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合肥房地产市场概况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合肥房地产市场概况

一、 合肥市近5年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

1、合肥市人口增长情况

2、合肥市近5年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 3、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4、合肥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5、合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二、合肥规划

三、合肥近5年房地产概况

1、合肥近5年土地成交情况 2、合肥近5年商品房成交情况

四、政策

1、全国政策 2、安徽省内政策

一、合肥市近5年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

1、合肥市人口增长情况

2006-2011年合肥全市人口数量增长示意图(单位:万人)50049048047046045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469.85486.74478.90491.43494.95(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2006-2010年合肥市区人口数量增长(单位:万人)214.37215210205200195190185180208.58203.49198.19193.14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69.85万人;

2007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78.90万人,比上年增长9.05万人; 2008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86.74万人,比上年增长7.84万人; 2009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91.43万人,比上年增长4.69万人;

2010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94.95万人,比上年增长3.52万人;

从近5年全市人口增长速度来看,预计2011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将突破500万人。 近5年合肥市区人口以每年几万的速度稳定增长中,预计2011年市区人口将突破220万人,刚需客户对未来商品房需求较大。

2、合肥市近5年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

2006-2010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及增幅300025002102.132000150010005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比上年增长(%)2010年17.91121.291401.5517.71776.8617.817.518.72702.518.818.618.418.21817.817.617.417.21716.8生产总值(亿元)

(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成产总值为112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2007年全市成产总值为140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2008年全市成产总值为177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2009年全市成产总值为21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2010年全市成产总值为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46.9亿元,同比增长16.2%,近5年全市生产总值以超过17%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预计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3000亿元。

3. 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幅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比上年增长(%)2010年13.71101321.9155911342716.11715810.119051252015105011.0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2006-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幅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比上年增长(%)2010年369015.1448621.619.7536813.06065711817.12520151050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自2006年以来,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增长幅度都在 10%以上,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破20000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8000元,对商品房的购买力正在逐年增加。

4、合肥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2006-2010年合肥市三大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12001000800600400200061.762006年80.022007年第一产业105.22008年第三产业108.692009年第二产业501.51651.2510.59132.62010年724.72602.98834.92888.451104.981112.31457.6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6-2010年合肥市三大产业增长率(单位:%)5045403530252015105013.713.813.312.422.512.722.322.723.521.77.72006年7.32007年第一产业7.32008年第二产业6.22009年第三产业3.52010年(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在三大产业发展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当,第一产业近5年增加值基本持平。近5年三大产业的年增长率基本持平,处于稳定的发展当中,三大产业贡献幅度较大,服务业的发展趋向成熟。

5、合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6-2010年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示意图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比上年增长(%)2010年824.81310.431836.6440.334.324.266.558.92468.423066.9770605040302010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2006-2010年合肥市房地产投资与增长示意图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比上年增长(%)2010年280.64385.0118.547.537.246.9670.36565.47819.035045403530252015105022.2房地产投资额(亿元) (注:数据来源合肥市统计公报)

自2006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了GDP的增幅,这表明两者对城市经济的作用比较明显;

对于合肥这种二、三线城市来说,房地产业是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从近5年的投资额上看,政府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大。

二、合肥规划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1)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2%;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4%。 (2)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00万人;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60万人。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核一圈五轴”。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密集区为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东、北、西、西南、东南辐射的五条拓展轴。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市域城镇体系将形成四级结构,包括:

(1)一级城镇:合肥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360万人;

(2)二级城镇:店埠、上派、水湖、双墩、撮镇等5个城镇,人口规模为10—35万人; (3)三级城镇:主要是各重点镇,包括桥头集、三河、梁园、长临河、高刘、岗集、下塘、小庙、山南、紫蓬等10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10万人; (4)四级城镇:一般建制镇共16个,人口规模小于2万人。 3、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市域铁路系统

规划形成六条线(北淮南线、南淮南线、西西宁线、东西宁线、合九线、沪汉蓉铁路),衔接七个方向(淮南、蚌埠、南京、芜湖、九江、西安、武汉),具有以合肥东站为编解系统,以合肥高铁站、合肥站、合肥西站为客运系统和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枢纽格局。 (2)市域公路系统

市域对外公路主要由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一环十射”的对外公路网络骨架。 在市域内规划形成“双墩—元疃—桥头集—长临河,丰乐—柿树岗—山南—官亭—高刘—吴山”的市级公路环路,促进市域各经济区及各旅游区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3)航空港

在肥西县高刘镇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搬迁骆岗机场。 (4)水运及港口

在南淝河下游段规划集装箱码头。在店埠河合裕路南侧和派河合安高速路西侧规划综合货运港。在巢湖沿岸规划建设旅游客运码头。在滨湖新区规划设立一处水上搜救中心。 (5)物流园区规划

合肥市物流基础设施采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分层次总体布局,建成“4园区、4中心”。建设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园区;设立工业、建材、农业、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 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合肥现状市区、肥西县南岗镇、桃花镇和烟墩乡,面积约898.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域)。 2、城市性质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3、城市主要职能

