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压轴题选讲专题1:动点问题(排版+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1 21: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数学中考压轴题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2年广州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专题
专题1:动点问题 授课教师:黄立宗
一、典型例题选讲:
例1、(2012吉林长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点B停止.点P在AD上以5cm/s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______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细节决定未来
例题2:(2012湖南湘潭)如图,在⊙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AC=AO,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两点重合),过点C作直线PB的垂线CD交PB于D点. (1)如图1,求证:△PCD∽△ABC;
(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ABC?请在图2中画出△PCD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P运动到CP⊥AB时,求∠BCD的度数.
细节决定未来
例题3:(2012福建漳州)如图,在?OABC中,点A在x轴上,∠AOC=60,OC=4cm.OA=8cm动
o
点P从点O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线段OA→AB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O出发,以 acm/s的速度沿线段OC→CB运动,其中一点先到达终点B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填空: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对角线OB的长度是_______cm;
(2)当a=1时,设△OPQ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 (3)当点P在OA边上,点Q在CB边上时,线段PQ与对角线OB交于点M.若以O、M、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求a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
例题4:(2012四川南充)如图,⊙C的内接△AOB中,AB=AO=4,tan∠AOB=
3,抛物线y?ax2?bx经过点4细节决定未来
A(4,0)与点(-2,6)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直线m与⊙C相切于点A交y轴于点D,动点P在线段OB上,从点O出发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在线段DA上,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当PQ⊥AD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
(3)点R在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的图象上,当△ROB面积最大时,求点R的坐标.
巩固练习:
细节决定未来
1、(2012湖南株洲)如图,在△ABC中,∠C=90°,BC=5米,AC=12米.M点在线段CA上,从C向A运动,速度为1米/秒;同时N点在线段AB上,从A向B运动,速度为2米/秒.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MN=∠ANM?
(2)当t为何值时,△AM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2、(2012湖南衡阳)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8,0)、(0,6),点P由点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由A出发沿AO(O为坐标原点)方向向点O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连接PQ,若设运动时间为t(0<t<(1)当t为何值时,PQ∥BO? (2)设△AQP的面积为S,
①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②若我们规定:点P、Q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新坐标(x2﹣x1,y2﹣y1)称为“向量PQ”的坐标.当S取最大值时,求“向量PQ”的坐标.
10)秒.解答如下问题: 3 备用图
3、(2012新疆区)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C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0),C(0,2).
细节决定未来
(1)请你以AC的中点为对称中心,画出△AOC的中心对称图形△ABC,此图与原图组成的四边形OABC的形状是 ,请说明理由;
1(2)如图2,已知D(?,0),过A,C,D的抛物线与(1)所得的四边形OABC的边BC交于点E,
2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E的坐标;
(3)在问题(2)的图形中,一动点P由抛物线上的点A开始,沿四边形OABC的边从A﹣B﹣C向终点C运动,连接OP交AC于N,若P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x,试问:当x为何值时,△AON为等腰三角形(只写出判断的条件与对应的结果)?
4、(2012内蒙古包头)如图,在Rt△ABC中,∠C =90,AC = 4cm , BC = 5 cm,点D 在BC 上,且CD =
细节决定未来
0
3 cm ,现有两个动点P,Q 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 厘米/秒的速度沿AC 向终点C 运动;点Q 以1 . 25 厘米/秒的速度沿BC 向终点C 运动.过点P作PE∥ BC 交AD 于点E ,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t秒(t > 0 )。
(1)连接DP ,经过1 秒后,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2)连接PQ ,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 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为什么? (3)当t 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
备用图
5、(2012河北省)如图,A(-5,0),B(-3,0),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CBO=45°,CD∥AB.∠CDA=90°.点
细节决定未来
P从点Q(4,0)出发,沿x轴向左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时间t秒. (1)求点C的坐标; (2)当∠BCP=15°时,求t的值;
(3)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P随点P的运动而变化,当⊙P与四边形ABCD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的值.
备用图
6、(2012吉林省)如图,在△ABC中,∠A=90°,AB=2cm,AC=4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沿BA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
细节决定未来
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AP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PDE,过点Q作QF∥BC,交AC于点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正方形和梯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cm. (1)当t= s时,点P与点Q重合; (2)当t= s时,点D在QF上;
(3)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7、(2010广东广州,24,14分)如图,⊙O的半径为1,点P是⊙O上一点,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点 APB上任一点(与端点A、B不重合)D是?,DE⊥AB于点E,以点D为圆心、DE长为半径作⊙D,分别过点
细节决定未来
A、B作⊙D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C.
