了53 次,译为17 种文字;另一本著作《国
家竞争优势》(1990),至今也已再版32 次,译为12 国文字。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战略”
已为全球熟知。
9 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5
从财经院校出来马上就能到一个岗位上用。计划经济下没有市场的变化,分得很细马上就能
用也有优势。如会计要分交通口的会计、工业口的会计、商业口的会计等,工作后就能用。
但在市场经济中会出现问题,因为市场变化是很快的。2000 年IT 和现在很不一样。以前会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计和审计也是分开的。事实上现在发现,有很多时候需要你今天做这样,明天做那样。所以
美国入校时不报专业,一二年级采取通识教育,二年级以后选口径宽的主修(major),我这
里不用“专业”是怕跟国内的专业混淆起来。主修经济学的本科生职业选择广泛,事实上,
他们在本科时也没有别的选择,不可能选择管理学或别的更细的专业。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
将来可以选择经济学、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国际关系,甚至新闻传媒等等。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有一个很有名的主持晚间新闻的主持人。当有记者采访他:“你觉得大学
哪门课现在很后悔当时应该学得更好?”他说:“经济学,因为工作中经常用到经济学知识。”
由此可见他们的经济学定位很广,我们这里比较窄只定义到理论经济学,这点有很大不同。
另一方面它的经济学本科培养比较简单。我们的课程特别多。它课程虽然不多,但很精
炼而且有层次。今天我没时间讲关于申请美国学校注意的事情,但有一点是相关的。实际上
衡量一个学生,并不是说G.P.A.10高就行了。因为得看你学的内容,有些是核心课。对经济
学来讲,它的核心课一年级是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中级宏观微观、计量经济学,三四年级
选两门经济学专门领域课,像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等。数学也有基本要求,微积分、线性
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优化方法等,课程也不是很多。因为它的基本思想是,大学主要
是教会一个思想、考虑问题的方法及分析问题的工具,并不是要教你学会比如说外汇交易结
算等具体技能,这些你可以在今后工作中学。这样的教学思路与它的理念是一致的。而我们
的课程很多,许多非常具体的课程在国外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性、基本分析、工具
性的课开的很粗,有的学校只开西方经济学,把原理课的初级层次和中级层次合并起来。我
最近看了国内出的一些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书中说,由于课时所限,我们把初级和中级合并
在一起。这有一个问题:两边都要就,既不象中级经济学那样严谨,也不象经济学原理那样
直观。顺便说一下,我这次回来在清华大学教一门课,很多人希望我教博士生的课,我自告
奋勇教本科生一年级的经济学原理,超过500 人在听课。我们的学生数学好,但正因为数学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好,可能他们的经济学直觉(economic intuition)是没有的。所以课不在多,在于有层次和
基本训练。
再有就是国内有一种错觉,以为美国的学生数学学得多。我见了许多中国学生,很少看
到哪个因为数学不行,经济学学不下去。其实,在美国大学,数学的基本要求不太高。美国
的中学教育很差,尤其是数学。即使在美国的好大学里,一在黑板上求导,底下就哇哇叫。
他们的中学是天堂,是玩过来的。我们中学的基础教育加上高考制度,使得我们的大学生入
学时数学基础训练很好。当然这里指的是基本要求,高的要求还有很多。我们的学生数学能
力远远强于美国学生,但经济学概念想法(idea)、直觉上不如美国学生。这跟他们的教育
有关。
但是,美国本科教育在全世界不是突出的,欧洲平均教学质量可能比美国好,因为欧洲
的中小学状况比美国好。中国在本科要赶上世界一流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学生进校的素质
相当地高,当然还要有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还有一些问题。
美国(或北美)最有特色的在于它的博士教育,这点不仅与中国不同,连欧洲都与美国不
同。当然欧洲也有特例。欧洲的一个特例是伦敦经济学院,它基本是美国模式。目前,欧洲
的国家也在改革。像法国南部的图卢兹(Toulouse,欧洲空中客车集团总部所在城市)。还
10 G.P.A.(grade point average) 又称G.P.R.(grade point ratio),即成绩点数与学分的加权平均值。在我国,学
业成绩的计算是采用百分点制( 即零分到一百分) ,在计算G.P.A.时需先将百分点的分数换算成等级点数
(grade point)。
6
有一个例子,巴塞罗那市的Pompeu Fabra 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巧合,它在1991 年和香港科
技大学同时成立,十年后这两个学校都很成功。这两个学校的特点都是在原来非美国的教育
模式环境中,一个是西班牙,一个是香港,香港是英国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引进美国博士
培养教学体制。现在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比如香港、新加坡都在改革。我国教育体制
受德国影响、苏联影响、日本影响,基本是受欧洲影响。我们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基本上是“师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傅带徒弟”模式,考一个专业,考一个研究方向,报考一个“博导”。“博导”是我们的发明,
外国没有“博导”这个职称。除此之外,我国的情况基本上与欧洲情况差不多。考上博士后
基本上是导师学生一对一,产权很清楚,一般来说课程要求不多,主要是做论文,欧洲也是
这样。
美国则不同,美国有个制度创新,申请博士时是申请博士项目(Ph.D. program),不是
报导师,看起来是个技术上的问题,实际上有实质性的不同。我经常收到E-mail,说要报我