(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4、空间发展策略与空间形态

规划期内城市主要向西、向南发展,适当向北、向东方向发展。老城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两带控制。城市以老城为中心,沿几条对外交通放射线向东、南、西南、西、北五个方向伸展,形成星形的空间形态。 5、城市分区

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八个城市分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区、南区、经开区、高新区和滨湖新区。

老城区:环城马路以内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5.28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12万左右。 东区:瑶海区行政区域内,即板桥河、南淝河左岸地区,包括瑶海经济开发区和磨店职教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81.44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88万左右。

北区:除老城区以外的庐阳区行政区域,板桥河右岸和南淝河左岸地区,包括庐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1.5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8万左右。

西区:蜀山行政区域的一部分,东以金寨路、环城西路为界,西到二环西路、合九铁路,北到南淝河,南以312国道为界,包含政务文化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5.05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8万左右。

南区:包河行政区域的一部分,西以金寨路为界,北到环城南路,东到南淝河,南以312国道为界。建设用地面积约35.67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万左右。

经开区: 312国道以南,沪-蓉高速公路以西,合九铁路以东,派河以北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60.59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6万左右。

高新区:东以二环西路、合九铁路为界,北到董铺水库南岸,南到沪-汉-蓉高速铁路,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蜀山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约63.0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5万左右。

滨湖新区:312国道以南,沪蓉高速公路以东,南淝河以西,派河以北地区,包括滨湖新区

和包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47.4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6万左右。 6、工业用地规划

重点发展“五个工业组团”。

1) 西部工业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蜀山经济开发区等为主体,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

2) 西南部工业组团: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区、包河工业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

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相关产业。

3) 北部工业组团:发展庐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印刷、电力设备、建材、食品和农副

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强与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相协调。

4) 东北工业组团:以瑶海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物流、服装、电缆、建材及相关配

套产业。

5) 东部工业组团:发展肥东经济开发区(龙岗),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及配套、化工、冶金、

轻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7、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2个市级中心和6个城市分区中心。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和滨湖新区。 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5940.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6.52%,人均16.50平方米。主要位于市级中心和分区中心内。 8、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1)中心城区骨架道路布局

城市骨架路网由快速路和I级主干路组成,快速路网在整个城镇密集区内构建,规划为“四横四纵”网络,I级主干路布局结构为“环形、放射加方格网”:在二环内组成环网状,向外围组团及功能区呈网状放射形结构。 (2)公共交通规划

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确立公共客运交通在城市日常出行中的主导地位。规划设置“两横两纵”四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为120公里,线网密度为0.3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设快速公交线路总长度180公里,线网密度为0.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一环五射”格局。

9、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城市规模

到2010年,合肥中心城区总人口300万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 (2)近期城市发展方向

近期重点向南、向西发展,建设滨湖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适度向北部、东部和西南部发展。

(3)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地区

近期重点建设滨湖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磨店地区、新站北地区、黄山公园地区、森林公园地区等6个地区。

(注:资料来源于合肥市规划局)

三、房地产市场

1、合肥近5年土地成交情况

2007-2011年合肥土地成交面积、总价、均价统计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土地成交总价(万元)163.13695.452942597.4592954.2220292.5430253.4901702702.75779.90965821.51581979032.024598.993836.7232000000150000025000001151913.7371000000500000土地成交面积(亩)成交均价(万/亩)(注:数据来源合肥市国土资源局)

2011年合肥各月份土地成交数据14001303.971200100080060040020001月2月3月382.6257.8239.7216.2451832.47394336153.9332572.975869.201753.66237160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324.9337.11314.68280.96100000247.1253.4982359.62222.21137.162749095000033889.0725.833.5501398.716384月6月7月8月10月11月土地成交均价(万/亩)土地成交总价(万元)土地成交面积(亩)(注:数据来源合肥市国土资源局,上表未标注月份土地市场零成交)

自2009年开始,合肥土地市场成交面积连续三年持续下降。从成交均价上来看,10月份成交均价达到了430万元/亩,10月份成交地块综合性价比较高,2010年以来,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影响,土地市场成交呈量价齐跌的趋势。

2011年1-11月份土地成交面积为3836.723亩,土地成交总价1151913.737万元,成交均价253.49万元/亩。2011年自4月份以来土地市场成交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1月份是2011年土地市场成交的最高峰, 5月和9月土地市场零成交,在整个土地市场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开发商拿地也越发谨慎。从价格上来看,3月份土地成交均价达到了394万/亩,达到了2011年土地成交均价的最高峰,其他月份土地成交均价都基本保持在200-300万/亩之间。

2、合肥近5年商品房成交情况

2006-2011年新增套数、面积示意图93000920009100090000890008800087000860002007年2008年新增套数(套)2009年新增面积(万方)2010年8942088210886691042.892620937.75838.1512001000867.258006004002000(注:数据来源于365房产网)

2006-2010年住宅类商品房成交概况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07年销售套数2008年2009年2010年销售面积(万方)3344.623780.34382.036166.675498857.2467315721.081086591064.3679061769.18120010008006004002000成交均价(元/平米)