(1)求弦AB的长;
(2)判断∠ACB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ACB的大小;否则,请说明理由; (3)记△ABC的面积为S,若
C S=43,求△ABC的周长. 2DEP D A O E B
典型例题及巩固练习答案
例题1:【答案】 解:(1)t-2。
细节决定未来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2)a,当点N与点D重合时,此时点P在DE上,DP=2=EC, 即t-2=2,t=4。
②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
∵DE=1 2 AC=4,∴点P在DE段的运动时间为4s, ∴PE=t-6,∴PB=BE-PE=8-t,PC=PE+CE=t-4。
∵PN∥AC,∴△BNP∽△BAC。∴PN:AC = PB:BC=2,∴PN=2PB=16-2t。 由PN=PC,得16-2t=t-4,解得t=
20。 320。 3综上所述,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4或t=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2<t<4时,如图(3)a所示。
DP=t-2,PQ=2,∴CQ=PE=DE-DP=4-(t-2)=6-t,AQ=AC-CQ=2+t,AM=AQ-MQ=t。
∵MN∥BC,∴△AFM∽△ABC。∴FM:BC = AM:AC=1:2,即FM:AM=BC:AC=1:2。
∴FM=
11AM=t. 2211 ∴S?S梯形AQPD?S?AMF?(DP?AQ)?PQ? AM?FM
221111 ? [(t?2)(?2?t)]?2?t? t??t2?2t 。 222420②当<t<8时,如图(3)b所示。
3细节决定未来
PE=t-6,∴PC=CM=PE+CE=t-4,AM=AC-CM=12-t,PB=BE-PE=8-t,
11AM=6-t,PG=2PB=16-2t, 2211∴S?S梯形AQPD?S?AMF?(PG?AC)?PC?AM?FM
221115 ?([16?2t)?8]?(t?4)?(12?t)(?6?t)?? t2?22t?84。
2224?12?t?2t(2 520??t2?22t?84( 【考点】动点问题上,相似形综合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1)∵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由勾股定理得AB=45cm。 ∵D为边AB的中点,∴AD=25cm。 又∵点P在AD上以5cm/s的速度运动,∴点P在AD上运动的时间为2s。 ∴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在线段DP上的运动的时间为t-2s。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利用运动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 时间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分别用时 间t表示各相关运动线段的长度,然后利用S?S梯形AQPD?S?AMF求出面积S的表达式。 又∵点P在DE上以1cm/s的速度运动,∴线段DP的长为t-2 cm。 例题2:答案 【答案】解:(1)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 ∵PD⊥CD,∴∠D=90°。∴∠D=∠ACB。 ?所对的圆周角,∴∠A=∠P,∴△PCD∽△ABC。 ∵∠A与∠P是BC(2)当PC是⊙O的直径时,△PCD≌△ABC。理由如下: ∵AB,PC是⊙O的半径,∴AB=PC。 ∵△PCD∽△ABC,∴△PCD≌△ABC。 画图如下: 细节决定未来 (3)∵∠ACB=90°,AC=AO,∴∠ABC=30°。 ∵△PCD∽△ABC,∴∠PCD=∠ABC=30°。 ??AP?。∴∠ACP=∠ABC=30°。 ∵CP⊥AB,AB是⊙O的直径,∴AC∴∠BCD=∠AC﹣∠ACP﹣∠PCD=90°﹣30°﹣30°=30°。 【考点】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由AB是⊙O的直径,根据直径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即可得∠ACB=90°,又由PD⊥CD,可得∠D=∠ACB,又由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得∠A=∠P,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判定:△PCD∽△ABC。 (2)由△PCD∽△ABC,可知当PC=AB时,△PCD≌△ABC,利用相似比等于1的相似三角形全等即 可求得。 (3)由∠ACB=90°,AC=AB,可求得∠ABC的度数,然后利用相似,即可得∠PCD的度数,又由垂 ??AP?,然后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得∠ACP的度数,从而求得答案。 径定理,求得AC 例题3:【答案】 解:(1)C(2,23),OB=47cm。 (2)①当0 过点Q作QD⊥x轴于点D(如图1),则QD=3t。 2 ∴S= 321OP·QD=t。 42 ②当4 作QE⊥x轴于点E(如图2),则QE=23。 ∴S = 1DP·QE=3t。 2③当8 延长QP交x轴于点F,过点P作PH⊥AF于点H(如图3)。 细节决定未来 易证△PBQ与△PAF均为等边三角形, 3(t-8)。 2311∴S?S?OQF?S?OPF=t·23-t·(t- 222∴OF=OA+AP=t,AP=t-8。∴PH=8) =-32 t+33t。 4?32t?0?t?4??4?? 综上所述, S??3t?4?t?8?。 ???3t2?33t?8?t?12???4 ∵①②中S随t的增加而增加, ③中S??323t?33t=??t?6?2?93,S随t的增加而减小, 44∴当t=8时,S最大。 (3)①当△OPM∽△OAB时(如图4),则PQ∥AB。 ∴CQ=OP。 ∴at-4=t,即a=1+ 4。 t的取值范围是0 则 OPOMtOM27, 即。∴OM=??t。 87OBOA47 又∵QB∥OP,∴△BQM~△OPM。 ∴ QBBM12?at,即??OPOMt47?277。 27t72,t的取值范围是6≤t≤8。 t42 综上所述:a=1+ (0 tt整理得t-at=2,即a=1- 【考点】动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如图,过点C、B分别作x的垂线于点M、N, 则在Rt△COM中,由∠AOC=60,OC=4,应用锐 细节决定未来 o 角三角函数定义,可求得OM=2,CM=23, ∴ C(2,23)。 由CMNB是矩形和OA=8得BM=23, ON=10,在Rt△OBN中,由勾股定理,得OB=47。 (2)分0 (3)分△OPM∽△OAB和△OPM∽△OBA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例题4:【答案】 解:(1)把点A(4,0)与点(-2,6)代入抛物线y?ax2?bx,得: 1??16a?4b?0?a? ?,解得,?2。 4a?2b?6???b??2∴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2x。 2 (2)连接AC交OB于E,过点O作OF⊥AD于点F。 ∵直线m切⊙C于A ,∴AC⊥m。 ?B?AO? 。∴AC⊥OB。 A∵ 弦AB=AO, ∴ ∴m∥OB。∴∠OAD=∠AOB。 333,∴tan∠OAD=,sin∠OAD=。 44533∴OD=OA·tan∠OAD=4×=3,OF=OA·sin∠OAD=4×=2.4。 45∵OA=4,tan∠AOB= t秒时,OP=t,DQ=2t,若PQ⊥AD, 则FQ=OP=t,DF=DQ-FQ=t。 ∴在 △ODF中,t=DF=OD2?OF2?32?2.42?1.8(秒)。 ∴当PQ⊥AD时,运动时间t的值为 1.8秒。 (3)点R在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的图象上,当△ROB面积最大时,点R到OB的距离最大。此时,过点R平行于直线OB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tan∠AOB= 33,∴直线OB为y?x。 44细节决定未来 3x+r, 43131 联立y?x+r和y?x2?2x得x+r?x2?2x,整理得2x2?11x?4r?0。 4242121 ∵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121+32r?0,解得r??。 3211121121 将r??代入2x2?11x?4r?0得2x2?11x+?0,解得x?。 432811312155 将x?代入y?x?得y??。 4324321155 ∴R(,。 ?) 432 设过点R平行于直线OB的直线l:y?【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弦和弧的关系,垂径定理,平行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1)将点A(4,0)与点(-2,6)代入抛物线y=ax+bx,得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解析式。 (2)先得到∠OAD=∠AOB ,作OF⊥AD于F,再求出OF的长,t秒时,OP=t,DQ=2t,若PQ⊥AD 则 FQ=OP=t,DF=DQ-FQ=t。在△ODF中,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论。 (3)点R在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的图象上,当△ROB面积最大时,点R到OB的距离最大。此 时,过点R平行于直线OB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求出直线OB的解析式,设过点R平行于直线OB的直线l:y?R的坐标。 巩固练习答案: 1、【答案】解:(1)∵从C向A运动,速度为1米/秒;同时N点在线段AB上,从A向B运动,速度为2米/秒,运动时间为t秒, ∴AM=12﹣t,AN=2t。 ∵∠AMN=∠ANM,∴AM=AN,即12﹣t=2t,解得:t=4 秒。 ∴当t为4时,∠AMN=∠ANM。 (2)如图作NH⊥AC于H, ∴∠NHA=∠C=90°。∴NH∥BC。 ∴△ANH∽△ABC。 ∴ 2 331x+r,联立y?x+r和y?x2?2x,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出r,即可求得点442ANNH2tNH10,即?。∴NH=t。 ?13ABBC135细节决定未来 11056052180。 ??12?t??t=?t2+t=??t?6?+21313131313180∴当t=6时,△AMN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13∴S?ABC?【考点】动点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 【分析】(1)用t表示出AM和AN的值,根据AM=AN,得到关于t的方程求得t值即可。 (2)作NH⊥AC于H,证得△ANH∽△ABC,从而得到比例式,然后用t表示出NH,从而计算其面积得到有关t的二次函数求最值即可。 2、【答案】解:(1)∵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8,0)、(0,6),则OB=6,OA=8。 ∴AB?OB2?OA2?62?82?10。 如图①,当PQ∥BO时,AQ=2t,BP=3t,则AP=10﹣3t。 ∵PQ∥BO,∴∴当t= APAQ10?3t2t20,即。 ??,解得t= 11ABAO10520秒时,PQ∥BO。 11(2)由(1)知:OA=8,OB=6,AB=10. ①如图②所示,过点P作PD⊥x轴于点D,则PD∥BO。 ∴△APD∽△ABO。 ∴ 9APPD10?3tPD,即,解得PD=6﹣t。 ??5ABOB10621199?5??9?∴S??AQ?PD??2t??6?t?=?t2+6t=??t??+5。 2255?3??5?9?5?10∴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t??+5(0<t<)。 5?3?325秒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5(平方单位)。 35②如图②所示,当S取最大值时,t=, 391∴PD=6﹣t=3,∴PD=BO。 521又PD∥BO,∴此时PD为△OAB的中位线,则OD=OA=4。∴P(4,3)。 2101414又AQ=2t=,∴OQ=OA﹣AQ=,∴Q(,0)。 333142依题意,“向量PQ”的坐标为(﹣4,0﹣3),即(,﹣3). 33∴当t= 细节决定未来 ∴当S取最大值时,“向量PQ”的坐标为( 2,﹣3)。 3【考点】动点问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如图①所示,当PQ∥BO时,利用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线段比例式t的值。 (2)①求S关系式的要点是求得△AQP的高,如图②所示,过点P作过点P作PD⊥x轴于点D,构造平行线PD∥BO,由△APD∽△ABO得 APAQ,求出?ABAOAPPD求得PD,从而S可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一?ABOB 个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出S的最大值。 ②求出点P、Q的坐标:当S取最大值时,可推出此时PD为△OAB的中位线,从而可求出点P的纵横坐标,又易求Q点坐标,从而求得点P、Q的坐标;求得P、Q的坐标之后,代入“向量PQ”坐标的定义(x2﹣x1,y2﹣y1),即可求解。 3、【答案】解:(1)设AC的中点为E,连接OF并延长至B,使得BF=OF;连接AC,AB,则△ABC为所求作的△AOC的中心对称图形。 ∵A(2,0),C(0,2),∴OA=OC。 ∵△ABC是△AOC的中心对称图形,∴AB=OC,BC=OA。 ∴OA=AB=BC=OC。∴四边形OABC是菱形, 又∵∠AOC=90,∴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 (2)设经过点A、C、D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ax+bx+c, 2 0 1∵A(2,0),C(0,2),D(?,0), 2??4a+2b+c=0?a=?2??2∴?c=2,解得?b=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3x+2。 ?c=2?11??a?b+c=02?4由(1)知,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B(2,2)。 细节决定未来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 令y=﹣2x+3x+2=2,解得x1=0,x2= 2 33。∴点E的坐标为(,2)。 22(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有三种情形使得△AON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x= 2时,此时点P与点B重合,△AO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当x=6﹣22时,此时点P位于B﹣C段上,△AON为等腰三角形; ③当x=4时,此时点P与点B重合,△AO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19 【分析】(1)按照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作图即可,易知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 (2)已知A、C、D三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由直线BC:y=2,代入抛 物线解析式解方程求得点E的坐标。 (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ON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形有三种,充分利用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容易求得点P运动的路程x:如图所示, ①△AON1,此时点P与点B重合,点N1是正方形OABC对角线的交点,且△AON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此时点P运动路程为:x=AB=2。 ②△AON2,此时点P位于B﹣C段上。 ∵正方形OABC,OA=2,∴AC=22。 ∵AN2=OA=2,∴CN2=AC﹣AN2=22﹣2。 ∵AN2=OA,∴∠AON2=∠AN2O。 ∵BC∥OA,∴∠AON2=∠CP2N2,又∠AN2O=∠CN2P2。 ∴∠CN2P2=∠CP2N2。∴CP2=CN2=2 ﹣2。 此时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BC﹣CP2=2+2﹣(22﹣2)=6﹣22。 ③△AON3.此时点P到达终点C,P、C、N三点重合,△AON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时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BC=2+2=4。 综上所述,当x=2,x=6﹣22或x=4时,△AON为等腰三角形。 4、【答案】解:(1)不能。理由如下: 假设经过t秒时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 ∵点P的速度为1 厘米/秒,点Q 的速度为1 . 