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更新时间:2024-06-28 20: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权进凤

摘 要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悲剧之中悲剧”。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而其中最令人动容的当属曹雪芹笔下的宠儿林黛玉,她的眼泪从春流到夏、秋流到冬,浸透了生命的每一寸光华。本文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境遇、性格气质、才能、爱情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蕴,并综合以上四点揭示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悲剧;境遇;性格;才能;爱情

一、概述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女主角,加之林黛玉这一形象的生动性与悲剧性,她一直是红学家热切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学术界对林黛玉悲剧形象研究的文章有很多,如蒋晓兰的《林黛玉悲剧新论》一文,从先行者、叛逆者、性格气质、性灵、女性强者、痴情之极者等九个方面总结了林黛玉悲剧的多重性。胡秀芬的《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指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以及形成她悲剧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受到身世、疾病、传统文化精神、金玉良缘的影响,并指出林黛玉的侠义精神及其理家才能是她悲剧性格中的积极因素。秦桂敏的《林黛玉悲剧命运探析》认为她的悲剧并非完全取决于她先天体质弱,还在于她所处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环境,在于她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性格,以及她美妙爱情幻想的破灭。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研究林黛玉的悲剧人生。第一方面是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第二方面是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第三方面是卓尔不群的才能;第四方面是痴情之极却以失败告终的爱情;第五方面是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1

二、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一)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

林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生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不幸年幼丧母,外祖母念其年纪尚小无人依傍,接至京中荣国府抚养,林黛玉的悲剧由此开始。

自进入贾府,林黛玉便开始了她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日子,父亲也在不久后亡故,家中财产被收入贾府,与黛玉没有半点关系。她在世上最亲的人、最大的依靠离她而去,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女。而这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凄凉景象与年幼时父母俱在的平和安乐形成了苦与乐的鲜明对比,使她的孤苦无依更加悲凉,无时无刻不在折磨她,加上她久治不愈的病体,加重了她的忧思与感伤。

林黛玉是孤独的,《葬花词》[1]是黛玉对生命孤独的真切感悟与集中表现,她没有父母亲眷,寄人篱下,忍受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摧残,险恶的生存环境,使她的身心深陷孤独,她的孤独是一种人的存在的孤独,生命的孤独。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寄人篱下加之孤独多病造成了她敏感多疑的个性。她在贾府中始终是外戚,一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被这个大家庭接纳,稍有不顺便会引发她的寄人篱下之感。第三十六回,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拒绝开门,这原本是个误会,但却严重伤害了她,她想到:“虽说是在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林黛玉是个多愁多病身,自出生起就有先天“不足之症”[2]会吃饭时便吃药,给宝玉看病的王太医在顺便给她瞧病时道出黛玉肝阴亏损、心气衰耗导致其心浮气躁,敏感多疑。

凄凉的境遇使林黛玉的孩提和少女时期都沉浸在浓厚的感伤气氛中,并影响了她的一生,跟她的爱情、婚姻悲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

作者在第一回就交代了,黛玉本是天上的绛珠仙草,因受了神瑛侍者(宝玉) 的灌溉之恩,此生特来以泪相还,而眼泪则多伴随着痛苦与哀伤,这样,从一开始就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

2

说到林黛玉,很多人都会说她敏感多疑、小性儿。林黛玉有着一段娇贵、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但后来随着双亲相继离世,她从娇贵的掌上明珠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客中人,再加上体质纤弱多病,她的童年及少年生活蒙上了一层不散的阴郁,况且病情导致她肝内郁结、心浮气躁,最终导致了她的敏感多疑。

第七回,周瑞家的顺路挨个儿给姑娘们送宫花,恰巧到黛玉处时剩最后两只,黛玉便疑心是别的姑娘们挑剩下的才拿来给她。第三十五回,宝钗因宝玉挨打之事与薛蟠争吵哭泣,黛玉见后便疑心宝钗是因为心疼宝玉挨打而哭,便挖苦道:“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棒疮!”第三十二回,宝钗生日宴会上,湘云性格爽朗,直言一个戏子长得像黛玉,黛玉便疑心是拿她比戏子给人取笑,轻贱她。

