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指导大纲
更新时间:2023-09-10 09: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
(72学时)
参考教材:1、《水土保持学》(王礼先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水土保持》(唐德富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水土保持在水利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学会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质,掌握水土保持三大类措施并因地制宜地采用,能够把水土保持的思想应用到地区经济发展上。
二、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中主要介绍水土保持相关概念、防治水土流失的意义、土壤侵蚀的基本理论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四大类措施等内容。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了解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及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对水土流失现象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有正确使用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提出解决办法的能力,能够解决水利工作遇到中的水土流失问题。
三、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土保持学的相关概念,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了解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主要分支和发展趋势。 Ⅲ、重点和难点 水土保持学的相关概念 Ⅳ、基本内容
一、水土保持学的相关概念
水土保持学(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是研究水土流失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保障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门新的自然科学。
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versation):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展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以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
土壤侵蚀(soil erosion):是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防治工程: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林业生态工程(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流域(watershed, catchment,basin):指某一封闭的地形单元,该单元内有溪流(沟道)或河川排泄某一断面以上全部面积的径流。
流域管理(watershed management)(又称流域治理):是为了充分发挥水土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它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二、学习水土保持学的意义
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生态恶化,加剧贫困程度。
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土壤流失严重。 三、国内水土保持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1.古代:西汉时,山区已出现梯田雏形。明代时,黄土高原打淤地坝。 2.现代
(1)起始阶段(1923~1949):
1923年,南京金陵大学任承统用现代科学方法,在山西、山东开展水土流失状况的调查研究。
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林垦设计委员会、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四川大学农学院在成都召
开防止土壤侵蚀的科学研究会,“水土保持”首次提出。
1940年8月,林垦设计委员会改称水土保持委员会,“水土保持”开始成为专业术语。 1945年,在重庆成立中国水土保持协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水土保持试验站,科研开始。 (2)试验推广阶段(1950-1978)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淮河、黄土高原以及黄河中上游的治理中普遍推行水土保持,在全国各地开展水土保持试点。
1956~1963年,国家两次修订全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58年,关君蔚(院士)在北京林学院创办了中国高等林业院校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 1982年,《中国水土保持概论》。 (3)普及发展阶段(1979年后)
1980年,水利部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1980年以来,全国开展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有20 000多个。 水土保持学的分支:
1.荒漠化防治(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江福利于1960年创办沙漠治理系,为亚洲最早的沙漠治理系,号称“亚洲第一系”。
2.林业生态工程(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北京林业大学的王斌瑞使之形成体系。
3.流域管理(watershed management):北京林业大学的王礼先1981年从奥地利学成归来创办。他把德语的Wild Bache译为“荒溪”,引入中国。
四、国外水土保持学研究概况
水土保持在国外主要指土壤侵蚀(soil erosion)。
美国:政府管理、重视立法、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不同尺度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方面世界领先。
日本:治山技术、沙漠治理研究先进。 德国:开创了河溪近自然治理。 瑞士和奥地利:山地灾害研究先进。 俄罗斯:土壤、防护林研究先进。
五、水土保持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重点问题:
(一)基础理论方面 1.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制
2.土壤侵蚀模型
3.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
4.流域生态过程、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5.大尺度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格局与规律 6.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 7.泥石流、滑坡方面 (二)关键技术方面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动态监测评价关键技术 2.降雨地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 3.坡地整治与沟壑坝系优化技术 4.林草植被快速恢复与建造技术 5.林草植被自我修复技术
6.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与调控技术
7.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开发技术 8.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方面 水土保持学的发展趋势:
1. 由单一措施、分散治理转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集中治理 2. 国家、省、县层层办重点,形成点面结合的治理新格局
3. 由统一治理、集体经营管理转向户、专群多种治理责任制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4. 由单纯防护性治理转向开发性治理,治理与开发利用结合 5. 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6. 在资金使用管理上进行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投资效益 7. 把水土保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 六、水土保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的相关学科: (一)自然基础科学 1. 气象学、水文学 2. 地貌学 3. 地质学 4. 土壤学 (二)应用科学
1.农学 2.林学 3.水利科学 4.环境科学
(三)其它应用科学 1.系统科学 2.生态学 Ecology 3.生态经济学
水土保持学与水利科学的区别: 1.在研究有关水、土的运动规律方面:
水土保持学着重研究从坡面到沟壑水土流失产生、发展的规律;而水利科学着重研究径流、泥沙进入河流后的运行规律。
2.研究治理措施方面:
水土保持学着重研究农、林、牧、水利等综合措施,并一般限于小型水利工程,而水利科学研究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并着重大、中型工程。
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重点,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Ⅴ、本章复习题
1.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2.水利专业为什么要学习水土保持 Ⅵ、教学方法
本课题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Ⅶ、时间分配 2学时
Ⅷ、授课后存在问题
第二章 水土保持学的理论基础
Ⅰ、课程
水土保持学的理论基础。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态学的几个相关概念;
2.了解水土保持学的几个基础理论。 Ⅲ、重点和难点
景观生态学原理、系统科学原理。 Ⅳ、基本内容
一、生态学(Ecology)原理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可分为四个方面: ①植物个体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②植物种群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③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④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作用(在物质能量转化、循环、再生产过程中)
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水、大气、土壤等。
种群(population):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如:一片草坪上的蚂蚁种群。 群落(community):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如:森林群落。
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如:河流生态系统。
景观(landscape):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整体。 如:荒漠景观。
生物圈(biosphere)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组成。
(一)生态环境脆弱带原理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空间过渡带。如山地平原过渡带、农牧交错带、沙漠边缘带等。
主要特点:
①可被代替的概率大,竞争的程度高 ②抗干扰能力弱,可恢复原状的机会小 ③变化速度快,空间移动能力强
④是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多样性的出现区
干扰(disturbance):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改变资源、机质的可利用性,或物理环境的任何在时间上相对不连续的事件。如火灾、人类活动、外来物种入侵等。
演替(succession):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如:由于过度放牧,以羊草为主的草原群落被以针茅为主的草原群落所取代。
生态演替在人为干预下可能加速、延缓、改变方向以至向相反方向进行。 (二)恢复生态学原理
1.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
2.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osystem):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的共同干扰下,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生态系统称退化生态系统。与“受害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近似。
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将受害生态系统从远离初始状态的方向推移回到初始状态。
生态重建(ecological enhancement):将受害生态系统的现有状态进行改善,改善的结果是增加人类所期望的“人造”特点,压低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使生态系统进一步远离它的初始状态。
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将恢复和重建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非恶化状态得到改造。
(三)景观生态学理论
1.景观格局 (landscape pattern)
景观格局:指景观的空间分布,即不同斑块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 ①点格局:如交通图中的城市 ②线格局:如河道
③网格局:如交通线路及城市
④平面格局: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⑤立体格局:如热带雨林的物种分布 2.景观异质性理论
景观异质性(landscape heterogeneity):指景观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 一般指构成景观的不同的生态系统(引自《林业生态工程》)。 3.干扰(disturbance)理论
干扰是造成景观异质性和改变景观格局的重要原因。 景观对干扰有一定抗性。 4.尺度(scale)
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
尺度不同,空间格局和异质性也不同。 二、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经济学(science of eco-economy)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人口、环境、资源、物资、资金、科学技术。 (二)组成要素的结合
1.组成要素结合的动力:人类需求是生态经济系统要素结合的内在动力。 人类的要求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①单纯生存需求阶段:贫穷 poor ②物质享受阶段:小康 well-off
③全面需求阶段(包括优美环境):富裕 rich 2.组成要素结合的渠道:投入产出渠道 生态系统:食物链
经济系统:投入产出链(如桑基鱼塘) 3.组成要素结合的手段:科学技术 科技人化是主导力量——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自然、经济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①有序性: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②网络:如食物网
③立体:如林地植被、农村的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 (四)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①物质循环 ②能量流动
③价值增殖:转化层次越多,价值越大 ④信息传递:信息—机会—命运
生态经济平衡模式有三种(以内蒙古赤峰为例): ①稳定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勉强维持平衡 ②自控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有自我调节机能 ③优化的生态经济平衡模式:还能不断完善 三、系统科学原理
系统论是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学者L. V. 贝塔朗菲在研究理论生物学时首先提出来的。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以啤酒的故事为案例): 1.整体性原理:各要素是一个整体 2.系统的结构质变原理:结构决定功能 3.系统的反馈调节原理:正反馈和负反馈
4.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系统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5.系统的发展和演化原理:随时间不断发展演化,渐趋稳定 6.系统的动态性原理:系统的状态和组成要素随时间变化 四、可持续发展原理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为前提。 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5个基本要素: (以牧区为例) 1.资源的承载能力 2.区域的生产能力 3.环境的缓冲能力 4.进程的稳定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 Ⅴ、本章复习题
1.应用四种理论解释水土保持中的一些现象 2.生态系统、干扰、演替、生态环境脆弱带的概念
Ⅵ、教学方法
本课题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Ⅶ、时间分配 2学时
Ⅷ、授课后存在问题
第三章 土壤侵蚀的基本理论
Ⅰ、课程
土壤侵蚀的基本理论。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土壤侵蚀的几个重要概念; 2.了解土壤侵蚀的分类。 Ⅲ、重点和难点 水力侵蚀的发展过程。 Ⅳ、基本内容
土壤侵蚀(soil erosion)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流域产沙量(watershed sediment yield):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
