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英语科启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04 22: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高考英语科启用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研究 【摘 要】高考英语试卷拟引进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以替代单句型语言知识题。本研究采用定

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信度、效度、可操作性、难度和区分度,了解了目标考生、评卷教师对新题型的认识,以期探讨该题型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法填空,语篇理解

一、引言

“稳定中求发展”是高考英语科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试卷设计和命题原则。自

1988年推行标准化考试改革以来,高考英语科一直借助语言测试研究的新成果,根据中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着改革。1992年,伴随高考科目组的改革,推出了新的试卷结构,引进短文改错题,降低了语言知识部分的权重,加大了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力度。自2000年起,开始了以增加听力部分为标志的试卷结构调整。2007年,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反映《课程标准》要求的高考英语试卷,进一步加大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广度,并对短文改错题进行了改进。

作为高利害考试,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有

鉴于此,在对考试进行改革前务必征求各方意见,并进行相应的实证性研究,以确保考试推出后能达到预期的信度、效度和难度,圆满完成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和促进中学教学的任务。

2014年高考英语试卷结构将进行新一轮调整,主要是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替代已使用几十年之久的单句型语言知识题。本文将围绕作出该调整的缘由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与各位同行交换意见。

二、高考英语科去除单句型语言知识题的原因

长期以来,单句型语言知识题因其考查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可控性强、试题间影响少、测试信度高等众多优势,一直是高考英语考试中的经典题型。然而,这一题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如:

1. 不符合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要求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注重语境的作用,强调应该在语篇层次培养和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Bachman, 1990)。单句类试题虽然强调语言情景的完整性,但受单词数量的限制,难以达到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的要求(Cohen, 1998)。

2. 对英语教学的导向较差

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该类型试题易诱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语法知识,考生花费不必要的精力研究答题策略(Purpura, 2004),这势必影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3. 容易向学生输入错误信息

这类试题在给出正确选项的同时,必须设计若干(多为3个)似是而非的错误选项,易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影响学生良好语言习惯的形成(Weir, 1990)。

4. 容易出现一题有多个可接受答案的情况

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对语言规范程度的容忍度也更加宽容,过去很多不可接受的语言现象不时出现在英语国家的正规媒体上,而作为外语学习者的命题人员很难迅速捕捉到这些变化。这就容易产生一题有多个可接受答案的情况,影响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鉴于存在以上缺陷,单句型语言知识题已不适合继续存在于高度敏感的高考英语试卷中。此外,去除此题型有助于减少试卷中选择题的数量,为增加试卷中任务的多样性提供空间。

三、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引进

适当的语法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语法也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为了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考虑到高考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试卷中仍应保留专门考查语法知识运用的内容;而为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应该引进能从语篇层次考查考生对所学语法知识运用情况的题型。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以其以下优点获得了试卷设计人员的青睐:

1. 任务真实性强

任何一个语篇中都存在大量可用于学习、研究的语法知识,以这样的语篇作为考查语法的材料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而且语篇丰富的上下文内容也能够更有效地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情况。

2. 能够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

将对语法的考查提高到语篇层次,且考查类型由选择型变为填写型,能够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加强对学生精细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3. 有助于高考英语试卷继续保持较高的信度

信度是大规模的高利害考试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该题型的答案虽有开放度,但可控性较强,属于半客观性试题,评分误差很小,能够使高考英语科仍保持较高的信度。

4. 可以增加试卷中题型的多样性

标准化考试采取多种方式和多种题型往往更为公平,这是因为某些考生在某种题型上的表现要比在其他题型上的表现更好。因此,在对重要能力进行评价时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式和多种题型(Powers,2010),而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引入即是试题设计人员在这方面的尝试。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形式为: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篇(短文或对话)中留出10处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所填写词语不得多于3个单词。考生须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如单词词性、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连接词、代词、冠词等判断各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

四、对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研究

1.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辅之以定性研究,数据来源为考生答卷和问卷调查。研究人员通过统计分析和文本分析,检查、核实设计要求的落实情况,了解目标

考生、评卷教师对新题型的认识,以期找出该题型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为了研究两种语篇类型在考试实施中的情况,将两篇语篇(一篇为短文,另一篇为对话)分别编入了两套试卷。两套试卷中设计若干共用试题,包括一篇以考查词汇知识为主的完形填空、两篇阅读理解和一篇书面表达,这有助于命题者了解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与现有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核实该题型的考查内容。试测时,将两套试卷均分发给4个省份、8所中学的2375名刚进入高三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完成测试后还填写了调查问卷,回答有关试题难度、答题时间等方面的问题。

2.研究中使用的两个语篇及答案

(1)短文体

I was growing up was “Try it!” I couldn't until after I tried it. Over the years I've

come to realize how much of my success I one of my values. My first job was just one I decided to try for a couple of years until I determined what I wanted to do as a

career (职业would work for a few years,

family, so I didn't think the job I took mistaken. I mastered the skills of

given the opportunity (机会) to move up positions. I accepted each new

opportunity with the thought, “Well, I'll (early) position.” But I was with the same company for the past 28 years.

