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模块

更新时间:2024-01-22 20: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判断推理模块

判断推理题型,基本上分为五大类:图形推理、逻辑推理(概念分析、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分析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事件排序。五大题型中,图形推理、逻辑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约占35题左右,大家应重点加以复习。

图形推理,相对来说不是很难,我就不展开来说。我只想提醒大家,在解这类题时要充分考虑?素、数、形、位?四个要素的变化规律,即构成图形的元素、元素的数量、元素的形态、元素的位臵的变化规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发现有一种要素符合不要急于下结论,有些题往往是二个、三个甚至四个要素全符合的,才是正确选项。因此,要素变化规律尽可能多的一项才是正确选项。

对于事件排序,2003年以前的公务员录用考试,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考试,基本上都有这种题型。但随着报考公务员越来越热,试题的难度也与日俱增,比较简单的事件排序就被舍弃了。但是,我省组织的单独考,还是保留了这块。

由于讲课时间有限,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三块也无法逐一讲解,好在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今天侧重给大家介绍一些通用的快读快解的方法。

一是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也就是凡给出的条件有逻辑矛盾,那么只要找出条件之间的矛盾所在,真假就很好

1

分辨了。

例1,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作用计算机。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作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计算机;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仅有一个会使用。 解析:这是典型的矛盾题。先看①与②,一个说有人会,而另一个说有人不会,形成了一对矛盾,则肯定一个对一个错;根据题意,三个判断只有一个对,假若②对,则③也对,与题意不符,所以②肯定错,①对,断定12人中没有一个不会计算机的,也就是全会,即选项A正确。

例2,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除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有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一人没有作案;丁:我没有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解析:根据题意两真两假,以及甲与乙的说矛盾,可以

2

推出,丙与丁也必然是一真一假。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丙也真,则可断定丁在说谎,丙说的真,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正确答案为B。

二是对应关系杂,排除做首选。有些题目关系很复杂,但用排除法去解却很容易。

例1,甲、乙、丙、丁4人分别掌握英、法、德、日四种语言中的两种,其中有3人会说英语,但没有一种语言是4人都会的,并且知道:

①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②甲会日语,而乙不会;③丙不会德语,甲和丁交谈时,需要丙为他们作翻译;④乙、丙、丁不会同一种语言。

根据题干,以下哪项判断正确?

A、甲会英语和日语,乙会英语和德语,丙会英语和法语,丁会法语和德语;

B、甲会英语和日语,乙会英语和法语,丙会英语和德语,丁会法语和德语;

C、甲会英语和德语,乙会英语和日语,丙会英语和法语,丁会法语和德语;

D、甲会英语和德语,乙会英语和法语,丙会法语和德语,丁会英语和德语。

解析:该题似乎很复杂,但对照题干观察选项,运用直接代入排除法,简单易行。

3

根据?甲会日语,而乙不会?排除C和D项;根据?丙不会德语?排除B项,剩下A是答案。

例2,在同一侧的1、2、3、4的四间房间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①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同邻居交流?;②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与我的邻居交流?;③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我的一个邻居交流?;④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四个国家的语言。?

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往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A、英德韩法; B、法英德韩; C、德英法韩; D、德英韩法。

解析:从①和④可知,德国人与韩国人的房间肯定不相邻,排除A、B项;从①与③可推出,英国人与韩国人不相邻,排除D项,剩下答案C项。

三是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如果题干中是一段叙述,或是一段说明,那么最终肯定会要有个结论或说法。往往这个结论或说法,在选项中是备选的答案。但是,近年出题时往往出现模棱两可的备选项,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不同方法认真加以推断。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果断选宏观?。

例1,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社会学家、法律专家钟万春

4

教授说:我们应当制定全国性的政策,用立法的方式规定父母每日与未成年的子女共处的时间下限。这样的法律能够减少子女平日的压力。

以下哪项是人们能够得到的启示()。 A、父母有责任关心自己的孩子; B、孩子平常应该经常与父母在一起;

C、这项政策的目标是消除孩子们在平日生活中的压力; D、父母现在对孩子多一分关心,就会减少日后多操心。 解析:四个选项似乎都有那么一点意思,作为启示有点模糊不清。文中说:用立法方式规定父母和子女相处时间下限,减少孩子压力。乍一看,这与C项很吻合,选C,结果错了。这是出题者给设的套,文中的?减少?与C项中的?消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偷换概念,排除;原文是要求父母怎样,而B项则要求孩子怎样,显然不符题意;D项过于肯定或绝对,也不适合;按照?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的原则来说,A项符合这一原则,选A。