25 厘米/秒, 细节决定未来 ∴AP=t厘米,BQ=1.25t厘米。 又∵PE∥BC,∴△AEP∽△ADC。∴ EPAP。 ?DCAC∵AC=4厘米,BC=5厘米,CD=3厘米, EPt?,解得,EP=0.75t厘米。 345又∵QD?BC?BQ?DC?5?t?3?2?1.25t, 4∴ ∴由EP=QD得2?1.25t=0.75t,解得t=1。 ∴只有t=1时四边形EQDP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 ∴经过1 秒后,四边形EQDP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 (2)∵AP=t厘米,BQ=1.25t厘米,AC=4厘米,BC=5厘米, ∴ PCQCPC4?tQC5?1.25t4?t。∴。 ??, ??ACBCAC4BC54 又∵∠C=∠C,∴△PQC∽△ABC。∴∠PQC=∠B。∴PQ∥AB。 ∴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 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 (3)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EQD=90°时,显然有EQ=PC=4-t,DQ=1.25t-2 又∵EQ∥AC,∴△EDQ∽△ADC。 ∴ EQDQ4?t1.25t?2,即, ??ACDC43解得t=2.5。 ②当∠QED=90°时, ∵∠CDA=∠EDQ,∠QED=∠C=90°,∴△EDQ∽△CDA。 ∴ DQRt?EDQ斜边上的高。 ?DARt?CDA斜边上的高Rt△EDQ斜边上的高为4-t,Rt△CDA斜边上的高为2.4, ∴ 1.25t?24?t,解得t =3.1。 ?52.4综上所述,当t为2.5秒或3.1秒时,△EDQ为直角三角形。 【考点】动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不能。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只有t=1时四边形EQDP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结果,从而得出经过1 秒后,四边形EQDP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结论。 (2)由△PQC∽△ABC得∠PQC=∠B,从而得到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 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 线段AB平行的结论。 细节决定未来 (3)分∠EQD=90°和∠QED=90°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5、【答案】解:(1)∵∠BCO=∠CBO=45°,∴OC=OB=3。 又∵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C的坐标为(0,3)。 (2)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点P在点B右侧时,如图2, 若∠BCP=15°,得∠PCO=30°,故PO=CO?tan30°=3。此时t=4+3 ②当点P在点B左侧时,如图3, 由∠BCP=15°,得∠PCO=60°,故OP=COtan60°=33。此时,t=4+33 ∴t的值为4+3或4+33 (3)由题意知,若⊙P与四边形ABCD的边相 切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P与BC相切于点C时,有 ∠BCP=90°,从而∠OCP=45°,得到OP=3,此时t=1。 ②当⊙P与CD相切于点C时,有 PC⊥CD,即点P与点O重合,此时t=4。 ③当⊙P与AD相切时,由题意,得 ∠DAO=90°,∴点A为切点,如图4,PC=PA=(9-t),PO=(t-4)。 于是(9-t)= PO=(t-4), 即81-18t+t=t-8t+16+9,解得,t=5.6。 综上所述,t的值为1或4或5.6。 2 22 2 2 2 2 2 2 2 【考点】动点问题,切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细节决定未来 【分析】(1)由∠CBO=45°,∠BOC为直角,得到△B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OB=3,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性质知OC=OB=3,然后由点C在y轴的正半轴可以确定点C的坐标。 (2)分点P在点B右侧和点P在点B左侧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3)当⊙P与四边形ABCD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P与BC边相切时,②当⊙P与CD相切于点C时,③当⊙P与CD相切时。 6、【答案】 解:(1)1。 (2) 4。 51t, 2 (3)当P、Q重合时,由(1)知,此时t=1; 当D点在BC上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AP=BQ =t,BP= 又∵BP=2-t,∴ 14t=2-t,解得t=。 23 进一步分析可知此时点E与点F重合。 当点P到达B点时,此时t=2。 因此当P点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 其运动过程可分析如下: ①当1<t≤ 4时,如答图3所示,此时重合部分为梯形PDGQ。 3 此时AP=BQ=t,∴AQ=2-t,PQ=AP-AQ=2t-2。 易知△ABC∽△AQF,可得AF=2AQ,EF=2EG。 ∴EF=AF-AE=2(2-t)-t=4-3t,EG= ∴DG=DE-EG=t-(2- 13EF=2-t。 2235t)=t-2。 