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语文一轮教学案:专题十二第一讲考点五 探究 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1-23 00: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五 探究

基础点:历年来课标卷都重视对探究题的考查,但每年探究的侧重点或角度各有不同。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考查的都是对内容侧重点的分析,以探究作者这样安排内容的用意。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考查的都是对小说结尾艺术的探究。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考查的是对小说某个具体内容及表达效果的分析,已经淡化了探究的意思;新课标全国卷Ⅱ则仍要求从人物、思想主题方面进行探究。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这个变化,基本可以看作是命题专家在降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难度上做的一个尝试,但考生仍须掌握探究题的分析与解答方法。

1.大纲解读

探究题往往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或者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甚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发掘”

必须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出发,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这点《考试大纲》作了明确的要求,换言之,支撑你观点的依据必须源自作品。

(2)“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不同的角度”,就是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本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3)“作品的意蕴”

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文本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4)“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重亲情、族情、乡情,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2.探究题的形式及解题思路 (1)观点式

设问形式:文章最后描写了??,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

(2)启发式

设问形式:文中“??”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解题思路:先表明观点,后论述。重在作出自己的判断,前提是由文本而发。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都必须立足自我,见解独到。解答时必须注意限制性条件,围绕限制性的内容指向,联系文本进行分析阐述。

(3)标题式

设问形式:有人建议把标题“??”改为“??”,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思路:观点必须明确,然后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以及自己的阅读实践进行分析。要点要全面,语言要客观,不要过于绝对化,内容要充实,分析部分可以分条作答。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并阐释理由,如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及语言的简明、形象与生动等。

(4)评价式

设问形式:请结合??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的观点。 解题思路:①紧扣评价要求,准确解读作者的观点;②围绕原文,综合分析;③选取关键点并言之成理。

(5)主题式

设问形式:请探究??包含了哪几层深意。

解题思路:①理清作者思路,把握全文主旨;②知人论世,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角度探究文本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透析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6)矛盾式

设问形式:作者既说“??”,又提出“??”,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题思路:探讨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一定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语境,从领域、层面、时代、地域等不同角度分析探究。

(7)关系式

设问形式:文章的结尾说“??”,请结合全文,探究??与??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环境、人物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注意彼此的内在联系。

(8)见解式

设问形式:文中说“??”,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思路:此类题有时与观点式、启发式、评价式试题有重合之处,但此类题重在要求答出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作出评价即可,而是应结合文本深入分析,阐释理由要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3.探究题的类型

探究题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旨在鼓励考生积极思考,培养考生的探索和思辨的精神,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能合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探究题的类型多种多样,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考查的探究题的类型主要有:人物类探究、情节类探究、结构类探究、主题类探究、标题类探究、环境类探究、情感类探究、艺术手法类探究、语言类探究、综合性选择题等。

重难点:小说阅读探究类题目,其立意强调小说的整体阅读,对小说的人物、技巧、主题、情节等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命题题型多为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思想情感、情节安排、形象塑造、艺术特色等进行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考法综述] 探究题的形式虽多种多样,但一篇小说阅读中探究题往往

只针对其中一个方向命题,这就要求我们明晰命题方向,深刻解读命题形式,然后结合文本做出深入的理解,做到答题有据,言之有理。

命题法1 探究人物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5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