土壤侵蚀分类最常见的是: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速度或外营力种类不同来划分。 1.按时间分类:以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为界,分为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 2.按土壤侵蚀的速度分类(Types of Soil Erosion by Erosion Rate):
正常侵蚀(normal erosion):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其侵蚀速度非常缓慢,称为正常侵蚀,也称自然侵蚀( natural erosion )。
加速侵蚀(accelerated erosion):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的活动逐渐破坏了陆地的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土壤侵蚀速度的加剧,使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成速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这种侵蚀过程称为加速侵蚀。
3.按土壤侵蚀的外营力分类:土壤侵蚀按外营力不同,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
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和植物侵蚀。
土壤侵蚀程度(degree of soil erosion):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至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土壤侵蚀强度(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是指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壤侵蚀形式发生发展可能性的大小。
土壤侵蚀量(amount of soil erosion) :指土壤、母质及地表散松物质在外营力的破坏、剥蚀作用下产生分离和位移的物质量。是土壤侵蚀作用的数量结果。
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速率/速度)(soil erosion rate):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产生的土壤侵蚀量。
水流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 一、水力侵蚀 1.溅蚀
溅蚀(splash erosion):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雨滴特性:
⑴雨滴形状、大小及分布: ①形状:圆形、纺锤性、扁平形 ②大小:小雨滴:D<0.25mm
稳定雨滴: 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
暂时雨滴: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极易破裂或变形
③雨滴分布:D50 :不同直径雨滴所占比例曲线,累计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一般雨强越大, D50越大。
⑵雨滴速度与能量:雨滴终点速度越大,对地表的冲击力越大。
⑶雨滴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其大小完全取决于降雨性质,即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
溅蚀分为4个阶段:
①干土溅散阶段:降雨初期,先溅起干土 ②湿土溅散阶段:降雨历时长,溅起湿土
③泥浆溅散阶段: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泥浆阻塞土壤孔隙,影响水分下渗,促使地表径流产生。
④地表板结:土壤表层结构破坏,降雨后板结。 影响溅蚀的因素:
①气候因素:雨强、雨型、风力
短阵雨>大面积普通降雨:雨滴直径大,来势猛。 降雨期间保持固定方向的大风也会增强雨滴的溅蚀能力。 ②地形因素:坡度越大,溅蚀越强。
③土壤因素:土壤种类(团粒结构、粘土含量)
④植被因素:植被及枯枝落叶层能防治溅蚀,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截留降雨,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土壤表面; 防止了不利于水分下渗的土壤板结; 渗透水分增加,减少径流。 2. 面蚀
面蚀(surface erosion):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 面蚀是土壤侵蚀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覆盖或植被稀少的土地上,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面蚀分为两阶段:
①蓄渗阶段(植被截留和下渗) ②坡面漫流阶段到全面漫流
面蚀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沙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4种。
层状面蚀:均质土坡面上(农耕地),降雨形成薄层分散的地表径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为主的方式带走,使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鳞片状面蚀:(在非均质土坡面上)非农耕地的坡面,植被遭到破坏,生长不好或分布不均,在有植被处和无植被处受冲蚀的程度不同,局部面蚀呈鱼鳞状斑点分布,故称鳞片状面蚀。
沙砾化面蚀:即在土石山区农耕地上发生的层状面蚀,土壤表层细粒被冲蚀后,土壤质地明显变粗,表土中沙砾含量过高。命运:弃耕。
细沟状面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分散的小股径流冲成许多细密小沟。耕作能够平复。
坡面侵蚀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雨强、前期降雨
②地形因素:坡度、坡长、坡形、坡面粗糙度,有利于雨水汇集。 ③土壤因素:抗蚀性和抗冲性
土壤的质地、结构、水稳性、土壤孔隙、剖面构造、土层厚度、湿度、土地利用类型。
④植被因素:蓄水、渗透
植被残体进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抗蚀性;植物毛根固结网络、保护阻挡、吸附牵拉,也可以提高土壤抗蚀性。
⑤人为因素:土地利用不合理。 东北漫岗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1)东北漫岗丘陵的坡度多小于2-4度,但坡面较长,汇水面积很大,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
(2)黑土在多年旧耕作方法影响下,在固定的耕层以下形成一个厚为5—6厘米的犁底层,异常坚实,且心土层及母质层多为深厚的黄土性粘土,透水缓慢,表土含水量接近饱和时,就容易发生面蚀和沟蚀。
(3)冬季长而寒冷,有保持半年的冻土层,深2米左右,在土层中形成隔水层,春季积雪的融冻及夏季的大量雨水,一时来不及下渗,就往往在坡面上造成较大的地表径流,从而引起土壤流失。
(4)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这种降雨特性也助长了黑土地区的土壤侵蚀。 (5)黑土含有较多的有机质,耕垦以后表土比较疏松,特别是冬季干旱和冰冻后,表土更为细碎,春季干旱多风,常引起严重的风蚀。
(6)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致使土壤的水蚀、风蚀强烈发生。 3. 沟蚀
沟蚀(gully erosion):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耕作不能平复。
沟蚀分为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3种。
(1)浅沟侵蚀:由细沟状面蚀发展而成。水流冲刷表土,下切底土,沟道的横断面为宽浅槽形,一般宽﹥深。耕作不能平复,但未形成明显的沟头跌水。
(2)切沟侵蚀:由浅沟侵蚀发展而成。冲刷力和下切力都增大,切入母质。有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横断面“V”字形。侵蚀强度大,破坏耕地,是最难治理的阶段。
沟道发展方式包括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在黄土高原发展迅速。
(3)冲沟侵蚀:由切沟侵蚀发展而成,下切深度增加,沟壑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形。是侵蚀沟发育的末期,但还未达到稳定,沟底下切变缓,沟头的溯源侵蚀和坡岸坍塌还在发生。
侵蚀沟的组成:沟顶(沟头)、沟沿、沟底及水道、沟坡、沟口、冲积扇。
溯源侵蚀:流水经沟顶形成跌水进入沟道,它是侵蚀沟发展最为活跃的部分,其发展方
向与径流方向相反,因此称为溯源侵蚀。
侵蚀基准面:侵蚀沟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面。一般在沟口与河流交汇处。 4.山洪侵蚀
山洪侵蚀(torrent erosion):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
特点:流速快、冲刷力大、暴涨暴落。
山洪破坏力大,能搬运和沉积泥沙石块,冲毁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掩埋农田和房屋。 山洪按成因分类:
①暴雨引起的山洪:是主要类型
②融雪引起的山洪:高纬度或高山积雪区
