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涵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3-14 07: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波纹管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管(板)》(JT/T791-2010)

(8)《 Canadian Highway Bridge Design Code s6-06-Section 7: Buried Structures 》 2006(加拿大公路桥梁设计规范2006版,第7部分:地下结构)

(9)《AASHTO LRFD Bridge Desing Specificationgs (SI) Section 12 :Buried Structures And Tunnel Liners》2005(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第12部分:地下结构)

(10)《Corrutated Steel Pipe Design Manual》 2008(National Corrugated Steel Pipe Association)

(11)《 波形钢板结构物设计及施工指南》2004.12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6)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17)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8)拟投本工程的人员及机械设备情况。

1

2、 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是湘鄂两省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出省通道,为恩吉(湖北恩施至湖南吉首)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合同段为湖南省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项目第8合同段,位于龙山县红岩溪镇卜纳洞村、撮箕村和苗新村境内,起点里程桩号K28+950,终点里程桩号为K31+500,全长2.55km,合同工期30个月。本合同段共设有分离式大桥3座(单线2357.12m)、分离式中隧道一座(单洞1389m);路基总长678.94m,标尾设深切路堑路基一段,里程为K30+930-K31+180,长250m。

龙永高速公路项目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本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名分别为:

建设单位: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 设计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西安方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2.2、技术标准

主要设计标准:本项目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全幅宽24.5m,其中中间带宽3m(中央分隔带宽2m,行车道左侧路缘各宽0.5m,行车道宽2*2*3.75m,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各宽2.5m,土路肩各宽0.75m,整体式路基超高方式为: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两侧行车道各自形成独立超高体系,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硬路肩与行车道横坡相同;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单向2车道,行车道宽2*3.75m,左侧硬路肩宽0.75m,右侧硬路肩宽2.5m,土路肩各宽0.75m,分离式路基超高横坡绕路线纵断面设计旋转,硬路肩横坡同行车横坡。 2.3、设计情况及工程数量

本标段设计有钢波纹管涵一座,中心桩号K31+324。K31+324 处波纹

2

管涵为设计变更,原设计分别为(K31+242)1-4m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K31+360)1-6m钢筋混凝土拱涵,原设计的拱涵和盖板通道的孔径较大,又位于高填方路段,其涵顶填土高度均高于常规涵顶填土高度,基础处治费用高,两通涵工程造价高。施工时基地处治不到位和路基路基高填方施工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一起涵洞开裂,故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施工难度大。钢波纹管涵洞为柔性结构,对基底承载力要求低,施工工期短。为解决两通涵施工质量问题,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遂改为钢波纹管涵通涵。钢波纹管涵主要工程量

涵 身 管节 基础 洞 口 其他 工程 项目 Q345钢板重 水泥砼路面层 填土 碎石基础 管侧透水材料 砂垫层 混凝土 M7.5砌片石 抹面 接线土方 改沟浆砌片石 单位 kg m3 m3 m3 m3 m3 m3 m3 m2 m3 m3 数量 342255 226.6 1214 3513 3470 182 101.3 385.8 21 35000 3000 2.4、自然地理特征 2.4.1、地形地貌

本管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中低山、丘陵区,处于武陵山脉腹地,主要为中低山地貌,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地形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极为明显,形成一系列北东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雁行式山地和盆地,段内岭谷相间、切割深

3

密。地表溪流切割剧烈、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和格状分布。沿线山高林密,无地方道路到达红线,施工条件较难。标尾段深挖路段长250m,最大挖深56.16m,设计为6级边坡;施工区域地势起伏大,施工运输便道均盘山修筑,便道坡陡弯急,材料运输较为困难,陡坡作业安全要求较高。

沿路线地形起伏大,最大标高732.6m,最低标高487.1m。低洼地段堆积有冲积层,标尾路堑段北侧山体基本为基岩裸露,主要由志留系的泥质页岩和砂质页岩等组成;南侧覆盖层较厚,平均厚度达4m左右,以松散土夹石为主。ZK30+930-ZK31+180高边坡切割一处山脊,山顶高程610m,山体四周植被茂密,以灌木乔木为主 ,南侧山脊部分较为平缓段落为旱地,山脚北侧为一溪沟(苗新大桥所跨溪沟),其余侧面均为农田。 2.4.2、气象、气候

