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宣贯教材(中)

更新时间:2024-03-28 17: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露天部分

5.1基本规定

5.1.1小型露天采石场除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的规定外,还应遵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小型露天采石场的规定。

5.1.2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开采的原则要求。

露天矿自上而下顺序开采具有如下优点: (1)矿山基建工程量和初期生产剥采比较小; (2)投产快,达产时间短;

(3)矿石开采的损失率和废石混入率小; (4)生产剥采比能比较均衡的发展; (5)作业条件较好,有利于生产安全。

根据对江西省九江市684家采石场事故的统计分析,1999年至2003年6月,因底部掏采形成“伞檐”导致采场坍塌造成的事故,占全部事故的75%。因此,为有效控制露天开采的事故,应严格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

分台阶开采,一方面可以允许多工作面同时作业,提高开采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作业人员在采场边坡上的作业条件,使之有一个较为宽敞的作业平台,避免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保险绳进行“猴子式”的凿岩,减少高处坠落事故;再者,有了台阶,便于承接上部采场边坡滑落的部分浮石,有利于保护装岩作业的安全,减少滚石伤人事故;同时,分台阶开采有利于采场边坡的稳定,减少边坡大范围滑坡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覆盖层较松散,容易发生坍塌事故,因此,应遵循“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5.1.3设计规定保留的矿(岩)柱、挂帮矿体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经技术论证,不应开采或破坏。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保留的矿(岩)柱和挂帮矿体开采的规定。

设计保留的矿(岩)柱、挂帮矿体是为了预防矿山各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保护建筑物和工业场地安全,防止地表移动和下沉,确保矿山开采安全高效地进行。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经技术论证,任意开采或破坏矿(岩)柱,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极易引发大面积滑坡和塌陷事故,影响建筑物和工业场地安全,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规程规定:设计规定保留的矿(岩)柱、挂帮矿体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经技术论证,不应开采或破坏。

在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前,一些地区由于矿产资源管理混乱,国有大矿周围的小矿盲目开采,乱采滥挖,有的开采大矿上方的防水矿柱,有的开采大矿的边界矿柱,给大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因此引发多起重大、特大滑坡和地面塌陷事故。

5.1.4采剥和排土作业,不应给深部开采或邻近矿山造成水害和潜在安全隐患。

露天矿山,尤其是深凹露天矿山,应设臵专用的防洪、排洪设施。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山剥离、排土和防洪的规定。

露天开采一般需要剥离大量的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混合岩土,以及要回收和不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堆放剥离物的排土场一般占全矿用地面积的39~55%,为露天

采场的2~3倍。如果排土场的位置选择和堆排方式不合理,例如,为了节省运输费用,直接将剥离物堆放在露天开采境界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则随着采场向下延伸和排土场堆置高度的增加,一方面,排土场自身有发生滑坡或滚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排土场可能会给边坡施加一定的荷载,威胁边坡的稳定性;还可能会原有地貌的径流形式,形成汇水条件,在雨季形成山洪或泥石流。所有这些都会给露天矿深部开采带来隐患。同样,如果排土场靠近邻近矿山,也会给其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露天矿山,如果未设置防洪、排洪设施,则洪水直接冲刷边坡,极有可能导致滑坡事故发生。深凹露天矿,由于自然泄水条件较差,遇到连续多天的暴雨,可能会淹没露天坑,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要求露天矿山,尤其是深凹露天矿山,应设置专用的防洪、排洪设施。

5.1.5靠近矿山铁路修筑建构筑物,跨越矿山铁路、横穿路基或桥涵架设电线和管道等,以及临时在矿山铁路附近施工,均应事先征得矿山运输和安全部门同意,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经批准后实施。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在露天矿铁路附近修筑建构筑物、架设管线、临时施工的规定。

靠近矿山铁路修筑建构筑物,跨越矿山铁路、横穿路基或桥涵架设电线和管道等,以及临时在矿山铁路附近施工,一方面,施工过程与铁路运输可能相互影响,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另一方面,铁路线路对建筑限界有严格要求,建筑物、设备、架线、绿化带等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限界,并不得妨碍司机视线,否则,可能导致运输事故发生。

铁路建筑接近限界可以理解为安全警戒线,它是为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顺利地在铁路线上运行,无论通过桥梁、隧道、天桥或靠近线路的房舍、站台、信号设备、雨棚、道岔转撤机械等,均应安全而毫无障碍,不使机车车辆及建筑物受损害。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为了使机车车辆安全通过,规定在此断面内,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直接相互作用的设备(如车辆减速器、接触网、脱轨器等)以外,其他建筑物和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

靠近铁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凡与本铁路运输无关的,均应在界外修建,以保证行车安全以及这些建筑安全。因特殊情况需在铁路地界内修建建筑物时,须经批准。因此,要求上述施工项目在立项前,事先应征求矿山运输和安全部门的意见,只有得到矿山运输和安全部门的同意,才能立项。项目施工前,应针对现场施工条件,制定切实可靠的施工安全措施,报请矿山运输和安全部门审批,以确保施工和运输安全。老矿山过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入铁路建筑限界、铁路行车视距不好及线路条件差等问题。如由于事先对矿石堆场、设备仓库等辅助设施和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考虑不足,或任意加盖辅助建筑物,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断改建、扩建,以致铁路建筑限界不断被侵入,行车视距越来越差,运输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5.1.6在矿山铁路或道路两侧堆放物品时,应堆放稳固,且堆放物的边缘与铁路建筑接近限界的距离,应不小于0.75m;与道路路面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m(如道路有侧沟时,其与侧沟外侧的距离,应不小于0.5m)。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铁路、道路两侧堆放物品的规定。

要求堆放在矿山铁路或道路两侧的物品要稳固,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因列车或载重汽车通过时所产生的振动和气流导致堆放的物品倒塌,影响运输安全。堆放的物品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以免影响司机视距,危及行车安全。矿山铁路建筑接近限界尺寸可参照GBJ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确定。

5.1.7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毁坏矿山的测量基点;需要移动或报废时,应经矿山地质测量部门同意,并经主管矿长批准。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测量基点的保护规定。

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进行地面和地下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测绘各种采掘工程图和专用图,进行采空区围岩、地表及边坡的移动观测等。矿山测量可以指导采掘进度计划的编制,采掘工程的数量和质量、采矿量、矿石损失贫化的统计等工作,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矿山测量可以为露天采场和边坡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为矿山安全生产服务。

测量基点是影响矿山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擅自移动和毁坏矿山的测量基点,会导致矿山测量控制网的完整,严重时可能导致测量数据失真,甚至危及矿山生产安全。如擅自移动和毁坏露天矿边坡位移的测量基点,可能误导边坡的管理,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大范围滑坡迹象,错过边坡治理的有利时机,最终给矿山企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5.1.8露天矿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配备专用载人车辆接送作业人员上下班:

——从上下班人员集中的地方至露天矿(或车间)主要作业场所,路程超过3000m; ——凹陷露天矿的垂直深度超过100m;

——山坡露天矿的垂直高差大于150m。

采用提升设备运送人员时,应遵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专用人车的配备要求。

5.1.9露天矿边界应设可靠的围栏或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应清除露天矿边界上2m范围内的,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等。露天矿边界上覆盖的松散岩土层厚度超过2m时,其倾角应小于自然安息角。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边界的安全要求。

在露天矿边界设置围栏或警示标志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无关人员接近露天矿边界,引起边界附近的松石滚落,导致在采场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无关人员因疏忽或其他原因发生坠落,伤及自身。这是因为露天矿边界岩体一般风化比较严重,加上受到剥离爆破的影响,其稳定性受到破坏,有些甚至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只要稍微施加一点外力,就有可能发生岩石滚落或滑坡。

清除露天矿边界上2m范围内的,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其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承接平台,这样,即使在露天矿边界2m外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发生倾倒或滑落,也不会直接掉入采场,掩埋采场设备或伤害作业人员。

当露天矿边界上覆盖的松散岩土层超过2m时,为保证覆盖层的稳定,可将其坡角降低。由于松散岩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的坡角等于其自然安息角,因此,为确保露天矿边界的稳定,其覆盖的松散岩土的倾角应小于自然安息角。

5.1.10因遇大雾、炮烟、尘雾和照明不良而影响能见度,或因暴风雨、雪或有雷击危险不能坚持正常生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威胁人身安全时,人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山在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停止作业的规定。

在遇大雾、炮烟、尘雾和照明不良而影响能见度的条件下,或在暴风雨、雪或有雷击危险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作业,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如,能见度低,采场作业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如边坡上有浮石、误入爆破危险区),很可能会受到意外伤害。又如,低能见度导致载重汽车驾驶员的视距不能满足要求,此时若坚持运输作业,很可能会发

生撞车、翻车、坠车等事故。再如,在有雷击危险的情况下,坚持进行爆破作业,很可能会发生早爆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案例] 1968年,在ICI澳大利亚分公司,雷电击爆了纯粹使用非电起爆系统的爆破工程。硝铵炸药沿装药管装进炮孔内,附带一根导爆索的炸药卷作为起爆体,主导爆索由导火索的雷管引爆。那天天气炎热,爆破人员为了图凉快,决定冒雨继续装药,导爆索卷放在爆破区一端的竖桩上,下到每个炮孔中的导爆索由工人沿一排炮孔边移动边从导爆索卷上切取,最后,主导爆索盖在许多装了药的炮孔上。雷电越来越近,最终击中了爆破区里正在进行装药的某个地点,虽然不能准确地确定击中点究竟在哪里,但雷击点很可能是装药管,炸药爆炸,引爆了主导爆索,并沿导爆索反向传爆,导致导爆索爆炸,两名正在装药的工人被炸死,此外被主导爆索盖着的孔内导爆索的端头也部分地被引爆了。

5.1.11设备的走台、梯子、地板以及人员通行和操作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和通行安全。 不应在设备的顶棚存放杂物,并应及时清除上面的石块。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通道和设备管理规定。

5.1.12露天采场应有人行通道,并应有安全标志和照明。

上、下台阶间可设带扶手的梯子或台阶(踏步)作人行通道。梯子下部临近铁路时,应在建筑接近限界处设臵安全护栏。上、下台阶间的人行通道接近铁路时,其边缘应离铁路建筑接近限界0.5m以上;接近道路时,应设在道路路肩以外。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采场人行通道的规定。

