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31 04: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范公中学 郝莹

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蔺相如、诸葛亮。还有烛之武。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近《烛之武退秦师》。

二:介绍背景:

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秦国此次东征源于:一碍于秦晋联盟,二源于东扩的野心。

三、鉴赏故事情节: 标题

1、课文的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其题眼(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

“退”

第一自然段 秦晋围郑

2、烛之武为何退秦师,而不是退晋师?在第几段交代的?还交代了了什么?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从中可看出秦、郑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为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伏笔。

第一段;还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驻军的位置。 3、为什么要交代驻军位置?

秦、晋分开驻扎,为单独见秦君提供可能性。 第二自然段 临危受命

4、是烛之武自告奋勇前去说退秦师的吗?不是。

5、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否马上同意帮助郑国呢?

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郑伯采纳意见。

提问:作者安排烛之武的推辞有什么作用? 点拨:从烛之武的这番话中,我们感受到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情,体会到他一直怀才不遇的痛苦,此乃人之常情,

6、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 7、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动之以情并晓之以理;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返顾赴敌营。

二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 三是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第三自然段 说退秦师

8、思考“夜缒而出,见秦伯”反映了什么? 从这句话来看,可感觉当时郑国情势的危急,同时,一个垂暮老者夜晚只身从城楼“夜缒而出”去见拥有雄师百万的对手秦伯,可见其勇敢无畏的精神,突显其勇的一面。

9、请用一个字概括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精髓所在,并具体谈谈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 这个字就是“利”,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秦伯围郑,为的其实就是一个利字,那么烛之武首先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循循善诱的谈了亡郑和舍郑对秦国的利益关系,让秦伯感受亡郑无益,反而有害,从而解了郑国之围。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先诚恳道出郑国必亡是明摆着的事,不去怨恨或狡辩,语气谦卑以示弱博得秦穆公好感;审时度势抓住秦穆公心理,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直陈弊端击中也想称霸的秦穆公的心,也拆穿了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接着以存郑之利(述利)诱之,使秦穆公掂量好处,再揭短,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和背信弃义,以此戳到秦穆公的痛处。使秦穆公不得不认真

考虑这次出兵的意义,动摇了与晋联盟的信心。其成功之处是处处站在秦国立场为秦国考虑,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10、其中那一点最关键?阙秦以利晋 11、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 ①善于分析利弊,处处为秦国着想:

迂回战术——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存郑对秦倒有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

②善于利用矛盾:

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晋人无信——使秦伯深思;晋人无厌——预言晋国贪得无厌,日后必进犯秦国。使秦伯存有戒心,改变主意。

③讲究语言艺术——忠言顺耳更利于听。

如果烛之武这样说:秦晋以强凌弱,此非仁义之师、不义之战;郑国尚可一战,胜负难以预料。秦穆公会耐心倾听并改变主张吗?显然不会。烛之武是妙语退秦师。

④善于揣摩心理。

通过分析利害关系:亡郑利晋,舍郑利秦。一利一害,使秦伯动心。

烛之武明里为秦,暗则为郑。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 总结:

从课文中简单的烛之武的一些言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丰富的形象,他怀才不遇,却临危之时,深明大义;他垂暮之年,却老当益壮,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至极;他手无缚鸡之力,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智慧过人。“义、智、勇”集于其一身。

第四自然段 晋军撤离

12、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秦晋退兵) 13、晋文公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文公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原因。

四、鉴赏人物形象:

1、写事离不开人,从整个情节来看,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慷慨许之——满腹才华又怀才不遇,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

的爱国志士;

夜缒而出——勇敢无畏的勇士。

说退秦师——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 2、试分析其他你喜欢的形象。 例如: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

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 秦 伯——以利为重,政治手腕了得。 晋 侯——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①、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②、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2、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3、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4、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荐于郑伯之前呢?

把你的感想,写成一条微博。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开端:秦晋围郑

发展:临危受命 → 义、勇 示弱:郑既知亡 陈弊:亡郑利晋

高潮:说退秦师 述利:舍郑利秦 → 智 揭短:晋人无信,晋人无厌

结局:晋军撤离,郑国解围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

还是对人物的分析,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2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