③水库坝体溃决引起的山洪:决堤,流量极大,来势迅猛,危害极大 山洪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暴雨。 ②地形: ⅰ)坡度
ⅱ)流域形状:圆形、扇形、辐射形流域,支沟多,汇流快。 ③植被:消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流量。 ④人类活动:森林砍伐、城市化、溃坝。 山洪侵蚀特征:
山洪具有强大的动能,可将沿途的土沙物质侵蚀、搬运到下游,并在沟口开阔部位沉积下来。
上游:径流量小,沟道两侧坡面陡,汇流速度快,沟底纵比降大,流速更大,所以径流以冲力为主,下切侵蚀最明显。
中游:汇水面积大,有较多支流的径流汇集于沟道,流量增加,因支沟汇流与主沟径流流向不一致,使主沟径流向彼岸流去,形成偏态流动,产生侧蚀,冲淘河岸。
下游:坡降缓,但流量更集中,因下游支流汇入主沟道中,同样影响主沟道径流流向,存在侵蚀作用。在冲淘两岸时,由于曲流和侧蚀作用,形成凹岸和凸岸,河流蛇形前进。
山洪沉积物特征:包括流路中的沉积和山口的沉积。
(1)流路中的沉积:山洪行进到中下游,河道受曲流和侧蚀,出现凹岸和凸岸,泥沙在凸岸沉积下来。
(2)山口的沉积:山洪行进到山口地带,地势突然变得开阔,流速很快降下来,所带土
沙石块沉积下来,在山前出现了洪积扇。分选较明显,在近沟口处组成物质粗,远则细。
二、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为块体形式,故又称块体运动。表现为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
水力在重力侵蚀中作用: ①增大重量 ②润滑作用 ③渗透力
单纯由重力引起的侵蚀很少,常需其它外营力共同作用,有水、冰雪、风、生物、地震、人为因素(如人工爆破)等 。
重力侵蚀的发生机理:
陡坡稳定靠土体的内摩擦力和凝聚力以及植被的固着作用来维持。
在外营力如植被破坏、雨水击溅、地下水渗透等作用下,土体的内摩擦力和凝聚力减小,于是在重力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发生移动。
重力侵蚀包括崩塌、滑坡、错落、蠕动、泻溜、陷穴等。 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坡移动。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沿一定滑动面移动。
错落:陡崖、陡坎、陡坡沿近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 蠕动:土层、岩层及其风化碎屑物质顺坡向下发生十分缓慢的移动。 泻溜:崖壁和陡坡的土石经风化形成的碎屑沿坡下泻(滚落或滑落)。
陷穴:在黄土地区,地表径流沿黄土的缝隙渗流到地下,可溶性矿物质和细粒土体被淋溶到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上部的土体失去顶托而发生陷落,呈垂直洞穴,称陷穴。
1.崩塌
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突然)向下坡移动。 崩塌可分为山崩、散落和塌岸。
山崩:山区的大规模崩塌,常阻塞河流、毁坏森林和村镇。 散落:岩屑沿斜坡向下作滚动和跳跃式的连续运动。
塌岸:河、湖、水库或海岸由于河湖库海水的掏蚀,或地下水潜蚀及冰冻,岸坡上部失去支持而发生崩塌。
地震是崩塌的触发因素。1970年秘鲁安第斯山附近地震,五、六千米山上倾泻下来的岩块和冰块滚到10km以外。
工程建设的任意开挖、森林砍伐、陡坡垦荒等。 2.滑坡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沿一定滑动面移动。 滑坡的三个发展阶段: ①蠕动变形:裂缝发展
②剧烈滑动:之前沿滑动面出口有浑浊泉水渗出 ③渐趋稳定:马刀树、泉水变清或消失 3.泻溜
泻溜:在石质山区、红土或黄土地区,土体表面受干湿、冷热和冻融等变化影响而引起物体的胀缩,造成碎土和岩屑的疏松破碎,在重力作用下顺坡而下地滚落或滑落下来,形成陡峭的锥体,称为泻溜。
泻溜常发生在:
①黄土区农耕地>35°,
②第四纪红色粘土的陡坡岩体(沟道上游陡峭阴坡、河流凹岸)。 红土泻溜形成的3个阶段:
①风化裂隙的形成:失水产生纵向裂隙,湿热骤变产生交错裂隙(横向或斜向)。 ②疏松层的形成:块状岩体变成更细小岩屑。 ③泻溜发生:疏松层遭到破坏,沿坡面滚动、下滑。 促使泻溜形成的因素: ⑴自然因素
①水分或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与收缩 ②植被缺乏
③沟道发育的阶段性 ⑵人为因素
①在过陡山坡上放牧
②矿山开采时废渣、废石堆放不合理 ③交通线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 三、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mixed erosion):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类型。表现形式为泥石流。
泥石流(debris flow):山区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
气混合流。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崩塌、滑坡等侵蚀形式的发生,使泥石流得到大量松散固体物质补给。 泥石流分类: 1.按物质组成
泥石流:其中的固体物质以粘土和粉砂等细颗粒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砾石。最典型。 泥流:仅含有少量石块,且粘性较大。
石洪:其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质地坚硬的大块石,泥浆浓度很稀。 2.按流动特点
稀性泥石流:水多于固、运动快、紊动、大冲大淤。 粘性泥石流:多固体、粘稠泥浆、阵流、侵蚀搬运力强。 过渡性泥石流:二者兼有。 3.按主导因素
阵雨型泥石流、冰川型泥石流。
泥石流的3个基本性质(区别于山洪和滑坡): ①具有土体的特性——结构性; ②具有水体的特性——流动性;
③具有发生在山区的特性——较大的流动坡降。 泥石流和山洪的区别:
①泥石流比洪水含泥砂石块多5~50倍;
②泥石流有土体的特性——结构性,而山洪没有; ③泥石流的流动坡降大于1%,而山洪小于1%。 四、冻融侵蚀
冻融侵蚀(freeze-thaw erosion):温度在0℃上下变化时,对土体所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
发生机理:温度低于0℃,岩石孔隙或裂缝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对岩石裂缝壁产生很大压力,使裂缝加宽加深;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缝更深地渗入岩体的内部,从而冻结、融化频繁进行,不断使裂缝加深扩大,以致岩体崩裂成岩屑。
冻涨丘:在冻土地区,由于冻结膨胀作用使土层产生局部隆起,常形成丘状地形。 五、冰川侵蚀
冰川侵蚀(glacier erosion):由冰川运动对地表土石体造成机械破坏作用的一系列现象。
冰川侵蚀的机理:高山高原雪线以上的积雪,经过一系列的外力作用,转化为有层次的厚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冰川冰,而后沿着冰床作缓慢的塑性流动和块体滑动,造成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作用:
磨蚀(刨蚀):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以其巨大的静压力以及冰体中所含岩屑碎块对冰床所产生的锉磨作用。
拔蚀(掘蚀):冰川底部的地表如有因节理已松动的岩块时,其突出部分能与冰川结合在一起,在冰川前进过程中把岩块拔(掘)起带走的现象。
刮蚀(侧蚀):运动着的冰川对其两侧的土体产生破坏。
冰川搬运作用:搬运能力极强,携带冰蚀产生的岩屑以及周围山地因冻融风化、雪崩、泥石流等作用造成的坠落堆积物。巨砾可随之漂到千里之外。
冰川堆积作用:冰川运动后期,冰的消融占主导地位,颗粒大小不一的冰碛物堆积下来。 六、风力侵蚀 (一)概念
风力侵蚀作用(erosion by wind) :风吹扬地表沙粒,形成风沙流,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与磨蚀作用称为风力侵蚀作用。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
广义的沙漠按地面组成物质粒径分为石漠、砾漠、沙漠和泥漠。
风沙化:半湿润、湿润地区的沙质干河床与河流泛淤三角洲古河谷和古代河流决口扇及海滨沙地因风力作用,产生风沙活动并出现类似沙漠化地区的沙丘起伏地貌景观。
沙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 :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发生了沙漠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
(二)荒漠化现状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有约占陆地面积1/3的范围、10亿多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特别是亚、非洲发展中国家。
据联合国的估计,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745.5万km2,荒漠化使全世界每年蒙受420
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以每年5000~7000km2的速度扩展。
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理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总面积为331.7万km2,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27.3%。
按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划分,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m2,水蚀荒漠化20.5万km2,冻融荒漠化36.3万km2,盐渍荒漠化23.3万km2,其它原因引起的荒漠化21.4万km2。