例2,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克隆技术为更有效地设计新的生命形式、拯救濒危物种以及探索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由此可推出最恰当的结论是()。

A、克隆技术将会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B、科学家们都认为需要进一步发展克隆技术;

5

C、许多科学家将会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 D、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解析:综观四个选项,B、C、D三项过于具体(或绝对化),所以不选。选A宏观概括,虽然显得空泛,但做结论与题中叙述相容无矛盾,不会错。

如果细作分析,B项中?都?与原文的?许多?,属于偷换概念;C项原文中没有涉及政府压制问题;D项属于明显的绝对化。

四是可能不推?必?,部分不推?全?。?可能不推必?:如果题中给出的是?可能性?条件,就不能选择必然性、确定性的结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原则,大家要牢记。?部分不推全?,也是一条重要推理原则。其意思是:个别现象不推出整体现象、少数现象不推出多数现象、用某一类不去推其它类等。如:某人到某地区,刚遇到的几个人都有6个指头,于是他断言该地区的人都是6个指头。这是典型的以少推多、以部分推全部的错误推理。

例1,热天可能会使人烦燥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

由此可推出最恰当的结论()。 A、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作出一定的解释;

6

C、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炎热地方的社会治安更好。

解析:文中第一句就出现了?热天可能会使人烦燥不安?这样?可能性?(即或然性)前提,阅读时发现这样的前提,就可以在选项中搜索?可能性?结论,排除其它。

B项是具有可能性的结论。而A、C、D都具有确定性,排除。答案B。

例2,研究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人们心理烦燥的原因可能是对市场经济的剧烈竞争感到疲倦或不适应,也可能是多数人长时间上网后的网络综合症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可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烦燥心理使社会秩序呈现不良形态,甚至传染他人引起无名的烦乱。

以上分析说明()。

A、人们的烦燥心理可对社会产生影响; B、和谐的社会不会引起人们的心理烦燥;

C、比较起来,人际关系是决定人们心理是否烦燥的重要原因;

D、强化知识积累,则能增强适应能力、把握处世尺度,减少心理烦燥的因素。

解析:?可能不推‘必’?,所以选A;同时,A也是一个宏观性选项,符合?具体有疑问,果断推宏观?的分析原则。

例3,规定汽车必须装安全带的制度是为了减少车祸伤

7

亡,但在安全带保护下,司机车开得很快,事故反而增加了。司机有安全带保护,自身伤亡减少了,而路人伤亡增加了。

这一事实表明()。

A、对实施效果考虑不周的制度往往事与愿违; B、安全带制度必须与严格限速的制度同时出台; C、汽车安装安全带是通过牺牲路人利益来保护司机的措施。

D、制度在产生合意结果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合意的结果。 解析:①仅一个制度不完善,推不出所有制度都不完善;②B、C既具体又确定,且文中证据不足,排除无争议。剩余A、D极易混淆。③A中首先界定考虑不周,然后指出?往往事与愿违?,其中?往往?定义了不是?全部?。一个例证,推出某部分,属于文题相符的选项。④最容易出错是D。表面上看,D和文中的现象似乎能对号入座,其实不然。文中仅借助一个制度出现的现象,样本太少,不足以推出具有全称含义的D。正是?部分不推‘全’?。否则是以偏概全。

五是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有些逻辑试题要考核从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证据确证度。这种试题被称作直观题。

例1,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大脑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扫描并比较了每个人大脑各区域的脑灰质含量。结果显示,智商测试中得高分的人与得分低的人相比,其大脑中有

8

24个区域灰质含量更多,这些区域大都负责人的记忆、反应和语言等功能。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出()。 A、智商低的人大脑中不含灰质; B、大脑中灰质越多的人,智商越高; C、聪明的人在大脑24个区域中含有灰质; D、智商高的人,记忆、反映和语言能力都强。 解析:A项显然不对,文中没有说低智商者大脑没有灰质;B项似乎最合适,但是从?智商高—灰质更多?,推不出?灰质越多—智商越高?,即演绎推理中断定后件(或加强后件)是无效推理;C项虽然是废话,但这不是错话;D项乍一看没有问题,但?大都?与?都?属以全概偏。选C。

