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尚稽镇

更新时间:2024-03-01 01: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遵义县尚稽镇

民国为遵义南乡清潭里,1949年为尚稽镇。1953年析设尚稽镇及茶山、清水、保河、新华4乡。1958年撤镇乡建尚稽公社。1961年析置尚稽镇及尚稽、清水、建设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2年1镇、3乡合并置尚稽镇。镇境是黔北养蚕发祥地。镇人民政府驻地尚稽,在遵义县城南白镇东南22公里,杨家山东麓。平均海拔880米。明、清皆为乡场,是县东南部蚕茧集散地。有铁锅、农具、机械修理、水泥、除尘器等厂。豆腐皮有名。镇南7公里茶山关渡口,是1935年初红军抢渡乌江的重要渡口。红军长征过程中老一代革命家刘伯承、杨尚昆等从这里的茶山关强渡乌江进入遵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公祠阁楼”巍然耸立于绿水蓝天中间。开阳—南白镇公路经此。

尚嵇镇历史悠久、人云荟萃、商贾云集、物产丰富,是清代遵绸的主要产地之一。 尚稽镇(又作:尚嵇镇)为遵义县下辖的一个小镇,尚嵇镇位于遵义县东南部,距历史名城遵义50公里,东西北三面与茅栗、新民、苟江、山岔、团溪接壤,南与贵阳市开阳县隔江相望,一水相依。贵州省最大的水上黄金通道-乌江沿镇而过,“遵开”、“三茅”公路穿越镇境.已成为黔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镇乡之一。全镇国土面积106.9平方公里,辖8村1社区,311个村民组。10154户。39752人。尚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主产水稻、玉米、油菜、辣椒、烤烟.人民殷实富裕,2005年人均纯收入2806元。

近几年在政府的努力下引入了氧化铝的投资,在大坝建立的氧化铝厂,并在那里建立了大坝新村,全镇的布局等也经过重新规划建设中,目前在原尚稽小学的位置上开发修建广场。并且为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已经开工修建南楠公路。

茶山关

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距尚嵇集镇约6公里,关下渡口称茶山渡,是遵义通往开州(今开阳)、贵阳的要津。茶山渡逆江而上约八公里,是桃子台渡口,顺流而下约三公里,是楠木渡渡口。 茶山关关口高出江面300余米,渡口两岸高山壁立、悬岩耸峙,此处乌江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因此被历代兵家称为“险渡”。关下红岩洞中石碑上所刻进士李为的一首古诗,更是茶山险极的精彩记述:“乌江无安渡,茶山尤险极。急流一线穿,绝岸千仞植。黔蜀古分疆,遵开今划邑。扼要设雄关,前明时万历。过客始经此,南北疑咫尺。勒马及峰头,目眩失魂魄。下临不测渊,上峙悬崖壁。四顾几无路,径绝石自辟。嗟彼负贩人,到此长叹息。??”因此至今,当地仍有“行尽天下路,难过茶山渡”之说。

茶山渡原为私渡,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乡民张藩、董仁等捐改义渡,出现了“慈航时普济,幸哉义渡开”的善举。这是遵义县境目前有记载的最早的义渡之一。道光

四年(公元1824年),进士李为、举人张书绅等醵款增置产业,永为义渡。这些史实,在“功垂不杇”、“永作渡田”等牌上就有明确的记录。

前有大江阻隔、江边峭壁壁立、壁顶中通一线,茶山关真易守难攻之要塞,莫怪历代兵家多曾屯兵于此,作为拱卫遵义的江防。明万历平播之役中,明将谢崇爵就曾在此大败于杨应龙,官兵被“杀溺死者数千人”,因一败茶山渡、再败乌江渡,谢崇爵为此命丧平播统帅李化龙“尚方剑“下。明末平播后,为防水西奢安之乱,朝廷曾沿乌江西起崖门关、东至羊岩关设九隘,茶山隘就是九隘之一。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就在这江防要塞,英勇的红军却令凭险而守的敌军不战而溃,兵不血刃横渡乌江、挺进遵义,演绎了一段厚重的红色经典。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猴场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随后,红军兵分三路,抢渡天险乌江,向遵义挺进。右路为红一军团的一师、十五师及红九军团,由余庆的回龙场抢渡乌江;中路为军委纵队、一军团二师及五军团,从瓮安县的江界河渡江;左路为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三军团,从茶山关渡江。