的博士生,我说将来可以做我的学生,但我不能招博士。任何一个老师都不能自己招学生,
一个系是一个项目,只有项目来招学生。而且在主要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都是
硕博连读,硕士学位在这些学校只是个“过程学位”,即博士学位念到一定阶段“送”你一
个硕士学位。当然不是所有的大学中硕士学位都是过程学位,这里主要指研究型大学,还有
许多大学主要培养本科生,在那里硕士不是“过程学位”,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美国的教育
体制之所以这样跟它的特殊经济状况有关系。原来美国的教育体制是从欧洲,特别是德国学
来的。后来发生了变化,美国的市场非常大,由此演化出一套办法,使它能大规模地培养高
质量的博士生以适应大市场的需求。而欧洲国家相对较小。
具体说一下博士生教育,并与我们熟悉的情况作对比来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解释
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为什么美国模式的优势比较大。首先他们都是硕博连读,它的课程无
固定学制,不象我们分三年或五年。它分前期和后期。前期是课程的训练,第一年标准化基
础课程,包括高级宏观、高级微观和高级计量经济学,然后是一个很严格的资格考试,这是
要淘汰人的,试卷上不能写名字,只能写个代号。淘汰的比率有的很大,有的不大,但我们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淘汰制度的威慑力本身就产生激励作用。第二年的课程是两个专
门领域研究前沿的课程。每个领域中老师要将最近一二十年研究前沿的问题系统讲给学生,
不是把论文发给学生看。老师会告诉学生们哪些是热点问题,哪些是没兴趣的问题,哪些是
太难的不能做研究的。这样学生会有个了解,把学生引到前沿。之后有个领域的考试。经过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这样两年的基本训练达到一定的标准。作一个对比,比如英国、欧洲或国内,就不太一样。
实际上,我们也有考试,研究生考试是在入校前。美国入学时没有考试,虽然也要看GRE、
大学的成绩,但主要的筛选是在于入学一年后的考试。入学前考和入学一年后考有什么不
同?其差别在于,博士生来源很多,进校时考学生,很难筛选,本校的学生知道老师出什么
题,往往容易通过。经过一年的学习,大家在同一起点再考,筛选比较准确。像卢卡斯11本
科是学历史的,后来才学经济学。所以,在什么时候考,机制是不一样的。“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自古就有,它有一个好处:导师带学生时,在学生不太多的时候,
他们的关系密切,这非常适用于天才学生,把导师的思想火花在交谈中领悟出来。剑桥大学
出天才,我们想象牛顿12在苹果园中喝下午茶时看见苹果掉下来,脑子里闪现万有引力了,
11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理论,深化了人
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由此获得199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2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 月25 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
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 月20 日在伦敦病逝。
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
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发现的蓝图。1667 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
7
再和老师谈谈话,就出来万有引力定律了。凯恩斯13是天才,也是剑桥的。但“师傅带徒弟”
的办法有一个缺点,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是美国的发明,从汽车生产开始的。
汽车生产过去在欧洲是用榔头敲出来的,形不成规模。福特发明了大规模生产流水线,泰勒
管理方法既有技术革新又有管理体制的革新。结果以低成本生产出一模一样的车,而且每一
辆车的质量标准都基本相同,以至于毛病要出都出在一个地方。这是制造业的例子,还有服
务业的例子——麦当劳(MacDonald)。汉堡包的成功在于你到任何地方,麦当劳出来的东西
一模一样,均值不一定很高,但方差很小,吃了以后很放心。比如我在巴黎那么好的饮食环
境,饿的时候脑子里首先反映的还是麦当劳,虽然那里有很多法国餐馆,但不知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道里面的货
怎么样。这里的思路是一样的,用大规模生产保证质量。美国把同样模式也用在“生产”经
济学家上。一个博士项目招三四十人,前期标准化生产,大家一样训练,不是为了产生一个
凯恩斯,而是为了产生大量经济学家,在证券市场、企业、政府部门、国际机构都需要。这
些人都学过高级微观、宏观、计量,经过比较艰苦的考试,学过两个专门领域,对现代的分
析工具都有所掌握。这里不一定出天才,但基本训练是有的。
前期训练之后还有个后期论文指导,后期也有特色。导师制下个人关怀比较多,但也有
坏处,导师有天才导师,知识很渊博,但是通常一个人在专业上钻的比较深,知识面可能就
不太广。美国学校在指导论文上也有其特色。学生经过前面两年的学习之后自由选择导师,
事实上,有一个内部市场,是双向选择,老师选学生,学生选老师。通常是由三人组成论文
指导委员会,当然有一个主要指导老师。
以我为例,八十年代末我在哈佛读博士,我是七七级的,下过乡,插过队,对中国的很
多社会问题很感兴趣,很有改革情结。同时,又非常希望用当时正在兴起的信息经济学、博
弈论作一些研究。找这样的导师在当时可以说是没有的。在这种制度下,就给我提供了一个
方便,我有三个导师,匈牙利人科尔内14教授,八十年代他有一本风靡中国的书《短缺经济
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 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 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
