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意蕴_王小鸽
更新时间:2023-07-18 02: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6卷第3期2007年9月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Yangli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Vol.6 No.3Sep.2007
*
浅析中国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意蕴
王小鸽1,戴夏燕1,崔永妮2
(1.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江苏省淮安市山河园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植物在中国园林景观中,常常作为某种文化符号,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和愿望。传统园林中人们以植物特有的人格化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诗情画意文化内涵。现代园林则以生态文化为基本指导原则,赋予园林景观以新
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点。关键词:植物景观;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07)03-0020-03
AnalysisontheCulturalConnotationonPlantLandscapeinChineseGarden
WANGXiao-ge,DAIXia-yan,CUIYong-ni
1
1
2
(1.Yangli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2.ShanheGardeningandGreeningEngineeringCo.Ltd,Huaian,Jiangsu223001,China)
Abstract:TheplanttransferstheideaanddreamofthedesignerasthesymbolofthecultureinChinesegardenplantslandscape.Peoplepresenttheconnotationofpoeticandpictorialsplendorbythepersonificationinplantintraditionallandscape.Butbesideontheecologicalculture,themodernlandscapeisendowwithanewculturalconnotation.Thisthesistriestoanalyzethediffer-entcultureintraditionalandmoderngardenplantslandscape.Keywords:plantlandscape;culture
植物作为园林的一个主要构成要素,在景点构成中不但起着绿化美化的作用,还担负着文化符号的角色,传递园主人所寄寓的思想和愿望。植物种类的选择、布置的位置和时期及配置的形式,在很多场合都是服从园林文化功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赋予文化内涵不同,表现在植物景观中的文化现象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把树木植物的某些特性作为“比德”的对象。许多人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文化修养、伦理观念等,各抒己见地赋诗感怀,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本身的文化色彩。
古典园林将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苏州留园中部南墙花坛,据记载原种植一棵明代古柏,无意花坛自己生出女贞一株,与古柏缠绕相生,交柯连理,因其景殊异,被列为留园十八景之一,即古木交柯。该景点的涵义就是借古柏、女贞凌寒不凋、四季长青的自然特征,抒发文人的自傲精神。尤其前框有砖刻“长留天地间”五个字,更是指明精神自由像古柏女贞一样,是青翠不凋,长留天地间的。承德避暑山庄以松柏植物作为整个园子的骨干树种,是将松柏植物四季常青的特性,比作皇帝的事业万古常存。狮子林的双香仙馆,双香指冬梅夏
1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体现
1.1 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
原始先民“构木为巢”、“钻燧改火”,从对树木的依赖,到把树木看作“神木”的原始崇拜,进而渗透了文化内涵,尤其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中的“比德”思想对中国的造园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将植
*
收稿日期:2006-11-27
,,,
第3期 王小鸽等:浅析中国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意蕴
21
荷。冬春,梅花傲霜斗雪,借以励志。夏秋,芙蓉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清心。梅莲并香,象征园主纯洁的情操和借物明志的愿望。著名的北京慈恩寺尤以荷花最负盛名,以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本性为佛家所崇尚,广植于寺庙池塘之中。此外还有以樟树的深居山林比德贤者的难得;以兰花的幽香比德君子的修道力德,以及《朱子语类》中有“国朝殿庭,惟植槐楸”,所以槐与楸都是高贵、文化的象征。
植物的许多特性都被古人赋予了良好的寄托,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独特的气质。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含义,如:富贵———牡丹花;幸福———杏花;英雄———木棉树;依依惜别———柳树;门徒众多———桃李等等。故宫和避暑山庄中都有牡丹专类园,花姿雍容,一派高贵华丽的景象。
