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论文样例 1 (文)历代文人悲秋情怀小考
更新时间:2024-04-27 19: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学年论文样例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历代文人悲秋情怀小考
高二(3)班 苏怡然
摘要:本文以悲秋情怀为主题,精心选择上自《诗经》,下至近现代13位文人的13首悲秋诗词作品,认真研读并分析了作品中蕴含的悲秋情怀,梳理和提炼了这些作品中悲秋情怀的具体内涵,并尝试剖析千百年来文人志士悲秋情怀背后的原因。
主题词:文人 悲秋 情怀
一、前言 1. 课题的提出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代文人骚客,或诗词、或歌赋,为世界留下了璀璨的文学作品,竹简羊皮间也留下了传世的人文情怀,其中咏物言志、借景抒怀的不朽之作浩如烟海,而借秋之肃杀抒发内心之凄切悲忧并抒情言志所形成的“悲秋”作品也是不胜枚举。唐·刘禹锡《秋词》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以致于悲秋被当作历代文人的文化符号。中华独特的悲秋文化引来了世界的瞩目,2001年,前法国驻华公使郁白出版一本法文名字为《Tristes Automnes》的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其译为《悲秋:古诗论情》。遗憾的是,国内中学对此关注研究者寥若晨星。
愁者,秋之心也。历代文人墨客悟秋、咏秋、悲秋的文章数不胜数——有人称文人“逢秋必悲”。中华五千年,经久不衰的“悲秋”作品袒露出文人的何种内心情愫,又体现出中华文明史上灿如繁星的“悲秋”文人志士哪些共有的人文情怀?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本文尝试对历代悲秋佳作研读赏析,从而探究悲秋文人志士内心的人文情怀。
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赏析作品,深刻理解“悲秋情怀”,体悟历代文人志士共有的谦恭、
悲悯、忠贞、爱国等情愫。
2.通过专题研读和分析,从跨越时空、更广阔和全面的角度理解、领略古代乃至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感伤情怀。
3.借助研学活动培养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的思维能力,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历代文人悲秋情怀赏析
历朝历代均有大批文人骚客创作以“悲秋”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凝结着作者深深的感时伤怀、悲悯无助的情感。纵览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文人为我们留下了浩瀚而优美的登临佳作。从屈原在《湘夫人》中的:“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到纳兰容若《清平乐》中的“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悲秋情怀一直萦绕在历代文人的心头。
本文主要从作品典型性的角度,从西周至近现代八个朝代悲秋作品中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13首悲秋代表作(主要是诗词),在认真研读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从意象、创作背景、作家经历、艺术手法等角度加以分析,深入探究诗作背后诗人表达的哀愁伤感之情。
具体作品和赏析内容如下。 (一)西周—春秋
赏析1:《诗经·卫风·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本诗以桑叶代表女性的爱情,桑叶由青转黄,是她的爱情由最初的甜蜜变为痛苦的写照,而秋风乍起,桑叶枯萎、凋谢,女子也好似桑叶一般被抛弃。
本诗中秋月、落叶带来的悲凉之感,实为引发读者对痴情女子的同情和对负心人的愤慨。
赏析2:《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本诗中蒹葭为秋之象征,营造出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侧面体现出男子渴求佳人而不得意的苦闷与哀伤。
深秋之晨,渭河上秋水浩淼,河畔间芦苇苍苍,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构成一幅清氲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的渭河清秋图,以秋(蒹葭)起笔,既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又为诗情的展开提供背景。
透过这两首《诗经》之代表作品,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悲秋情怀,在于悲人、悲情,特别是爱情。
(二)战国-两汉
赏析3: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诗人借秋月登川临水,看到山川寂寞,大雁南翔之景,表达送别孤独。
秋日之特点在本诗中首次得到体现:秋较之四季独有的肃杀、萧条的自然环境氛围,人们身处其中,情绪因之受到感染,从而生悲。
本文中所发出的悲秋喟叹无疑开启了历代文人悲秋先河,其后,这种悲秋情节层出不穷,形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特有的悲秋文化,宋玉也因此被颂为“悲秋始祖”。
赏析4: 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本诗详实细致地描绘了秋日景象,又巧妙地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生相结合,万物哀叹覆灭喻指人生苦短,“秋”自此承载着文人对于生死的体悟。