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1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之一。1906-1908 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务部工作,1908 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 年创
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 年任《经济学杂
志》主编,1913-1914 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19 年任财政部巴
黎和会代表,1929-1933 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 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 年出席布雷顿
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6 年猝死于心脏病,
时年63 岁。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
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 年
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14 亚诺什·科尔内(Janos Kornai),1928 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青年时期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
1961 年在布达佩斯的卡尔·马克思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6 年在匈牙利科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
1967 年后成为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1972 年至1977 年担任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席。1978
年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现为美国哈佛大学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教授。自50 年代以来,他致力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1957 年撰文对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问题提出质疑。
70 年代和80 年代,他对社
会主义国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进行理论描述,提出短缺经济学理论等,90 年代对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
8
学》,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分析非常深刻,但他并不精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另一个是
马斯金(Eric Maskin),在博弈论和机制设计上是大师。第三个是研究一般均衡的权威,即《微
观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个作者马斯-克莱尔(Andreu Mas-Colell)。学生可以从各位导师身
上吸收养分,吸收对问题的看法、工具,作自己的论文,在这种体制下就会产生很多交叉学
科的研究,这不是偶然的。跟我们不一样的是,在美国,论文答辩纯属形式,难的是三个导
师都说你可以答辩了,隐含的意思大致是你可以通过了。
我们这儿每年五月份,博导们很辛苦,你过去给别的学生答辩,别人过来给你的学生答
辩。在瑞典还得请海外的专家过来答辩。美国的制约机制不在答辩,答辩就是在系里贴张启
事,通常只是三个导师,有时学生叫来朋友壮壮胆,前一部分公众是可以听的,真正讨论是
否通过时,只能是导师在场。但美国有其他的制约机制。三个导师不都是同一领域,想要三
个人认同就比一个人更难。更重要的是,美国主要依赖市场竞争的机制,论文是为了找工作,
由市场检验。你说你的学生好,到市场上一检验就出来了。这点国内外差异非常大,原因当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然是体制问题。经济学家常批评这个市场不完善、那个市场不健全,但是,在中国,经济学
家几乎没有人出来批评经济学家自己的市场状况。一个人本科、硕士、博士在同一个学校,
并留校做教师,是普遍的现象,这叫“近亲繁殖”。有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这样
就不能造成大市场。没有市场就会出现弊端,但是改起来却很难,它虽然是个低效率的状况,
却是个均衡点。因为,当所有其他的学校都把自己的好学生留下来做硕士生、做博士生、做
教师时,一个学校想不这样做就要吃亏。对别的学校来的人,你就会说,这个人是不行才来
到我们学校来的。但作为整体,这一均衡点效率是非常低的。论文答辩在美国是形式,但它
受到市场的制约。如果你在下一年的暑期毕业,通常是在一至三月找工作,论文答辩在五六
月,有市场制约就使得把关可以采取不同方式。总之,国内外的培养方式是有很大的不同,
里面有很深刻的制度上原因,改起来不容易,但方向是很明显的。
将来市场是全球性的大规模的竞争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很大,我们的EMBA 今年
开始正式招生,第一批的名额是5000 人。我们的潜在市场很大,这一点与美国相似,虽然
我们的市场还没形成。当然,市场可以有很多含义,一个是潜在的需求大,我们有这么多的
高校、政府机构、企业,需要大量的经济、金融、管理方面的人才;另一个含义是一个统一
的竞争的市场还没形成。从需求上说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将来早晚都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二、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前面讲的是体制的运行以及教育的程序,以下想讲一下经济学的内容,即第二个问题,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尽管我们已经引入了很多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和课程,但根据我跟国内学生的接触和了
