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3-07-19 21: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一.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程序

二.电动转辙机检修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

1作业钱准备:

1.1工长布置检修任务,明确作业要求及标准;

1.2组织开展安全预想,布置安全措施;

1.3准备工具、量具、仪表、材料:吊车、专用小车、压力机、移位接触器试验台、减速器试验台、电动转辙机试验台、火碱池、卸轴器、各类样板、MF14万用表、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测力计、专用套筒、铜棒、手锯、手锤0.75KG、手摇把、电转机钥匙、内.外弹簧钳各一个、移位接触器试验垫片(1.5mm、2.5mm各一个)、测力计(0.5N-3N、0N-10N各一个)、钢丝刷、毛刷、砂轮片、油石、剪刀、样冲、划针、铰刀、丝锥、扳牙、平头.十字头螺丝刀(150mm、350mm各一个)、扳手(300mm、150mm各一个)、呆口扳手(14-17mm、12-14mm、8-10mm各一个)、棘轮扳手、套筒(5mm、6mm各一个)、克丝钳、偏口钳、尖嘴钳、长嘴钳、方锉、平锉、圆锉、半圆锉、三角锉、什锦锉;

1.4穿着防护服、工作鞋;

1.5准备电动转辙机入所修检查卡片。

2修前检查:

2.1对照入所检查卡片逐项检查、填写;

2.2核对各部件编号与台账一致;

2.3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重点记录、整修;

2.4各部件分解清洗。

3拆卸分解:

3.1按下列程序:机盖-配线-电机-减速器-开闭器-移位接触器-主轴-动作杆-齿条块-表示杆-遮断器-锁体等分解;

3.2将电机拆下放在指定位置;

3.3用专用工具,拆卸各零部件,不得锤击、敲打;

3.4分析入所检查卡片的内容,做到检修前心中有数;

3.5用汽油清洗各部件,无油污。

4脱漆:将机壳、机盖、护套、方圆孔套、罩壳等放在机壳内捆绑好,在喷砂机内进行脱漆、或碱水池脱漆(碱液温度在10-20度条件下需用120小时以上,碱液温度在20-40度条件下需用72小时);

5油漆:油漆要调均匀,稠度适当,铲除锈斑,涂防锈漆一遍。待干后,机盖、机壳内部涂绿色调和漆一遍。机壳外部涂灰色调和漆一遍;

6电动转辙机各部件检查、整修、装配:

6.1机体:

6.1.1清洗因采用高压清洗机进行清洗,冲洗要彻底干净,不得留有残漆和碱液;

6.1.2除锈用砂轮片和磨光机打磨处理,底壳内壁平整,外壁无毛刺;

6.1.3机壳表面光滑平整,无锈蚀、斑点痕迹,厚度不小于3mm,不符合标准的必须更换;

6.1.4进线板架及安全接点:低焊、高削、找平,孔眼周围突起点挫平。更换破损、有裂纹和腐蚀严重的安全接点座和安全接点架。

6.2动作杆、主轴及齿条块:

6.2.1动作杆表面锈蚀、粗糙、坑凹不平应报废;

6.2.2连接齿条块与动作杆的主、副挤切削或连接销应能分别顺利放入动作杆的圆形和扁圆形挤切孔内,无卡阻;

6.2.3齿条块内各部件和连接部分需油润,各空内不得有铁销,挤切削应固定在齿条块圆孔的台上,不得顶住或压住动作杆;

6.2.4锁闭齿轮及止档栓在主轴上的窜动量不大于0.5mm(用塞尺测量);

6.2.5锁闭齿轮圆弧和削尖齿圆弧分别为R39-0.05和R39+0.05mm,用专用样板检查,磨耗超过0.3mm应更换,锁闭齿轮圆弧和削尖齿圆弧棱角磨耗应不大于R1.5mm,用专用模具检测,大于1.5毫米应更换。

6.3减速器:

6.3.1减速器的任何零部件都不得用手锤直接敲打;用汽油清洗各部件,逐件检查各部件有无裂纹、旧伤,内齿轮有无脱齿、磨耗,各轴承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旷动现象,各滚动轴承不得松动(不加外力能自由落下为不合格),检查滚套有无破损和磨损超限;

6.3.2对外壳、夹板进行脱漆、清洗、磨光、油饰等程序均与底壳相同,外壳用砂轮片和2号砂布打磨光滑,油饰均匀,无皱纹;

6.3.3摩擦连接器下部夹板轴安装不得松动,夹板轴固定螺丝采用M6*22毫米螺钉,并备有M6螺母防松;

6.3.4减速器内采用SY1412-75铁路二号锂基脂;