黛玉的孤高傲世,源自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叛逆。黛玉有着高贵的出身,而到贾府之后她却沦为了寄人篱下的客中人,她的优越感逐渐演变为极强的自尊心。在她心里,她是千金之躯,和贾府的正经小姐是一样的,所以她身上有一种容不得他人侵犯的高傲。而她又是孤独的,也正是她年幼失恃、寄人篱下的孤独给了她灵魂上的自由,没有父母教养,她便少了许多封建礼法的教化,终而形成了她恣意任性、叛逆反抗的个性。黛玉性情高洁,从不去贾母、王夫人面前邀怜取宠,既不阿谀奉承,也不趋炎附势。在《葬花吟》中,黛玉借花言志,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感慨,表现了她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个性。

第十六回,黛玉回苏州葬父返还,宝玉将北静王所赠藿苓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高傲,高傲的将北静王这样的亲王贵胄也称之为“臭男人”,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她的叛逆。北静王是何等尊贵的人物,黛玉却对他不屑一顾,毫无趋炎附势之意。在和宝玉的相处中,她从不谈“仕途经济”的混账话,这是她内心的自主意识,她热烈地追求自由,“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是她全部的期望和理想,而这与封建家长眼中温良贤淑的大家闺秀形象是不一致的,与宝玉所需的贤内助更是不符合的。

年幼失恃的黛玉较少的受到封建礼教的教化,除了幼年时受到的良好教育,到贾府后没有人真正关心、训导过她,一切所学全是来自诗书,自学而成,如第四十五回中黛玉对宝钗所说:“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又无兄弟姐妹,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今日的话教导我。”这种礼教管束的缺失使她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懂得人格和尊严的重要,这促成了她个性中坦率纯真的一面。

3

她不似宝钗般满口仕途经济,也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她追求情投意合的爱情,并不强迫自己成为封建淑女,不压制自己的感情,她为崔莺莺等人的爱情心驰神往,感动落泪。在爱情上,她视宝玉为知己,真诚、执著的爱着他,并为此付出了生命。她不在乎封建等级制度,将紫鹃视为姐妹,香菱学诗,宝钗并不支持,黛玉却欣然接受,并反驳宝钗“圣人曰:‘诲人不倦’”[3]。

她坦率纯真,对贾府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不善应付,一言一行皆出自真心,出自其洞悉一切的智慧。她与宝钗本为情敌,但当宝钗对她坦诚相待,她便开诚布公,说出许多掏心窝子的话,将宝钗视作亲姐姐[4]。她从不戒备,想说什么全凭自己好恶,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她这单纯的天性使她很多时候得罪了别人而不自知,惹恼了别人终而孤立了自己。

林黛玉性格中的敏感多疑、孤高傲世、坦率纯真、叛逆反抗是她的与众个别之处,都出自她纯真的天性,但封建社会不允许这种个性的存在和释放,她受尽了折磨也没有厌倦,最终让痛苦和她的生命同始终。乖僻感伤的性格和抑郁性气质融合在一起,造成了她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

(三)卓尔不群的才能

说到林黛玉的才能,这是大家公认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妹妹有着伶牙俐齿、俏语雅谑的口才和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诗才。

林黛玉长期受诗书熏陶,再加上先天的聪慧,因而才思敏捷,所以她说话时反应机敏,善于联想、借题发挥和暗语影射。由于她孤高傲世、坦率纯真的人生态度,她不像宝钗那样以随分从时、温柔敦厚的姿态去迎合封建社会的需求,也不像王熙凤那样以自己的口才阿谀奉迎、谈笑凑趣取媚于封建家长。她的伶牙俐齿多用于挖苦和讽刺,很多时候损伤了别人的颜面,招致了别人对她的厌恶,最终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

第八回,当黛玉见宝玉也在宝钗处时,说道:“哎呦!我来的不巧了。”既风趣又酸意毕现;当雪雁来送手炉时,她借数落雪雁之即指桑骂槐数落宝玉,说的滴水不漏。第四十二回,林黛玉将刘姥姥比作“母蝗虫”,这是她才思敏捷的充分体现。

