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19 1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题型:名词3个,列举2个,(简答、问答、论述)各1~2个
第二讲 忠君观念
一、忠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1夏商西周时期:
以宗法制和天命论维护君主统治 2春秋战国时期:
(1)忠,最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忠诚。 (2)忠,开始有条件地指向君臣关系。(孔子: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孟
子:对等的君臣关系,“仁义”为最高原则) (3)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忠君观念。(荀子:强调臣对君单方面的顺从。
韩非子:君主树立无上权威,臣子无条件忠君) 3汉代,忠君观念的确立
(1)董仲舒 君权神授(君主是“天”在人间的最高代表、以阴阳学解释君臣
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 (2)《白虎通义》三纲学说 4宋以后的忠君观念
(1)突出了皇权的无上意义与臣属的绝对服从
(2)不忠于君不仅违反了最高道德标准、而且是最大的罪恶 (3)忠君的范围扩大到了生产经济方面 (4)君主专制符合“理”
二、孔孟与韩非子对于忠君观念的不同观点
孔孟 1忠君是有条件的 韩非子1君权至高无上 2君臣对等、相互利用 2君尊臣卑 3臣对君并非从一而终 3臣对君无二心
三、谈谈你对历史上忠君人物的看法(开放性试题)
提纲:比如说关羽、杨家将、岳飞。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答
一方面忠君有部分爱国,忠义,另一方面死忠,愚昧,封建毒瘤 1忠君观念存在原因
(1)地主阶级需要权威来处理其内部矛盾和冲突、并代表其整体的、共同的、
长远的利益
(2)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民需要保护者和仲裁者(①寄希望于皇帝②寄
希望于清官)
(3)忠君包含一定的爱国内容
四、忠君观念的影响
1忠君观念中包含了一定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
2春秋战国时期,忠君观念的提出有助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3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成为专制君主维护统治的杀手锏。 4现实影响(向往专权(帝、权、宫)、善于服从)
第三讲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创立了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制度 缺点:没有客观标准、纠缠人际关系 优点:(1)指定了考试必读书目
(2)规定了考试文体
(3)回避制度(籍贯、亲属)、保密制度(锁院,封弥,誊录) 2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基本合格的官吏
(1)考试内容、以礼仪、道德管理天下的管理学
(2)前有陈规、上有上司、下有属吏和幕僚(刑名、钱谷师爷) (3)长期心理和见识的准备 3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
(1)官员的选拔权和任用权收归中央
(2)统一了考试标准,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3)向广大平民广开官路,调和了阶级矛盾
a平民入仕
b科举成为政府与士人联系的纽带
c打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等制度 4儒学传承、精神秩序
二、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产生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见上边的小3)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1维护了官本位主义
(1)制定了看似平等的游戏规则,现实中有成功后的诱惑(读书——考试——
做官——特权)
(2)虽然成功的几率很少,但是人们还是充满希望(出路只有一条、特权) 2对教育的影响
(1)考试内容单一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的注意力和聪明才智引向
做官)
(2)片面强调知识的记忆、极大束缚了读书人的创造力 (3)强化了中国人的宗族观念(科举考试需要经济后盾)
第四讲 谋略观念
一、①列举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②就其中一条谈谈认识(8分) 1战争观:
① 不可避免(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崇尚和平) ② 以战止战(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2不战则已,战则必胜(重战、慎战,师必有名,未雨绸缪、备战)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最光辉的军事思想,同时他提倡的谋略也是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认为它始终贯穿于《孙子兵法》之中。何谓“知己”,知胜有五,对自身条件的严格审查和分析,这样才能做好客观的分析,才能知道我方的军事优势何在,以此进行谋略和战术安排。何谓“知彼”,知彼即对敌方的力量能进行深入的