解,我的感觉国内外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内容上国外教什么?我觉得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样的提法本身是需要解释的。为什么要从理解分析框架入手?因
为我们以往偏重研究学派、流派,分为左派、右派,保守派、自由派。我们更习惯于这些,
这跟我们的历史有关。过去西方经济学是作为流派批判的,抛开这个不说。我回国访问时,
经常被要求介绍一下新的流派或学派,对这方面大家兴趣很大。问题是如果忽视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了现代经济
学共同的分析框架,对不同学派的理解是很表面的。事实上很多称为不同流派的,它们中的
分析大部分是共同的,争论可能归结到某个弹性系数到底是0.3 还是0.9,因为这会引起很
大的结果上的不同。为什么最后会集中在看上去很技术性,但实际是很重大的结果上呢?因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政治经济学思考与研究。80 年代前期他曾访华研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问题。1999 年6 月曾到北京、深圳等地作学术交流。
9
为有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理解共同框架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同时对理解不
同的学派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会更深刻,否则很难深入理解。
我个人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
(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
首先是看问题的视角。经济学家看问题有特殊的视角。经济学家可接受的几个有限的、
原始的假设——个人的偏好、技术和制度约束、资源禀赋,别的假设都被认为应该是从此推
导出来的。通常是假定个人是自利的,给定一定的技术和制度约束,每个人禀赋一定,大家
互相作用,然后看结果怎么样,然后研究一种叫做“均衡”的状态。有人问,现实中有很多
是非均衡,为何经济学家要研究均衡?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定义的均衡和一般人认
为的均衡不太一样。比如短缺通常是不均衡的,但在一定约束下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在
经济学中可以叫均衡。
最后着眼点是效率,这又是经济学家跟其他的社会科学家的不同。这很容易产生误解。
有些人说经济学家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经济学家不是只讲效率。比如研究社会保障问题,
我们辽宁省是我国社会保障的试点。2000 年末我参加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行的一个会议
论证该项试点方案,当时我和斯蒂格利茨15(Joseph E.Stiglize)都在,经济学家站在一边,
其他人站在另一边。斯蒂格利茨说,你们不能说我们经济学家不关心平等,我们更多关心的
是为了达到平等你能不能有更有效率的办法。不懂经济学的人没有合适的分析工具去分析这
类问题。同样的税收,有什么办法能使效率更高、扭曲更少?把效率作为着眼点并不能误解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为经济学家只关心效率不关心公平。而效率的观点是非常强有力的,经常使我们经济学家能
得出别人无法一眼看出的结论。如果没进行到效率这个层次,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比如讲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要对小股东有保护。一般人认为对小股东保护,会使经理的权力减少的,
15 三位美国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斯彭
斯(Michael Spence)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
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三名获奖者在20 世纪70 年代奠定了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其中,阿克尔洛
夫所作出的贡献在于阐述了这样一个市场现实,即卖方能向买方推销低质量商品等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市场
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斯彭斯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们应如何利用其所掌握的更多信息来
谋取更大收益方面的有关理论。斯蒂格利茨则阐述了有关掌握信息较少的市场一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的有
关理论。
阿克尔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对传统的农业市场的分析研究,也
适用于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分析研究。同时,他们的理论还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
斯蒂格利茨在1976 年和罗斯柴尔德合作的“竞争保险市场的均衡,论非完美信息经济学”一文全面
总结了前两位学者的工作,早已成为在“劣势选择”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位58 岁的学者出生于印第安那
州的加里城,1967 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他考察了什么样的无信息代理人在非对称市场上可
以改变他们的结局,同时更深入地研究了保险这个特殊的市场。他认为,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是