5.1.13采掘、运输、排土或其他设备,其主开关送电、停电或启动设备时,应由操作人员呼唤应答,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操作。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采掘、运输、排土或其他设备启动的规定。

5.1.14使用采掘、运输、排土和其他机械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

——设备运转时,不应对其转动部分进行检修、注油和清扫;

——设备移动时,不应上下人员;在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地点,不应有人停留或通行; ——终止作业时,应切断动力电源,关闭水、气阀门。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采掘、运输、排土或其他设备运转、移动和终止作业的规定。

5.1.15检修设备应在关闭启动装臵、切断动力电源和设备完全停止运转后进行,并应对紧靠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带电器件设臵护栏。在切断电源处,电源开关应加锁或设专人监护,并应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设备检修时的安全要求。

5.1.16露天采掘设备的供电电缆,应保持绝缘良好,应不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横过道路、铁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采掘设备供电电缆的有关要求。

5.1.17电力驱动的钻机、挖掘机和机车内,应备有完好的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工具和器材等。停电、送电和移动电缆时,应按规定使用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矿电动设备配备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的规定。

5.1.18采掘、运输等设备从架空电力线路下方通过时,其顶端与架空电力线路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3kV以下,应不小于1.5m;

——3kV~l0kV,应不小于2.0m; ——高于l0kV,应不小于3.0m。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采掘、运输设备与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距离的规定。

5.1.19露天开采应优先采用湿式作业。产尘点和产尘设备,应采取综合防尘技术措施。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开采作业的防尘要求。

露天开采产生粉尘的作业包括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破碎等。

凿岩时,采用湿式凿岩方法,禁止打干眼。 爆破后和铲装时,对爆堆进行喷雾降尘。

汽车运输道路,经常洒水抑尘或喷洒抑尘剂。

破碎口和振动筛,实施喷雾降尘,必要时,设置除尘设备。

5.1.20深凹露天矿的采掘设备与矿用自卸汽车的司机驾驶室,应配备空气调节装臵,禁止开窗作业。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深凹露天矿采掘设备的防尘要求。

深凹露天矿的底部空气流动性差,粉尘和炮烟积聚,不易扩散,造成局部空气质量长期不达标。此外,夏季露天坑底气温偏高,不适宜于室外作业。因此,为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要求深凹露天矿的采掘设备与矿用自卸汽车的司机驾驶室配备空气调节装置,并禁止开窗作业。

5.1.21露天爆破作业应遵守GB6722的规定。爆破作业现场应设臵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其设臵地点、结构及拆移时间,应在采掘计划中规定,并经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批准。 【释义】本条文是对露天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

“露天爆破作业应遵守GB6722的规定”是指露天矿的剥离爆破、生产爆破、二次破碎以及公路和铁路路基爆破、边坡修整爆破等均应遵守GB6722《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对爆破作业分级,爆破设计资质(单位和个人),爆破设计、安全评估、审批,爆破作业环境,爆破施工准备,爆破器材加工,起爆方法与起爆网路,装药(包括预装药)与填塞,爆破警戒与信号,爆后检查,盲炮处理,爆破效应监测,爆破总结,裸露药包爆破、浅眼爆破、深孔爆破、硐室爆破等各种爆破方法,爆破安全距离,爆破器材的储存、保管、收发、运输与销毁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露天矿山进行爆破作业时,应严格按照GB6722《爆破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避炮设施设置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因素有:离主爆区有一定的距离(在爆破冲击波危险范围之外),避开因爆破可能导致滑坡的地段,其方位要能防止飞石和炮烟的危害(如尽量避开爆破最小抵抗线方向,尽量设在爆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通达避炮设施的道路无任何障碍(包括无须爬陡坡),离主爆区的距离要确保起爆人员来得及撤入避炮设施内等。

避炮设施的构筑应坚固紧密,既能抵抗大块飞石的冲击,又能挡住小块飞石的进入。 因避炮设施设置的问题,曾发生过事故。例如,1984年9月15日早班,安徽某铁矿露天采场,界外处理边坡采矿队的李某(电铲司机)带领7人在927—951水平南部进行边坡处理,用掏洞法装了8炮,共用炸药6包,分三个地点点炮,各距2~3m。在采场,当天中午按规定时间放炮的还有三个组,一组在915水平五号溜井破碎大块,二组在采场东部951水平处理边坡,三组在915采场处理根底。以上各组所用导火索长度均为2.2m(燃速110~125s/m)。

界外处理边坡队的放炮地点距避炮洞约500m,采区在927水平,距放炮点约80m,用一个铲斗临时避炮。

放炮前,李某对王某说:“今天中午915水平放炮,你不要到927水平的铲斗避炮了,我在上面看着你。”

11点40分两遍警笛响后,各组开始点炮,王点完炮后,准备上到951水平台阶避炮洞去避炮,但951水平台阶右侧有一个高约1.5m的挡墙,慌乱中王爬不上去,李见此状,急忙从20~30m外跑来将王拉上挡墙。王、李二人沿951台阶向避炮洞急跑,当跑出400m左右时,915水平响了两炮,此时,他们距避炮洞还有80~90m远。王、李见距他们十几米处有一个旧的铲产斗,就跑去避炮,王、李先后钻进铲斗后,紧接着二次爆破及其他各炮均响,铲斗口斜对915水平二次爆破方向,水平距离160m左右,垂高36m,飞石将李打死。 事故主要原因:多处放炮,避炮设施及点炮后的撤离路线欠妥。

5.1.22爆破前,应将钻机、挖掘机等移动设备开到安全地点,并切断电源。 【释义】本条文是对露天矿山爆破前转移设备的规定。

5.2露天开采

5.2.1台阶构成的安全要求

5.2.1.1台阶高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生产台阶高度的确定

矿岩性质 松软的岩土 坚硬稳固的矿岩 砂状的矿岩 松软的矿岩 坚硬稳固的矿岩 采掘作业方式 机械铲装 人工开采 不爆破 爆破 台 阶 高 度 不大于机械的最大挖掘高度 不大于机械的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不大于1.8m 不大于3.0m 不大于6.0m 并段后的台阶高度超过表1的规定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设计确定或经过技术论证,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释义】本条文是对不同矿岩露天开采时台阶高度的规定。

露天矿台阶高度、边坡角的大小和边坡是否稳定极大地影响着露天矿开采的经济效果和人员、设备的安全,甚至直接威胁着露天矿的寿命,因此,国内外从事露天开采的设计研究人员,露天矿安全法规标准的研究制定人员,对此问题都极为重视。在确定本条文时,主要依据为:

1、原苏联露天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露天作业统一安全规程》第34条规定:“台阶高度不准超过:用无爆破的机械铲式单斗挖掘机采掘时——挖掘机的最大铲挖高度;坚硬矿岩采用单排或双排孔爆破,机械铲式单斗挖掘机采掘时——不大于挖掘机铲挖高度的1.5倍(这时爆堆高度不应超过挖掘机的铲挖高度);用索斗铲、多斗铲挖掘机和斗轮挖掘机采掘时——铲挖高度或深度;用人工方法开采松散矿岩时——3m;开采软而稳固以及整体岩石时——6m。

坚硬矿岩用多排孔爆破并采用机械铲式单斗挖掘机采掘时,爆堆高度不得超过挖掘机铲挖高度的1.5倍。铲挖这种矿岩爆堆时,必须采取辅助性措施,防止形成的虚悬伞檐随时崩落。

2、美国《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安全卫生标准》的规定

所采用的采矿方法,应能保持人员执行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时,工作或行走的边帮、台阶坡面和边坡的稳定性。当需要采用阶段开采时,阶段的宽度和高度,取决于平整阶段或者边帮、阶段坡面和边坡撬毛所使用的设备型号。

3、加拿大安大略《矿山和矿山企业规程》的规定 金属或非金属露天矿开采时: (1)工作面垂直高度不应超过25m;

(2)除采用硐室爆破开采外,不得在工作面底部掏槽。 4、印度《金属矿山规程》的规定

印度《金属矿山规程》仅对人工开采的台阶高度作出了规定,即:当矿体系由相当坚硬而致密的岩层构成时,地区监察员可通过书面指示并依照其规定的条件,允许当台阶的宽度不小于6m时,其高度可增加到7.5m。又,当矿山及其部分有特殊困难时,首席监察员可通过书面指示并依照其规定的条件,放松本条的规定。

任何人不得在边坡或台阶坡面下部掏槽,以免产生悬顶。 5、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露天矿山安全与卫生实用规程》规定:人力装载的台阶工作面的垂直高度不得超过8m,机械装载的台阶工作面的垂直高度不得超过20m,除非主管当局经过检查后书面同意,才能超过这个高度。

6、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露天矿的开采强度,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陡帮开采由试验研究进入实施阶段,在一些矿山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台阶高度由12m向高台阶发展,白云鄂博矿扩建,台阶高度由12m改为14m;英德石灰石矿、水厂铁矿、南芬铁矿、攀枝花兰尖铁矿等台阶高度均为15m;齐大山铁矿台阶高度18m。我国“八?五”科技攻关已完成以台阶高度18m及其配套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提高露天矿开采强度的研究”。 7、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条的规定是有充分依据、符合国情和可行的,应认真执行;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从事露天矿山开采的设计研究人员,经过方案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台阶构成的有关参数,也是合理的。

5.2.1.2挖掘机或前装机铲装时,爆堆高度应不大于机械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释义】本条文是关于露天开采爆堆高度的规定。

5.2.1.3非工作台阶最终坡面角和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应在设计中规定。

采矿和运输设备、运输线路、供电和通讯线路,应设臵在工作平台的稳定范围内。 爆堆边缘到准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2.5m;到窄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2.0m;到汽车道路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m。

5.2.2穿孔作业

5.2.2.1钻机稳车时,应保持与台阶坡顶线足够的安全距离。千斤顶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台车为1m;牙轮钻、潜孔钻、钢绳冲击钻机为2.5m。千斤顶下不应垫块石,并确

保台阶坡面的稳定。钻机作业时,其平台上不应有人,非操作人员不应在其周围滞留。钻机与下部台阶接近坡底线的电铲不应同时作业。钻机长时间停机,应切断机上电源。

穿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中轴线与台阶坡顶线的夹角应不小于45°。 【释义】本条是钻机与台阶坡顶线安全距离的规定,目的是为了防止钻机从作业台阶上坠落。