了解,分析敌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做到避强击弱,因敌谋略,采取不同的应战方案。所谓“知己知彼”即为了“运筹于帷幄之中”,以“决胜于千里之外”。
政治斗争中,进行的双方必定都各有优缺点。要赢得竞争对手,
特别是集中争取选票的过程,必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在任何一个时候是可表现。对于对手,要充分了解他的缺点,以进行目的性的攻击,或者制造机会让对手出错,以此战胜。 4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
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5因情用兵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也。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6奇正相生的辨证思维方式
孙子: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 7注重谋略(“诡道”制胜论)
三、谈谈你对社会生活中谋略思想的看法。(开放性试题)
1 趁火打劫、无中生有、笑里藏刀、顺手牵羊、混水摸鱼、指桑骂槐 《功夫》
免费续杯的饮料 2 各种“假”,假食品、假商品、地沟油。 陷阱、潜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 中国人享誉世界的是:不守规则、不讲诚信、勾心斗角。
第五讲 三从四德
一、谈谈你对三从四德的看法(开放性试题) 何为“三从四德”
为了维护父权制家庭的稳定,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儒家要求妇女的道德、行为及修养。 1未嫁从父
(1)日常生活照顾周到
(2)在父亲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 (3)婚姻大事要听从“父母之命”(原因结婚太早、人均寿命短) (4)生死权掌握在父亲手里
2既嫁从夫
(1)跟从丈夫辈分姓氏
(2)顺从丈夫(天命不可逃、夫命不可违) (3)侍奉公婆 (4)忠贞不贰 3夫死从子
守节不嫁、抚养儿子、遵从作为一家之长的儿子,由儿子决定重大事情 4妇德(贞、顺)
5妇言(善于应对、说话得体)
6妇容(重质朴、去修饰、掩饰女性美) 7妇功(治家之道)
(1)采桑养蚕、纺纱织布、饮食烹饪 (2)奉养公婆、丈夫 (3)生养子女 (4)招待宾客
(5)准备祭祀用品和协助祭祀等
二、三从四德的影响
1强化了男尊女卑和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女教、家法、国法、语言文字) 2限制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男女授受不亲,牝鸡司晨、红颜祸水)
三、对比三从四德对女性的要求,列举现代女性解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家:婚姻自主、生命受到尊重、继承权、受教育权。
2出嫁:不从夫姓、婆媳关系倒置、一夫一妻、张扬女性美、离婚主动性、丧偶
再嫁、家庭财产权。
3社会:政治权利、法律意义上男女平等、垄断部分工作(护士等)
四、列举三从四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1出嫁前:生育上重男轻女、受教育权 2结婚后:家庭暴力、家庭责任
3社会:招聘、就业、酬劳、参政、自杀(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
非正常的男女关系被指责、日常用语(女强人、吃软饭、妇孺皆知)。
五、三从四德(名词解释)(见本章第一题)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第六讲 礼仪之邦
一、谈谈你对礼仪概念的理解: 1何为礼仪? (1)礼
1.1 礼的本义(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①礼是行动的准则 ②礼与祭祀鬼神有关
1.2 敬意的通称(敬礼、礼貌) 1.3 礼物(送礼、礼单)
1.4 为了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婚礼、丧礼) (2)仪
①法度、准则②礼节、规矩③仪式④容貌、举止⑤礼物 (3)礼仪:
广义: 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一整套礼节仪式。囊括
了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的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政治生活类、日常生活类)
狭义: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二、列举古代礼仪的功能
1强调“等级区分”维护宗法制度和专制统治。 2维系国家、社会、人际、家庭等各种秩序。 3调节人们的分配、协调人际关系。
三、举例说明礼仪观念(等级观念)在官服、丧葬制度、建筑上的体现(任选
一个)
大到城市、建筑组群、坛庙、宫堂、门阙、庭院、台基、屋顶形式、建筑面阔和进深,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都纳入礼的规制。
生活用品,诸如衣冠服饰、房舍家具、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其种类、形制、质料、样式、色彩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一定的规格,贵贱不能混淆。
等级观念在建筑上的体现:城的周长、城门多少 大门:间、铺首质地、门的色泽、门钉的多寡 台基、间架、梁枋彩绘、屋顶、瓦兽
《礼记·曲礼》:吃瓜的方式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为天子切瓜,先剖成四瓣,再横切为八,细葛布覆盖 诸侯,中剖为二,横切为四,粗葛布 大夫,如君王,但不用葛布 士人,横断两半,去掉瓜蒂 庶人,去掉瓜蒂,啃
