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议论文专题复习教案【祝壮】

更新时间:2024-06-26 07: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泗洪县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

备课人:祝壮 总计第 课时2018 年 月 日备 月日投放

课 题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 型 复习课 一、直面宿迁中考议论文试题,把握宿迁中考题型。 教 学 二、探究宿迁中考议论文题型,把握解题思路与方法 目 标 教学重点 探究宿迁中考议论文题型,把握解题思路与方法 和 难 点 教具准备 课件幻灯片,教学时间计划10课时(教学8课时+专题练习2课时) 教学时间 教 学 设 计 及 活 动 过 程 容,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案修改及随感 一、认识议论文:读下面两段文字,思考:这两段文字都写了什么内 【一】小仙女失去双眼,一步也不能挪动了。原来那串珍珠是她腾云驾雾的宝物,失掉它,就更无法回到天庭去了。她只得站在那里,让风吹雨淋太阳晒,慢慢地停止了呼吸,又慢慢地僵化,最后变成了一座石峰。但是她仍然保留着一个优美善良的少女模样:面朝东方,整天祈祷,迎接太阳和月亮轮番出来,好让它们照亮大地。【—满族民间故事《日月峰》】 【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比较结论】 第一段文字记叙了小仙女的死。 二段文字议论张思德“死的意义”。 第一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第二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 比较两段,我们可以知道: - 1 -

议论段,有观点;有论证—事实或道理; 记叙段,有中心事件或人物。有言行—行动变 化或心理、对话。 【议论文与记叙文、说明文的区别】 【1】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记人记事,以情感人 【2】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介绍事物和整理,以知授人。 【3】议论文的特点:论述道理,以理服人。 二、师生互动,解答宿迁08-17中考议论文试题 并思考宿迁议论文考点与题型【教师提前发放《宿迁08-17中考议论文试题练习汇编》 【一】重点探究15---17年中考试题。 【二】探究宿迁议论文中考题型特点: [明确考点、有的放矢] 【1】把握论点及引出方式。 【2】辨析论据类型,分析论据作用 【3】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4】理清思路、分析论证过程 【5】分析语言特色、品评词语、句子、段落的作用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三、探究宿迁中考议论文题型及解答方法 【考点一】把握论点及引出方式。】 【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论证)***观点(分论点) 变体形式: 【1】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 【2】作者(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 2 -

【3】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 【4】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5】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怎样引出的。 【6】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把握论点的形式特征】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判断句或祈使句)。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论点不能是词语,也不能是疑问句或比喻句 【解题思路】 【一】通读全文,把握论题:把握全文(某段)议论的话题 【例如】《成功》一文的论题为“成功的途径是什么” 【二】根据论题,把握论点。 【三】,把握论点 【根据论点出现的特点,把握论点的方法(论点的引出方式)】 【一】 看标题。 【二】 看开头、中、尾。 【三】 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 【四】 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 【五】看标志词,诸如“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标志词语。 【思考】思考我们学习过相关课文的论点及引出方法 【1】《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⑴标题揭示。 【2】《人的高贵在于灵魂》⑵开头提出。 【3】《敬业与乐业》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4】《论美》“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⑷结尾归纳 - 3 -

【5】《创造学思想录》⑸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探究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特点,明确论点引出方式,把握论点】 【1】、论点在文章的开头。 (1).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例如〗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这段的论点是什么? 论点: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2).通过一个故事、诗文等引出中心论点。 〖例如1〗《宽容是一种境界》的开头:“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马将另一匹马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那匹马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展示了一种美德,那便是宽容。” 〖例如2〗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宽容是一种爱。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3)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 〖例如〗《学会宽容》开头:“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无心的指责使人郁郁寡欢,有意的伤害令人刻骨难忘,琐碎的言语使人心生隔阂,鲁莽的举动让人菲薄轻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论点: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4)运用对照,引出论点。即把生活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例如〗《想和做》开头:作者首先写“只会空想,不会做事”的一类人,然后写“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的一类人,再把这两种人作对比,进行深入分析:“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 4 -