选择稳车千斤顶中心点作为安全距离计算的起点,是因为稳车作业时,真正承力的是千斤顶而不是履带,这样规定更合适些。具体安全距离大小的规定主要是考虑设备高度或设备重心的高度。

根据我国目前露天矿所用凿岩设备的实际情况,本条对台车的安全距离也作出了规定。 根据各有关单位的生产实际,本条规定在钻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纵轴线与坡顶线的夹角不得小于45°,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钻机凿岩时倾翻及从作业台阶上坠落,另一方面是为了一旦发生边坡塌落,钻机易于脱离险境。

5.2.2.2钻机靠近台阶边缘行走时,应检查行走路线是否安全;台车外侧突出部分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为2m,牙轮钻、潜孔钻和钢绳冲击式钻机外侧突出部分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为3m。 【释义】本条是钻机行走时与台阶坡顶线安全距离的规定,目的是为了防止钻机从台阶上坠落。

钻机顺坡顶线行走时。一旦发生倾倒,钻机可能翻到下个台阶。如大冶铁矿,由于忽视了行走时的检查,曾造成钻机翻到下两个台阶的重大事故。

5.2.2.3钻机移动时,机下应有人引导和监护。钻机不宜在坡度超过15°的坡面上行走;如果坡度超过15°,应放下钻架,由专人指挥,并采取防倾覆措施。行走时,司机应先鸣笛,履带前后不应有人;不应90°急转弯或在松软地面行走;通过高、低压线路时,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钻机不应长时间在斜坡道上停留;没有充分的照明,夜间应不远距离行走。起落钻架时,非操作人员不应在危险范围内停留。

【释义】本条是关于钻机和钻架移动的安全要求。

钻架的重心在钻架上,钻机在水平地面行走时,钻架的重力(mg)通过钻架重心并垂直钻台和地面,行走平稳。当钻机在坡度为α的坡面上行走时,钻架的重力(mg)不通过钻架重心而与钻架成α角,形成一个与上坡方向相反的力矩,此力矩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当α达到某一限值时,钻机将倾覆,因此,钻机在爬坡或下坡时,坡角不能超过钻机的技术爬坡能力,当坡度超过15°时,必须放下钻架,改变力矩的作用点,由专人指挥,并采取防止倾覆措施。

5.2.2.4移动电缆和停、切、送电源时,应严格穿戴好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缆钩;跨越公路的电缆,应埋设在地下。钻机发生接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同时禁止任何人上、下钻机。打雷、暴雨、大雪天或大风天气,不允许上钻架顶作业。禁止双层作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

5.2.2.5挖掘台阶爆堆的最后一个采掘带时,相对于挖掘机作业范围内的爆堆台阶面上相当于第一排孔位地带,不应有钻机作业或停留。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机与钻机在台阶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规定。

工作帮每一个台阶的稳定的坡顶线,只有在爆堆的最后一个采掘带挖掘完毕后,才能完全揭示出来。当电铲在挖掘最后一个采掘带时,台阶上正对挖掘机作业范围的第一排孔位上如有钻机作业或停溜,钻机可能处于坡顶线附近的不稳定区域内,随着爆堆的挖掘,可能造成工作帮坍塌而导致钻机失稳滑落或倾翻事故。

5.2.3铲装作业

5.2.3.1挖掘机汽笛或警报器应完好。进行各种操作时,均应发出警告信号。夜间作业时,车下及前后的所有信号、照明灯应完好。

5.2.3.2在挖掘机作业时,发现悬浮岩块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设备开到安全地带。

5.2.3.3挖掘机作业时,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不应有人停留。

5.2.3.4运输设备不应装载过满或装载不均,也不应将巨大岩块装入车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车事故。

5.2.3.5装车时铲斗不应压碰汽车车帮,铲斗卸矿高度应不超过0.5m,以免震伤司机,砸坏车辆。

5.2.3.6不应用挖掘机铲斗处理粘厢车辆。

5.2.3.7两台以上的挖掘机在同一平台上作业时,挖掘机的间距:汽车运输时,应不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径的3倍,且应不小于50m;机车运输时,应不小于二列列车的长度。 5.2.3.8上、下台阶同时作业的挖掘机,应沿台阶走向错开一定的距离;在上部台阶边缘安全带进行辅助作业的挖掘机,应超前下部台阶正常作业的挖掘机最大挖掘半径3倍的距离,且不小于50m。

【释义】本条是关于台阶上下同时进行挖掘作业的规定。

两阶段之间的边坡会随着下阶段电铲的铲装作业而移动,为了上阶段捣货电铲的安全,避免翻机,下部电铲埋铲事故,捣货电铲必须超前下阶段的正常作业电铲,据矿山经验,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电铲最大挖掘半径的2.5倍。

5.2.3.9挖掘机工作时,其平衡装臵外型的垂直投影到台阶坡底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m。

操作室所处的位臵,应使操作人员危险性最小。

挖掘机工作时,其尾部到阶段坡底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m,是为了防止人员在阶段坡底时,挖掘机尾部撞伤人员而提出的。人的肩宽0.5~0.6m,人肩距机尾仍有0.4m。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人行道的宽度不得小于0.8m”,《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人行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1公尺”, 机尾到坡底线的水平距离实际上为临时的人行通路。

5.2.3.10挖掘机应在作业平台的稳定范围内行走。挖掘机上下坡时,驱动轴应始终处于下坡方向;铲斗应空载,并下放与地面保持适当距离;悬臂轴线应与行进方向一致。 5.2.3.11挖掘机通过电缆、风水管、铁路道口时,应采取保护电缆、风水管及铁路道口的措施;在松软或泥泞的道路上行走,应采取防止沉陷的措施;上下坡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5.2.3.12挖掘机、前装机铲装作业时,铲斗不应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通过。装车时,汽车司机不应停留在司机室踏板上或有落石危险的地方。 5.2.3.13挖掘机运转时,不应调整悬臂架的位臵。

5.2.4推土机作业

5.2.4.1推土机在倾斜工作面上作业时,允许的最大作业坡度,应小于其技术性能所能达到的坡度。

5.2.4.2推土机作业时,刮板不应超出平台边缘。推土机距离平台边缘小于5m时,应低速运行。推土机不应后退开向平台边缘。

5.2.4.3推土机牵引车辆或其他设备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被牵引的车辆或设备,有制动系统,并有人操纵;

——推土机的行走速度,不超过5km/h;

——下坡牵引车辆或设备时,不用缆绳牵引; ——有专人指挥。

5.2.4.4推土机发动时,机体下面和近旁不应有人作业或逗留。推土机行走时,人员不应站在推土机上或刮板架上。发动机运转且刮板抬起时,司机不应离开驾驶室。

5.2.4.5推土机的检修、润滑和调整,应在平整的地面上进行。检查刮板时,应将其放稳在垫板上,并关闭发动机。

任何人均不应在提起的刮板上停留或进行检查。

5.2.5采场塌陷和边坡滑落的预防

5.2.5.1开采境界内和最终边坡邻近地段的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应及时标在矿山平面图上,并随着采掘作业的进行,及时设臵明显的警示标志。 【释义】本条是关于开采境界内与最终边坡邻近地段的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的安全管理要求。

露天开采境界内或最终边坡邻近地段,若存在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且矿山平面图上未予标识,则随采掘作业的进行,在露天开采工作面接近废旧巷道、采空区、溶洞的顶板时,废旧巷道、采空区、溶洞的顶板极有可能因其承载能力不足而突然发生跨落,进而掩埋露天开采设备和作业人员。因此,为保证露天生产安全,露天开采境界内或最终边坡邻近地段的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应在矿山平面图上标出,划出安全境界,并及时设置明显标志。在露天开采工作面临近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坠落人员和设备。

5.2.5.2开采境界内的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应至少超前一个台阶进行处理。处理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报主管矿长审批。

【释义】本条是关于开采境界内的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的处理要求。

开采境界内的废旧巷道、采空区和溶洞是露天开采的重大隐患,严重威胁采场生产安全,必须超前一个台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正常生产。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超前钻探或物探的方式探明其位置和空区大小,采用VCR法等特殊爆破方式予以揭露,对体积不大的空区事先充填等。

废旧巷道、采空区和溶洞处理前,应编制施工设计,包括安全措施,并报主管矿长审批。对露天矿边坡和底板动态要作周密监测,当发现岩层的移动征兆就应停止作业。

5.2.5.3对采场工作帮应每季度检查一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一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采场工作帮的安全管理要求。

根据矿山边帮管理经验制定。定期和有重点地检查边帮的稳定情况,对预防滑坡,防止伤亡事故是有效的。

特别是岩体构造发育,软弱夹层较多的矿山,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防止因雨水冲刷而导致滑坡。

5.2.5.4邻近最终边坡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最终边坡的稳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邻近最终边坡的作业要求。

露天矿的最终边坡由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和清扫平台、安全平台、运输平台等要素组成。影响最终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硬度、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等;

(2)地质构造:包括破碎带、断层、节理裂隙和层理面构成的弱面,不稳定的软岩夹层,以及遇水膨胀的软岩等;

(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静压力和动压力;地下水活动对岩层稳定性的影响; (4)强烈地震区地震的影响;

(5)开采技术条件和边坡存在的时间。

为了保证采场最终边坡的稳定,边坡的形成一般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靠近最终边坡的1~2排炮孔采用斜孔、光面爆破、加密孔距等控制爆破。 (2)减少炮孔装药量,采用微差爆破,减少爆破对边坡的震动。 (3)水文地质复杂的矿山,进行专门的疏干工作。

5.2.5.5在邻近最终边坡爆破时,应采用控制爆破减震。

【释义】本条是关于邻近最终边坡的爆破要求。

爆破震动是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爆破作业是露天矿山经常进行的,当爆破地震波通过岩体时,给岩体的潜在破坏面以附加的动力,可使岩体的原有结构面规模扩大,条件恶化,并可产生次生结构面(爆破裂隙),从而促使边坡破坏。也就是说,露天边坡在爆破的反复震动作用下,其稳定性会受到影响,直至遭受破坏而发生滑坡事故。 爆破地震有害效应的大小与一次爆破的装药量和爆破形式有关。一般来说,硐室爆破和常规深孔爆破,因其一次爆破装药量较大,而且集中,爆破地震有害效应也较大,可能破坏最终边坡的稳定。因此,邻近最终边坡,禁止采用硐室爆破和常规深孔爆破,而应采用控制爆破地震的减震爆破。