6.3.5输出轴上的八个滚棒压紧垂直,不得松动,输出轴外部加装防油毡垫;

6.3.6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1.5毫米;

6.3.7内齿轮与其减速器壳处于同心位置,两者磨耗间隙超过0.5毫米时应报废;

6.3.8注油孔M6螺栓长度为16-2毫米;

6.3.9摩擦带应采用防油、防断裂的金属复合材料带;

6.3.10松开摩擦带紧固螺栓,在输出轴不旋转的条件下,测试转辙机空载电流不大于0.8A,且转动灵活无异常噪音。摩擦电流定、反偏差ZD6系列不大于0.2安,ZD7系列不大于1安。

6.3.11摩擦带调整后弹簧相邻圈间隙不小于1.5毫米(指摩擦电流在规定范围内),弹簧及弹簧支撑垫大圆台不得与夹板接触。

6.4自动开闭器与表示杆:

6.4.1用专用工具拆卸各部件,清洗检查有无损伤,磨耗是否超限;

6.4.2连接板应采用8毫米的,连接板与调整架应三孔一致,轴与孔间隙灵活不旷动,连接板与调整架动作灵活,无卡组;

6.4.3拐轴与支撑架应紧密配合,拐轴两侧同心不旷动,拐轴应平直无弯曲。拐轴变形应报废

6.4.4动接点环有磨耗痕迹、接点片有拉弧烧伤痕迹须更换;

6.4.5小滚轮应铆接牢固并与速动片垂直,滚轮与滚轮轴配合间隙径向不大于0.1毫米,轴向不大于0.5毫米,速动爪的弧度应与速动片一致;

6.4.6检查柱孔内光滑无划痕,检查柱与检查柱圆孔间配合应动作灵活,间隙不大于0.5毫米;

6.4.7ZD6系列的检查柱落进检查块缺口后两侧间隙为1.5±0.5毫米,(ZD6-J型机应不大于7毫米);

6.4.8ZD7系列检查柱落进检查块缺口后两侧间隙总和最小6毫米,最大6.28毫米;

6.4.9表示杆平直无弯曲、无损伤,检查块上平面应低于表示杆的上平面0.2-0.8毫米;

6.4.10检查块与导杆安装牢固,在手动条件下检查块应动作灵活;

6.4.11导杆钉和调整杆的固定销及调整母不得高于表示杆的侧面,调整杆转动灵活;

6.4.12前、后表示杆高度一致,表示杆高度小于33.7毫米时应报废。

6.5移位接触器:

6.5.1分解检查各种配件,更换不良接点;

6.5.2用测力计测量接点压力应达到0.6N以上;

6.5.3用专用检验器进行检查,顶杆与触头间隙应为1.5毫米,顶杆行程应为0.7±0.1毫米;当顶杆上升1.5毫米时接点应接触良好,当顶杆上升2.5毫米及其以上时,移位接触器应可靠切断表示电路,并不得自复;

6.5.4移位接触器应加装复位按钮,复位压力不小于0.5N。

7整机安装:

7.1锁体、遮断器、机盖安装:

7.1.1锁体安装牢固,弹簧作用良好,动作灵活,关闭时锁闭良好;

7.1.2机盖内盘根槽焊接平顺,四角无缝,机盖与堵孔板及封孔盖封闭严密,保证防尘、防水;

7.1.3遮断器接点接触良好,接触压力5-7.5N,接触深度不少于7毫米。在开盖或插入手摇把时应能自动切断电路,每片接点片与接点环断开距离不小于2毫米;

7.1.4遮断器静插头应采用活片式静插头。

7.2齿条块、动作杆、表示杆、主轴、移位接触器安装:

7.2.1动作杆与齿条块相对的轴向错移量和圆周方向转动量均不大于0.3毫米;

7.2.2齿条块与底壳不悬空,圆孔套安装后齿条块与底壳间隙不得超过0.3毫米;

7.2.3齿条块被锁闭后,锁闭齿轮锁闭圆弧和齿条块削尖齿圆弧应同时接触,最大间隙不得超过0.05毫米;

7.2.4起动齿应在齿条块缺槽中间,两边间隙为2±1毫米,齿条块锁闭圆弧毡垫作用良好;

7.2.5动作杆与圆孔套间隙不大于0.4毫米,表示杆与方孔套间隙不大于0.5毫米;

7.2.6齿条块顶杆与移位接触器触头应对正,偏差不大于1.5毫米,顶杆应低于齿条块上平面0.1-1毫米;