中国荒漠化土地占旱地总面积的比例为79%,而严重荒漠化土地的比例占39.3%,远远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沙漠化的危害:
1.土地退化:沙化、沙漠蔓延、盐渍化 2.生物群落退化:生物密度、多样性降低 3.气候变化:升温 4.水文状况恶化:
洪水、断流、湖泊干涸; 地表径流增加,水蚀加大;
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局部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5.污染环境:沙尘
6.毁坏生活设施和建设工程:沙埋、溃堤、掩埋铁路、青海龙羊峡水库库容逐步缩小。 (三)具体概念及原理
临界风速(起动风速):地表风力逐渐增大,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地表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这时的风速称为临界风速。
起沙风:一切大于起动风速的风。 影响起动风速的因素:
①沙粒粒径:一般与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小于0.08mm则相反。 ②地表性质:地面粗糙程度,植被覆盖度。 ③沙粒含水率:湿沙需要的起动风速大。
我国沙漠多粒径0.01~0.25mm细沙,一般干燥裸露的沙质地表,2m高处风速4m/s,或气象台5m/s时,沙粒开始起动。
沙粒运动形式:
据观测研究,风沙流中沙粒依风力大小、颗粒粒径、质量的不同,运动形式有3种:悬移、跃移和蠕移。
悬移:当沙粒起动后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而不降落,并以与风速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称为悬移。一般粒径<0.1mm,占风蚀总沙量<5%;
跃移:沙粒的连续跳跃式运动。粒径0.1~0.15mm最易跃移,占风蚀总沙量> 50%; 蠕移:沙粒在地表滑动或滚动。粒径0.5~2.0mm的粗沙,占风蚀总沙量20%~25%。 风蚀与风积:
风蚀: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与磨蚀作用。
吹蚀:风将地面的松散沉积物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 磨蚀:风沙流以其所含沙粒作为工具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磨损的作用。
风积: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或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
风沙流的强度:气流中实际搬运的沙量。
风沙流的容量:在一定风力条件下气流可能搬运的沙量。 风沙流的饱和度:强度/容量 风沙流中的沙粒以下地表容易沉积:
①地表有障碍物(包括地表的急剧上升或下降),发生遇阻堆积(因障碍而形成的堆积)。 ②在疏松沙土平原上,发生停滞堆积。
停滞堆积:因地面结构改变,或由于外在阻力的影响,地表风逐渐变弱,使容量减小而产生的堆积。
沙丘移动是通过在迎风坡风蚀、背风坡堆积而实现的。 沙丘移动速度主要取决于: ①风速:与风速的3次方成正比 ②沙丘本身的高度:与高度成反比 ③沙丘类型:横向沙丘比纵向沙丘移动快 ④沙丘水分含量:沙丘含水量越高,沙丘移动越慢 ⑤植被状况:植被覆盖度越高,沙丘移动越慢 ⑥下伏地形:越平坦,沙丘移动越快
雅丹地貌: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吹蚀沟槽与不规则的垄岗相间组成崎岖起伏、支离破碎的地面叫风蚀垄槽。这种地貌以罗布泊附近雅丹地区最为典型,故又称雅丹地貌。
沙漠化发生的原因:
1.自然因素:气候变化(持续干旱)
在干旱地区,特别是半干旱地区(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
只要稍受人为活动干扰,就很容易破坏生态平衡,发生沙漠化。
2.人类活动
(1)滥垦:人口增多,历史上驻军、移民到草原地区“垦荒”;
(2)过度放牧:牲畜的啃食、践踏,在畜群点、水井点周围最容易发生沙漠化。 (3)滥采挖:采挖发菜、甘草等。 4.乱砍:用作燃料。
5.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用水严重不足。 6.其它
采矿、筑路、工业建设、住宅兴建、机动车辆运输、旅游、战争破坏水利工程等。 沙尘暴(sandstorm):大风扬起地面沙尘,使空气变得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
黑风暴:大风天气中的一种特强沙尘暴天气,其标准是大风吹扬起的沙尘使最小水平能见度降到0级(≤50m),瞬间风速大于25m/s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沙尘天气中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这四个级别。
经统计,我国特大沙尘暴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 我国近年来最大的沙尘暴:
1993年5月5日午后,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强沙尘暴天气,首先起金昌西北方出现了一堵风沙墙,l0分钟后,市区狂风大作、沙尘翻滚、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还不时发出沉闷的雷鸣声,天地间一时显现出极为恐怖的景象。这种状态在金昌市持续了近3个小时,并向东席卷了甘肃省武威、白银、内蒙古阿拉善盟及宁夏银川中部等地区,肆虐了方圆500公里的范围,前后持续5个小时,死伤、失踪人数几百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而且还引起了很多环境问题。
持续长达3天美国的“黑风暴”事件:
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美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的辽阔土地。风暴从美国西部土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风暴持续了3天,掠过了美国2/3的大地,3亿多吨土壤被刮走,风过之处,水井、溪流干涸,牛羊死亡,人们背井离乡,一片凄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黑风暴”事件。“黑风暴”也称沙尘暴或沙暴,在美国发生过若干起,主要是由于美国拓荒时期开垦土地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
这场严重的沙尘暴还与长期的气候干旱有关。1930-31,1934,1936,1939-40连续发生了严重干旱,其中1934年7月全国2/3的范围经历了极度干旱,使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前苏联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都因毁林垦荒、植被破坏而屡次受到过风蚀的侵袭。 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大风——动力
②地面上有裸露沙尘物质——物质来源 ③不稳定的空气——热力条件 沙尘暴的形成因素: ①天气因素
干旱少雨、大风频繁、冷热剧变、不稳定的空气在对流层底部形成强对流天气等。 ②地形因素(以我国为例)
西路和西北路受秦岭、阴山导向作用,沿途经戈壁、沙漠,不仅沙尘丰富,且由于湍流热交换量的增加,造成强烈热力对流,沙尘暴强度增加。
北路、东路南下,因内蒙古高平原地形坦荡。 ③物质因素
第四纪沉积物:沙漠风成沙、流水冲积物、湖积物、黄土; 人类生产活动的人工堆积物:尾矿渣、废弃土堆积。 ④人为因素
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滥伐森林、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不合理经营方式、工业废弃物堆放等。
七、化学侵蚀
化学侵蚀(chemical erosion):以水的化学溶解作用为主的侵蚀作用,表现为岩溶现象的发育及土壤中盐分和有机质的淋溶流失。
喀斯特(karst,岩溶):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溶蚀的过程及所形成的地貌景观,称为岩溶。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
岩溶根据发育的位置可分为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两类。 地下岩溶包括溶洞和地下河。
地表岩溶包括溶沟、石芽、漏斗、竖井、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孤峰、峰林和峰丛等。
影响岩溶的因素: ①岩石的可溶性
主要是化学沉积或生物沉积的碳酸盐类岩石和硫酸盐类岩石。 ②岩石的透水性
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发育及连通情况。 ③水的溶蚀力
水的CO2 、温度、压力、pH值对碳酸盐类的溶解度有影响。 ④水的流动性
受岩石的透水性和补充水量(主要是降水量)的控制。
水分在土壤剖面中垂直运动,携带可溶盐和有机质在土壤中上升或下降,当携带量过大,产生可溶盐和有机质向土壤剖面深层的迁移聚集甚至流失进入地下水体中,或者可溶盐在土壤表层发生积盐现象,都会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前者称为淋溶侵蚀,后者称为土地盐渍化。
淋溶侵蚀:在降雨或灌溉时,水分携带可溶盐和有机质向土壤剖面深层迁移聚集甚至流失进入地下水体中,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这种侵蚀称为淋溶侵蚀。
在黄土区,淋溶侵蚀可诱发黄土塌陷。 影响淋溶侵蚀的因素: 1.土壤的透水性
①土壤孔隙度和孔隙的连通性 ②土壤质地
③土壤结构:团粒直径较大,增加非毛管孔隙 ④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原有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先提高后降低; 原有含水量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降低。 2.水分垂直运动