控制爆破地震的爆破方式有: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缓冲爆破和减震爆破。 预裂爆破的实质是沿设计边坡境界开挖面,钻凿一排间距较小的密集炮孔,每孔装入少量炸药,在开挖区主炮孔爆破之前先起爆,从而在岩体中沿预裂孔联线形成有一定宽度的裂隙(或预裂带),以此来隔离或降低主炮孔爆破产生的应力波和地震波对边坡的作用。同时,由于预裂孔孔径较小,不偶合装药,采用低猛度炸药爆破,因而预裂孔爆破对边坡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大大减小,并且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光滑的预裂面。

光面爆破是沿设计开挖线钻凿一排间距较小的炮孔,孔内适当少装药,在主爆孔爆破后再起爆,以得到一个光滑平整的开挖边界面,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缓冲爆破是沿设计的轮廓面上钻凿一排加密的炮孔,即减小抵抗线、孔距和装药量,以限制爆破的后冲,减少顶部龟裂和降低地震效应,使爆破后沿缓冲孔联线破裂成平整光面的一种控制爆破方法。

减震爆破是指邻近边坡的生产爆破采用微差爆破,斜孔爆破,减少炮孔超深,减少装药量,限制最大段药量和总药量等综合措施,达到减震的目的。

5.2.5.6邻近最终边坡的采掘作业,应按设计确定的宽度预留安全、清扫平台、运输平台。应保持台阶的安全坡面角,不应超挖坡底。局部边坡发生坍塌时,应及时报告矿有关主管部门,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每个台阶采掘结束,均应及时清理平台上的疏松岩土和坡面上的浮石,并组织矿有关部门验收。

【释义】本条是关于邻近最终边坡的采掘作业的规定。

根据矿山边帮管理经验制定,在各种情况下,平台宽度必须保证能用机械化法清理。当

运输平台的宽度不小于规定的保安平台的宽度时,在此水平无需设置特殊的保安平台。 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除了检验平台和坡面的清扫情况外,还应检验平台、坡面角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坡底是否超挖,以及整个边坡的稳定情况,并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要报告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5.2.5.7对运输和行人的非工作帮,应定期进行安全稳定性检查(雨季应加强),发现坍塌或滑落征兆,应立即停止采剥作业,撤出人员和设备,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报告矿有关主管部门。

对地质构造发育地段原步检查记录的不稳区段应重点检查,不可忽视小的边坡滑落现象:它往往是大的坍塌或滑落的先兆。

5.2.5.8遇有岩层内倾于采场,且设计边坡角大于岩层倾角;或有多组节理、裂隙空间组合结构面内倾采场;或有较大软弱结构面切割边坡、构成不稳定的潜在滑坡体的边坡,应事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5.2.5.9露天采场各作业水平上、下台阶之间超前距离,应在设计中明确规定。不应从下部不分台阶掏采。采剥工作面不应形成伞檐、空洞等。

5.2.5.10边坡浮石未清除完毕前,其下方不应生产。人员和设备不应在边坡底部休息或停留。

5.2.5.11在境界外邻近地区堆卸废石时,应遵守设计规定,保证边坡的稳固,防止滚石、滑塌的危害。并且废石场不应成为作用于边坡的附加荷载。

堆卸废石的区域应在采场岩石自然安息角最大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以防止采场边坡承受压力过大。

5.2.5.12根据边坡的稳定类型分区特点确定各区监测级别,对边坡应进行定点定期观测,包括坡体表面和内部位移观测、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爆破震动观测等,技术管理部门应及时整理边坡观测资料,据此指导采场安全生产。 【释义】本条是关于边坡稳定性监测的规定。

边坡稳定性监测是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和表征稳定性变化的边坡行为状态反复观测,以研究边坡的稳定程度及变化规律。

露天矿边坡监测分为三级:Ⅰ级监测是对总体边坡进行全面、定期检测,目的是测定边坡的初始状态,较早发现不稳定区段,以便对不稳定边坡进一步观测、研究,为修改设计和治理边坡积累资料;Ⅱ级监测是对不稳定边坡的监测,目的是确定不稳定区的范围,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及破坏过程,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预测边坡破坏的发展趋势,防止意外滑坡。Ⅲ级监测是对实际不稳定区进行全天侯监测,以指导采场的安全生产,在适当时期作出预测预报,撤出人员和设备。

边坡监测的方法有:位移监测(包括表面位移观测和岩体内部位移观测)、水压监测、震动监测、加固工程结构物载荷观测等。

移动状态是边坡稳定性最直观而灵敏的反映,许多观测资料表明,除局部坍塌和大爆破引起的边坡破坏外,具有一定规模的滑坡,从开始变形到最后破坏,都具有明显的移动过程。这一过程视边坡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从1~2个月到几年,累计位移从1~2dm到几米。通过仔细监测,可以争得足够时间,以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大冶铁矿象鼻山闪长岩边坡,从1978年8月发生明显位移(70mm)到1979年7月11日上午10时30分剧烈崩落,历经近1年的时间,滑前测点最大位移量达3.131m。由于进行了有效的监测、预报,既保证了生产计划的完成,又避免了意外损失。

地表测点的位移可采用测量学的方法观测,一般用前方交会、极坐标法、视准线等方法测平面位移;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竖直位移。也可用边角测量和摄影测量进行三维测量,同时观测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地面钢丝伸长计能测量测点沿钢丝方向的相对位移,也是一种常用的监测装置,一般在Ⅱ级监测中用作安全报警器。

地表位移观测资料整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测点初始坐标的计算,位移量计算,计算位移矢量的方向要素,绘制位移——时间变化曲线,绘制平面位移矢量图以及剖面上的位移矢量图。

岩体内部位移观测可以准确确定边坡岩体内破坏面(带)的位置及破坏状况。边坡岩体内部位移通过钻孔或边坡内的排水坑道观测。钻孔观测装置有水平钻孔伸长计和钻孔倾斜仪。

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是边坡监测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包括:

(1)检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时所预测的状态,如果实际地下水状态与预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则要重新评价边坡稳定性。监测水压变化,预报不稳定体的破坏状态。

(2)使用采场早期地下水压、水量的观测资料,预测采场向下延深过程中的地下水状态。

(3)检验疏干效果。采用钻孔水压计监测边坡可能破坏体内及可能破坏体后面的地下水头。

应当定期地对水压进行监测,并辅以采场涌水量、降水量监测,绘制采矿场地下水等水头线图。监测周期视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类型而定,一般在雨季、出现不稳定迹象地段、疏干系统开始工作期应加密观测次数。监测资料较完整时,可分别绘制涌水量Q、水头H、影响半径R、以及边坡渗出段高度Δh随潜水面下降值s的变化曲线。

震动监测包括爆破震动测量和岩石噪音监测。岩音监测主要是采用岩体声发射仪来记录、统计岩体内因断裂发出声音的频度、幅度分布、振动持续时间等多种信息,从而对边坡破坏作出预报。岩石噪音监测主要用于Ⅱ级监测。

加固工程结构物载荷观测主要有测力计测量和电阻应变仪测量。锚索、锚杆载荷及挡土墙压力,一般采用测力计测量。常用的测力计有电阻应变测力计和钢弦测力计,可制成压缩式,也可制成拉伸式。测量结果及时绘制载荷——时间变化曲线,如果载荷增加,说明边坡还在位移;载荷下降,应及时对预应力锚索、锚杆加载。

钢轨抗滑桩受力状态采用直接在钢轨上分段贴电阻应变片,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的方法,计算钢轨应力状态,推算边坡应力,确定滑动面位置。测量结果绘制成应变——时间变化曲线、应力分布图或弯矩图。

5.2.5.13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边坡管理的规定。

露天矿山,特别是深凹大露天矿,边坡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很复杂的工作,而且各个矿山的具体情况又不同,各矿山应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来负责边坡治理的技术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也要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尤其是矿山地质测量部门。

露天矿边坡的整治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边坡稳定性和把潜在的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尽管在边坡治理方面花费较大,但考虑到因滑坡造成的损失和清除大量废石的费用和安全意义后,就可以发现这种支出是合理而不可少的。我国一些老矿山相继建立了边坡技术管理机构和边坡施工维护队伍,为露天矿边坡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一些矿山通过实践总结出:早期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对症下药;治早治好,

防止恶化的边坡整治原则,同时普遍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整治:

1、清扫维护: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边坡进行经常性的清扫维护,将台阶上松散杂乱的滚石清除干净。有条件的矿山应建立专门清坡队伍,配备必要设备,进行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清扫维护。如果在大区范围内有破碎岩层存在时,应及时刷帮或采取其它措施。

2、消坡减载:通过改变边坡形状即降低边坡高度或放缓边坡角,消坡减载,永久性地改变边坡岩体内应力状态,是改善边坡稳定性的最便宜方法。但在消坡减载的同时,既降低了引起破坏的滑动力,又降低了正应力和抗滑摩擦力,因此,在实施消坡减载措施之前,要根据潜在不稳定体的实际工程条件,进行施工设计,反复验算其稳定性,证明其有效性。

3、疏干排水:地下水引起边坡稳定性降低,主要是岩体内潜在滑动面上水压力的作用,疏干的首要目的是要把边坡地段内水压力降低到允许的程度。疏干系统的选择,主要根据边坡含水体的地质特征、水力性质、渗透性能,以及较大构造的位置,优势不连续面与优势渗流带的空间分布。一般,岩体渗透系数在10-5cm/s以上者,疏干很可能成功;渗透性很差的岩体,难以疏干。疏干设计时,要考虑疏干装置的有效泄水面积、疏干时间、给水量,以确定适宜的疏干方式。露天矿边坡常用的疏干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竖直井抽水,巷道疏干等。