2211?9?5?? S?S梯形PDGQ?(PQ?DG)?PD???2t?2???t?2???t=t2?2t。 22?4?2?? ②当 4<t<2时,如答图4所示,此时重合部分为一个多边形。 3此时AP=BQ=t,∴AQ=PB=2-t。 易知△ABC∽△AQF∽△PBM∽△DNM, 可得AF=2AQ,PM=2PB,DM=2DN。∴AF=4-2t,PM=4-2t。 细节决定未来 又DM=DP-PM=t-(4-2t)=3t-4,∴DN= 1(3t-4)。 211S?S正方形APDE?S?AQF?S?DMN?AP2?AQ?AF?DN?DM 221119 t?2??2?t??4?2t????3t?4???3t?4???t2?10t?8 2224综上所述,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 4?92t?2t(1?t?)??43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 94??t2?10t?8(?t?2)?3?4【考点】动点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当点P与点Q重合时,此时AP=BQ=t,且AP+BQ=AB=2,由此得t+t=2,解得t=1(s)。 (2)当点D在QF上时,如答图1所示,此时AP=BQ=t. ∵QF∥BC,APDE为正方形,∴△PQD∽△ABC。 111DP=AP=t。 22214由AP+PQ+BQ=AB=2,得t+t+t=2,解得:t=。 25∴DP:PQ=AC:AB=2,则PQ= (3)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 两个阶段: ①当1<t≤ 4 时,如答图3所示,此时重合部分为梯形PDGQ.先计算梯形各边长,然后利用梯3形面积公式求出S。 ②当 4<t<2时,如答图4所示,此时重合部分为一个多边形. 3面积S由关系式“S?S正方形APDE?S?AQF?S?DMN”求出。 8、【答案】解:(1)连接OA,取OP与AB的交点为F,则有OA=1. ∵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OF= 11OP=,AF=BF. 2分 222在Rt△OAF中,∵AF=OA2?OF2=12?(1)2=3, 2细节决定未来 ∴AB=2AF=3. 2分 (2)∠ACB是定值. 理由:由(1)易知,∠AOB=120°,因为点D为△ABC的内心, 所以,连结AD、BD, 则∠CAB=2∠DAE,∠CBA=2∠DBA, 2分 因为∠DAE+∠DBA= 1∠AOB=60°, 2 所以∠CAB+∠CBA=120°,所以∠ACB=60°; 2分 (3)记△ABC的周长为l,取AC,BC与⊙D的切点分别为G,H,连接DG,DC,DH, 则有DG=DH=DE,DG⊥AC,DH⊥BC. ∴S?S?ABD?S?ACD?S?BCD = 11111AB?DE+BC?DH+AC?DG=(AB+BC+AC) ?DE=l?DE. 2分 222221l?DES2∵=43,∴=43,∴l=83DE. 2DE2DE∵CG,CH是⊙D的切线,∴∠GCD=∴在Rt△CGD中,CG= 1∠ACB=30°, 2DG=DE=3DE, 2分 ?tan3033∴CH=CG=3DE. 又由切线长定理可知AG=AE,BH=BE, 1∴l=AB+BC+AC=23+23DE=83DE,解得DE=, 3∴△ABC的周长为 83. 2分 3细节决定未来
正在阅读:
2013中考压轴题选讲专题1:动点问题(排版+答案)06-11
2018年公务员医疗保险缴费比例03-28
“二维空间”里的他作文600字07-02
高速公路机电施工组织05-17
202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04-11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2014012407-03
生化复习题(1) 201-10
【一】华东政法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06-21
2018年第一场雪作文400字07-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压轴
- 排版
- 中考
- 答案
- 专题
- 问题
- 2013
-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国人口预测算法研究毕业论文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 图文
- 河科大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 有效教育(MS—EEPO)梳理
- 基于泛在学习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协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 管理者如何做好角色
- 最新-2018高中生物 4.2光合作用每课一练7 必修1 精品
-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静电场模拟
- 数据库练习答案
- 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 不同氮化工艺对低碳钢离子镀铬的影响 - 图文
- 2017年10月自考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75分钟)
- 分分钟需要你粤语发音歌词
- 某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 我县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 生煎
- 2014年湖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资料:向土壤污染宣战刻不容缓
- 组策略之软件限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