不会得到进步。然后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5)运用比喻,引出论点。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例如〗“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风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人生征途,遥不可知。人生目标的追求,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2】论点在文章的末尾。 【作用】: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卒章显其志。 【注意】标志词: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例5〗拥有爱的源泉 (6)爱是纯的,心是诚的,感恩是真实的,感动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实而幸福的。感恩的心是一条悠远的小溪,滋润着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让爱和温情在你我心间流淌。 (7)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论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3】论点在文章中间 〖例如〗《读“死”书与读“活”书》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中心论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 5 -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 解题思路与步骤 【一】整体把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议论文一般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进行论证。从议论文的结构上来说,提出问题的部分叫做引论,分析问题的部分叫做本论,解决问题的部分叫做结论。 【二】逐段(句)读文并概括每段(句)内容大意。 【三】分析段(句)与段(句)之间关系并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划分文章(某段)结构。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也还可以再分小层次并也概括出每层层意。 【四】明确每部分(每层)论证方法或论证角度(正面、反面) 【五】用首先用***方式提出论点(论题)然后用***论证方法论证***论点,接着用***论证方法再次论证***论点,最后用***方式结尾 【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的答题格式】 先通过……引出论点(论题),再用例子(或名言、或者从某个角度)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示例】 请简要分析本段的论证层次 【1】有的人心血来潮时,连续通宵达旦,恨不得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 情绪低落时心灰意冷,难得看上几页书。 ②这样的学习,势必会虎头蛇尾,事倍功半。③学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④毛泽东同志年轻时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⑤在我国历史上凡学有所长的人,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⑥正因为他们长年累月不断积累、更新、扩展、才使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冲出了知识的“深潭”。 【答案】首先通过列举反面事例引出本段的观点“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然后通过引用毛泽东的话从道理上论证;最后举了我国历史上学有所长的人获得成功的例子充分证明了“学习需要- 11 -

有恒心,有毅力”的观点。 【课堂演练】完成《模拟试卷》相关练习 【学生练习】 【1】人生因学习而美丽。出生之时,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一无所有。如果不学习,终其一生将会是“睁眼的瞎子 【2】“有舌头的哑吧”,“有耳朵的聋子”,与其他动物不会有多大区别。正是由于学习,人成了万物的“精灵”,获得了为社会作贡献的才智,其杰出者成为时代的精华、国家的栋梁。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等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杰出成就,就在于他们终生勤奋学习和研究。 【3】成千上万原本普通的人,之所以能成才,有所发明‘创造,也是由于长期刻苦学习和钻研。张海边的人生该是不幸的,年纪轻轻就高位截瘫,但她刻苦学习,成为著名作家,从而改变了命运。她在谈体会时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学习的结果,都是学习的恩泽。”与此相反,有些人一生碌碌元为,最主要的还是本人没有努力学习。至于胡长清、李具等一批贪官污吏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平时放松政治学 【论证思路考点小结】 【解题步骤】 【一】数句(段)标码、概括句(段)意。 【二】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段落)层次。 【三】概括文章结构内容(层意)并明确其使用的论证方法。 【四】按照答题格式解答: 文章(本段)首先运用**方式引出**论点(话题),然后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论点,;接着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论点,最后运用***方式结尾。 【考点五】分析语言特色、品评词语、句子、段落的作用 【常见题型】 【1】说说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2】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句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词?为什么? 【4】文中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 - 12 -

【5】文中代词诸如“这些**、这种**、哪些**、那种**” ) 【6】谈谈自己对某个句子的理解 【议论文语言常见题型解题思路与格式】 【1】说说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答题思路与格式: (1)首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文中意思+最后指出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论证**论点或阐述**道理) 【2】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与格式: ①判断,一般是不能删+②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③比较:即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客观现实,使文章的论述不够严谨等。+④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句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词?为什么?”答题思路与格式: ①判断,一般是不能删+②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③比较:即换掉这个词语与没有换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客观现实,使文章的论述不够严谨等。+④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文中“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答题格式 (1)判断,一般是不能颠倒+(2)解释各个词语的含义+(3)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5】文中“代词诸如“这些**、这种**、哪些**、那种**” ”答题思路与格式 【答题思路】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1)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明确这些代词指代的内容并加以提炼概括。 (2)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答题技巧】以代词为起点往前(后)【一般多出现在代词之前的前三句(段)之内】寻找答案。 - 13 -

【6】谈谈“自己对某个句子的理解”答题思路与格式: (1)句子运用**论证方法+(2)论证文中**论点+(3)告诉我们(人们)或阐述***道理 【示例解析】 说说文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省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答:“可能”表估计推测,表明青年人这样做“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只是有可能,并非是完全确定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考点六】议论文题目、开头、结尾或某段落(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的作用 【题型】 【1】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作用或文章为什么以“***”为题,或文章的“**”题目有何妙处? 【2】文章开头(结尾)某段(句子)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开头怎样引出论点的? 【4】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或说说你对结尾段落的理解。 【5】文章的开头(结尾)能否删去?为什么? 【6】文中的某段落有何作用(能否删去)? 【题目作用解题思路】 【一】理解、把握题目、段落的形式特色。 【1】题目是否有修辞手法。 【2】段落在文中的位置,运用的论证方法,思考其与上下文的关系 【二】理解、把握题目、段落的内容。 【1】题目是否点明了文章的论点(论题)。 【2】段落的论点与论证方法。 【三】从内容与结构上思考其作用 【议论文题目解析】 - 14 -