4、控制爆破:控制爆破是维护露天矿边坡稳定有效的办法,主要方法有:在靠近最终边坡附近采用预裂爆破;在岩石整体性差、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程度不一、难以形成预裂面的情况下采用光面爆破;在预裂爆破和正常爆破之间采用缓冲爆破;临近边帮的生产爆破采用减震爆破等。

5、人工加固:人工加固边坡是一种对岩体进行人工补强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以提高岩体的粘结强度为主的注浆加固法和以增加滑动面摩擦力为主,外加支挡结构的加固法。后者根据加固材料和支挡形式分为四类:

(1)挡墙:包括钢筋混凝土挡墙和重力式挡墙两类,见图5—12g所示。

(2)锚杆(索):分为预应力锚杆(索)和注浆锚杆(索)两大类,见图5—12a和e所示。

(3)抗滑桩:分为刚性桩与弹性桩两大类,见图5—12b和c所示。

(4)综合支档结构。常用的支档有:锚杆+档墙;锚杆+抗滑桩;锚杆+档墙+抗滑桩,如图5-13所示。

图5-12 加固方法

1-钢筋混凝土锚杆;2-钢筋混凝土桩及水泥胶结;3-大直径管桩;

4-钢筋混凝土苟桩;5-锚索;6-悬挂式钢筋混凝土墙; 7-由岩石构成的扶壁;8-钢筋混凝土支撑墙;9-钢筋混凝土护墙。

图5-13 滑体的综合治理

1-钢筋混凝土管桩;2-锚杆;3-水泥胶结带;4-悬挂式钢筋混凝土墙。

挡墙只能加固一个台阶规模的岩体,由于其基脚不能有变位,它所能承受的滑坡推力是很有限的。

预应力锚杆(索)是一种常用的支挡结构,可以加固数个台阶规模的滑体,如果被加固的岩体松散、破碎,则在坡面上要设置较大的墩台。

用抗滑桩加固的滑体规模可以较锚杆加固的要大,当岩体松软破碎时,还可用挖空桩加固。

当滑体规模超过5~6个台阶时,则往往需要考虑综合支挡结构。

5.2.6联合开采

【释义】本条是关于联合开采的安全要求。

联合开采是指在同一矿体范围内(沿走向或沿倾向),既有露天开采又有地下开采。其开采方式有三种:

一是全面的联合开采,也就是从设计开始即考虑采用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

二是初期露天开采,生产若干年后转为地下开采,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时期的联合开采。

三是初期采用地下开采,因地下开采贫化损失大或存在内因火灾等等情况而转为露天开采,在地下转露天过渡时期的联合开采。

5.2.6.1在地下开采的岩体移动范围内(包括10~20m保护带),若不采取技术措施,不应同时进行露天开采。

【释义】本条是关于在地下开采的岩体移动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的安全要求。

在确定露天和地下开采范围时,应避免在地下采空区错动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否则会因地下开采引起上部岩石移动,降低露天采矿的生产效率,严重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和经济指标,增加人员和设备的危险性,如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多年的河南滦川钼业公司某矿,曾发生过露天开采设备坠入井下采空区的事故。

这里可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 1、分区分期交替过渡:对走向长度大或多区开采的露天矿,在转入地下开采时,可采取分区、分期的过渡方案,这种过渡方案简单易行,可避免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作业的干扰和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如松树卯矿,矿体走向长2000m,划为南北两个露天采矿场,日生产能力2000t,采取先北露天,后南露天向地下开采交替过渡,持续生产平稳可靠。

2、避免形成地压集中:地压集中会影响露天与地下的生产安全,露天开采保持与地下开采有一定的超前安全距离(80~100m)。露天坑底与地下采场之间留有必要的境界顶柱和矿房间矿柱。

3、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为避免或防止露天爆破对地下井巷和采矿场的破坏作用,临近露天底的穿爆作业不要超深;控制露天爆破的装药量;采用分段微差爆破,挤压爆破等减震措施;避免使用硐室爆破。同时还要防止露天与地下爆破的相互影响。

4、加强监测:建立必要的岩石移动观察队伍,掌握一定的岩移观测手段,随时掌握地下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确保露天边坡和生产作业的安全。

5、在地下开采岩体移动界线以外的水方向上,应采取措施或增设防洪堤、截水沟,拦截地表泾流经露天采场涌入井下,在露天与地下沟通的井巷或采空区要采取防水措施,必要时,设置防水闸门。要确保水泵房的正常运转和防止泥沙突然溃入井下。

5.2.6.2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的露天边坡角,应根据影响程度适当减小; ——露天与地下各采区间的回采顺序,应在设计中予以规定,以保护露天采场边坡的稳

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地下与露天同时开采的安全要求。

1、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上的露天最终边坡角,应根据影响程度适当降低。

美国贝尔克里铜矿主要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富矿,用掘进的废石和贫矿充填。以后扩大露天开采境界,由l50m增加到300m开采深度,将地下开采影响较大地段的露天矿边坡角由45°改为38°

原苏联“柴良诺夫斯基”多金属矿.在1951年决定用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其开采深度为305~343m,在基岩中的露天边坡角取40~41°,而与地下巷道投影接触处的边坡角取33~35°。另在“夫兰克”露天采矿场,从边坡底部的一帮进行地下采煤,开采7个月后露天边坡发生了滑落。同时也观察到,滑坡地点往往是在地下有大量的采空区的地方。 铜山铜矿在铜山采区,露天采场北部边坡下同时用地下开采5号矿体,在露天采场结束后不久,由于地下采空区冒落,导致露天边坡产生大量滑落。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上的露天边坡角,应适当降低,降低多少,应在设计中详细论证。

2、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必将增加双方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是地下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露天采场的岩石移动从而影响露天边坡的稳定,或给穿孔爆破、电铲作业及道路和铁路运输造成困难,另一方面是露天大爆破也会影响地下巷道和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导致顶板冒落和泥石流灌入,从而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甚至会因泥浆灌入而导致地下采区停产。

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是确保露天开采安全生产的关键,为此,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1)合理选择地下开采的采矿方法和回采顺序:在露天采场下部进行地下开采作业与

在建筑物下开采的情况类似,只要采取适当的采矿方法(如采用不回采矿柱采矿法,或只回采矿房的密实水砂充填采矿法,或水砂充填矿房、胶结充填矿柱的联合采矿法),并合理安排露天与地下各采区间的回采顺序(如地下开采回采露天矿边坡下的残留矿体时,采取沿走向由矿体两端向边坡后退方式进行,使边坡附近的坍落漏斗逐渐发展,最终形成条带状的宽崩落区,以保护露天矿下部台阶不受塌落岩石的威胁),控制露天爆破一次起爆药量,将对露天边坡的稳定起最大作用。我国铜山铜矿和原苏联吉申斯基多金属矿等均有这方面的例子。

(2)对原露天开采建立的监测点要继续利用,适当配备专职的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地下开采点附近的观察。

(3)对原露天边坡采取的疏干排水措施,应尽可能的充分利用,保持原有排水系统的完整。

(4)设计中应依地质情况,明确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超前安全距离,境界顶柱的厚度等,并且在生产中严格遵守。

(5)要经常对边坡岩石的位移,岩体的变形等进行监测,掌握其移动情况和规律,适时作出边坡可能滑动的预报,及时采取有关措施,确保生产的安全。

5.2.6.3露天与井下爆破相互影响时,不应同时爆破,且爆破前应通知对方撤出危险区内的人员。

规模较大的爆破作业,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报主管矿长或总工程师批准。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与井下爆破相互影响,或进行规模较大的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

露天与井下爆破相互影响,是指一方的爆破有害效应(爆破震动、冲击波、炮烟等)会危及另一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如露天爆破可能导致井下作业面冒顶片帮、透水、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安全通道堵塞、装药炮孔早爆或拒爆等;井下爆破可能导致露天工作面塌陷、边坡滑落、有毒有害气体积聚、装药炮孔早爆或拒爆等。因此,露天与井下爆破相互影响时,不应同时爆破,一方爆破,爆破前应通知另一方撤出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设备。

规模较大的爆破作业,应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包括爆破设计前对爆破区域进行地形地质勘测,对爆破区域周围环境、建(构)筑物及设施进行调查,并确认爆破区域无岩体冒落或边坡滑落危险,地下爆破作业区的炮烟浓度不会超标,爆破不会造成巷道涌水,作业通道安全通畅,作业区光线充足、照明符合要求,作业面支护完整可靠且支护规格符合要求等;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编制爆破设计书,且设计所依据的资料完整、可靠,设计方法和爆破参数选取合理,起爆网路作过准爆性验算或试验,对存在的爆破有害效应有可靠的监测、防护和控制措施,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抢救措施等;爆破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形测量结果、地质条件等与原设计不相符时,及时修改设计或采取补救措施;起爆前能有效通知爆破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设备撤离,并能有效警戒;爆破完毕有专业人员专门检查露天边坡和地下井巷的稳定情况等。

5.2.6.4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应将全部地下巷道、采空区和矿柱的位臵,绘制在矿山平、剖面对照图上。地下巷道和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应在设计中确定。地下开采的塌陷区范围内,不应布臵重要矿山工程。

【释义】本条是关于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的安全要求。

地下开采转为露天开采,大都系地下开采损失较大或因泥水下灌、地下开采发生内因火灾等原因引起的。国内如铜官山铜矿、铜山铜矿、弓长岭铁矿某些坑口以及海城滑石矿、焦家金矿(露头)等。

地下开采转为露天开采的矿山,主要应解决好露天矿的生产和安全问题。如测定地下采空区的位置,掌握地下开采时的岩石移动范围和应力重新分布情况。 地下井巷以及采空区对露天采场的安全影响极大,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应将全部巷道、采空区和矿柱的位置,绘制于矿山平、剖面图上,以便于地面采场安全地组织生产。对地下巷道和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充填法和爆破处理方法。选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各矿的具体条件而在设计中确定,并要严格实施,否则,终是隐患。

在首先采用地下开采(特别是用崩落法开采)的矿山,在其上部转而采用露天开采并与地下井巷联合开拓时,要注意避免把井巷设置在已采区的岩移带范围内。如原苏联某矿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由于在露天采场范围内,存在地下开采的移动带或采空区,常使溜井井壁塌落而堵塞。