她伶牙俐齿的口才出自天性的智慧,因为坦率纯真的本性,也因为她对世俗人情的不屑,她不受拘束、无所顾忌地表达着内心的想法,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5]

4

并且说出别人不肯说的真相。例如:宝玉和袭人的暧昧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家都不愿道出,黛玉却直言不讳的称袭人为嫂子,伤害了袭人。这样的口齿伶俐和坦率纯真,在大观园里被称作“尖酸刻薄”,从而引起了别人的反感、疏远和记恨。[6]

林黛玉的诗才在《红楼梦》中是无人能及的,她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她替宝玉作的《杏帘在望》一举夺冠。第三十八回,黛玉作出《咏菊》、《问菊》、《菊梦》三首,凭借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连中三元,夺得魁首。第三十回,她的《咏白海棠》风流别致,极尽海棠的神韵,又倾诉了她少女的情怀。第七十回,她的柳絮词《唐多令》缠绵悱恻,优美感人。

林黛玉通过《五美吟》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前四位女子的爱情都是有缺憾的,她们是男权制度下的牺牲品,黛玉在诗中对她们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反思,并为之不平。西施为范蠡所利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最终被沉湖而死;虞姬得到了项羽的爱,但却面临绝境饮剑而死;王昭君的命运被荒诞的置于画工之手,终而远去和亲;绿珠的命运更为可悲,她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殉情而死。林黛玉不愿和相爱的人落得悲剧的结局,也不愿为一个不值得的人付出,所以,在第五首中对敢作敢为、积极把握自己命运、主动选择自己爱情的红拂表达了羡慕与钦佩之情,体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反抗性和对爱情、婚姻自由的向往。[7]

《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内心的真实写照。全诗通过具体景物描绘,抒发了林黛玉内心的孤寂与忧愁,反映出客观环境给她造成的精神压力,以及她苦闷的心理状态,每一句都蕴含着极大的哀怨与忧伤。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代表作,字字珠玑,感人至深。它如泣如诉的抒发了黛玉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倾诉了黛玉凄苦悲凉的人生处境和感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人公深刻的孤独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种孤独感贯穿了林黛玉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唯一的知己宝玉,也只是稍有慰藉。寄人篱下的艰难使她时时感到压抑和痛苦,发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叹。“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是她在现实中的挣扎,也是对爱情和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

5

渠沟”是黛玉对自己情操的表白,也是绝望的抗议,是她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真实写照。

林黛玉的诗才来自她对人生的体察和感悟,她用诗抒发痛苦与哀愁,用诗抒写爱情与欢乐,用诗表达叛逆和反抗。诗表现了她独立高洁的人格,表现了她圣洁而痛苦的灵魂。但她锋芒毕露的诗才是要遭人妒忌的,她毫不戒备,没有和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以致她的人生渐渐走向绝境。

[8]

(四)痴情之极却以失败告终的爱情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林黛玉的爱情是前生注定的。她与宝玉初次相识便觉得在哪里见过,这正是前世之情作怪。她与宝玉从小一起长大,一桌吃,一床睡,有着爱情滋生的基础。后来宝玉在黛玉和宝钗间犹疑过,但最终选择了性情相投,从来不说仕途经济之类混账话的黛玉。在孤独、压抑的生存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慰藉,她为了爱情而活,呼吸着这份爱情给她的一切,感受它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也体会着它带来的幸福与欢乐,她的思想、性格,以及她优美的诗歌也从这里产生。林黛玉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情种,她为爱而生,并最终为爱而死。

带着“金玉良缘”之说而来的宝钗严重的冲击了黛玉的爱情生活,为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爱情具有排他性,黛玉每天生活在“只怕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了”的恐慌中,唯恐宝玉心中有了宝钗的影子,所以她一次次用“金玉良缘”试探宝玉,同时用讥讽、挖苦的言辞刺激敌人,而她的言辞也伤害了中立者,失去了朋友,让自己处于越来越孤独的境地。直到黛玉偶然听到宝玉说:“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9]她才消解了疑虑,体会了一阵相对欢快的爱情滋味。

