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代文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05-26 15: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荆轲刺秦王》看《战国策》主要文学特色

韩冬竹

12级对外汉语

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战国策》是文学成分最多的一部。(1996年版《中国文学史新著(上卷)》第二版,增订本,第84页)那么个人认为,选自其《燕策三》的《荆轲刺秦王》无疑是特别能体现其主要文学特色的一篇作品。

一、 人物。

本文出现的人物众多,但多而不乱。每个人物的出场顺序以及人物的言行设置,都经过作者巧妙的安排,以更加突出主人公的个性。但并不是说除主人公以外的其他人物便毫无个性可言。在全文按顺序出场的主要人物分别有燕太子丹、太傅鞫武、樊於期、田光、荆轲、王翦、秦武阳、高渐离、蒙嘉、秦王和夏无且,文章的核心人物是荆轲,那么可以直接衬托荆轲性格的主要人物便是太子丹和秦王,以二者的言行为衬托荆轲的主要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太子丹与荆轲见面前,出现了三个较为关键的人物,一是太傅鞫武,二是“亡秦之燕”的前秦国将军樊於期,三便是燕国土产侠士——田光。当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后遭遇秦国“兵临易水”,“恐其祸至。”便首先向鞫武询问对策,心患国家安危并且能及时求教,听从贤者建议,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太子丹并非昏庸之主,,这也说明荆轲后来刺秦的举动不是愚忠;另外,樊於期作为一个从大敌国秦国逃到燕国的将军,被太子丹收留,在太傅鞫武认为樊将是招惹到秦国的祸患应将其远派征讨匈奴之时,而太子丹却回绝鞫的建议:“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这也另外体现出太子丹善良的一面,也说明荆轲此次去卖命并非不是值得的。第三个,田光,真正把太子丹和荆轲联系到一起的人,太子第一次见到田光的时候“跪而逢迎,却行为道”在交代完事情的时候却希望“先生勿泄也”,这说明了燕太子丹的谦虚重礼,多疑。同时也为下文荆轲与其交流时荆轲与太子丹各自的表现做了事先的性格铺垫。从荆轲先是拒绝太子丹的任命到为太子丹出谋割樊於期之首与图一并拿去见秦王,不难看出荆轲是个有勇有谋,谨慎又果敢的人。不惜舍命支持荆轲刺秦的田光、樊於期二人,见秦王“色变振恐“的秦武阳等人,个性虽也较为突出但过于单一不是很饱满,我猜想这便是作者的有意为之,以特别突出荆轲的英雄气概。

二、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篇作品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就是在细节方面的描写和处理。这包括动作的细节化和场景的细节化以及语言的细节化,如文章写太子丹想“因先生(田光)得交于荆轲”,田光很爽快很愉快地答应下来了,此时他所给的回复为“敬诺”,动作是,“即起,驱出”,当太子丹吩咐其“勿泄也”,田光此时的动作是“俯而笑”语言也变为一个“诺”此处小细节的描写使后边田光拔剑自刎的原因更加有根据。此外,在得知樊於期自刎取头之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几个连贯而简单的动作便把太子丹内心的悲伤刻画的恰到好处。另外,整篇文章在对于场景方面的细节描写做的十分出彩,例如在文章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易水送别”的场景: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

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等待一人与其同行,宾客相送时的“白衣冠”以及荆轲“和而歌之”的“变徵之声”,荆轲去时的“终已不顾”,很好的渲染了当时送行的压抑和悲壮场面。同时荆轲和而歌的歌词内容的细化也增强了画面的质感,令场景有声有色。在来看一下“图穷匕首见”之后所发生的情景:

因左手拔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

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

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

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此处对荆轲、秦王极其部下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得简洁、传神,生动再现了当时荆轲的出其不意、群臣惊愕和秦王的狼狈。

三、文采。

《荆轲刺秦王》所体现的文采包括很多方面,如行文具有逻辑性,结构紧凑,主次分明等,能够细化人物性格极其所在场景的描写而又不显拖沓,巧妙运用对比来突显人物性格,并能通过其言行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如荆轲与秦武阳见到秦王时的一段描写: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

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

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

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武阳见到秦王后“变色振恐”,而荆轲却“顾笑武阳”,经过这一对比,显然突出荆轲的胆识高人一等;另外,本文的夸张也运用的十分恰当巧妙,如易水送别一段: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皆瞋目”和“上指冠”这两个夸张的写法把当时的场面,送别人的心情均很好的表达出来了。

《荆轲刺秦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整个叙事过程流畅明晰,有理有据,令文章结构紧凑。并且在交代荆轲刺秦的背景以及荆轲与秦王见面的场景占用较少段落,其他例如请荆轲的过程、太子丹招待荆轲、荆轲刺秦等场景均占用较大篇幅。

从《荆轲刺秦王》当中衍生出来几个成语在现代社会里仍经常用到,如“图穷匕见”、“切齿拊心”、“无可奈何”

四、总体评价

总之,先秦时期的古代文学作品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技巧方面,它都魅力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2o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