不对称的,因为保险公司无法确切地知道投保人对投保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究竟怎样。这种非对称也称“隐
藏知识”。他论证,均衡的唯一性是隐藏模型的典型特征,因为隐藏均衡与最有社会效率的信息发送均衡
是一致的,他的文章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现在,分离和均衡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中的规范概念。他的
文章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可能是引用率最高的。在大量和别人合著的文章中,他反
复指出如果忽视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经济模型可能造成误导。
1984 年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创立了被称之为效率工资的劳动市场模型,以期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
解释非自愿失业。成为现代劳动力及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研究成果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
济激励,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抽象,而且有很高的实用性。
10
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零和的权力重新分配。而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效率问题:如果小
股东不能确定他的回报能得到满足,他掏出的钱会很少或者不掏。那么经理或者当不了大经
理,或者当不了经理。这是个效率问题,这个思路是经过训练的经济学家都有的。讲到效率问题,这里有一个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医生、牧师和经济学家周末到球场打
高尔夫球。打了一会儿,发现场上还有第四个人,这个人很奇怪,打球不守规矩,横冲直撞。
他们到公园管理处抱怨。管理人员解释说,这个人是我们社区的英雄,因救火失明,所以我
们特别决定,他可以在周末的任何时间到我们这儿免费打球,以表敬意。听完后,医生赶忙
说,我可以帮助他免费看病,使他重见光明。牧师也说,我要每天为他祈祷。轮到经济学家,
他沉思了一下说,你们如果让他夜里到这儿来打球,这样效率不是更高吗?
经济学家这样的回答,猛一听,出乎意料之外,但再一想,合于情理之中。经济学家提
出的方案使大家都好——这是效率的提高。经济学家想问题是系统地从效率着想,而没有经
过训练的人,偶尔能猜中一次,但不是系统的。
这是第一,看问题的视角,任何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
第二是我认为在分析框架中非常核心的,但我们认识不太清楚的,即理论分析框架中的
参照系的建立、基准的建立,这在国外的经济学训练中是非常基本的,当然通常教科书不会
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是我做学生、后来做教师时体会最深的一点,但国内的学生至今还比
较忽视。
我先从我们了解的讲起,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资源配置的一般均衡理论——阿罗16-德布鲁17定理I
II(Arrow-Debreu
Theorem),讲的是在自由竞争、充分信息下、完全市场的条件下,如果每个人、每个厂商利
润最大化、利益最大化,那末市场的每一个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第二个,科斯18定理III(Coase Theorem),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定义清楚,无
论谁有产权都是有效率的。
第三,公司金融中的基本定理,默迪格利安尼19 -米勒20 定理IV (Modigliani -
16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美国人,与约翰·希克斯(John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R. Hicks)共同深入研究了
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重要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存货与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
(Studies i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Inventory and Production),合著;《公共投资、报酬率与最适财政政
策》(Public investment,the Rate of Return,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与喀西(M.Kurz)合著《风险承
担理论论文集》(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组织的极限》(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
17 罗拉尔·德布鲁(Gerard Debreu),法籍美国人,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
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8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英国人,由于他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
权的重要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 弗兰科·默迪格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意大利籍美国人,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