1935年1月4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驰抵乌江南岸开阳马场(今楠木渡镇)境内的茶山关、楠木渡、桃子台等三个渡口。此时的茶山关,黔敌侯之担部已在北岸关口和沿江修满防御工事,架起枪炮封锁江面,还将渡口船只装上泥沙沉入江底,妄图据险扼守。而此时,国民党乌江防线的右路、中路江防已被红军突破。元月4日深夜,红军趁对岸敌人麻痹大意入睡时,悄悄渡江,一水性好的勇士携带过江绳在大门板上最先登岸,随着过江绳牵拉,后面的木筏陆续登岸,待沙滩敌人发现时,十几名已渡江的战士发起了进攻,打死了扑向江边的几个敌人,剩余敌人忙顺道向山上逃奔。由于当时江水声响特别大,山上的敌人没有察觉河滩上零星的枪声,直至逃跑的敌人跑到山腰红岩洞防线,才知红军已经过江。这时追上山来的红军发起了进攻,稠密的枪声划破了深夜的寂静,刚睡醒的敌人丢下阵地四处逃奔。驻守关口的敌人见大势已去,全部弃阵而逃。国民党黔军候之担苦心经营的阵地,一夜间土崩瓦解。

元月5日清晨,关上民众发现黔军已逃走,红军已过江,过江后的红军在老百姓的房檐、台阶上过夜,有的在道旁生火烘烤打湿的衣服。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让历来受匪军欺压的关上民众十分感动和敬佩。知道大部队还未过江的情况后,当地船工黄德金、宋月钊、宋吉安、黄树连、李玉清、邓锡成几人捞起沉船,帮助划送红军过江。同时,当地群众纷纷拿出食品、物品,到关上迎接红军、慰问红军。

当天中午,军民开始在渡口搭建 浮桥,附近民众,积极帮助部队运木料、砍竹子。傍晚,江上架起了一座宽三尺左右的浮桥。接着红军以船渡骡马辎重和浮桥上过人的方式,从此三天三夜渡过了乌江。

红军到达瓮安、开阳的消息传到尚嵇后,当地群众就自发准备起了迎接红军事宜。1935年元月3日,尚嵇街上群众自动云集在曾祥甫家茶馆,公推成立了“迎接红军维持会”。“维持会”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为红军筹集粮草,二是组织群众欢迎红军。在“维持会”主持下,不到24小时,就筹集了大米4000多斤。元月5日,尚嵇场逢赶集,群众欢迎红军进场的场面十分热闹,赶场的群众和街上居民自动组成两道人墙,夹道欢迎红军,掌声、口号声、鞭

炮声响成一片。当时红军总政治部办的《红星报》作了这样的报道:“此次我们到尚嵇场,在未过乌江以前,该地群众自动的在街上写满了‘拥护共产党’等标语,家家户户悬挂着欢迎红军的小旗子。”

在茶山关,红军还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建立了青坑革命委员会。农会积极开展工作,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

茶山关、茶山渡就是这样一个雄关古渡、一个红色关渡。1982年2月23日,“茶山关抢渡乌江遗址”被确定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县人民政府立纪念碑以记之。

魅力尚嵇,美丽家乡——尚嵇颂

在奔腾乌江旁

尚嵇古镇靓丽辉煌

清水河啊 碧波荡漾

两岸一派山水画廊 在奔腾乌江旁 尚嵇古镇靓丽辉煌

清水河啊 碧波荡漾

两岸一派山水画廊 啊 石龙泉啊 喷出吉祥 老鹰岩啊 固守希望 十甲洞天 地下宝藏

名优豆腐万里飘香 啊 石龙泉啊 喷出吉祥 老鹰岩啊 固守希望 木石雕刻 满目琳琅 美得游人陶醉 陶醉心肠 在美丽乌江旁 尚嵇古镇令人神往

屹立阁楼啊 引人敬仰

陈玉殿啊百世流芳 在美丽乌江旁 尚嵇古镇令人神往

屹立阁楼啊 引人敬仰

陈玉殿啊百世流芳 啊 红色经典 雄关颂扬 华丽民居 映照池塘 大铝厂啊 蒸蒸日上

楠木渡啊通海江港 啊 红色经典 雄关颂扬 华丽民居 映照池塘 元宵灯会 人海激荡 尚嵇深情溢乌江

溢乌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j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