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生版

更新时间:2023-11-24 22: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

高二语文备组 周毅 日期 2016年11月15日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鉴赏语言淡雅优美,富有情韵的特点。

3、领会文中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 学习过程:

预习案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工诗画音律,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故后世称其为“诗佛”。因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贬荆州长史,奸相李林甫当权,政治由此从较为清明转而日趋黑暗。王维一方面对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渴望在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以洁身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二、解题

1、“山中”:点明地点终南山

2、“裴秀才迪”:即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秀才:当时对士人的通称。

3、“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寄??书”等,如《报任安书》。古人对书信有不同的称谓,如“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上书”“奏议”“封事”“牍”“素”等等。“简”是竹片,“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 三、写作背景

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裴秀才迪,即裴迪,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

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 四、注意文中下列字词的读音

1

裴迪( ) 猥( ) 辄( ) 憩( ) 饭讫( ) 沦涟( ) 玄灞( ) 辋水( ) 村墟( ) 夜舂( ) 相间( ) 曩昔( ) 仄径( ) 蔓发( ) 轻鲦( ) 矫翼( ) 青皋( ) 麦陇( ) 朝雊( ) 黄檗( ) 探究案 一、文本释义

近腊月下( ),景气( )和畅,故( )山殊( )可过( )。足下( )方( )温经,猥( )不敢相( )烦,(1)辄( )便往山中,憩感配寺,(2)与山僧饭( )讫( )而去( )。

比( )涉( )玄( )灞,清月映郭( )。夜( )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3)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 ( )舂,复与疏钟相( )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步( )仄径,临( )清流也。

当待( )春中,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轻鯈出( )水,白鸥矫( )翼,露湿( )青皋,麦陇朝雊,斯之( )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 )天机( )清妙者,(4)岂能以( )此不急之务相( )邀。(5)然是( )中( )有深趣矣!无忽( )。因( )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

⑴猥不敢相烦 译:

⑵憩感配寺(句式: )译:

⑶明灭林外(句式: )译: ⑷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译: 二、思考探究

思考1: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请你找出这个词,并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 思考2:王维工诗善画,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有人认为此文是“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结合第二段,你怎样理解这一说法?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运用哪些艺术手法?

意象(视觉): (听觉): 描写手法: 意境: 思考3:与第二段相比较,第三段中的景有什么不同?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意象?运用哪些艺

2

术手法?

意象: 手法: 意境: 探究: 作为一封书信,王维为什么要把主要篇幅放在描写景物上呢?有什么用意吗?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答: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描写冬日景色,遥想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关,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①既表达了 ,②同时也 。③也表现了 。 虽然写景占很大的比重,但叙友情却是贯穿始终的线索。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

检测反馈

一、一词多义 1、与

①与裴秀才迪书 ( ) ②与山僧饭讫而去 ( ) ③与月上下 ( ) 2、过

①故山殊可过 ( )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 3、因

①因驮黄檗人往 ( ) 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 4、殊

①故山殊可过 ( ) 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 )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足下方温经 ( ) (2)与山僧饭讫.而去 ( )

3

(3)多思曩昔,携手赋诗 ( ) (4)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 ) (5)山中人王维白 ( )

三、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2)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B(1)当待春中,草木蔓发 (2)是故草木之发,如蒸气

C(1)步仄径,临清流也 (2)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1)因驮黄檗人往 (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四、写景状物最忌单调平板,故作者常以“动”、“静”对比笔法,使文字更具情致,下列句子哪个属于这种类型 ( ) A.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B.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C.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D.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①接舆:楚国佯狂避世的隐士。孔子适楚,接舆游其门而歌。这里指裴迪。 问:请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景物描写。

答: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自此有了归隐之意。

40岁前后他在终南山隐居,购买了辋川别业,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 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同伴。他们曾一同在终南山隐居, 后常年隐居于辋川山庄,“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

这种关系是以两人思想、志趣相合作为基础的,用王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携手本同心”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10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