(注:数据来源于365房产网)

2011年1-11月住宅类商品房成交情况14000120001000080001014911836100008303861580001200071696983.746751.56840.36651.56441.26519.86505.16283.5600062546155.165961.76211541660004983493447724643380143944924400038003509400029683308303431222362211420002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0新增套数成交均价(元/平米)销售套数(注:数据来源于新安房产网)

2007年-2010年房地产市场最热的是2008年,新增套数为92620套。新增面积最多的是2007年,新增面积1042.8万平方米,2007年-2009年新增面积呈持续下跌,2010年稍有回升。

2007年-2010年住宅类商品房销售呈此起彼伏的状态,销售套数最多的是2009年,共成交108659套,销售面积达到了1064.36.2010年住宅类商品房成交均价达到了6166.6元/平方米,比2009年高了1284。57元。

2011年1-11月住宅类商品房新增61328套,销售套数为42890套,成交均价为6486.08元/平方米,其中新增套数最多的是3月,销售套数最多的是1月,各月的成交均价都保持在6000-7000之间,由于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2011年1-11月住宅类商品房市场成交显低迷。

四、政策

1、全国政策

国务院要求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升至6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会议指出,自去年4月份《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

(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大力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

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对已供房地产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七)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或没有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纳入约谈问责范围。

(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央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全面转向

中国央行30日表示,将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在发达国家市场剧烈波动之际提振流动性和扶持国内经济。

中国央行今年以来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五次上调基准存贷款利率。上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于6月20日生效,上一次基准利率上调于7月7日生效。

住建部明令禁止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投机购房

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

住建部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下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进行投机性购房。

《通知》明确规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只能用于缴存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普通自住房,以支持基本住房需求。严禁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进行投机性购房。 另外,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对于公积金购买二套房的,对象仅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缴存职工家庭,且贷款用途仅限于购买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房。且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

《通知》还指出,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此外,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要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以支持职工购买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为原则,合理确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并向西部门报备。

2、安徽省内政策

安徽省出台新规:公租房在租期内禁止涨价

廉租房、公租房的租金明确由市、县政府确定,还要向社会发布;公租房的租金在租期内不允许上涨。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和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实行政府定价,限价商品住房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保障性住房价格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通知要求,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应当按规定在媒体上公布。公租房租金的确定,主管部门应当以保证正常运营和维修管理为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供应对象的支付能力,按照低于本地区同一时期、同一地段、同一品质普通商品住房市场租金标准合理制定。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实行动态管理,适时予以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在租赁合同期限内,不得随意调整租赁价格。

另外,此次通知首次明确了限价商品住房的价格制定办法。所谓的限价商品住房是指政府控制土地出让价格,限定销售价格和套型面积,向城镇中等收入家庭供应的普通商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实行最高限价管理,由市、县价格、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在综合考虑土地取得费用、开发建设成本、税金和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按照低于周边或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销

售价格的一定比例,合理确定最高销售价格。

安徽保障房建设标准出台 出小区得有公交车坐

标准实施后,所有新建、改建、配建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如不按标准设计施工,项目将无法开工或通不过竣工验收。

出小区500米就得有公交车坐,非机动车停车位每户要摊上两个??《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后,10月31日在合肥正式发布,并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这个标准从住区选址、无障碍住房、套型基本空间、装修对结构影响、室内基本装修、施工材料和产品进场验收以及住房分户验收等相关内容制定了8条强制性条款,这将解决以往保障房存在的位置偏远、出行不便、配套不全等弊病,让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不仅有房住,而且住得舒心。

合肥将实行房屋登记实地查看 一房两卖难再有

昨日,合肥市房产局发出通知,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必须要进行实地查看。据了解,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是因合法建造房屋而申请的登记,是对业已存在的房屋所有权的第一次登记。合肥市房产局表示,为了使登记所确认的权利与实际的权利相一致,避免申请人伪造材料“无中生有”,维护登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要实地查看。实地查看的范围包括:房屋坐落、占地范围与土地使用权证明上所记载的房屋用地情况是否一致;房屋与申请人提交的建设工程符合规划的证明材料记载的房屋是否一致;房屋与已竣工的证明材料记载的情况是否一致。

除了转让、购买房产初始登记需要实地查看,合肥市房产局要求,拆掉的房子所有权注销时也要进行实地查看,防止不法分子拿着房产证卖“纸房子”。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房产局正在研究实地查看的基本做法。要求申请人予以配合现场的查看和资料的提供,实地查看采取现场测绘、拍照、摄像等方式对房屋的自然状况记录存档以备查,通过对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和相邻权利人就房屋自然状况、权利状况和其他状况进行询问来明确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消灭。

对于这一新规,有业内专家指出,这是对房屋登记制度的又一次加强。从今年开始,不仅楼市的调控在加强,主管部门对行业的监管也在加强。在此之前,合肥市已经爆出包括五金城等多处涉及房产的事件。在资金链收紧的情况下,开发商日子一天比一天难,出台此举也为了避免开发商或业主偷卖房产,导致一房两卖的结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1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