7.2.7用1.5毫米检查片试验接点接触良好,用2.5毫米检查片和拨主挤切削试验应可靠断开接点,接触时用万用表测量为0欧母,断开时用万用表测量为无穷大。

7.3自动开闭器、减速器、启动片、速动片、速动衬套安装:

7.3.1各部件动作灵活,安装牢固,开闭器、减速器底座固定采用M12*45毫米六角螺栓,紧固力为78.4N;

7.3.2速动衬套采用铝青铜套,注油孔在上方;

7.3.3速动衬套、速动片安装符合要求,动作灵活;

7.3.4启动片在传动中无过大摆动,输出轴与主轴应同心。

7.4直流电机及外罩安装:

7.4.1电机齿轮与减速器齿轮在安装时应涂抹润滑脂,咬合无异常噪音、无卡阻;

7.4.2外罩安装严密,防尘防水良好。

7.5配线安装:

7.5.1机内配线采用7*0.52毫米优质铜芯塑料线;

7.5.2配线把绑扎间距均匀、平直、无交叉、尺寸适当,整齐完美;

7.5.3插接件无破损、无裂纹,插接片无锈蚀、无变形,弹性良好,配线焊接牢固(焊接时禁止使用腐蚀性焊剂),无假焊;

7.5.4外线应根据电缆盒和启动箱的接线方式区别编排线号的长短顺序;

7.5.5出所时外线须灌胶密封。

7.6调整:

7.6.1动、静接点安装牢固、完整、无裂纹,静接点采用弧形接点片组,动接点不松动,静接点长短须一致,相互对称,接点片不弯曲、不扭斜,辅助片作用良好;

7.6.2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接触深度(接触后的滑程)不小于7毫米,动接点与静接点应线接触,凡使用中的接点必须同时接触与断开,动接点与静接点座间隙不小于3毫米;

7.6.3速动爪落下前,动接点在静接点内窜动时,必须保证接触深度不小于3毫米,速动爪落下后,与速动片缺口间隙为1-3毫米;

7.6.4动接点不得低于静接点片,但静接点片不得被动接点座圆柱凸台撑开;

7.6.5动接点打入静接点后,用手扳动动接点,其旷动量不得大于2毫米;

7.6.6动接点与静接点组的接触深度两侧相差不大于1.5毫米;

7.6.7动接点与静接点沿进入方向中心线偏差不大于0.5毫米。各接点片压力均匀,接触压力调整在5-7.5N范围内;

7.6.8表示杆在外力作用下,应能将动接点退出静接点组,退出量应超过动接点全摆动角度的二分之一,但不得与对方接点接触;

7.6.9表示杆移动5.7-8毫米(推或拉,在检查柱与检查块每测间隙为1.5毫米条件下),动接点应能退出静接点组,切断表示电路;

7.6.10滚轮在传动中应在速动片上顺利滚动,速动片与滚轮的轴向窜动应保证滚轮在速动片的接触量不小于2毫米。在转换过程中速动片不得提前走动,锁闭后滚轮不得与起动片缺口底部相碰;

7.6.11解锁时,速动爪与速动片间隙应为0.3-0.8毫米(速动爪进入速动片2毫米处测量);

7.6.12主轴与输出轴在转换过程中,速动爪滚轮在速动片上滚动时,动接点在静接点内的摆动量不大于1毫米;

7.6.13整机在环境温度为20±5度和相对湿度为50-80%,放置时间不小于24小时的条件下,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电气接点对壳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兆欧。不装电机时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电气接点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兆欧;

7.6.14速动片与起动片间隙为0.5-2毫米。

8整机自检:

8.1填写自检卡片:

8.1.1核对设备编号、铭牌和内、外线情况;

8.1.2按自验卡片要求检查、记录,合格后盖个人章;

8.1.3交工长进行验收。

9工长验收:

9.1填写工长验收卡片:

9.1.1按工长验收卡片逐项检查并填写卡片,做好缺点记录;

9.1.2盖工长验收章;

9.1.3不合格的退回检修者返修并进行复验,合格后连同卡片交验收员进行验收。

10验收员验收:

10.1填写验收员验收卡片:

10.1.1在测试台上按验收卡片内容逐项验收,对不合格的退回工区重新整修,并记录质量验收情况;

10.1.2各种电气特性必须符合(所标附表三)的要求;

10.1.3挤切销、连接销必须符合(所标附表四)要求;

10.1.4对返修设备必须复检;

10.1.5验收合格后,对各部螺丝加点红色防松标记,填写验收卡片并盖章。 11出所:

11.1建立运用台账:

11.1.1填写运用履历;

11.1.2建立设备定置台账;

11.1.3建立主要部件(减速器、电机、自动开闭器、主轴等)定置台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37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