中国古典园林中还经常选用形实皆丽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果实还能实用,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枇杷是四季常绿,冬花夏实,既可以繁荣寂寞的冬景,又可以丰富初夏的时鲜。特别是绿叶丛中金果悬枝,最惹人爱。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是一大型院落,庭园内种植数十棵枇杷树,以群植突出枇杷特征,每年五月,成熟果实呈金黄色,汁多肉嫩,清香甜蜜,金黄色果实累累一树,让人不仅联想到南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诗句:“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象征殷实富足。此外,柿子、柑桔等味美、形好,也是财富的象征。1.2 植物景观配置的诗情画意文化体现
古人在造园时,经常会根据植物时序季相变化,选取适于观赏、吟诵的植物,在四时八节邀约知友,欣赏唱和,雅趣逸情,与园景互相辉映,最使令人陶醉,并增加园林文化内涵。梅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园中植梅、赏梅,由来以久。苏州可园,有名品铁骨红梅。开花时,园主人邀请好友,饮酒作诗,把可园的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杨万里的七绝道出了腊梅的天资丽色:“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装。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艳艳发金广。”;苏州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中“山花野鸟之间”,极其渲染烘托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一意境,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丘壑林泉之间,山林野趣油然而生。
有些植物造景的技巧,则直接受益于咏景诗、风景画。拙政园的听雨轩,前后均配置芭蕉、修竹,芭蕉绿叶肥硕,雨滴滴落在叶上,滴答有声。室内设一,李中“听雨入秋竹,留僧复旧棋”句意而设。圆明园中的“武陵春色”是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场景。“紫薇花对紫薇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兰下月明中。”这首诗便写出了紫薇花的配置时期、位置、形式和景观特色。芍药是迟开的花(在端午前后开花),苏东坡写诗描述芍药花开于暮春,又把芍药称为“殿春花”。网师园中便有以芍药为主景的庭院小区,取名殿春,是花景也是诗境。山水画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造园艺术,也丰富了植物配置的艺术。王维《山水诀》中有:“乔山耸直虬曲者一株二株”的论述。无异是对山间植树是最佳的选择和依据的总结。沧浪亭周围的楸、朴、榉等古树寥寥数株;留园中部的香樟、银杏,也只有数株而已。而有了这一株二株的老树,便把园景造成了无限气势和添加了几许古意。1.3 植物景观配置的地方文化特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地方文化特色,首先表现为在选择植物时,以其生态习性为基础,多选择乡土树种。如北方常以杨树、柳树等为代表,南方则多种植芭蕉、棕竹、桂花等。据资料显示,扬州何园门口那株120年树龄的小叶黄杨,虬蛐苍劲、枝繁叶茂,犹如人工培育而成的盆景艺术佳作,折射出扬州古典园林乡土树种景观配置的文化精妙所在。
其次,除了自然因素以外,地区群众的习俗与喜闻乐见,是影响地方文化特色表现的重要因素。如人们从生活情趣出发,根据植物的特性形成了一定的造景程式。如:槐荫当庭———荫;栽梅绕屋———香;移竹当窗———雅。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以及乡土村落中的风水树都是体现地区文化的象征。有时人们还会结合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甚至一些传说,做一些植物景观的特殊游赏与配置。如:秋日观桂;重阳节赏菊;春节赏梅等。相传老子走过的地方会有紫色升起,所以紫色在古代是富贵吉祥的颜色,常被宫苑、私家园林中栽植。苏州留园的小蓬莱仙岛,以廊桥连接池岸,种植紫藤数枝,覆盖廊桥顶部,春季紫藤开花青紫色,此种配置便是取民俗中青紫色的吉祥意。
2 中国现代植物景观中的文化意蕴
2.1 植物景观中的生态文化内涵
,
2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6卷
们开始认识到生态问题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只有把握了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具有永恒意义的哲学命题和文化命题,也就是生态文化观。生态文化认为,植物是一种具有生命发展空间的群体,只有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生态理念运用在植物配置中,设计才更具有可持续性。绿地设计时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1]
统景观的人文化
[4]
。