水分的运动以重力水的下行为主时,发生淋溶侵蚀。 水分的运动以毛管水的上行为主时,发生土壤的盐渍化。
钙积层:在土壤剖面的某一层位上碳酸钙、碳酸氢钙淀积,形成有特殊结构和特征的土壤层。
钙积层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土壤中广泛存在。 钙积层的形成是碳酸钙的淋溶与聚积过程。 钙积层的形成机理一:淋溶淀积
①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土壤内某一深度的原生矿物进行强烈的分解,释放出较
多的金属元素;
②在半干旱条件下,土壤内淋溶作用不是很强,但在雨季,重力水下行占优势,多余的水分就往深层渗漏;
③这种弱度的淋溶可以将溶解度大的金属离子带到土壤下层或地下水中,而作为碱土金属的钙只能被带到一定部位淀积下来,钙质成分具有较强的胶结性能,可以将土壤颗粒粘合起来,形成特殊的网状结构或结核状结构。
钙积层的形成机理二:蒸发淀积
①干旱季节中,土壤蒸发强烈,地下水通过毛管上升不断进入土壤剖面中,或直接到达土壤表面;
②土壤溶液在上升和蒸发过程中浓缩,土壤溶液中首先达到饱和的是碳酸钙和碳酸镁,饱和析出的碳酸钙在土壤某一层位形成沉积层。
钙积层对土地生产力的作用:
①钙质是土壤中常见的胶结成分,增加团粒数量,提供钙质; ②透水性小,防止水分深层渗漏。 危害:
①使土块间相互架空,土壤中较大孔隙增多,透风,不利于农田抗旱; ②使作物根系悬空,不能扎到土壤深层吸收水分。
土地盐渍化(/土壤盐碱化):在干燥炎热和过度蒸发条件下,土壤毛管水上升运动强烈,致使地下水及土中盐分向地表迁移,并在地表附近发生积盐的过程及结果。
次生盐渍化:由于灌溉不当等人类活动原因引起一些非盐渍化的土地发生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影响土壤盐渍化的自然因素: ①干旱的气候
②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母质的影响:含盐量、质地,如滨海盐渍土
⑤生物的影响:耐盐植物死后,盐分保留在盐土中或地面上 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因素: ①灌溉系统不配套,灌多排少 ②大水漫灌 ③渠道渗漏严重
④水库蓄水不当:水库高出地面 ⑤水旱田相邻,无截渗措施
其它,如咸水灌溉、施肥不合理等。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原理
①控制盐源:减少化肥施用量。
②消除过多的盐量:冲洗、排水、客土。 ③调控盐量:
灌溉技术(滴灌、喷灌)使土壤保持适当湿度,从而控制盐分浓度; 生物排水、水旱轮作等改变水盐运动的规律。 ④转化盐类:施用化学物质,转化为毒害小的盐。
⑤适应性种植:种植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控制地面蒸发。 Ⅴ、本章复习题 1.面蚀的分类
2.溅蚀和面蚀的影响因素 3.沟蚀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4.荒漠化、沙漠化和风沙化三个概念的区别
5.喀斯特、淋溶侵蚀、钙积层、土地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的概念 6.土地盐渍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Ⅵ、教学方法
本课题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Ⅶ、时间分配 14学时
Ⅷ、授课后存在问题
第四章 防护林
Ⅰ、课程 防护林。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防护林的结构和配置原理; 2.了解防护林的抚育管理方法。
Ⅲ、重点和难点 防护林的结构。 Ⅳ、基本内容 一、农田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林业措施/植物措施/生物措施):是在水土流失地区人工造林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
农田防护林: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带或网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农田上的人工林。主要存在于平原、风沙区。
(一)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功能:
①抵御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②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农田林网化:根据田、水、林、路总体规划,在农田上将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林带配置成纵横交错,构成林网。
农田防护林体系:以农田林网化为骨架,结合“四旁”植树,小片丰产林,果园、林农混作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原森林植物群体。
防护林带中的树种分类:
①主要树种:构成林带的主体,组成第1层林冠;速生、高大、树冠发达、深根、长寿。如杨、针叶树(红皮云杉、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泡桐。
②辅佐树种: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发育,组成第2层林冠;耐荫性、生长慢,提供大量枯枝落叶以遮土防草。如臭椿、楸、榆、柳、白蜡、沙枣。
③灌木树种:构成下层林冠;树冠大,根系密集,枯枝落叶易分解,改良和保持土壤。如紫穗槐、灌木柳、沙棘、柽柳。
④果树和经济树种:核桃、枣、柿、杏、桑、文冠果、山楂、花椒、枸杞、银杏、杜仲、香椿。
(二)林带结构:是林带的层次、树种组成和栽植密度的总合。 按透光孔隙和防风特性分为:
①紧密结构: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的三层林冠,上下紧密,较宽,中等风力不能通过,防护距离短。一般为很宽的乔木林带与高密度常平茬的灌木型林带。
②疏透结构: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的三层或二层林冠,纵断面均匀透
风,防护距离较大。
③透风结构:由三种树种组成的二层或一层林冠,上部林冠层较紧密,下层树干层有大孔隙,风速有时比旷野大,背风面林缘开始减弱,防护距离也较大。
疏透度:林带的透光程度。
疏透度=林带垂直面上透光孔隙投影面积/垂直面上总面积
透风系数:指当风向垂直于林带时,林带背风林缘1m处林带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与空旷地区相当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之比。
林带高度:主要树种
林带宽度:本身所占宽度,两侧各加1.5~2.0m。
林带断面形状:矩形、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屋脊形、梯形、凹槽形等。 疏透型或通风型林带,如果宽度增大到一定限度,变成紧密型。以15行为界。 (三)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1.防风效应
①气流结构:大股气流被分散成无数大小、强度、方向不同的小股气流。 ②风速:林带有效防风作用:降低旷野风速的25%以上。 有效防护距离:背风面约25H,迎风面5~10H。 疏透结构的林带比较理想,降风速、防护距离也大。 影响林带防风效应的因素:
①林带特征:林带结构、疏透度/透风系数、林带高度、宽度、横断面形状、有叶和无叶等。一般选树体高大的树种。
②天气条件:
风向:害风风向变化较大地区,透风系数要略大于最适值。 近地层温度层结:稳定,乱流较弱,防护距离长。 风速:改变了林带的疏透度。,影响大气温度层结。
③地面状况:地面粗糙度、局部地形特征(尤丘陵漫岗区)。 2.农田防护林的热力效应 (1)林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庇荫(季节、林带走向)
②林带两侧总辐射的变化:减少两侧林缘地面的日照时数 (2)林带对气温的影响:春季升温,夏季降温 (3)林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改变地温的日变幅
3.农田防护林的水文效应 (1)林带对蒸发蒸腾的影响
林网内部蒸发比旷野小:透风结构:18%; 紧密:10%。 (2)林带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湿度增加,尤其是干旱时。
(3)林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一般显著增加,但干旱气候下距林带很近处相反。 (4)林带对降水和积雪的影响:
①林冠截留作用:指降水到达林冠层时,有一部分被林冠层枝叶和树干所临时容纳,而后又蒸发返回大气中去的作用;
②背风面弱雨或无雨;使积雪多而均匀(防止吹到低洼区)。 (5)林带对地下水的影响:生物排水,防止土壤盐渍化. 4.农田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1)防风蚀:疏透结构较好
透风结构:暴根 紧密结构:驴槽地 (2)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影响土壤的水、热、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粘性、团粒结构。可使沙土变成沙壤土。(四)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 1.农作物增产:一般增产10%~30%。
袁锡祥等对松嫩平原黑土区的10年调查统计结果:小麦和大豆均为18.4%。 2.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
3.胁地:林带树木使林缘两侧附近的作物生长不良而造成减产。 影响胁地的因素:树种、树高、林带结构、走向、作物种类。 解决胁地问题的办法?
(1)根据“胁北不胁南,胁西不胁东”的规律进行 防护林树种配置:
①胁地较重一侧避免高大乔木,用灌木或窄冠型。