1等级观念在官服上的体现(颜色、图案纹饰、官帽、佩饰) 官品 服色 带 冠 鱼袋 笏 一品 紫 金玉带十三銙 三梁冠 金饰 象牙 二品 紫 金玉带十三銙 三梁冠 金饰 象牙 三品 紫 金玉带十三銙 三梁冠 金饰 象牙 四品 深绯 金带十一銙 两梁冠 银饰 象牙 五品 浅绯 金带十銙 两梁冠 银饰 象牙 六品 深绿 银带九銙 一梁冠 竹木 七品 浅绿 银带九銙 一梁冠 竹木
八品 深青 九品 浅青 庶人 白 品级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鍮石带九銙 鍮石带九銙 黄铜铁带七銙 一梁冠 一梁冠 竹木 竹木
冠顶 红宝石 珊瑚 蓝宝石 青金石 水晶 砗磲 素金 阴文镂金花 文官补服图案 武官补服图案 仙鹤 锦鸡 孔雀 雁 白鹇 鸳鸯 鸂鶒 鹌鹑 麒麟 狮子 豹 虎 熊 彪 犀牛 犀牛 九品 阳文镂金花 练雀 海马 2等级观念在丧葬制度(埋葬、丧礼)上的体现 丧礼:饭含、袭、小敛、灵车
埋葬:墓地大小、坟的高低、墓碑大小、神道石雕群、随葬品
西周贵族墓的等级规定 级别 棺重数 椁重数 随葬铜鼎 随葬铜簋 植树编钟 天子 5 松 4 2 9 8 诸侯 3 柏 3 2 7 6 大夫 2 杨 2 1 5 4 士 1 榆 1 1 1-3 2 汉代墓葬等级列表 级别 棺数 椁数 墓制 坟高 典型代表 诸侯王 5 列侯 4 二千石级(郡守) 3 五大夫级(县令) 2 墓地大小(方步) 公侯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2 1 1 1 唐 90 80 70 60 黄肠题凑 4丈 宋 90 80 70 60 元 90 80 70 60 明 100 90 80 70 60 北京大葆台一号墓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 江陵凤凰山168号墓 清 90 80 70 60 五品 六品 七品以下 庶人 坟高 公侯 唐 一品 18尺 二品 16尺 三品 14尺 四品 12尺 五品 9尺 六品 7尺 七品以下 7尺 庶人 7尺 50 20 20 20 宋 18尺 16尺 14尺 12尺 10尺 8尺 8尺 8尺 50 40 20 18 明 20尺 18尺 16尺 14尺 12尺 10尺 8尺 6尺 6尺 50 40 20 9 50 40 30 30 清 16尺 14尺 12尺 10尺 8尺 6尺 6尺 4尺 50 40 20 9 墓碑(明清) 首 趺 一品 螭 龟 二品 麒麟 龟 三品 天禄、辟邪 龟 四至七品 圆 方 石雕群(明清) 石人 石羊 石虎 石马 石望柱 二品以上 2 2 2 2 2 三品 2 2 2 2 四品 2 2 2 五品 2 2 2 天子,崩/ 诸侯,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庶人,死
四、列举礼仪观念的影响
1等级观念:小灶、住房面积、配备小汽车的价格,排气量、干部与群众、事业
与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衙门化、科研基金的等级规定、期刊等级、人轻言微。
2循礼蹈规、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形成了拘谨、守成、简约、古朴的民俗风情。 3遏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礼仪(名词解释)(见本章第一题)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
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六、礼治(名词解释)
所谓“礼治”,就是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都有严格的区别。
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张根据“礼”的原则治理国家的一种统治方式。“礼”在殷商即已出现。《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殷人“尊神”,认为只有履行这样的仪式才能得到鬼神的赐福和保佑。可见“礼”一开始就和神权、族权紧密联系并含有行为规范的意义。 以礼治国:
① 它以祭祀等方式,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情感、意志达到规范人们星门的目的,而不是依靠国家专政机关的强制保障实施。(礼高于一切,是天、地、人统一的规律和秩序,是治国的大纲和根本)
② 它将社会风俗、民间习惯转变为统治者的意志,表现为官方意识形态,而不是纯粹的民间规约(邻里聚会→乡饮酒礼)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①范围广、非强制性②人性论基础,人性善
③强调义务④厌诉心理
第七讲 血缘观念
一、西周春秋时期典型的宗法制度主要特点
1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嫡长子早夭、嫡子按排行继承,无
嫡子则立庶长子)
2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均以嫡长子为宗子。 3宗子具有特殊的权利,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
(1)有权主持祭祀。目的:感念祖先创业艰难、祈求祖先保佑、凝聚宗人的团
结互助、区别尊卑贵贱。 (2)有权掌管本宗的财产
(3)掌管宗族成员的婚表等事物 (4)对宗族成员有教导权和惩罚权
二、丧服制度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哪些特点?(服丧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
功、腮麻五个等级)
1父系亲属地位重于母系、妻系亲属 2服制的轻重与血缘的亲疏有关 3男子地位重于女子 4嫡庶不同