例2,有些昆虫在第一次繁殖幼虫之后便死去,另一些昆虫则在它们的下一代获得生存保证之后还能活几年。在后一种昆虫中,包括那些对生态系统做出有益贡献的昆虫,如蜜蜂。

从以上陈述中得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在生态系统中不扮演主要角色的昆虫通常在第一次繁殖后便死去;

B、大多数蜜蜂在下一代能够自行生活后还会活得很好; C、蜜蜂通常不会在第一次繁殖以后立即死去; D、大多数昆虫一出生就能够独立生活,不需要成年昆

9

虫的照顾。(正确选项为C)。

六是强弱相比较,选?最?才保险。

例1,某销售部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两名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两名本科专业是计算机,一名本科专业是物理学。又知道五人中只有两名女的,她们的本科专业背景不同。

根据上文所述,以下哪项推论最可能成立?

A、该销售部有两名男士专业不同;B、该销售啊有一名女士一定是计算机专业;C、该销售部三名男士来自不同专业,女士也来自不同专业;D、该销售部至多有一名男士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

解析:根据最多2人专业相同,以及有3个男士,可以断定有2个男士来自不同专业,即A必然。C可以成立,但不是必然。比较A强于C。B、D是断定错误不选,所以选A。

例2,野生大熊猫正在迅速减少。因此,为了保护大熊猫,应把现存的野生大熊猫捕捉起来,并放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去。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对上述结论进出了最严重的质疑?

A、野生大熊猫在关起来时通常比在野生栖身地时产下更多的幼仔;B、在动物园中生下来的大熊猫不容易死于传染病,但是野生大熊猫可能死于这些传染病;C、在野生大熊猫以外很难弄到足够的竹子,这是大熊猫惟一的食物;D、

10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后代能够活到成年的个体数量相当。

解析:要反驳题干主张的?养?,即养起来不好。A、B支持养,排除;C、D都是反对养,但就反驳而言,C项强于D项,选C。

七、概念有内涵,当心被除偷换。

例1,罪犯在案件现场的任何遗留物或非法获取的赃物都是认定事实的重要物证,包括指纹。在一起银行盗窃案件诉讼过程中,辩护人提出公诉方只提供了证人证言和嫌疑人口供而没有物证支持诉讼。这影响到证据形成封闭环,导致证据不足。

据此,法庭驳回辩护人意见的理由是()。

A、辩护人没有法定资格;B、法庭出示了在现场遗留的嫌疑人的指纹;C、盗窃银行案件性质严重;D、法庭出示了该嫌犯人交出的盗窃所得银行印章一枚。

解析:辩护人提出缺乏物证,A、C与物证无关,排除;B涉及的?指纹鉴定?与文中的?指纹?极易混淆,是故意偷换概念。文中已明确指纹是物证,而指纹鉴定不是物证,而是证据;盗窃银行印章是物证,做驳回理由十分恰当。答案为D。

例2,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的青少年把父母的限制性管教方式看作是讨厌自己,而在韩国和日本,父母同样的限

11

制性管教却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温暖。

由此可推断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B、美国和德国的孩子相对于韩、日两国的孩子更具有逆反心理;C、美德两国更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D、东西方文化背景影响到儿童的教育。

解析:把限制性管教看作是?接纳与温暖?与?容易管教?隐约暗示为相同或因果关系;同理,?看作是讨厌自己?与?逆反心理?也容易被暗示为等同或因果关系。实际上它们既无因果关系,概念内涵也不同,所以排除A、B;C容易利用暗示让阅读者接受。即把美、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看做是?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但题中无证据;D是宏观选项。排除暗示干扰后,其他具体选项都有疑问,就果断选宏观,即选D。

八、阅读必弄清,论据和论点。通俗地说,论据是?前提?或者称?原因?;论点是?结论观点?或称?结果?。考题往往将论据和论点混在一起,考生的首要任务是在阅读时分清论据和论点。

例1,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要想快乐,一个人必须与另一个保持亲密关系。然而,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们孤独地度过了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并且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这种心理学理论一定是错误的。

以下哪项是上面的结论所必须假设的?

