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

更新时间:2023-04-15 21: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册安排了该内容的深化。苏教版在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安排了《负数》的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有《生活中的负数》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实验教材都把负数“下放”于小学数学教学了。这当然是出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并将具体目标定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于是我们不难想象负数这个内容被“下放”的理由了: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了解负数。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出现的负数的具体意义,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二,通过对负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扩展学生对整数的认知范围。第三,小学阶段对负数知识的了解可以非常有效地为中学时期更好地学习相关数轴等知识做好铺垫。

由此可见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负数”的生活经验,只是还未正式提出“负数”的概念,因此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一些模糊的表象,对于负数的读法、写法、意义、作用等都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原有的知识表象逐渐清晰,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确负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正、负数,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对正、负数的探究,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对0的新认识。

1

2

3

4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

5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

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6

7

8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

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

11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

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2

13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4

2、圆锥

(1)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15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16

17

(2)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5

~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

力。

3、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18

19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1

×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31

Sh

(3)、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的: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

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0

(4)大单元检测(5)试卷讲评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10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