②有沟、渠、路,则配置在胁地轻的一侧,让荫影覆盖在沟、渠、路上。 (2)挖断根沟:距林带侧边0.5~1m,沟宽0.5m,深0.4 ~ 0.5m。 (3)胁地范围内作物种类选择:蓖麻、牧草、薯. (4)树种选择:深根性树种、树冠窄、发芽晚、枝叶稀。 (5)造林密度:初始密度不宜过大。。 (6)其它:增供水肥、深植造林。
(五)农田防护林的规划设计 1.原则
①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各地自然条件、自然灾害不同。 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田、水、林、路、电统一规划; 旱涝、风沙、盐碱综合治理。 ③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如考虑密度、是否用经济树种等。 ④建立综合性防护林:
结合水土保持林、固沙林、水源涵养林、薪炭林等。 2.农田防护林的具体规划设计 (1)林带结构
紧密结构:防风阻沙、护村林、护路林 疏透结构:农田防护林
透风结构:防护范围大,干热风、多雪、不易风蚀地区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
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
郁闭度:在单位面积内,林木 树冠投影面积占林地面积的比例。
极端干旱条件下,不能要求树冠早郁闭,只考虑根系郁闭或林木个体的水分营养面积。 (2)宽度与横断面 宽度:
①宽林带大网格(五六十年代,国家统一学苏联)
②窄林带小网格(七十年代至今,各地方结合生产实际):一般3~10行。
横断面:前苏联斯马利科认为防护距离最远应是:紧密结构(不等边三角形)、疏透结构(矩形)、透风结构(屋脊形)。
(3)林带走向
林带的基本作用是防风,主林带的走向最好垂直于主要害风风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带阻截害风的作用。副林带垂直于主林带,起辅助作用。
林带与害风方向的关系如下:
①当主害风风向频率很大(即害风风向比较集中,其他方向的害风频率均很小),主林带应与主要害风垂直配置。由于次害风频率极小,危害不大,副林带作用较小,副林带距可以大些或不设副林带。
②主害风与次害风风向频率均较大,主林带与副林带所起的作用同等重要,林网可设计成正方形。
③主害风风向频率较大而不太集中,主林带方向可以取垂直于2个频率较大的主害风方向的平均方向。副带距可以较大或不设副林带。
④主害风与次害风的风向频率均较小,害风方向不集中,主林带与副林带几乎同等重要,而且在两三个或更多方向上害风风向频率相差无几。可以设计成正方形林网,林带走向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⑤考虑当地农业技术措施和耕作习惯,道路、沟渠的原有布局走向,在风、沙灾害均不严重的地区,允许有一定的偏角。
林带偏角:
偏角≤30°对林带的防护效果影响不大,可以考虑在此偏角范围内变化林带走向。 当林带偏角大到45°时,防护效果明显降低,但考虑到实现农田林网化之后,允许有≤ 45°的偏角。
(4)林带间距
主林带间距:一般为20~25H。 风沙区或沿海台风危害区15~20H。 副林带间距:为主林带间距的2~4倍。
辅助林带:林带幼龄期,在两主林带间增设的临时性林带,一般较窄,1~2行,前期生长快、轮伐期短的树种。
林带缺口:保证农机车辆通行,在主副林带交接处有适当宽度的缺口。缺口处风速大。缺口尽量小。
(5)树种选择及配置 树种选择:
①适地适树:考虑气候、土壤、灌溉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乡土树种优先;抗、防病虫害(杨树与落叶松有共同病害杨锈病)。
②防风效能:主要树种速生、高大、树冠发达、深根、长寿;透风结构林带下多配灌木;考虑冬春季节防护作用,配置常绿树种,如东北地区选油松、樟子松等。
③经济效益:伴生树种或灌木可选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如核桃楸、果树、药用植物、香精植物等
④其它要求:如种源丰富,繁殖容易 树种配置: 混交类型:
①乔木混交型:喜光与耐荫树种混交 :兴安落叶松与水曲柳 ②主要树种与辅佐树种混交型:箭杆杨(新疆杨)与沙枣 ③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型:杨与紫穗槐
④综合混交型:主要树种、辅佐树种与灌木共同组成,紧密 混交方式:
①株间混交:种间关系融洽,施工技术麻烦 ②行间混交:常用
③带状混交:一带3行,便于栽植和管理 树种、混交类型与混交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人工林的抚育管理 1.土壤管理措施 (1)锄草松土
目的:排除灌木、杂草等对水、肥、光、热的竞争,及杂草根系对幼树根系生长的防碍,保持土壤水分。
干旱地区:可蓄水,防止蒸发 湿润地区:改善通气状况
盐碱地:减少毛管水上升,除掉树周围的盐碱结皮 时间:郁闭前
季节:一般在幼草刚开始生长、返浆前进行。 据幼树生长规律、水分动态、杂草生长习性而定。 深度:5~20cm,注意:不伤害根系 (2)中耕
中耕:即翻耕。多用于集约经营林:如经济林、速生用材林 地形条件:平、缓坡地 方法:机械、人力、爆破 (3)施肥
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国内尚未全面开展 主要是N、P、K、稀土元素(促进养分吸收) 因素:树种、土壤性质、密度、林龄 时期:造林前,全郁闭后,主伐前 应用:经济林、速生丰产林 方法:基肥、追肥、叶面施肥 (4)灌溉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
灌水量:随树种、林龄、季节和土壤条件而定。
灌溉次数:干旱区--力争多灌;半干旱半湿润区:2~3次∕年。 灌溉时间:与林木的生长发育节奏相协调,如进行抗旱锻炼。 灌溉方法:漫灌、畦灌、沟灌、滴灌、喷灌、渗灌等。 2.林分管理 (1)间苗
对象:采用群状(簇播、簇植)以及穴播等方法造林的幼林。 开始时间:
①立地条件好,速生、阳性树种:造林后2~3年。强度大,一次即可。 ②立地条件差,慢生、阴性树种:造林后4~5年。强度小,分两次。 (2)除伐
伐去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树种。 主要用于天然更新林分。 (3)平茬、除蘖
平茬:阔叶树、萌蘖力强的针叶树,在生长不良时、影响成活率时,取掉地上部分,促使长出新干或新茎,平茬后从多数萌条中选一健壮枝条作为培育对象;灌木平茬旨在促使其多发枝条。
时间:以树木休眠季节为宜。 平茬一般在地表5~10cm处截断。
适宜树种:萌蘖力强的树种,如泡桐、杨树、刺槐、桉树、苦楝、紫穗槐等。 除蘖:根系萌蘖力强的树种,萌条影响顶端优势,则除掉多余萌蘖条。 (4)修枝
一般树木修枝的目的:调节冠幅大小、结构,提高材质。
防护林修枝目的:维持林带的适宜疏透度,改善林带结构;其次才是提高材质。 位置:贴近树干2cm,不宜太高。
修枝高度:一般不超过林木全高的1/3~1/2。 季节:早春、晚秋,树液没流动时。
注意:暴风区的窄林带、暴风区的宽林带的边缘不能修枝 (5)幼林间伐
指从幼林郁闭起不长一段时间内,为调节林分种间或种内矛盾,为目的树种创造适宜的营养环境而采取的抚育措施。
间伐强度:轻度多次间伐。
间伐方式:隔株间伐、隔行间伐、随机间伐等。 注意:将病株或严重生长不良的植株伐去。 幼林期与农作物间作对幼林的作用:
①对作物的施肥、锄草松土也有利于幼林的生长; ②高杆作物冬季留茬可防风、防冻,增加积雪;
③种类:宜采用瓜、豆、芝麻、花生、玉米等,避免谷类、小麦等耗水多的作物。 (七)防护林的更新
林带更新:建立新林带代替自然衰老的林带,以保证林带防护效益的永续性。 决定林带更新年龄的因素:防护效果、木材工艺、林带状况。 杨、柳更新年龄: 20~25a。
1.更新方法:植苗、埋干、萌芽3种。
萌芽更新:采取平茬或断根的措施进行更新的一种方法。如杨树、柳树。 2.更新方式:
①全带更新:将衰老林一次伐除,建新林带。 植苗造林(大苗、萌芽),隔带皆伐。
②半带更新:将衰老林一侧数带伐除,更新带郁闭后再更新另一半。 适宜于风沙严重地区,尤宽林带,植苗困难,用萌芽方式进行更新。
③带内更新:间伐后用采伐空隙地造林。不占土地,不影响发挥作用,但林相不齐。 ④带外更新:在林带一侧造林,更新带郁闭后伐去老林带。 (八)防护林的改造 1.小老树林带及其改造
小老树林带:指生长生产量明显衰退、无成型希望的林带。
原因及改造方法:
①造林材料的遗传性不良或树种选择不当:用良种壮苗,适地适树,重新造林。 ②土壤水肥不足或造林前整地粗放、造林后缺乏抚育:采用种草、引水灌溉、蓄水保墒、松土培垄等抚育管理办法。
③人畜伤害、病虫害:加强抚育管理,或平茬复壮(有萌生能力的),或重新造林。 ④造林密度过大:间伐。 2.结构不良林带及其改造
结构不良:疏透度、断面形状不合理。 林带结构不良的原因及改造方法:
①过密,由于初植密度过大或多次平茬形成灌丛状:间伐、修枝。
②过稀,由于乱砍滥伐、或抚育不当:挖侧沟利用根蘖萌生幼树,再定株。 ③凹槽型横断面,由于设计不合理、混交不当、种间竞争
剧烈导致林带中间树种生长受压:抑亚(亚乔木)扶乔(主乔木),或全砍中间主乔木,带内更新。
④屋脊型横断面:全伐两侧的灌木和亚乔木。 3.自由林网及其改造
自由林网:指沿田边地界和道旁营造起来的农田防护林带,多是带向不一、结构不良、网眼过小或有带无网。
自由林网的改造方法: ①重新设计规划农田防护林; ②伐除不能利用的自由林;
③改造能利用的:用滚带法,即在其向阳面一侧挖断根沟,建新林带,成型后伐原有林带。
二、护牧林
树种选择:注意其饲用价值,东部以乔木为主,西部以灌木为主。
主带距:风沙不严重25H,风沙严重15H,病幼母畜放牧地10H。灌木带50m左右。 副带距:一般400~800m,割草地不设副林带。 林带宽:主带10~20m,副带7~10m
林带结构(东部):疏透结构(4~6行乔木,两边各一行灌木)或透风结构(无灌木)或紧密结构(生物围栏)。
造林密度:视水分条件而定。
整地:带状、穴状(防风蚀),雨季前整地,以积蓄水分。 开沟造林:先用沟犁开沟,沟底挖穴。
用2~4年大苗造林,3年保护,旱季灌水,夏季锄草、中耕、蓄水。 片林种类:
绿伞片林: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饲料林和避寒暑风雪 水保林:在畜舍、饮水点、过夜处易沙化地 固沙林:有流动沙丘的地方,饲料林 饲料林:提高生产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护牧林的效益
例:赤峰巴林右旗的短角牛场 ⑴防护效益:
①风速明显减弱:20H范围内,透风、疏透、紧密结构林带 风速降低49.2%、41.6%、25%。
②春季牧草早返青4~6d,秋季早霜推迟7~10d。 ③空气湿度提高3%。 ④土壤有机质提高75.6%。