本项目所处地区属中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温热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小气候效应显著。因地势影响,气候层次分明,小气候特征突出。区域内雨量充沛,雨量集中春、夏,多见秋旱,降水一般随海拔上升而增加。由于路线走廊内沿线高差较大,峡谷和山沟众多,雨雾气候现象明显,部分地段会出现冰冻现象。 2.4.3、水文

沿线主要为冲沟中的溪流,水面窄,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大,暴雨时,水位抬升很快,旱季水量较少,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暗河;地下水:沿线地下水有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冲沟中的漂石层内孔潜水丰富,地下水位较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沿线风化基岩裂隙发育,部分地段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内部往往有较丰富的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本管段所在区域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359.6-1686.21mm,四月至八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60%,十二月至翌年一月降水较少,年蒸发量1102.4-1258.4mm,年均气温17℃左右,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0℃,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9℃,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全年主导

4

风向为偏北风。沿线水系主要为冲沟中的溪水,源头部分为地下暗河。

本标段线路走位较高,高边坡段落均远离河流、溪沟,施工过程中基本无地下水干扰;但由于施工便道盘山修筑,便道通行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施工组织安排上,尽可能安排在枯水季及雨水偏少时期进行施工;高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天气变化,禁止雨天进行陡坡作业。 2.4.4、地质岩层

管段内大部分地段有基岩出露,沿线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依次有:第四系、三叠系、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等地层。其中以志留系、奥陶系最发育,其次为寒武系地层。主要地质构造以东北向和北北东向构造行迹为主,其次为西北向构造。

断裂和褶皱:管段内断裂和褶皱主要发育东北、北北东二组,断裂大多具压扭性,线性分部特征明显,构造走向与路线走向大多夹角较大;新构造运动:根据线路穿越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水系等调查,管段区域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式抬升为主。

沿线挖方路基地段主要为强-中风化岩石组成,强风化岩裂隙发育,裂隙产状陡立,面呈张开状,边坡开挖后,坡体浅部易产生崩塌。K30+930-K31+180左侧高边坡切割一处山脊,岩质边坡,岩质为泥质页岩,以薄层状为主,岩层倾向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不会影响到边坡的稳定,但边坡岩体裂隙发育,其中一组基本为顺坡向,裂隙倾角陡立上部强风化和中风化层内裂隙面呈张开状,对边坡的稳定性不利,泥质页岩为较软岩,抗风化能力差,边坡开挖后,岩石迅速风化变软,结构面遇水强度降低迅速。

2.5、施工条件 2.5.1 施工准备

目前路基填筑高度已达到涵洞基础设计标高,基础边界及中桩放样工作已完成。涵洞施工计划进场作业队伍一支,负责K31+324处钢波纹管涵的施工工作,目前作业班组已确定,计划于2013年9月上旬进场。波纹管涵施工所需部分设备已进场。

5

3、施工计划 3.1、工期安排

本标段高边坡支护施工工期为:2013年9月5日—2013年10月21日

工期46天。 4、施工工艺技术 4.1 施工准备

1、熟悉相关规范、图纸,掌握钢波纹管涵的设计要求。 2、放样出基础的平面位置控制点,根据控制点弹出管涵位置线。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钢波纹管涵的施工流程。

4、施工前向施工班组及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安全、环保交底。 4.2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基础开挖 地基承载力检测 基底处理 基础施工 整管节拼装连接 八字墙施工 涵背回填 材料检验

成品检测、验收 6

4.3 涵洞施工工艺

4.3.1测量放样

管涵施工前,首先应准确定出管涵中心及纵横轴线。基坑边坡坡度可依土质情况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所列基坑坑壁坡度适当放陡。基坑宽度与涵洞基础尺寸相同。放边桩应考虑换填厚度,一次放够尺寸。