5.2.6.5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时,对地下开采的上部边界,应根据所选用的采矿方法,在设计中确定境界安全顶柱的规格或岩石垫层的厚度。设计排水方案时,应考虑原露天坑的截排水能力;采矿方法选择时,应考虑边坡稳定性和产生泥石流对地下开采的影响。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开采改为地下开采的安全要求。

从几个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的实例说明,当采用双步骤回采的空场采矿方法时,应留境界安全顶柱。

境界顶柱的厚度主要取决于矿岩的稳固性和爆破技术(包括露天与地下)。在国内,对矿岩稳固的矿山,其厚度一般在10m左右,有的也取回采矿房跨度的一半。原苏联认为当矿岩的普氏系数(f)介于5~12之间时,境界顶柱的厚度应等于或大于矿房的跨度,实际矿房的顶柱厚度为10~30m。

境界顶柱的稳定性,是随着采空区时间的增长和采空区面积的扩大而减弱,在一定的矿山压力条件下,将由于应力集中而破坏。所以,缩短采空区存在的时间,减少采空区的尺寸,是增强境界顶柱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当采用单步骤的崩落采矿法时,应在回采前或回采放矿末期处理采空区,造成一定厚度的岩石垫层。

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当上部矿体面积大,废石来源充足、运距短时,可采用废石作覆盖层;无废石回填时,采用大规模爆破崩落两盘边坡围岩形成覆盖层;若过渡阶段初期采用两步骤回采留顶柱方案而以后改用崩落法开采时,要注意在初期矿房回采的拉底水平以上留6~8m厚度的矿石缓冲层,爆破露天境界顶柱和其他矿柱的同时,用深孔和硐室爆破围岩,随着第一阶段回采的推进,覆盖岩层也跟着扩展,当第一阶段回采放矿结束后,覆盖层也随之形成了。

覆盖层的厚度一般为15~20m,覆盖岩石的块度应大于崩落矿石的块度,以防止泥沙岩块混入。

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除采用胶结充填法以及留有较厚的境界顶柱或平缓的山坡地形矿体外,由于露天坑的存在,在回采初期形成很薄的岩石塌陷区并有较多的井巷与露天采场相通,给坑内开采的防、排水带来影响。设计中,应对此问题进行仔细研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除按20小时排出24小时的地下最大涌水量外,尚应考虑解决由集中降雨引起的短时涌水量问题。

松树卯铜矿于l 969年的一次降雨,由于北露天采矿场下面的地下防水闸门未关严,从该采场汇人的涌水量远大于地下原设计的水泵的排水能力,造成淹井事故,停产达一月之久。可见,应在防、排水设计中制订综合措施,解决集中降雨引起的短时涌水量问题。

5.2.7分期开采和陡帮开采

5.2.7.1分期开采应遵守下列规定:

——安全平台宽度应不小于15m; ——采用陡帮扩帮作业时,每隔60m-90m高度,应布臵一个宽度不小于20m的接滚石平台。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分期开采的安全要求。

露天矿分期开采是在储量较大、开采年限较长(服务年限在40~50年以上)时,选择矿石多、岩石少、开采条件好的地段作为第一期开采(生产年限不少于10~15年),把大量岩石推迟到以后剥离,以减少基建投资(包括基建工程量和设备数量),降低矿石成本,并使矿山早日投产和达产。

分期开采的采场边帮,一般有一部分是最终边帮,其余部分为临时边帮,有时全为临时边帮。

为了给将来扩帮创造有利条件,除运输平台及接碴平台外,其余平台一般为10~15m,其中安全平台不宜过窄,一般留15~25m为宜。另外,为确保扩帮时下部采矿平台的安全,在临时边帮上,根据扩帮工作面高差及上部的安全平台的宽度,每隔60~90m高度需设置一个20~40m宽的接碴平台,以截住上部扩帮平台掉下来的滚石,必要设置挡碴墙。

5.2.7.2陡帮开采应遵守下列规定:

——陡帮开采工艺的作业台阶,不应采用平行台阶的排间起爆方式,宜采用横向起爆方式;

——爆区最后一排炮孔,孔位应成直线,并控制炮孔装药量,以利于为下一循环形成规整的临时非工作台阶;

——在爆区边缘部位形成台阶坡面处进行铲装时,应严格按计划线铲装,保证下一循环形成规整的临时非工作台阶;

——爆破作业后,在陡帮开采作业区的坑线上、临时非工作台阶的运输通道上的爆碴中危险石块,应及时处理,汽车不应在未处理的线路上运行;

——上部采剥区段扩帮时,下部临时帮上运输线不应有运输设备通过; ——临时非工作台阶作运输通道时,其上部临时非工作平台的宽度应大于该台阶爆破的旁冲距离;

——临时非工作台阶不作运输通道时,其宽度应能截住上一台阶爆破的滚石; ——组合台阶作业区之间或组合台阶与采场下部作业区之间,应在空间上错开,两个相邻的组合台阶不应同时进行爆破;作业区超过300m时,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陡帮开采的安全要求。

陡帮开采在欧美等国家已广泛应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研究和应用这项技术。大型露天矿陡帮开采技术已在南芬露天铁矿、大孤山铁矿全面应用。

陡帮开采是加陡露天矿剥岩工作帮所采用的工艺方法、技术措施和采剥程序的总称。它是针对凹陷露天矿初期剥岩量比较大,生产剥采比大于平均剥采比这一技术经济特征,为了均衡整个生产期的剥采比,推迟部分剥岩量,节约基建投资而发展的一项有效的工艺措施。该项技术可充分发挥资金的时间效用,优化矿山的现金流量。陡帮开采和缓帮开采不同的是,在露天境界内把采矿与剥岩的空间关系在时间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在保持相同采矿量的前提下,用加陡剥岩工作帮坡角的工艺方法把接近露天境界圈附近的部分岩石推迟到后勤采出。它与分期开采的目的相同,而比分期开采更加有效、灵活。

陡帮开采的作业方式主要有四种:(1)组合台阶开采方式;(2)倾斜分条开采方式;(3)工作台阶追尾式采剥;(4)并段穿爆、分段采装。

露天矿工作帮坡角的大小与台阶高度成正比,与工作平台宽度成反比。缓帮开采工艺因

受最小工作平台宽度的限制,作业平台宽度很难减小。陡帮开采则把剥岩帮上的台阶分为工作台阶与临时非工作台阶,陡帮开采只要求工作台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最小工作平台宽度,而临时非工作台阶则可按保证安全或运输通道要求,尽量减小宽度。因此说,陡帮开采是通过控制临时非工作台阶数,并减小它们的宽度来实现加陡工作帮坡角。其工作帮坡角从大于一般缓帮工作帮坡角(8~15°)到接近最终边帮角。

陡帮开采因工作帮高差大,坡角较陡,剥离(扩帮)与采矿又往往需要同时作业,因此要特别注意滚石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除了要遵守常规开采的有关条款外,还要遵守本条中所列的条项。

采用大区微差和挤压爆破,以减小爆堆前冲。对纵向工作面(工作面平行走向),应尽量避免向采场方向起爆,可采用横向或斜线起爆法,以防止扩帮爆破滚石威胁下部正常采剥作业安全。

采用汽车运输时,可加宽道路宽度,将道路和安全平台布置在同一平台上,根据扩帮边坡高度及边坡角度确定平台预留形式和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扩帮区段和正常采剥区段邻近作业时,严禁在同一时间内爆破,以免上部爆破个别飞石会影响下面的爆破。

陡帮开采必须总体规划设计,据此作好近期安排,有严密的采剥计划和严格的生产技术管理,该法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安全生产和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的关键。

两个相邻的组合台阶同时爆破时,爆破地震有害效应叠加,影响工作帮边坡的稳定,先爆台阶的飞石和爆破地震波可能破坏后爆台阶的爆破网路,因此,两个相邻的组合台阶不应同时进行爆破。

5.3运输

5.3.1铁路运输

5.3.1.1矿山铁路,应按规定设臵避让线和安全线;在适当地点设臵制动检查所,对列车进行检查试验;设臵甩挂、停放制动失灵的车辆所需的站线和设备。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的基本要求。

为防止在陡长的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在区间颠覆或冲入站内,或冲入另一区间与其他列车发生冲撞、颠覆事故,应根据线路情况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避让线)。 区间如有较小半径的曲线,当列车失去控制可能造成颠覆时,则应在该曲线之前设置避难线。站内避难线设在进站端或接车线末端。

避难线的设计计算可参照铁道部规定的现行办法。

岔线在区间与正线接轨,影响通行能力,危及行车安全,亦不便于管理,故规定新建岔线一般不准在区间与正线接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区间与正线接轨时,除选择平直地段设辅助所外,并设安全线。

岔线在站内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为保证正线列车不致与岔线调车作业的机车车辆发生冲突,应在接轨处铺设安全线。

防止未经开通线路、进入不应该进入的线路而引起冲突,应设安全线。

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为坡度超过6?的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安全线,以保证下坡进站的列车不致闯入区间,与正线上对向进站的列车或站内发出的列车发生冲突。

安全线的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50m(窄轨为25m)。理由是:一台机车加两辆矿车的长度小于50m(窄轨25m),考虑到最不利的情况,列车的本务机车和两辆货车脱轨暂时不能起复时,不致妨碍其他列车安全通过。

安全线的尽端前方或脱轨器附近,应避开大坑、陡坡、悬岩或建构筑物,以减少列车进

入安全线脱轨后的损失。

在陡长下坡道的车站上,设制动检查所,定期对下坡列车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在停车场另设甩挂、停放制动失灵的车辆的站线和设备,以利检修而不影响运输。

5.3.1.2设在曲线上的牵出线,应有保证调车安全的良好了望条件。在T接线和调车牵出线的铁路中心线至有作业的一侧路基面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3.5m,窄轨铁路的路肩宽度应不小于1m。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牵出线的安全要求。

良好了望条件系指在调车时能够看清各方向的来车,保证不致冲突。

T接线和调车牵出线的铁路中心线至有作业的一侧路基面边缘的距离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调车作业人员的安全。其具体数值是参照有关铁路设计规范确定的。

5.3.1.3下列地段应设双侧护轮轨:

——全长大于l0m或桥高大于6m的桥梁(包括立交桥);