⑤牧草高度增加33cm,产草量提高21.6%。
⑵经济效益:载畜量提高1.16倍,牲畜死亡减少5.9%。另外还有林副产品。 Ⅴ、本章复习题
1.防护林的结构和配置原理; 2.防护林的抚育管理方法。 Ⅵ、教学方法
本课题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Ⅶ、时间分配 12学时。
Ⅷ、授课后存在问题
第五章 荒漠化防治技术
Ⅰ、课程 荒漠化防治技术。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几项重要技术;
2.了解我国荒漠化防治中的一些重要植物种,以及几个荒漠化防治的成功案例。 Ⅲ、重点和难点
沙地造林的几种方法、机械沙障的种类和治沙原理。 Ⅳ、基本内容 一、植被建设技术
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1)对于荒漠化土地,在气候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综合治理,一次完成科学规划、平地、灌溉系统、防护林体系、道路网络等,然后对农林草牧的科学经营管理,把沙荒地建成生产基地。在流沙地,先通过生物措施将沙丘固定,再逐步改造成生产基地。
(2)在半荒漠地区,实行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才能将流沙固定。 (3)在荒漠地区,只能在有地下水、地表水可利用的条件下进行有限的植物固沙;在水分极其缺乏的广大地区只能通过工程措施(化学、风力、沙障等)进行特别治理。
1.封育
封育:在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封育是最重要的治沙方法。
例:在内蒙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分布着大片天然草原。后来由于过度放牧,遭到严重破坏,封育将近20年后,基本恢复到破坏之前的状态。
2.飞播
优点:速度快、成本低。适于地广人稀的荒沙、荒山。 飞播的技术问题: (1)植物种选择
①种子易发芽、生长快、根系扎得深,从而耐风蚀、沙埋; ②地上部分有一定的生长高度及冠幅,抗风蚀; ③种子、幼苗适应流沙环境,耐沙表高温。 草原带:花棒、杨柴、籽蒿、沙打旺 荒漠带:花棒、蒙古沙拐枣、籽蒿 (2)种子处理
种子发芽条件:
①自然覆沙:起沙风,扁平种子>大轻圆 ②水分:播期选择
种子大粒化处理:为防止大而轻的种子(如花棒)被风吹跑,可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粘土,重量增加5~6倍,制成种子丸,叫种子大粒化处理。
例:1993年榆林治沙所和种子站 用骨胶和沙子 提高固结力、减轻重量。 (3)飞播期选择 ①水分、温度 ②避开鼠虫害盛期 ③充分木质化过冬 ④长到一定高度和冠幅
例:陕西榆林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飞播期;如果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出苗后是金龟子危害盛期。 (4)飞播量的确定
播量大小影响造林密度和防护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飞播成败。
除考虑幼苗密度外,还有种子纯度、千粒重、发芽率、苗木保存率和鼠虫害损失率。 混播优于单播。
(5)飞播区立地条件选择
沙丘较稀疏,丘间地较宽阔,地下水较浅。 (6)兔鼠虫病害的防治 如金龟子:放鸡捕食。 (7)飞播区的封禁管护 防止人畜破坏。 3.植物固沙 沙地造林的方法: (1)直播
直播:用种子做材料,直接播种建立植被的方法。 在干旱风沙区,成功几率较低:水分少、风蚀沙埋。 (2)植苗
植苗:即栽植,是以苗木为材料进行植被建设的方法。
植苗分3种方法:一般苗木、容器苗、大苗深栽。
容器苗的优点:
①根系完整,成活率高;
②节省种子、土地、劳力,有利于工厂化生产; ③延长栽植时间 ④缩短育苗周期
⑤栽植技术简单,质量容易控制
大苗深栽:是针对流沙的干旱和活动性而设计的固沙造林方法。大苗高0.8~4.0 m,深0.4 ~2.0 m。
(3)扦插造林
扦插: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包括插条、插干、埋干、分根、分蘖、地下茎,应用广泛的是插条、插干。
植物种:杨、柳、黄柳、沙柳、柽柳、花棒、杨柴 扦插的优点:
①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②生长迅速
③就地取条,不必培育苗木 我国风沙区固沙树种选择:
我国三大天然荒漠林:胡杨林、梭梭林、柽柳林。
①胡杨:被称为“神树”, 杨属,是荒漠地区最主要的用材林和生态屏障,为“三大荒漠林”之首,分布在乌兰布和沙漠以西的荒漠河谷地带、地下水溢出带、湖泊周围,地下水位低于6m时枯死。根蘖能力极强,单株可成林。耐盐碱,胡杨碱入药。
②梭梭:黎科大灌木、小乔木。高多2~3m,主干扭曲,叶退化,嫩枝代之光和,寿命50年以上。天然林分布于荒漠地区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耐旱、耐寒、抗盐碱。成年梭梭根系必须接触地下水。发热量大,“沙漠活煤”。
③柽柳:堇菜目柽柳科,丛生灌木,高1~5m,分枝多,枝条纤细,叶鳞片状。广泛分布在西北地区。喜光,耐盐碱,不怕沙埋,积沙成柽柳沙堆。燃料、饲料、防沙。
④沙柳:杨柳科灌木,丛生,高多2~3m,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沙地,喜湿润沙地。枝条编织,枝干发展纤维板工业。
⑤柠条:豆科灌木,常用的有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是饲料林的主要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高温和变温,耐贫瘠,耐风蚀沙埋。忌水分过多。固沙、饲料、薪炭、旱地防护林。
⑥沙地柏:又名臭柏、叉子圆柏、新疆圆柏。柏科圆柏属,匍匐灌木,刺叶仅生于幼龄植株,壮龄树上多鳞叶,球果。生于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山前冲积平原,产于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新疆的盆地与河谷。固沙,枝叶入药。
⑦沙蒿:菊科半灌木,固沙主要用3种,其中籽蒿和油蒿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沙地、宁夏河东沙地、河西走廊沙漠,差把嘎蒿分布在东北西部草原带沙地。抗旱、耐瘠、抗风蚀、喜沙埋。固沙、燃料。
4 沙结皮固沙
沙结皮:以低等生物藻类等为主形成的沙结皮,对固定植物之间的沙表有着重要的作用。 沙结皮形成因素:植被枯落物、腐烂的草障。
例:沙坡头的人工沙结皮培养技术:把细土和沙蒿粉撒于沙表,使之与表面1cm的沙粒混合均匀,经风吹扬及1mm降雨湿润又蒸发后,处理过的沙面均出现沙结皮。
二、工程防治技术 (一)机械沙障固沙 1.概念和地位作用
机械沙障固沙:采用柴、草、树枝、粘土、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此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蚀积状况,达到防风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力及地貌状况等目的。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机械沙障是治沙的主要措施;
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机械沙障是植物治沙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2.机械沙障的类型 按设置方式划分:
⑴平铺式沙障: ①带状铺设式 ②全面铺设式 ⑵直立式沙障:
①高立式沙障:高出地面50~100cm
②低立式沙障(半隐蔽式沙障):高出地面20 ~ 50cm ③隐蔽式沙障:与沙面平,或稍露障顶
直立式沙障按透风度不同分为:透风式、紧密式、不透风式 3.机械沙障的作用原理 ⑴平铺式:固沙型
①用柴、草、卵石、粘土铺盖沙面
②用沥青乳液、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聚合物等喷洒沙面 ⑵直立式:积沙型 ①透风式:沙障后积沙
②不透风式、紧密式:沙障前、后都积沙 ③隐蔽式:防风蚀
控制风蚀基准面,制止地表沙粒以沙纹式移动。 化学固沙
化学固沙物质有:沥青乳液、沥青化合物、橡胶乳、沙粒结块固沙。 三、风力治沙
风力治沙: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各种措施,使风力变强,减少沙量,使风沙流非饱和,造成地面风蚀。
方法:
①用聚风板、导沙板、沙障
②防积沙地段要尽量清除障碍,筑成平滑坚实的下垫面;把陡坡变缓筑成圆滑的弧形;地面铺设砾石。
四、水力拉沙
水力拉沙: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
引水拉沙修渠、造田、筑坝。
意义:增加沙地水分,改变地形,改良土壤,改善小气候,促进沙地综合利用。 预防技术
1.生态农业建设技术
立体种植、立体喂养、有机物多层次利用、生物防害 沙区庭院经济:养猪鸡——沼气池——种菜
牧业集约经营,草原上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以草定畜,建立护牧林。 2.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1)旱地节水灌溉技术 (2) 雨水收集利用
田间工程:平整土地、水平梯田、鱼鳞坑、带子田、隔坡梯田、草粮带状间轮作 田外工程:水窖、旱井、水池和涝池
正在阅读:
水土保持学指导大纲09-10
外国四大吝啬鬼02-16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7-30
好护士菊粉09-04
最美的画面作文500字06-28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05-16
2016年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03-15
小学生以微笑的作文06-1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水土保持
- 大纲
-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