短文中设有10个空,其中7个给出了提示词,考生需要根据句意使用恰当的词填空,且词性和词形要正确;另外3个空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考生需要根据语篇逻辑填空;填入的单词数量不得多于3个。各题答案如下:

1. happened 2. when 3. gone 4. earlier 5. making

6. Anyway 7. it 8. the 9. must have put 10. mind/memory

Alan: (opening the fridge door) Well, it wasn't me. But

Mum, look! Are these your sandwiches here on the them in there when the phone rang. Oh, dear. I on my coat?

对话中设有10个空,其中5个给出了提示词,考生需要根据句意使用恰当的词填空;另外5个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考生需要根据语篇逻辑填空;填入的单词数量不得多于3个。各题答案如下:

3.研究内容及结果

(1)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正式评卷前,评卷教师需要对所有需人工评阅的试题进行试评,即先行评阅几百份试卷,以对已确定的答案进行审核,并找出其他可接受的答案。正式考试评分时则采取客观评分法,严格按照试评后确定的答案进行评

阅,出现任何错误(如拼写、大小写、词性)都不给分。因此本题在评阅过程中评分误差很小,具有较高的考试信度。

相关分析表明,语篇型语法填空与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之间呈中度相关,都不到0.6,换言之,重合的方差均不足36%。当试题之间呈中度相关时,题目所考查的能力是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Bachman, 2004;Davis, et al., 1999;McNamara, 2000)。这说明语法填空题与其他三种试题,特别是与完形填空题考查的内容不同。试卷设计者的认识得到了证实,语法填空题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问卷调查发现,75%以上的学生表示,读懂文段才能做语法填空题,试卷设计者的认识也得到了考试使用者的认可。

(2)试题难度

短文和对话两个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难度分别为0.4255和0.4686,难度较高,几乎居现行高考英语试题各题型难度之首。问卷调查发现,68%的学生认为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比单句型语言知识运用题难。

本题难度较高的原因,一是题型较新,学生不熟悉;二是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精细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针对各小题进行的难度分析表明,未给出提示的填空难度明显较高。此外,需要填多个单词的填空难度最高,如:短文体中的第6题(需填入have been)难度高达0.02,而对话体中的第9题(需填入must have put)难度高达0.04。

(3)试题区分度

在两个语法填空题中,各个小题的难度跨度从0.81到0.02,说明此类题型的难度跨度较大,可对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进行考查。此外,除个别小题外,其他小题的区分度均在0.5以上,明显高于单句型语言知识运用题,说明这类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作用,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4)试题的可操作性

问卷调查发现,近75%的学生认为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这为确定考生在实际考试中解答此题的参考时间提供了依据。

五、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法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突出语篇,强调运用”的命题思路,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也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英语课程的性质完全吻合。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够增强考生应对此新题型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首先,要转变态度,改变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语法规则而忽视其语用功能,过分重视接受性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产出性语言技能培养的现象。要敦促学生加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多给学生创造进行语言产出和交际的机会,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关注点转移到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实际运用上来。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语篇逻辑分析能力和精细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精读教学、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控制力的发展。

再次,应该继续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语法和词汇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巩固学生对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依然重要。但语法和词汇不是孤立的语言项目,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学习要和真实的交际场景和语篇运用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进行恰当的适应性训练有助于增强考生应对此题型的能力。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取代单句型语言知识运用题之后,基于语篇的针对性练习势必比句子层次的语言知识练习更能满足考生的需求和测试的要求。

六、结论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有着单句型语言知识运用题无可比拟的若干优势:任务真实性更强,能更有效地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更好的反拨作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加强对学生精细阅读能力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符合对大规模测试难度指数的要求,并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本题型难度较高的问题,势必会随着考生对题型的熟悉及恰当的训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如适当降低语篇难度,调整词形转化题和无提示填空题的比例,控制填空题的词数等,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语篇型语法填空题的引入将在提高高考英语科考试科学性的同时,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

————————————

参考文献

Bachman, L. 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chman, L. F. 2004. Statistical Analyses for Language

Assessmen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hen, A. 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New York: Longman.

Davis, A., Brown, A., Elder, C., Hill, K., Lumley, T. & McNamara, T. 1999.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Namara, T. 2000.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wers, D. E. 2010. The Case for a Comprehensive, Four-skills Assessment of English-language Proficiency [EB/OL].

/Media/Research/pdf/TC-10-12.pdf.

2013-10-6.

Purpura, J. E. 2004. Assessing Grammar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r, C. J. 1990.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 [M]. London: Prentice Hall.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注:①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测试与评价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

感谢。

②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附作者信息:刘庆思、程蒙蒙 教育部考试中心

Http///node/57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q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