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_质量守恒定律_ppt

更新时间:2023-04-22 09:28: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单元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想一想: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一、提出问题: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增加了? 减少了? 不变?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1、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进 行 实 验

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密闭体系

点击图片观看视 频

点燃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 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1、锥形瓶底部为何 要铺细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 何有此现象?4、能否将玻璃管换 成玻璃棒,一端不系 气球?

气球玻璃管

细砂

红磷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引燃白磷)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 系气球?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实验1小结: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m1

=

m2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单击图片观看视频

实验2小结: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

m2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 各物质质 量总和 分析

方案一

方案二

白磷燃烧,产生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 大量白烟;气球 红色物质,溶液由 先膨胀后缩小 蓝色变成浅绿色 相等 P+O2点燃 P2O5质量总和

相等

Fe+CuSO4 Cu+FeSO4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 生成物 定律。反应物质的 质量总 和 生成物的 质量总和

反应物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

失败

成功

实验5-1:

实验5-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 镁+氧气

点燃

钠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前后物 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 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 为什么?

氧化镁

实验5-1:在开放容器中:m1气体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

m2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实验5-2: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 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一边。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若在密闭容器 中进行试验: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

m2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 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讨论一下?波义耳的实验在反应 后测得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了,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我们知道了: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 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 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 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 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 质量守恒定律

水的电解:单击图片观看动画

你来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微观解释。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数目和 质量没 、 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和 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f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