【一】作用分析 【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背景) 【判断技巧】 【1】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3】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如:《马说 》、《谈读书》、《爱莲说》 【二】效果分析 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 议论文开头的形式与作用解析】 【解题思路】 第一自然段的作用从三方面考虑 (1)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 (2)是否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3)能否激发起阅读趣味或引起读者的注意。 【议论文开头的形式与作用】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注意】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中间段落的作用 与解析】 - 15 -

【1】结构作用:承上启下。 【2】内容作用: (1)总结了上文关于……的内容,引出下文对……的议论。 (2)使文章论证过渡自然,条理清楚。 【议论文结尾的形式与作用解析】 【解题思路】 结尾段落的作用从四方面考虑 (1)是否总结全文,提出论点 (2)是否与前文照应,强化论点 (3)是否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4)是否发人深思(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议论文结尾的形式与作用解析】 【1】提出??的结论,深化中心论点, 【2】强调??的中心论点 【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总结】 【1】结构作用: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2】内容作用:强化……的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 【尾段作用示例】 《成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答案】结构作用: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②内容作用:强化……的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 《多一些宽容》“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 16 -

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 【答案】最后一段对本文观点作补充,以防读者理解有误,实际生活中不讲究原则、绝对化。 【示例一】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第②自然段在全文的论述中主要有什么作用? 总结上文,揭示原因。为下文“如何发现自己”作铺垫。 【示例】《学问和智慧》首段作用 【开头段】学问(learning)与智慧(wisdom),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学生练习】师生活动探究《模拟试卷》相关练习 【考点七】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题型一】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感受/启发。 【答题格式】正如文中所说,★★★★(中心论点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题中指定的话)+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我认为,★★★★(对上面两点谈看法)。 【题型二】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谈发现、体会等。 【解题要点】⑴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 - 17 -

⑵分析材料与原文的关系:①对比②类比⑶要审清题目要求。若有几则材料,就从几则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选一个角度即可,答题时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顾材料内容,还要谈出自己感受,并注意字数要求。 【题型一】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作者所说的“**”的认识。 【答题思路与格式】 ①先亮明观点:我认为:……; ②然后结合文中内容:在文中,……; ③接着结合生活实例:在生活中,……; ④进行总结:所以,…… (注意区分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题型二:材料链接解题思路】 【解题步骤】 1把握主旨:文章要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有链接材料,那么每则材料分别是什么意思; 2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可能是写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能是写你掌握的来自生活的材料(但要看题干是否有这个要求,是怎么要求的); 3体会思考:我读了文章以后有了什么思考 把上述三项内容综合起来,发生碰撞,连缀成文字,组织并理顺语言。 示例 【材料一】“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感恩是一种朴实美好的感情,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报达父母、朋友、社会的恩情,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感恩。 【材料二】懂得感恩的人 ,是有谦虚之德和敬畏之心的人,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谦虚,要爱护和关怀比自己弱小的人,要感激老天的恩赐。这样才能做一个不受人轻视,让人一辈子记住的人。总之,我要时刻记住感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原 文论点(主旨):学会感恩是一种道德修炼,引导人们学会感恩,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 【答题步骤解析】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要求联系材料,- 18 -

结合自身经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一】一句话概括材料: 材料一: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材料二: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和敬畏之心的人; 材料三:关爱(感恩与人)能激励人前进(奋进); 论点:学会感恩是一种道德修炼,引导人们学会感恩,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 【二】连缀成语段 【1】亮出论点:学会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懂得感恩的人,世界给予他的东西一定很丰富 【2】联系实际:过去,我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总觉得父母亲为我所作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3】读后感想:读了文章后,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我要满载着父母亲的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谦虚待人,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厚爱,与爱同行,用爱激励我前进。 【课堂练习】探究《模拟试卷》相关练习 【考点八】其它 【题型】 1、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标题。 答题思路: (1)从论题角度拟,可以用“论**”、“议**”或“谈**”的格式; (2)从论点角度拟,可以用“**是**”“**应该**”的格式。 2、说说本文/本段/某几段所举事例在论证角度上的不同。 答题格式:**是正面事例论证,**是反面事例论证。 【总结教学,强化认识】 学生总结教学内容,教师补充总结。 【课后练习】(详见资料) 作 业 布 置 - 19 -

完成《模拟试卷》相关练习 板 书 设 计 【一】 论点与论点的引出方式。【二】论据的类型、辨析与作用的探究。 【二】 论证方法与作用的探究。【四】论证思路的分析与答题步骤。。 【五】议论文主要段落作用的探究 。【六】议论文语言特点与分析。 【七】议论文阅读与拓展 教后感

- 20 -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3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