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重要著作有《国民所得与国际贸易》(National Income and InternationalTrade),与内舍(H.Neisser)
合作;《生产、存货与劳动力之规划》(Planning Production,Inventoriesand Work Forces),与他人合作;
《通货膨胀环境中稳定住宅新抵押设计》(New Mortgage Designs for Stable Housing In Inflationary
Environment),与莱沙德(D.Lessard)合作;《默迪格利安尼论文选》(Collected Papers of Franco Modigliani)。
20 默顿·米勒(Merton M. Miller),1943 年毕业于哈佛。随后几年就职于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
1952 年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次年,加入位于匹兹堡的卡耐基理工学院,教授经济史。
在卡耐基理工学院,默顿·米勒首次遇见了略微年长的经济学家——弗兰科·默迪格利安尼,他们随后的
11
Miller Theorem)——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融资方式,即债权融资还是股份融资的比例无关。
顺便说一下,这五个人都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上去,这些定理离现实似乎都很远:
现实中充分竞争市场有,但不多见;现实中,交易成本当然不是零;现实中,公司价值当然
与融资结构有关系。但这些定理都提供了一个基准,分析问题时从基准出发,就能抓到问题
的本质。阿罗(Kenneth Arrow)曾经说过:阿罗-德布鲁定理中有五个假定,每一个假定可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能都有五种不同的方式与现实不符,但是这一定理是现代经济学中最有用的定理之一。我理
解,它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一个基准。事实上,金融资产和其衍生物
定价都是从这个定理出发的。
基准和参照系是不是经济学特有的?不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是这样的。物理学中学力学
时首先学无摩擦系统下的力学定律,现实是有摩擦的,但那是一个基准,你可以把摩擦系数
以后加进去。任何一个理论的框架,都需要一些看上去离现实比较远,但揭示了重要的关系
的基准。我在哈佛念书的时候,韦茨曼21(Martin Weitzman)教授问我:“一个受过系统的经
济学训练的和没有受过系统经济学训练的但非常聪明的人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有什么差别?”
他问这问题的背景是他经常去苏联访问,接触了许多苏联的经济学家。我当时没有体会,很
难回答。他说:“差别是经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人脑子里总有几个参照系。”遇到问题后不会
就事论事,他会与脑子里的基准比较。当我们讲到资源配置时,我们会想到阿罗-德布鲁定
理,当我们讲到产权时,我们会想到科斯定理,当我们讲到公司融资、公司治理结构时会想
到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
把这些定理定位为参照系和基准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助于澄清两种常见的误
解:一种是误认为这些定理描述的就是现实,因此将它们到处套用。还有一种看到这些定理
与现实的距离很远,因此认为它们都是不对的,毫无用处。两种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是对
它们理解的偏差。
第三,光有基准不够,还需要有分析工具。我举五个例子,事实上,它们的后面多有数
学模型,但我不讲模型,主要讲它们跟基准的关系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含义。
第一个例子是供求曲线,没有数学公式,因此很直观。一些经济学大师推导数学公式时
经常出错,但他们会说:“我的结论是对的。”因为他们事先在脑子里把供求曲线图画出来了。
我们的同学n 阶导数都算不错。但是图象掌握不深,经济含义理解不清。
第二个例子萨缪尔森22(Paul Samuelson)重叠代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V
(1957),这个模型引入一代人和另一代人之间的资产转移市场是不完备的。由于这一改变,
所以阿罗-德布鲁定理不适用了,使得均衡不是有效的。这个定理在研究社会保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障、公共财
政、经济增长都要用到。
第三个模型格罗斯曼23(Sanford Grossman)、哈特24(Oliver Hart)和穆尔(John Moore)
合作后来成为经济学说史的一部分。默迪格利安尼在1985 年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默顿·米勒则在1990
年赢得了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合作的产物,很快就被命名为“M&M 定理”,至今依然在经济学家和
公司财务人士中广泛讨论和辩论。
21 马丁·魏茨曼,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
22 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城。1935 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士学位。1941 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以后任麻
省理工学院教授以及许多公私机关的顾问,获得197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萨缪尔森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
主要是两个方面:提出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对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加以发展。著有:《经济分析的基