4.3.2基坑开挖

涵洞进出口端均为填方路段,需填方压实至涵底以上两米标高后反开挖施工涵洞基础和进行洞身施工。

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检底,要求开挖后的基坑平面位置尺寸、标高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基坑开挖至距设计标高80cm处后,进行触探试验检验基底承载力。如果基础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则基础可直接落在天然地基上;如果基础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基底要进行处理。换填深度通过计算确定,保证换填后的基底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基础在开挖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1)在基础开挖开始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开挖。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2)开挖进行到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所指定的标高。最终的开挖深度要依设计期间所进行的钻探和土工试验,并结合基础开挖的实际调查资料来确定。在开挖的基坑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浇筑混凝土或砌筑圬

7

工。

(3)所有从挖方中挖出的材料,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适用,可用作回填或铺筑路提;或按监理工程师批示的其他方法处理。

(4)必要时,挖方的各侧面应始终予以可靠的支撑,并使监理工程师认可。 (5)基坑开挖至图纸规定基底标高后,如发现基底承载力达不到图纸规定的载力要求时,根据实际钻探(或挖探)及土壤实验资料提出地基处理的方案,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查,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批示处理 基底标高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土质 +50mm;

石质 +50mm,-200mm。

基底标高必须按设计严格控制,一切松散浮土必须清除。若有局部超挖,不能用松土填补,只能在基础施工时调平。

4.3.3基础施工

1、结构基础必须有足够强度、稳定性和均匀性。基础采用80CM厚沙砾石,并30CM级配良好,最大粒径12mm的粗砂垫层。

2、对预计地基有一定沉降的情况,考虑到水流的要求和结构的整体性,应该设置基础的纵向预拱。基础在涵管纵向预拱度一般为0.5%。 3、基础砂垫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 4.3.4管节拼装、连接

1、安装前检查波纹管涵底部平整度、标高;确定涵管的位置、中心轴线。

2、拼装底板:一中心轴线重点为基准,第一张波纹板定位,一次为起

8

点向两侧延伸,直至两端。轴向搭接长度为100mm,第二张板叠在第一张板上面,对正连接孔。螺栓的的螺纹部涂上润滑剂,套上垫圈由内向外插入孔位,对面套上垫圈旋上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

3、拼装环形圈:由下向上顺次拼装。周向搭接宽度为150mm,搭接部分上板覆盖下板,圆周向连接采用阶梯型。周向为4个圆弧片搭接拼装组成。

4、圆周向拼装满三波纹板时,要测定一次截面形状,达到标准后才能继续拼装;达不到标准应及时调整。周向拼装到环形圈合拢时,测定截面形状,采用定位拉杆固定,调整预紧螺栓,拼装顶部第一块波纹板。

5、管涵拼装全部完成,用定扭电动扳手,拉预紧力扭矩340N?m±70N?m紧固所有螺栓,依次序不得遗漏,紧固后底螺栓用红漆表示。所有螺栓应在回填前拧紧,保证波纹的重叠部分紧密的嵌套在一起。

6、为保证达到螺栓扭矩的要求值,在回填前随机抽取结构上纵向接缝上2%的螺栓,用定扭扳手,定预紧力扭矩340N?m±70N?m进行抽检试验。如果有任何一试验值超出了给定的扭矩范围,应抽检纵向和环向接缝所有螺栓的5%。如果上述试验90%以上满足要求,则认为安装时合格的。否则应重新复核,以确定扭矩值是否满足要求。

7、波纹管涵外圈搭接处用预紧力扭矩符合要求后,可用专用密封胶或环氧树脂砂浆封填,以防波纹板连接处渗水。

8、防腐处理:圆管涵敷设到位、桥涵拼装完成后回填前进行密封防腐处理的防腐作业。在桥涵结构板重叠搭接处、圆管端部结合处、紧固件连接的螺栓孔空隙处耐候胶填封,可通过专用胶枪注、涂。固化后以提高圆

9

管涵的整体密封性。

波纹钢板管涵安装实测项目表

项次 项目检查 允许偏差 管涵基础压实度1 (%) 管涵轴线偏位2 (mm) 管涵内底高程3 (mm) 安装管涵内径4 (mm) 4.3.5洞口处理

1、本波纹管涵洞口形式为八字墙,八字墙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为M7.5砂浆砌块石。