三、家族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1强调血缘及其亲疏关系(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炫耀家庭而不是个人) 2为搞好人际关系,将非血缘关系转换为血缘关系(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
的方式结成“兄弟”、 亲属称谓的泛化)
3禁锢,抹煞了个性与人性(依赖懒惰、对人亲疏有别)
4家族与专制主义互为影响(为专制主义提供滋生的土壤、专制主义强化个人与
家族的关联)
四、宗法(名词解释)
宗法是指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服从。中国君主制国家产生之后,宗法制与君主制、官僚制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体制和法律维护的主体。在历史上还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并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五、五服(名词解释)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
是一种丧服制度
按照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关系
服丧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 , 称为五服 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 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第八讲 中国文化的特质
一、列举中国文化的特质,举例说明之(注意一定要举例) 1、人文传统
2、 群体认同(个人是群体的一分子,是其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个人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
①个人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家族(朋友之间——以兄弟相称、师徒之间、学友之间)
②每个人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北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舍生取义的自我奉献被视作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是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而存在,而非为自己而存在。孔繁森、焦裕禄)
3、中庸和平(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①平庸、保守、妥协、不求上进(老成持重、世故圆滑、随遇而安、明哲保身 知足常乐、安分守己、妥协折中、适可而止、谦退隐忍)
②和平文弱,不尚征伐,不喜穷兵牍武(修文德以来之、和抚四夷。怀柔、绥靖、和亲、长城) 4、内向
①大一统思想(地理环境,以农立国,儒家思想和士阶层,科举制度)
②崇古守常,重传承因袭而轻权变恶革新(民间生活生产方式:重守恶变,不违祖制,唯古是法。医家祖传秘方。商家百年老号)
二、人文传统(名词解释)
1文化的核心价值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
1.1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重民轻神)
1.2它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
1.3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宗族、家族、孝道、三从四德)
可能列举题:
一 科举制度考试的阶段:
童试:入门考试。县试、府试、院试。生员(秀才) 乡试(乡闱、秋闱),贡院,举人,解元 会试(礼闱、春闱),贡士,会元 殿试,皇帝,进士,状元,金榜题名
二 七出(七去、七弃)、三不去
七出:不事舅姑、无子、嫉妒、淫僻、恶疾、多口舌、盗窃 三不去: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有所娶无所归
三 五礼:
1吉礼2嘉礼3宾礼4军礼5凶礼
四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四海:东、南、西、北 四渎:江、淮、济、河
五 古时人才选拔方法
①世袭夏商王朝的世卿世禄制②推荐③养士④血缘关系⑤战功
六 五服服丧等级
服丧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腮麻五个等级
可能名词:三从四德、礼仪、礼治、宗族、宗法、五服、人文传统
正在阅读:
中国文化史复习10-19
镇江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10-11
(培优密卷)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试题(06-01
那一刻泪水蒙住了我的眼睛作文600字07-1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 Microsoft - Word - 文档 -03-26
采矿毕业设计正文 - 图文05-08
半导体材料12-25
会展策划大赛方案jspdoc06-11
落实公务接待规定实施细则11-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化史
- 中国
-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