然而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容貌丰美、家资富饶的宝钗自信平和地应对着贾府的一切,“金玉良缘”大得人心。且宝钗家资殷实,又有薛姨妈为她做主,她本人也身体康健,随分从时,善体人情,尽显温柔和厚之风。而黛玉是一个除了爱情一无所有,没有门第,没有金钱,一天吃一两燕窝的病人,况她坦率纯真、不屑曲意逢迎,得罪了贾府上下人等。[10]至此,“金玉良缘”严重冲击着宝黛“木石前盟”的爱情。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宝黛的爱情必得过王夫人这一关,然而王夫人与薛

6

姨妈是同胞姐妹,并素爱宝钗温厚识大体,不喜黛玉乖僻多心。第三十二回,金钏儿死后王夫人心中不安,宝钗以金钏儿失足落井或气大糊涂为由劝慰王夫人,并将自己的衣服拿来给金钏儿做装裹,在王夫人面前尽显贤良淑德,深得王夫人喜爱。相比之下,三灾八难的林妹妹“素日是个有心的”,恣意任性不顾大局,与封建淑女形象不符,不得王夫人欢心。王夫人对林黛玉的不满在第七十四回对晴雯的形容上显露无遗,“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王夫人是贾府中第一温厚善良的慈悲人,在这里竟直言不讳地拿黛玉比她极看不上眼的丫头,可见她对黛玉的反感。

然而即便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贾府的当家人却是黛玉的外祖母,黛玉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贾母身上。但在第八十一回中,袭人闻听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语,惧尤二姐、香菱之祸,在心中倾向宝钗,并最终向王夫人进言让元妃娘娘为宝玉、宝钗指婚。贾母也因黛玉性情“乖僻”、“短寿”将其放弃。

至此,林黛玉的婚姻无望了,她为之而生的爱情也到此终结,最终因为爱情的绝望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了。

(五)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林黛玉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的悲剧是与封建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

林黛玉出自书香之族、钟鼎之家,在封建社会对她这样的闺阁小姐是有不成文的规范的,她应该是个德言工貌俱全的淑女。

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封建规范,她本应随分从时的孝顺长辈,温柔敦厚的应对府中诸人,然而她却性情高洁,从不向封建家长邀怜取宠、曲意逢迎。她抱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的人生态度我行我素,丝毫不顾及封建家长的看法与喜恶,最终招致了王夫人的反感与贾母的放弃。她本应宽厚平和的应对府中诸人,然而她却敏感多疑、孤高傲世、坦率纯真,待人时常 “尖酸刻薄”。她言语尖刻的令本无恶意的下人难堪;公然讥讽对她形成威胁的宝钗;时常对宝玉使小性儿与其争吵,令贾母头疼道:“真是两个冤家”;对湘云、惜春等姐妹也偶有打趣;公然揭穿袭人与宝玉的关系,得罪了怡红院的管家袭人。如此看来,在与人相处上黛玉几乎毫无温柔和厚之风,与封建淑女形象不符。

7

在封建礼教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第三回,林黛玉初见贾母时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可见贾母认为女孩子只要认得几个字就行了,不必读书,这正是这一封建思想在贾母内心的体现。封建淑女的典范薛宝钗也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第四十二回,宝钗对黛玉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然而同为封建淑女,黛玉却口才伶俐、诗才横溢,且都很张扬,毫不内敛,这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文化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在婚姻上,封建社会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母也认为那些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为了爱情不顾身份、父母,人不人鬼不鬼,佳人也就算不得佳人了,这就反映了贾母对婚姻恋爱自由的反对,这不仅仅是贾母一人的思想,而是整个封建文化的反映。封建社会是不允许黛玉这样的大家闺秀有爱情的,更加不允许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进行反抗。然而黛玉的一生都是为爱情而活,她真诚、执著的爱着宝玉,她的一哭一笑全是为了爱情,在得知“金玉良缘”终成定局后,她绝粒而死,进行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最后反抗。这是她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

