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认知学习理论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最新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3-11-11 14: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认知学习理论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习者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之间的互动性,以及学习者将新知识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主动意识。认知学习理论高度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英语词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那么,如何把认知学习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当中呢? 第一,重视基本范畴核心词汇,是词汇教学的关键 认知语言学从理论上支持了已有的英语词汇教学。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词汇的习得是有一定顺序的,正如儿童习得母语语法会有一定的顺序一样。这个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认识首先是从自我,而后到周围事物,进而到较远事物,最终形成抽象概念。而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与母语习得又有很大不同,英语学习者他们已经具有了完善的具体和抽象思维能力,因而,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序就应该主要体现在由基本范畴词向其他范畴词的过渡。基本范畴词汇它们大多数是词形比较简单、构词能力强、大脑激活速度快、习得容易的本族语词。它与我们所说的常用的基本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应的。Berlin等人发现每种语言最先被儿童习得都有500左右这样的词,其他各类词汇如抽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也都存在基本范畴词。英语的词汇浩瀚无垠,凭个人的记忆力和精

力是无法将其全部都记住的。如果花精力来掌握基本词汇,那是大有好处的。据统计英语中约有2000个左右核心词汇,即2000个左右基本范畴词,《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三版)就使用这2OOO个左右的核心词汇作为定义词。核心词汇由于在日常口语、普通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掌握了核心词汇就意味着打开了通向基本语言交际的大门。并且,大量的转化、派生词、短语、固定搭配用法、习语等都源自核心词汇,突破2000个核心词汇,学生词汇量有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向其他词汇迈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因此,英语教学初级阶段一定要注重核心词汇的讲解,如果这一步没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势必会“事倍功半”。 当然,除了核心词汇外,对于其他词汇的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非基本词汇大多在基本词汇范畴词上演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针对这个矛盾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1)根据教学大纲和词汇的有用性和使用频率表。在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词汇的有用性和使用频率表,对其中的基本词汇进行优先和重点教学。以动词make为例,make有“制造”、“使用”、“制订”等25项词义,还可构成35个搭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make这个核心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其具体的含义和用法。类似的词还有get、do、have等等。对于这类基本词汇,教师应优先重点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这些使用频率很高的基本词汇后,再让学生学习其他词汇时,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核心词汇,要经常进行归纳、整理。根据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词汇归类总结,形成“语链”,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如,可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动物、植物、食品、服装、交通、自然现象、职业、文具、家庭、教育等基本范畴。每一个基本范畴下可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通过如此的训练,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条“语链”,然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些基本词汇为核心成发散状的网络。如果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学生碰到一个新单词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归类,并记忆起同类的相关词汇。

第二,加强隐喻和原型理论在一词多义的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词多义现象是词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过去词汇教学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受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能指或语音形象)与意义(所指或概念)之间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性的,造成英语词汇教学陷入困境。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的扩展是以语义原型为基础的,许多其它的概念往往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利用现有的基本概念表达的。“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隐喻是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的,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

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在英语词汇当中许多多义词就是以这种方式产生出来的。例如:

“highway”一词,原指“公路”、“主干线”,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引申为“信息高速公路”,“公路”与“互联网”跨域映射建立在一系列相似性的基础上。“公路”领域的道路映射到“互联网”领域就成了传播路径,如:电缆,空间则成了网络空间。公路上跑的是机动车辆,而电缆连接的是电脑、电话、电视等。公路上传输的是货物,而互联网上传输的是信息。公路上的司机到了互联网领域成了用户,公路的目的地在互联网中叫信息供应地址。在公路上旅行就像在互联网上下载或上传信息,公路上遇到障碍如堵车、车辆抛锚,就像互联网出了技术故障。“互联网是公路”的隐喻映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介绍,引导学生注意其他的单词的隐喻意义,帮助他们学习单词。 同时,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也认为,一个词,在所有它具有的这些相关的词义中,有一个是更为中心或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围。因此,教师在讲解词义时,可先抓出词义的“原型”。然后根据认知的规律,找出一词多义的内在联系,并推导不同语境下该词的确切含义。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它了。譬如:

“back”起初指人的“后背,脊背”,这个词义就是该词

义的原型,其后该词又应用到指动物和物体的背:the back of a horse马背,the back of a chair椅背,the back of a ship船的龙骨,进而表示空间方位the back of a hand手背,the back of a piece of cloth布的反面,the back of the room房间的后部。这些语义引申的背后其实是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在起作用。人体名词和物体名词结合,属于跨概念的隐喻映射,这种映射建立在事物形态、部位、功能等相似性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积极运用认知语言学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相信会更能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认知意识,更能积极主动地对待词汇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质量和数量,从而对词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0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