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4茶东海茶文化 整理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00: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东海——那些辉煌灿烂

1. 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

2. 浙东海商集团VS宁波商帮 及其海洋文化情结 3. 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

4. 饮茶、品茶成风的东海茶文化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普陀佛茶文化节 5. 洋务运动在上海、福建等地的一些影响。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4. 临东海品茗——漠漠茶香,幽幽茶韵

微风沁香,阳光和煦,面东海而立,烟波浩淼的是水月江湖,满目盈绿的是粼粼茶园。烟雨江南,山岚雾霭,采茶斗笠,采莲绮罗,向晚渔歌,白堤晓月,暮色星光,滴滴答答中分秒逝去,静谧的斜阳透过树荫照射到石桌上,东海人偷得浮生半日闲,冲泡一盏茶,霎时间,雾气氤氲缭绕,故人言笑宴宴,“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可谓甘冽清香萦绕舌尖唇齿,厚滑茶汤沁入心脾…… 饮茶品茗 蔚然成风

陆羽《茶经》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山川胜景天工造化,名茶精华自然所赐,名山名水产名茶,东海沿岸地区自古是产茶和饮茶的胜地。1959年 “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名茶,其中江南和华南茶区独占八种,有杭州“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的西湖龙井,江苏吴县太湖之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滨的洞庭山洞庭碧螺春,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和福建安溪安溪铁观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音,安徽的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湖南洞庭湖上的君山银针,以及江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西的庐山云雾茶。尤其浙江地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在三国时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期,唐宋时期茶区已经遍及全省。因地处亚热带,东临东海,南靠武夷山,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多丘陵缓坡,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酸性红黄壤,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烈,年平均温度为15~18摄氏度,日照1800~2100小时,平均降雨1100~1900mm,适宜茶树种植成长。

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因了这天时地利之势,东海沿岸地区的人们也珍惜自然的馈赠,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当地独特的茶文化,种茶、制茶、藏茶及至饮茶之道。万绿丛中一点光彩,是那穿着江南花布衣穿梭在茶垄中若隐若现的江南采茶姑娘们,“从来佳茗似佳人”,她们也称得上南国佳人了,行走绮罗舞,恬静采茶歌。1958年周大风词曲的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度极为流行,社会影响颇大。唱道: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 采茶采得心花放。 插得秧来匀又快 采得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

敢与老天争春光,争春光。 哎哟——争呀么争春光 。 左采茶来右采茶, 双手两眼一起下, 一手先来一手后 , 好比那,

两只公鸡啄米——上又下。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 妹妹呀,你摘青好比鱼跃网。 一行一行又一行, 摘下的青叶往篓里装。 千篓万篓堆成山, 篓篓嫩芽发清香。 姐姐,妹妹来采茶, 篓蒌新茶送城乡,

哎哟——送呀么送城乡。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可谓茶之道。小桥流水,斜阳巷里,青石黛瓦,粉墙珠帘,吴越人民经过多道工序制成新茶,沏茶待客,亲朋故交相期而坐,观一眼杯中生命清绿明亮、条索秀丽、上下舞动,呷一口香浓味甘、沁人心脾、解渴生津,谈一段国是家事,古今中外、海阔天空。茶是东海人放松身心、增进感情、合作生意等的润滑剂,“来喝茶”“吃茶去”是充满有情义的邀请。茶具越来越考究,依据不同茶类而选择紫砂提壶、陶瓷盖碗抑或玻璃杯。林语堂说“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茶室越来越普遍,十分注意内部的装饰,茶具古玩、名人书画均列在案,更有奇松异草将勃勃生机带入其中,让茶客如临自然之境。

茶与吴越这块灵秀之地自然契合,礼俗上与婚嫁不无关系。浙西,倘若女方接受即为允婚,则泡茶、煮蛋相待对方,称为“食茶”。按习俗惯例一旦食茶,双方就算定下了婚事,如无特殊情况,双方都不得另寻别家。浙江南部畲族当新娘被迎亲队伍拉到婆家后,新娘要吃上一碗“蛋茶”,据说新娘喝了此茶后,会安心妇道,早生贵子。

东西之情——东海之滨以茶会友

古有茶马古道,今有更具规模的远销亚欧美中国茶贸易。此外,博物馆的建立和文化节的兴办都传扬了东海茶文化的独特名韵,向世人展示这一方水土出的茶及其古老厚重的文化。位于浙江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不仅是中国茶史文物的收藏陈列馆,也是一个研究茶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心,从这里能够细致形象地了解中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中国

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轨迹,每年众多中外游人茶客来此游览观摩,也成为当代东西方茶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