在封建社会,像贾府这样的豪门望族是封建等级森严的,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人分三六九等。然而黛玉却不以为然,她将千尊万贵的北静王称作“臭男人”,她不顾主仆身份有别将紫鹃视作亲姐妹,在香菱向其学诗时欣然接受并要香菱拜她为师。林黛玉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而不是封建等级身份,这与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宝玉需要跟一个德言工貌俱全,门第相当,根基相配,在贾府衰落之时能够帮助扶持的大家闺秀联姻,而黛玉却是一个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木皆来自贾府,并且一天吃一两燕窝的病人,这与封建家长为宝玉所定的配偶形象不符。这不仅仅是贾府的要求,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要求,门不当户不对的黛玉是不可能达成心愿的,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她的爱情只能以失败告终。

在封建时代,黛玉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者,是孤独的先行者和叛逆者,她性情孤傲高洁与封建淑女形象不符,最终为封建社会所不容。林黛玉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文化造成的,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8

三、总结

林黛玉的人生悲剧从她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开始,自幼失恃、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自幼便感受着一种由生命的存在到灵魂深处的孤独,加之极强的自尊心,最后形成了孤高傲世的性格。体弱多病导致肝阴亏损、心气衰耗,加上“金玉良缘”对她的折磨,使黛玉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年幼失恃,没有人对她进行过封建礼法的教导,从而使黛玉的性格得以自由发展,坦率纯真是黛玉个性中极其可贵的一面。她将自己的才能显露无遗,伶牙俐齿的口才使她得罪了很多不该得罪的人,出类拔萃的诗才使她日渐招来别人的嫉妒,性情直率的她在毫不戒备的情况下慢慢淡漠了别人与她的感情,孤立了自己。

黛玉一切所学都来自诗书,在诗书古籍的长期熏陶下,她懂得人格和尊严的重要性,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所以她不会压制自己的感情,也不会强迫自己做一个随分从时的封建淑女。“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境遇使她形成了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而这种乖僻感伤的性情是不为封建家长所接纳的,加之黛玉性情高洁从不向贾母、王夫人邀怜取宠,不懂曲意逢迎,终而不得封建家长欢心,使她在婚姻大事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

总而言之,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以及“金玉良缘”对“木石前盟”的冲击使林黛玉形成了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她用自己伶牙俐齿的口才伤害了别人,用出类拔萃的诗才招来了嫉妒,最终孤立了自己。她乖僻感伤的个性不得封建家长欢心,连将她称作“心肝肉”的贾母也因她“乖僻”、“短寿”放弃她,她的婚姻无望了,她为爱而生,亦为爱而死。她悲剧的一生由此画上了句号。

林黛玉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她是封建时代女性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典型。林黛玉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孤独的先行者和叛逆者的悲剧,是特殊的性格气质者的悲剧,是痴情之极者的悲剧。正因如此,林黛玉的一生深深的烙在人们心里,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叹息。

9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8. [2]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 [3]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2. [4]秦桂敏.林黛玉悲剧命运探析[J].文学评论,2011,7:27. [5]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2. [6]李艳敏.论林黛玉悲剧的个性因素[J].古今典读,2005,5:83. [7]胡秀芬.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6,6:100. [8]胡秀芬.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6,6:102. [9]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36. [10]胡秀芬.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6,6:104. [11]刘影.试论林黛玉的语言特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18.

[12]王跃平,王艳秋.林黛玉言语交际中的会话策略和失误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27.

[13]杨萍,李姗姗.从林黛玉的语言看《红楼梦》语言的艺术成就[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32.

[14]朱周义.谈林黛玉语言的个性化特征[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3. [15]杨兴让,红楼梦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3,1:26.

[16]孙虹,论林黛玉的客居意识与悲情解脱[J].红楼梦学刊,2007,1:16. [17]白颖,论《红楼梦》悲剧主人公之林黛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5:27.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5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