2、本波纹管涵洞为有流水冲刷的涵洞,进出口处沟床和涵洞两端处河床将设置相应的调治构筑物,同时依两侧地形条件作必要的保护处理,一降低洞口冲刷,防止波纹管端口和底部垫层的流逝,保证流水畅顺的同时提高波纹管桥涵的耐久寿命。

3、调治构筑物的基础和构筑与涵基础同步进行。 4.3.6涵背回填

10

检查方法 波纹管涵轴线:投影下的土基每达到设计 6m测一处,但不少于二处 经纬仪或拉线:每6m测一处,但20 不少于二处 水准仪:每6m测一处,但不少于±10 二处 ±1% 尺量:但不少于二处

1、回填材料应符合表中给出的级配要求,应倾倒在结构两侧一倍直径以外。

回填材料级配要求

筛网孔径(mm) 75 9.5 2.36 0.6 0.075 过筛的质量百分比 100 50-100 30-100 15-50 0-25 2、回填不需要特殊的填土材料,但在桥涵波纹管壳外30cm范围内的填土中部得有超过7.5cm的石块、混凝土、冻土块、高塑性粘土块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以避免损伤涵管。

3、回填时坚持先底部两侧楔形部位、后管体两侧、最后管体顶部的原则,并保证在涵管两侧对称且均衡的状态下作业。

4、回填必须分层摊铺后逐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25cm,填土压实度达到96%以上,管顶则与该处路基的压实度一致。

5、圆管涵管体底部两侧楔形部回填方法采用粗沙“水密法”振荡器密实,或者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砾,人工用木棒在管身外向内侧进行夯实,木棒为截面15cm×15cm,单次冲击力要达到9KG/次,木棒作用点必须紧贴管身,每个凹槽部位都必须夯实到位。

6、管身最大直径两侧0.6m外可使用18T压路机碾压,0.6m范围内必须使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以避免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管涵的撞击。

11

管顶填土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使用大于6T的压路机碾压,也不允许施工机械通行或在管体上堆放重物,直至填土厚度达到管体直径或跨径要求 4.4 质量标准

5.5.1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并有合格证书。对施工程序、工艺流程、检验手段进行检查。

5.5.2施工过程中应对地基承载力等全过程进行检查。

5.5.3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JTGF/1-2004实测项目要求。 4.5 质量记录

1、原材料(水泥、砂、石、粉煤灰、钢波纹管涵)进场检验报告。 2、放样及复核记录。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6安全环保措施 1、安全措施

2、配备专职安全员,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现场的每个人都应佩戴安全帽,并严格按照规定佩戴。 3、基坑开挖,随时掌握土体情况,避免基坑坍塌。 4、基坑较深时,要在四周设置好安全围护栏。

12

4.7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应制定洒水防尘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清运渣土。 2、及时回填基坑,平整场地,绿化恢复场地地形地貌。 3、落地砂浆应在初凝前及时回收。 4.8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见表《砌石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砌石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项通病现象 目 1.加强石料挑选工作,注意石1.石块不规则,砌筑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时又忽视左右、上下、必须将砌缝错开,特别注意相前后的砌块搭接,砌邻的上下层错开; 1.浆砌石通缝未错开; 2.转角处及沉降缝处把丁顺缝 2.施工间歇留斜槎不叠砌改为丁顺相砌;施工间歇正确,未按规定留有必须留斜槎,留槎的槎口大小斜槎,而留马牙形直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组砌槎。 方法而定。 2.浆砌石内1.优选石料,严格掌握灰缝大部结构不牢,1.石块间压、搭接少,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砌体内外两未设丁石; 2.采用坐浆法或挤浆法砌筑,层皮、互不联2.砌筑未采用座浆采用轻型捣固棒捣固; 结,石块间砂法,砂浆不饱满; 3.每工作班砌筑高度应按规浆粘结不牢,3.砂浆强度不够; 定执行,石料表面清理干净; 石块间砂浆4.每工作班砌筑高度4.按配合比要求拌制砂浆,采不满,砌体结超过规范规定; 用砂浆拌和机拌料。 构松散 原因分析 预防控制措施 砌 石 工 程 13