础》(1947)、《经济学:初步分析》(1948)、《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1958)等。
23 1987 年克拉克奖获得者。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经济学界的另一项重要殊荣就是美国经济学会评选的克
拉克奖章,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美国经
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100 周
12
的所有权-控制权模型VI VII。国内关于产权、所有制的讨论是热点。他们的论文中的主要假
设是合同是不完全的,而讨论的起点是科斯定理。在合同完全时,所有权的配置是无关的,
给谁所有权都一样。因此,两个企业是合并还是分开,从效率上讲都一样。但在引进不完全
合同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起点、基准是科斯定理,然后往前推。这个模型很有用,所有权
的配置一下把经济学从资源配置扩展到权力配置。比如在大学,权力是在学校呢,还是在学
院;中央、省、市之间也有这个问题,很多这样的权力的配置的研究与激励、控制权是直接
相关的,它使控制权、所有权、产权的讨论在80 年代以后有了一个重要的飞跃。第四个例子是拉丰25(Jean-Jacques Laffont)和梯若26(Jean Tirole)的非对称信息模型
VIII。在这个模型中,合同是完全的,但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们经常说,信息不对称,经理知
道得比投资者多,所以经理偷钱别人看不见,但再往下就很难深入研究。这个模型揭示了信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息不对称时有一对矛盾:给信息租金和资源配置扭曲间的矛盾。很多问题,如电信管制和公
司治理结构都有这个问题。回到阿罗-德布鲁定理,当价格只管资源配置时,就不会有扭曲,
完全解决了问题。因为它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了信息不对称,有时故意使资源配置扭
曲,为了提供信息租金从而提供激励,把真实的信息说出来。跟基准一对比就会理解了,原
来是这样。
最后一个例子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的银行挤兑模型IX。
我们常常说,银行业跟制造业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这个模型里有两个均衡点,一个是,
在座的所有同学在某一个银行里有存款,大家都不挤兑,我作为理性个人也不取,存在银行
里有利息。但是还有一个均衡点:我知道大家都往银行跑,我是理性的,最好也赶快去,还
有一定概率能拿到钱,若不去就一定拿不到钱,因为银行把大部分钱投资了。两个均衡点,
一个有效率而一个没效率。熟悉基准的人就会发现,这与阿罗-德布鲁定理违背,阿罗-德
布鲁定理说所有均衡点都有效率,这里有一个没效率。为什么?答案是:市场是不完备的。
存款的合同是没有保险的,市场是有缺陷的。要是有个存款保障是不是会好呢?在这个模型
中引入存款保障就只剩下一个好的均衡点。但这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如果有保障了,银行
就会乱投资。这个模型对你分析金融,特别是银行脆弱性很有用,一下子集中在实质问题上。
顺便说一下,这个模型跟银行是不是有坏帐没有关系,银行脆弱性是由它的业务性质决定,
好的银行照样出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危机会传染。
把这三个部分结合在一起:看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基准和分析工具,就构成了现代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这对理解现代经济学很重要。事实上在美国训练博士生,老师都在
讲这样的框架,这样的基准,这样的模型。不同老师当然有不同侧重:有的人对重叠代模型
更为欣赏,用它作政策上分析;有的则认为代和代间没有市场不完备。但我们发现不同观点
中有很多分析是共同的,只有当你理解共同之处后,你才可发现不同的实质在什么地方。
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提出边际生产力概念与生产耗竭理论、并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
正在阅读:
现代经济学在美国07-21
Eviews上机指导及演示示例04-11
新国家安监局36号令(2015年修改)08-17
Re-Entrant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in Antiferromagnetic Spin-1 Ladders06-06
《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05-02
不平凡的爱作文600字06-16
专技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考试题库(完整版,能考90分以上)07-04
2019年禁毒工作总结12-13
教师党员剖析材料(多篇)03-0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美国
- 经济学
- 现代
- 近十年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成果综述_2003_2012_
- 2012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 基价与综合单价有什么关系呢
- 新托福口语做笔记技巧
-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后生字词全
- 吉发改收管字505号
- (完整word)高一必修二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 焊接中的应力与变形
- 第三章 空间力系-重心形心
- 我国空气质量管理现状与问题
- 学校、托幼机构常见染病防控
- 2012高考英语3500词汇表
- 虎尾兰栽培管理A
- 哈利波特经典英文台词
- 2014年1-6月湖南省及全国酱油月度产量数据统计报告
-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
- 禅意诗情入画境_论王维山水画中的意境体现
-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