12

A、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们情愿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B、具有亲密人际关系的人很少孤独地度过自己的时光;C、孤独对于哲学家的沉思而言是必要的;D、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们是快乐的。

解析:要求选假设,假设就是?前提?;文中的结论是?因此?后面的话;文中证据是?哲学家孤独--?,但凭此证明?理论错误?,显然证据不足,需要补充。如用D作补充,论证便完整有力。选D。

例2,汽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也许让计划购买汽车的人重新思考。比起选择乘坐出租车外出,供养私家车的压力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而且是持续不可缓解。

从以上现象能得到的最恰当结论是?

A、原来路面上塞车严重的现象不会持续加重;B、私家车的销售要相对减少;C、人们可能把计划购车的款继续保留或挪作他用;D、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些汽车销售商也许改行。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这是结论性试题。文中出现?也许?,是不确定性前提,按照前面讲过的?可能不推‘必’?,首先寻找或然性结论。A、B都为肯定性或必然性结论,排除;C、D是或然必结论。C可从文中找到直接论据:也许—购车—重新思考,而D找不出直接论据,所以选C。

九、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如:如果—那么,只有

13

—才,因为—所以,--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为联结词,是逻辑的常项。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

发现联结词很容易,但规律运用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具体规则的运用。

首先要牢记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

1、大小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 2、逗号:,读与。表达?并列?;

3、右箭头:→读:则。表示?如果—那么?; 4、对号:∨读:或。表达?或者—或者?; 5、双箭头: 读所以。是推出符号; 6、负号:--,读非。表达否定。

一是充分条件推理规则。句型:如果A,那么B;符号:A→B(读A则B)。

规则一:断定A,必然断定B。符号:A→B,A B(分离规则)。

规则二: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符号:A→B,-B -A(逆否规则)。

传递规则:A→B,B→C,C A→C。

二是必要条件推理规则。句型:只有A,才B。符号:A←B(读A才B),规则一同上,规则二不能逆否。

三是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句型:或者A,或者B。符号:A∨B(读A或B)。

14

规则,否定A,必断定B;反之,否定B,必断定A。符号:A∨B,-A → B;-B→A。

这三类规则是重点考点,必须熟练掌握。

例1,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

A、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B、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C、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D、在以后两年内,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20%的目标。

解析:文中出现?如果—那么,否则?的关联词,很明了,这是充分条件关系,可得出提高10%→20%;逆否和传递规则得:-20%→-10%→破产。结论是不提高20%就破产。答案A。

实际上,如果熟练掌握了规则,这么简单题用不了十秒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不熟练,可能要费些时间。但是,下面这题,如果不使用规则,会有点麻烦。

例2,一个热力站有5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汽。使用这些阀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则:

15

1、如果开启1号阀,那么必须同时开启2号,并关闭5号阀;

2、如果开启2号或5号,则要关闭4号阀; 3、不能同时关闭3号和4号阀;

现在要打开1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选项: A、2号阀和4号阀;B、2号和3号阀;C、3号和5号阀;D、4号和5号阀。

解析:这类题叫正则演绎推理。整合条件可得: ①1→(2,-5);②(2∨5)→-4;③-(-3,-4);④1(必须打开)。

演绎推理:据条件①④,用分离规则得1→(2,-5),结合条件②:2→-4;结合③:-4→3;累计得:1,2,3,-4,-5。答案为B。

十、综合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就是说几种方法要综合灵活运用。有些题一种方法即可,比较复杂的往往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希望大家重点把握上述方法和技巧。

16

1、如果开启1号阀,那么必须同时开启2号,并关闭5号阀;

2、如果开启2号或5号,则要关闭4号阀; 3、不能同时关闭3号和4号阀;

现在要打开1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选项: A、2号阀和4号阀;B、2号和3号阀;C、3号和5号阀;D、4号和5号阀。

解析:这类题叫正则演绎推理。整合条件可得: ①1→(2,-5);②(2∨5)→-4;③-(-3,-4);④1(必须打开)。

演绎推理:据条件①④,用分离规则得1→(2,-5),结合条件②:2→-4;结合③:-4→3;累计得:1,2,3,-4,-5。答案为B。

十、综合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就是说几种方法要综合灵活运用。有些题一种方法即可,比较复杂的往往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希望大家重点把握上述方法和技巧。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6g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