3.浆砌石大面不平凹凸不平,垂直度超出设计及规范标准,局部面石本身不平 1.面石选石料不当; 2.砌筑时未挂线或挂线不准或砌筑过程中未经常检查挂线偏差。 1.优选表面平整的石料做面; 2.砌筑过程中必须挂线,经常检查挂线偏差; 3.砌体较高时搭设脚手架,改善作业条件。 1.勾缝砂浆质量不合要求,水泥用量过多或过少; 2.砌体灰缝过宽造成4.勾缝砂浆勾缝面积大,收缩严存在空鼓、脱重; 落现象 3.勾缝时间落后于砌筑完成时间过多,底缝表面污染; 4.勾缝后未及时养护。 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控制勾缝砂浆质量; 2.砌体灰缝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 3.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勾缝,停留时间过久时在勾缝前认真进行表面清理; 4.勾缝后及时、认真进行养护。 质量目标是: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5.1 施工前保证:对总体工程进行质量策划及质量计划,对关键工序、重点及难点进行预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操作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要求。

5.2 人员培训:对特殊工种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对未取证的人员进行培训,经培训后进行跟踪考核。

5.3 原材料采购:在施工前对供方进行评价控制,选择合格有信誉的供方。对施工使用的原材料,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捡,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于工程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5.4 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实施“自检、交接检、复检”的三检制度。做到先自检合格后监理复检确认。

14

5.5 机械设备控制:施工机械按规定进行审核,做好维修、保养,不准施工机械带病工作,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配备足够、性能好的施工机具,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安全及其他保证措施

6.1工程项目的安全与环境管理

(1)、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搞好工程的保卫、防盗,搞好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制订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并制订严密的安全生产规程,留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购置安全生产的设备和器件,保证施工生产现场的紧急事故处理的开支。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预防措施,为施工人员办理保险,并制订以下预防措施,以保证员工的安全健康。

①、对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高压电线、变压器等醒目的安全标志,对处于交通要道处,派专人看守,或有明显的标志,防止过往行人或车辆不注意发生事故。

②、对材料和设备储存的库房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特别注意防火安全,设备足够数量的消灭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以备急需。 6.2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15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特制订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和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履行保证安全的一切工作。

(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3)、各级领导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工作时,必须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去。

(4)、认真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付和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事故隐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要及时处理,作出记录,及时改正,落实到人。

(5)、施工前编制相关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基坑(工作坑)坡顶一定距离内,不准堆放机具、材料,弃土远离坡顶,以免压塌边坡,各种机械在边坡顶运行或操作时,均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6)、工地内设置安全标志,夜间施工加强照明,基坑旁设警示牌(灯),人员、车辆流量较大的道口施工,派专人看守,并设栅栏。

(7)、在施工现场备足应急抢修器材,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抢修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8)、各种脚手架在大风、大雨过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现象,及时修复。起吊设备起吊时,严禁起吊超过规定重量的构

16

件,起吊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指挥。

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技术措施

7.1 职业健康安全 一)、 作业存在危险源

a) 运输作业:施工便道不平、弯急、和坡陡;作业现场窄小,车辆发生碰撞;驾驶员行车时速过快,不让道,车况较差,技术较差或无证上岗,车辆超速超载运输,酒后、疲劳驾驶等。

b) 施工现场:夜间作业指挥人员没有按规定穿反光衣;汽车卸料时由于部分道路横坡超高过大,导致侧翻;作业过程噪声过大,操作者无法听从指挥,炎热天气下露天作业时间过长,夜间作业灯光照明不足,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等。

c) 起重吊装作业:吊运过程没有专人指挥,疲劳作业,酒后或无证上岗;夜间作业,吊机设备不合格,吊物绑扎不牢固,构件摆放位置不当,使用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规定,绑扎吊物钢丝绳未垫护;吊装物料国成为遵守起重规程,斜拉斜吊;吊装指挥失误、信号不明,吊装载荷超出规定的范围。

d) 施工用电:没有安装防漏电保护开关、跨道路的电缆线、穿套管未预埋或架空、乱拉乱接电源电线、临时的开关箱无防雨措施、电气设备不按规定采取

17

二)、 可能导致的事故

a) 运输作业:车辆受损、人员伤亡。

b) 施工现场:车辆受损、人员受伤、人员中暑。 c) 起重吊装作业:高处坠落、人员伤亡。 d) 施工用电:触电、人员伤亡。 三)、控制措施

a)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要求,编制分项施工方案及其安全技术措施,并对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现场施工作业班组的安全教育、并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 b) 制定现场交通安全管理方案:

1).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2).根据施工现场工作业的环境,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3).

设立兼职的现场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交通安全指挥或

管理;

4).加强现场交通安全的监督检查。 5).制定现场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c) 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制定相关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按照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2).做好机械维修、保养,不准施工机械带病工作,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d) 制定详细的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

18

2).执行吊车安全操作规程,在吊装过程中要配备专人指挥,起重作业下方不得有人员通行。 3).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不得酒后驾驶。

e) 制定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 2).

规范安装电力系统,电工统一安装管理;

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配电箱、开关箱与设备

距离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距离;

3).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实行三级保护,同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控制保护的规定;

4).各种开关电器、控制电器、保护电器必须安装在配电箱内并做好防雨、保护措施;

5).施工现场的电气作业,应由专职电工完成。 7.2 环保技术措施 一)、 作业/环境因素:

a) 施工机械(挖土机、装载车、废料、材料运输车、空压机、风钻机、拌和站):机械噪声排放、冲洗水排放、废机油、废棉纱、运输粉尘排放、运输噪声排放以及电的消耗、油料的消耗。 b) 钢材加工:噪声排放、废物排放和电力消耗。 c) 焊接作业:噪声排放和灰尘排放。 d) 施工垃圾:垃圾丢弃。 二)、 环境影响:

19

a) 施工机械:噪声污染、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以及能源消耗。 b) 钢材加工:噪声污染和能源消耗。 c) 焊接作业: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 d) 施工垃圾:土壤污染。 三)、 控制措施:

a) 制定详细的施工机械作业环境管理方案:

1) 遵守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确保车辆无漏油、漏气、机械制动良好,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2) 施工员、安全员不定期对施工机械作业环境进行检查,注意与地方政府和村民进行沟通。 b) 制定详细的环境污染管理方案:

1) 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污染教育学习,保护水环境,施工养生水、罐车、机械清洗污水及材料堆放产生的锈水应通过开挖相应的渠道排入净水池进行沉淀,达标后方可重复利用或排入水系。 2) 严禁将施工产生的泥浆直接排入当地沟渠,必须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位置排放。

3) 严格控制噪音:尽量避免夜间施工,非必要时,夜间不得从事噪音较大的工序施工,尽量不用发电机发电,使用外电,以减少机械振动和机械噪声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干扰。

4) 施工便道的选择要合理,施工便道应尽可能避开村镇和工点驻地,必要时采取洒水防尘,洒水车数量要保证防尘效果有效,以免引起当地人民群众的反对和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

20

c) 制定详细的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案:

垃圾处理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和既不能利用也没有危害三大类分类丢放;对有毒有害废料设置专门的贮存房间,收集此类垃圾后由持有“有害废弃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对无毒无害垃圾由环卫部门运走或自行运至指定地点;可回收的废料由各部门自行处理利用。 d) 制定详细的资源、能源管理规定:

1) 各部门负责人对属下员工进行节约资源、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养成自觉节约资源、能源的习惯。 2) 在施工过程中,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原材辅料的利用率。

21

c) 制定详细的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案:

垃圾处理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和既不能利用也没有危害三大类分类丢放;对有毒有害废料设置专门的贮存房间,收集此类垃圾后由持有“有害废弃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对无毒无害垃圾由环卫部门运走或自行运至指定地点;可回收的废料由各部门自行处理利用。 d) 制定详细的资源、能源管理规定:

1) 各部门负责人对属下员工进行节约资源、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养成自觉节约资源、能源的习惯。 2) 在施工过程中,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原材辅料的利用率。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