现代城市绿地植物景观中,应将时代所赋予的植物文化内涵与城市绿地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宿迁市“学苑路”在进行植物绿化时,因其绿地周围均为高校,具有浓郁的教育气氛和学术气氛。为了烘托这种教育环境的特点,颂扬教师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精神,而运用了碧桃、紫叶李等作为主要绿化树种,来寓意“桃李满天下”。绿篱修剪则以方、圆为主,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赞扬了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同时,人文化景观中还应当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不过,现在人们对它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当地的风俗民情和生活习惯,更多地表现为充分展现该地区的景观文化特色。如港城大街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条主干道,绿化时植物选择河南桧、小叶黄杨、紫叶小檗带状种植组成“长城”墙与烽火台,结合地形很形象地勾绘出一幅“长城图”,把秦皇岛市作为万里长城的“龙头”特色表现出来,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大连城市绿地中的模纹图案,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本,充分展示了海滨城市的特点。
。
现代城市植物造景首先延续了古典植物配置中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树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植物选择的局限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杨树、柳树等已不再是北方植物的象征,过去南方那种幽篁蔽日、万玉森森的高大毛竹林景观,在北方的园林中也能够实现。其次,为了更好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更多的选择乔灌草复层结构群落配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城市市区北部,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公园整体景观规划紧紧围绕“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以生态的思想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为设计的首要原则,坚持以北京的乡土树种为公园的骨干和基调树种,合理进行乔、灌、草的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搭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的搭配,并建立多种多样的景观、群落类型,从而实现景观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重功能。如在奥林匹克公园生态环境区域,其中一个植物配置模式为:上层:侧柏+油松+国槐+臭椿;中层:小花溲疏+棣棠+红瑞木+黄栌;下层:沙地柏。该模式采用乔灌草的自然式配置方式,充分模拟天然植物群落,以绿色为基调,以万古长青为主题,以常绿松柏(北京的乡土树种)为主要植物材料。同时配有少量观花灌木,创造植物景观变化。黄栌的秋色叶、冬季的红瑞木红枝和棣棠的嫩绿枝条配苍松翠柏,使整个群落景观变化丰富,有较高的生态效应
[3]
3 结 语
总之,现代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仍然需要重视它所蕴含的文化特征,植物景观仍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其生命力。但是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植物景观中文化的体现也应当与时俱进。同时,我们应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和文化背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具有当代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思想,使园林景观富有新的文化特征,呈现新的时代风貌。
参考文献:
[1] 徐德嘉,周武忠.植物景观意匠[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2.
[2] 居阅时.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涵义实例分析[J].广
东园林,2005,(2):14-19.
[3] 董丽,胡洁,吴宜夏.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
设计的生态思想[J].中国园林,2006,(8):34-38.[4] 徐雁南,易军.城市绿地景观人文化探讨[J].南京林业
大学学报,2003,(4):44-48.
[5] 何湘.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的影响[J].四川建筑,
1995,(1):38-39.
。
2.2 植物景观中的人文化内涵
园林景观的形成,深受当时的社会背景、技术水平、文化基础的影响,以一定的外在表现在景观内,充溢着人文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时期不断赋予原有景观一些新的文化内涵。因此,每个历史时期,都或多或少给景观留下了一些时代的烙印。这种文化不断积淀,便构成了传统景观的内涵,即传
正在阅读:
浅析中国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文化意蕴_王小鸽07-18
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06-21
植物地理学复习题06-01
(财务管控企业融资)法律知识细则宁夏回族自治区融资性担保公司管控实施05-16
首医在职研文献检索考试题库要点01-16
实验3+用户和组管理05-18
聆听小河作文500字07-07
湖南氏族源流邓01-18
BBC,News:Becky,Watts,search:,Two,people,arrested02-12
幼儿园结构设计07-1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小鸽
- 意蕴
- 浅析
- 中国
- 景观
- 园林
- 植物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