情景交融是诗歌的一种高级境界,本诗堪称这发面的代表。诗中开篇的景色描写了一种苍茫感,这种苍茫感来源于对宇宙和生命的顿悟。清冷的寒秋,会给人带来萧瑟的感觉,会让人感到岁月易逝,人生苦短,当时宇宙运行有常,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所以“悲秋”实际是人们在不可改变的显示面前的惆怅和无奈,以及更深层次的痛苦。
透过这两首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时期是悲秋文化的继往开来时期。悲秋文化已超越了男女情爱的主题,到达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高度。
(三)唐代
赏析5: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抒发了诗人于秋日登高望远而产生伤忧,老病孤独、壮志未酬的复杂感情,这种感情和秋日之空旷、哀杀是分不开的。
何以农历九月初九要登高避祸呢?这与古人的时间观念有关。古人认为,月
日相重的那一天,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都是神圣的时间,需要人们注意行为禁忌,以适应节律的调整,因应大自然的变化。重阳日,阳气极盛,阴阳交接,所以应该顺阳在上,故而登高避邪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秋日登高是古代文人的雅趣之一,文人大多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和人生道路的辛酸,在悲观而敏感的文人心态影响下,形成中国历代文人典型心理特征:悲秋以排遣忧愁和不适,由于仕途失意,人生坎坷而导致愁苦哀怨、抑郁感伤是这类作品共同的主题,秋之意境至此更为开阔。杜甫“悲秋”中感伤自身命运多舛,也感伤国家命运艰难。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这不能不让爱国的诗人深为忧虑。杜甫诗中不仅是伤景,更是伤怀,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种种因素无不造成他心头的郁闷悲愁。种种情感汇聚诗中,对身世的感慨、老弱多病的嗟叹和对家国的忧伤使得这些诗更加沉郁厚重。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是杜甫的遗作,留给后人永远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的同时,也让我们从中领略到“悲秋”最崇高的境界——那就是对家国的忧患意识、对苍生的悲悯之心和匹夫有责爱国“担荷”的血气浩气正气和文人忠魂。明代有学者称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也”。 赏析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日重阳,人们习惯在这一天登高饮酒,插茱萸,彼时诗人客居他乡,怀念亲人,不由产生无限愁绪。
秋风萧瑟,引人离愁,若为离家远行的游子,更易引起共鸣,引出深可入骨的沉闷悲切。自此,悲秋又成为思乡、怀人的形式。思念之切,盼归之痛,阻隔之恨,都凝结在悲秋之作中了。饱含无尽的愁绪,独自面对秋之凄情,怎不令人伤悲!
这一时期是中华文化灿烂夺目的时代。悲秋文化已融汇于家国天下的主题。大悲中尽显大美。
(四)宋代
赏析7: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正在阅读:
马丰小学小学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10-22
物理实验练习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01-03
2019年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精选word文档(14页)04-19
三一企业文化教材01-26
桂花飘香作文500字06-23
毛概选择题题库8-15章11-22
歌咏比赛作文02-05
我的N面老妈作文600字07-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小考
- 悲秋
- 文人
- 历代
- 情怀
- 论文
- 学生
- 第四章Oracle数据库对象
- 五防系统现状及发展(教材)分析 - 图文
- 生命短暂与人生无常——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比较
- 安徽科技学院SYB创业计划书范文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第1,2,3,4,7,8,9章译文
- APP(swe)PSEN1dE9和Tg6799老年痴呆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系统性比较研
- 船舶图纸送审目录
- 企业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汇总表
- 参观消防中队新闻稿
- 第四章 - 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 《管理学》周三多 - 大一复习
- 公交公司目标管理考核细则
- 离散数学结构试题集
- IAR编译错误
- 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合理运用_贺冬梅
-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5
- 人民调解能手事迹材料
- Java语言程序设计 第2版 (郑莉)课后习题答案
- 京沪高速铁路牵引供电
- 笔记本电脑四大件编程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