——线路中心到跨线桥墩台的距离小于3m的桥下线。

固定线和半固定线采用表2的最小曲线半径时,应在曲线内侧设单侧护轮轨。

表2 最小曲线半径

准轨铁路 机车、车辆类型 线路名称 一类 最小曲线半径,m 120 二类 120 三类 600 150 30 <1.4 窄轨铁路 固定轴距,m 1.4~2.0 铁路轨距, mm 762,900 60 762,900 80 2.1~3.0 注:准轨铁路电机车、车辆类型分类:一类为机车固定轴距≤2.6m、全轴距<11m,矿车固定轴距≤1.8m、全轴距<11m;二类为机车固定轴距≤2.6m、全轴距<16m,矿车固定轴距≤1.8m、全轴距<11m;三类为机车固定轴距1.2×2、全轴距<13m。改、建矿山利用旧有机车固定轴距大于2.6m,小于3m时,可参照二类的标准。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护轮轨的设置要求。

桥上双侧护轮轨是限制车轮从轨道上脱出。防止冲击桥梁和从上翻下的严重事故发生。桥下双侧护轨是为了防止列车因脱轨而撞击桥墩桥台。

为了减轻因离心力引起的外轨侧间磨损,加强曲线部分的线路,在曲线内侧设置护轮轨。推向外轨的水平力,由内轮轮缘的非工作面传递到护轮轨上,部分压力由护轮轨承受,另一部分压力经螺栓传到曲线内轨上。表内数据主要根据矿山实际运营经验制定的。

5.3.1.4人流和车流的密度较大的铁路与道路的交叉口,应立体交叉。平交道口应设在了望条件良好,满足规定的机车与汽车司机通视距离的线路上,站内不宜设平交道口。了望条件较差或人(车)流密度较大的平交道口,应设自动道口信号装臵或设专人看守。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道口的安全要求。

铁路与公(道)路交叉时,应根据安全和通过的人流、贷流的频繁程度等因素,设置平交或立交,有人看守或无人看守。下列情况应设计为立体交叉:

(1)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 (2)少量交通的道路与繁忙运输的铁路线路交叉; (3)繁忙交通的道路与少量运输的铁路线路交叉;

(4)当昼间12h双向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超过1400辆和昼间12h火车通过道口封闭时间超过1h,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

(5)经常运输爆破器材等特种货物有特殊要求时。

符合上述情况的现有道口,应逐步改造为立体交叉,不能设置立体交叉时,对人流量和高峰小时人流量较大的道口,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并附设引导栏杆。

道口位置的选择,关键是视距。据统计,在无人看守的道口处发生的交通事故,因行车视距不够造成的高达30%以上。

机动车驾驶员对道口的侧向视距长度,取决于机动车通过道口的时间及列车运行的速度。列车速度愈高,要求机动车驾驶员的侧向视距愈大。列车调乘人员对道口的视距要求更与列车运行速度有关,这是因为不同车速的制动距离是不同的。对道口的视距要求可参照GB6389《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确定。

站内不宜设平交道口,是参照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定的。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规定:“不应将道口设置在铁路线群、道岔区和调车作业繁忙的线路上。”这是因为铁路线群、道岔区和调车作业繁忙的线路,一般铁路占用时间较长,道口设在上述地段,大量的机动车、行人等通过或抢过道口,会严重干扰调车,行人和车辆发生碰撞的机会增多,容易造成事故。

在矿山内,一般因为行车密度大,坡陡弯多,如了望条件不好或行车量大或人流密度较大时,应设自动道口信号装置或派专人看守,特别繁忙处,两者同时配备,以保证安全。

5.3.1.5电气化铁路,应在道口处铁路两侧设臵限界架;在大桥及跨线桥跨越铁路电网相应部位处,应设安全栅网;跨线桥两侧,应设防止矿车落石的防护网。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限界和线路保护的有关规定。

在电气化铁路道口两侧设置限界架,是防止在公路上运行的一般汽车车辆装载超限,保证铁路、公路运输安全。

当超限的物件及机械需通过道口时,应与车站、工务及电务段联系,采取保证安全的措施并经许可后,方可通过。

大桥及跨线桥跨越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处,距带电部分太近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为保证人员安全,应设置栅网以屏蔽感应电压,进行防护。 跨线桥两侧设置防护网,是为了防止车上岩土滚落到桥下而造成人身伤亡,车辆损坏事故。

5.3.1.6繁忙道口、有人看守的较大的桥隧建构筑物和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塌方、落石地点,宜安设遮断信号机,其位臵距防护地点不小于50m。在有暴风雨、雾、雪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地区,或当遮断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400m时,还应在主体信号机前方300m(窄轨铁路150m)处,设预告信号机或复示信号机。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信号的安全要求。

在繁忙的道口上,行人、车辆来往频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影响铁路及道路的行车安全。为在一旦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能立即指示列车在道口以外停车,故规定需要装设遮断信号机。

在较大的桥隧建构筑物,以及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坍方落石地点,一般均设有固定值班的看守人员昼夜巡视,为在一旦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能立即向列车发出停车信号,要求列车在障碍地点前停车,故亦规定需要装设遮断信号机。

遮断信号机的设置位置距其防护地点不小于50m的原因,是由于遮断信号机正常显示距离不小于400m(一般,列车以5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时,其制动距离接近400m),再加上

50m(在司机确认信号的时间内,列车行驶的距离),可保证安全停车。

在常有大雾、雪、大风沙、暴风雨等气候不良地段,因视距降低而减低信号显示距离时,应设预告信号机。

预告信号机本身无停车信号显示,仅是预告其主体信号机的显示状态。如预告信号机显示黄色信号时,列车必须准备在其主体信号机前停车。规定预告信号机与主体信号机安装距离不得小于300m(窄轨l50m),均符合矿山铁路列车计算制动距离的规定。

当预告信号机或主体信号机的显示距离小于300m(窄距150m)时,为了让司机预先能有足够的时间确认信号,预告信号机与主体信号机的安装距离不得小于400m(窄轨200m)。 5.3.1.7装(卸)车线一般应设在平道或坡度不大于2.5?(窄轨不大于3?)的坡道上;对有滚动轴承的车辆,坡度应不大于1.5?。

特殊情况下,机车不摘钩作业时,其装卸线坡度:准轨,应不大于10?;窄轨,应不大于15?。

铁路线尽头应设安全车挡与警示标志。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装卸线坡度的安全要求。

装卸线设在平道上时,装卸时的安全才有保证。

特别是采用人力推车来对货位的情况下,在坡度超过2.5?(窄轨3?)的线路上推动滑动轴承的车辆,容易造成车辆溜走事故。因此,如果限于各种条件,装卸线必须设在坡道上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如拧紧两端车辆的手闸,以铁鞋、止轮器、防溜枕木在坡道下方牢固地固定车辆、防止车辆溜走,以保证列车的安全。

因带滚动轴承的车辆,其滑动阻力较滑动轴承的车辆要小,故其线路坡度要求要缓一些。 铁路线尽头设置安全车挡与警示标志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司机和调车指挥人员了望线路终端或车挡位置,防止机车车辆脱轨或撞向车挡造成事故。按规定后面还应留有不小于15m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内不应有建构筑物和设备。有的矿山曾发生过在尽头线取送车时,由于没有控制好速度,车辆冲出车挡,撞坏尽头线后面的设施的事故。

5.3.1.8列车运行速度由矿山具体确定,但应保证在准轨铁路300m、窄轨铁路150m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规定。

因为矿区地形条件复杂,弯角多,有效视距短,交通繁忙,道口多。如果车速过高,一旦道口发生事故,列车如在300m内停不下来,很可能导致重大交通事故。这是因为以列车运行速度为50km/h计算,从列车司机看到遮断信号机的信号,到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停车,这段时间内列车运行的距离大约是400m。窄轨铁路也是一样。所以列车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如交通繁忙程度,视距条件,线路条件,机车制动情况等来限定列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另外,机车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3.1.9同一调车线路两端不应同时进行调车。采取溜放方式调车时,应有相应的安全制动措施。在运行区间内不准甩车,在站线坡度大于2.5?(滚动轴承车辆大于1.5?,窄轨大于3?)的坡道上进行甩车作业时,应采取防溜措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要求。

一般矿山铁路具有站线坡度大,有效长度短,曲线半径小等不利因素。如在同一线路的两端同时调车,易造成撞车事故。因此,禁止在同一线路两端同时进行调车作业。

溜放调车时,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l)提前排风和摘管,核对计划,确认进路,检查线路、道岔和停留车位置等情况;

(2)手闸制动前的选闸和试闸,保证溜出的车组有足够的制动力;

(3)包线制动员对所包线路根据溜放车组的重空载情况及车辆数量多少,事先在上鞋地点备好足够的质量合格的铁鞋,并认真检查,及时更换不合格的铁鞋。

线路上停放的车辆,一般无人管理。如果车辆是停放在纵向坡度大于2.5?(窄轨大于3?)的线路上,则一旦遇到大风或邻线行车震动等外力作用,易使车辆溜车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将车皮连挂在一起,提高起动力,并采取前述的防溜安全措施。

5.3.1.10列车通过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网路或跨线桥时,人员不应攀登机车、煤水车或装载敞车的顶部。电机车升起受电弓后,人员不应登上车顶或进入侧走台工作。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列车运行的安全要求。

当列车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下,高压电力架空线下运行时,禁止人员登上机车车辆顶部,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如因某种原因确需登上车顶作业时,应将列车调到可以断开隔离开关停电的线路上,并挂好接地线,方可进行车顶工作。 在电汽化铁路上同时有内燃、蒸汽机车运行时,应在这些机车上设置安全警戒牌或在煤水车上写上“接触网有电,严禁攀登车顶”的字样,以引起乘务人员的注意。乘务人员在机车行驶中严禁上水车挖煤或上车顶做其他工作,并不准向煤水车上投掷炉钩或用撒水管撒水,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同理,在没有正、旁接触网的线路上,车弓升起后,禁止人员登上车顶或进入侧走台工作。

5.3.1.11铁路吊车作业时,应根据设备性能和线路坡度的需要,采取止轮或机车(列车)连挂等安全措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吊车作业的安全要求。

为保证铁路轨道起重机在坡道上安全作业起见,现场常采取以下措施:

(1)当坡度大于4?而小于6?时,用铁鞋、止轮器、防溜枕木在坡道下方采取止轮措施。如在曲线上时,止轮器应放在内侧轮下。

(2)当坡度大于6?时,采取上述措施还不够,故强调在坡道下方用机车或列车连挂。用列车连挂是当接触网停电时,电力机车已越过停电区域的区分器;如用蒸汽机车或内燃机车单机连挂或带列车连挂,亦可防止轨道起重机溜走。

5.3.1.12窄轨人力推车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线路坡度在5?以下时,前后两车的间距应不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间距应不小于30m;坡度大于10?时,不应人力推车;

——在能够自溜的线路上运行时,行车速度应不超过3m/s,并应有可靠的制动装臵或制动措施。矿车进入弯道、道岔、站场和尽头时,应减速缓行;

——车辆上不应有人搭乘;

——双轨道上同向或逆向行驶的矿车的间距,应不小于0.7m。推车工不应在两车道中间行走。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窄轨人力推车的安全要求。

5.3.1.13窄轨自溜运输,车辆的滑行速度应不超过3m/s。滑行速度1.5m/s以下时,车辆间距应不小于20m,滑行速度超过1.5m/s时,车辆间距应不小于30m。 自溜运输,沿线应按需要设减速器或阻车器等安全装臵。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窄轨自溜运输的安全要求。

5.3.1.14发生故障的线路,应在故障区域两端设停车信号,独头线路发生故障时,应在进车端设停车信号;故障排除和停车信号撤除前,列车不应在故障线路区域运行。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铁路线路故障的信号设置要求。

5.3.1.15陡坡铁路运输应遵守以下规定:

——线路坡度范围不应超过50‰;列车运行速度应不低于15km/h,不高于40km/h;线路建设等级应为固定式、半固定式;

——线路平面的圆曲线半径应不小于250m;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的长度应不小于30m,超高顺坡率应不大于3‰;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30m(小于列车长度时设臵护轮轨);竖曲线半径应不小于3000m;

——最大坡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坡度折减: 当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时, △ir=600/R

当曲线长度小于列车长度时,

△ir=10.5∑α/l

纵断面坡段长度应不小于200m;

式中:△ir——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值(‰);

R――曲线半径,m; L――坡段长度,m;

∑α――坡段长度内平面曲线偏角总和(°);

——轨道类型应为次重型以上(轨型重量不小于50kg/m);混凝土轨枕、弹条扣件铺设参数应为1760根/km以上;道渣厚度应不小于350mm;

——线路应采用25m标准长度钢轨,钢轨接头采用对接;轨距1435mm,当曲线半径为300m≤R<350m时,曲线轨距应加宽5mm;当曲线半径为250m≤R<300m时,曲线轨距应加宽15mm;道床边坡坡度应不大于1:1.75;

——每25m应铺设2组防爬桩,应双向安装8对防爬器,应安装14对轨撑;

——150t电机车牵引60t重矿车数量应不超过8辆;224t电机车牵引60t重矿车数量应不超过12辆。

【释义】本条是关于露天矿山陡坡铁路运输的安全要求。

5.3.2道路运输

5.3.2.1深凹露天矿运输矿(岩)石的汽车,应采取尾气净化措施。

汽车尾气污染矿山空气.尤其是在深凹露天矿,尾气使坑内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因此要求汽车应有尾气净化装置。

5.3.2.2不应用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驾驶室外平台、脚踏板及车斗不应载人。

不应在运行中升降车斗。

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要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不得用自卸汽车运输。驾驶室外平台、脚踏板、自卸汽车车斗载人是极不安全的,故严禁载人。在运行巾起落车斗也极易出事故,也要禁止。

5.3.2.3双车道的路面宽度,应保证会车安全。陡长坡道的尽端弯道,不宜采用最小平曲线半径。弯道处的会车视距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分设车道。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应有警示标志。

矿区的行驶条件比较差,陡坡、转弯较多,而且大多是一面临边坡,交通、人员繁忙,车辆高速行驶易出事故。车辆开出之前应检查其制动及油料等情况,所装载的的物料也要符合安全标准,以免因这些原因而出现交通事故。

5.3.2.4雾天或烟尘弥漫影响能见度时,应开亮车前黄灯与标志灯,并靠右侧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应不小于30m。视距不足20m时,应靠右暂停行驶,并不应熄灭车前、车后的警示灯。

视线不佳时,前后车间距下得小于30米,是根据减速行驶后,相当于《厂矿道路规范》(以下简称《道规》)二级道路的停车视距(计算车速为30公里/小时)。

视距不足20米时,应将车靠右暂时停驶,是根据《道规》三级道路计算速度20公里/小时,停车视距20米(计算制动距离约为10米),以及各矿山的工作经验。

5.3.2.5冰雪或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驶;前后车距应不小于40m;拖挂其他车辆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

考虑加设防滑措施及减速后,在坡道上制动,仍有一段滑行距离,应大于《遵规》的三级道路的停止视距,参照南芬矿最小车距定为40米,行驶时禁止急转方向盘的规定都是汽车运输作业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此时易发生翻车撞人、车事故。

5.3.2.6山坡填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臵护栏、挡车墙等。

设置护栏,挡车土堆是为了防止汽车冲出路面.而发生翻车事故。弯道等处,还应设置转弯标志及警示牌。

5.3.2.7正常作业条件下同类车不应超车,前后车距离应保持适当。生产干线、坡道上不应无故停车。

5.3.2.8自卸汽车进入工作面装车,应停在挖掘机尾部回转范围0.5m以外,防止挖掘机回转撞坏车辆。汽车在靠近边坡或危险路面行驶时,要谨慎通过,防止崩塌事故发生。 5.3.2.9对主要运输道路及联络道的长大坡道,应根据运行安全需要设臵汽车避让道。

考虑到汽车在坡道上运行时,如果发生制动失灵的情况,则在坡道上或急转弯前方靠山坡侧设汽车避难线,可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所以制定了设汽车避难线的要求。现在国外设计中有类似的内容,故借鉴之。

5.3.2.10道路与铁路交叉的道口,宜采用正交形式,如受地形限制应斜交时,其交角应不小于45°。

道口应设臵警示牌。

车辆通过道口前,驾驶员应减速了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根据《冶金矿山安全规程》(露天部分)第96条及《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斜交道口对轮缘较薄的车辆如自行车的行车安全是极不利的,车轮易陷入道轨内。

有人看守的道口,警铃一响,所有车辆不得抢过道口。无人看守的道口,机动车司机应该“一慢、二看、三通过”。慢,是使机动车驾驶员在距道口50米以内减驶为5~10lkm/h;看,是保证机动车驾驶员在距道口致少15m时,能看到两侧铁路上各200米以外驶来的火车,并在距铁轨外侧5米以外能及时停车。如没有火车驶来,机动车可以通过。

5.3.2.11装车时,不应检查、维护车辆;驾驶员不应离开驾驶室,不应将头和手臂伸出驾驶室外。

电铲装车时,会从铲内或车内溅落出石块,容易伤人,而且电铲也会发生脱铲事故.所以作如此要求。

5.3.2.12卸矿平台(包括溜井口、栈桥卸矿口等处)应有足够的调车宽度。卸矿地点应设臵牢固可靠的挡车设施,并设专人指挥。挡车设施的高度应不小于该卸矿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五分之二。

5.3.2.13拆卸车轮和轮胎充气前,应先检查车轮压条和钢圈完好情况,如有缺损,应先放气后拆卸。在举升的车斗下检修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据调查,矿山拆卸轮胎时,因压条或钢圈缺损而经常发生事故;轮胎充气时,往往由于钢圈或压条缺损、或由于压条未上到位而造成压条飞出造成事故,故作此相应规定。

在举升的车斗下检修时,由于车斗止固装置失灵或操作失误等原因,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5.3.2.14不应采用溜车方式发动车辆,下坡行驶时不应空档滑行。在坡道上停车时,司机不应离开,应使用停车制动并采取安全措施。

矿山曾因溜车发动及空档滑行造成故。严禁在坡道上停车,如因故障在坡道上停车时。司机不能离开,必须关上发动机,用手刹车制动,并用掩木将车轮挡车。

5.3.2.15露天矿场汽车加油站,应设臵在安全地点。不应在有明火或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地点加油。

汽油是易燃物,在露天采场随意加油易导致火灾:加油站应设在爆破安全区以外,远离明火,工程地质好的地段。

5.3.2.16夜间装卸车地点,应有良好照明。

5.3.3溜槽、平硐溜井运输

5.3.3.1应合理选择溜槽的结构和位臵。从安全和放矿条件考虑,溜槽坡度应以45°—60°为宜,应不超过65°。溜槽底部接矿平台周围应有明显警示标志,溜矿时人员不应靠近,以防滚石伤人。

5.3.3.2确定溜井位臵,应依据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溜井应布臵在矿岩坚硬、稳定、整体性好、地下水不大的地点。溜井穿过局部不稳固地层,应采取加固措施。

溜井位置选择必须要有可选的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据,主要是要求溜井穿过的岩层的力学性质及水文条件比较好,以保证溜井生产安全可靠。 有的设计只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来选定井位,对岩体力学性质了解的不够,再加上生产管理的不善,常常会给施工和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如渡口兰尖铁矿2号溜井的位置就是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来选定的。施工后发现局部地段矿层的节理比较发育,稳定性差,没有及时处理,加之投产初期溜并堵塞时进行了多次大药量的爆破,同时又向井内大量灌水,造成了跑矿伤亡事故,也引起了井壁的塌落,从而逐步形成了长150米,宽ll0米,面积1.65万平方米的空场,最后迫使溜井停产处理。

齐大山铁矿北部溜井,直径8米,围岩为红铁贫矿,有软岩夹层,溜井直径刷大到20多米,断面刷大到500平方米。庞家堡铁矿西二斜溜井,开凿在坚硬的石英岩内、f=12~22,但由于岩层节理裂隙发育,投产后不久就产生了严重的井壁冒落,因而被迫停产维修。南芬铁矿北部3号斜溜井穿过破碎带,磨损破坏严重、断面破坏的最大横跨达15米,底板达5~7米深,采取措施后才能维持生产。

据资料报道,溜井中若有2~3米3/时的地下涌水量时,对溜井形成堵塞就有一定的影响。

如受条件限制,溜井必须穿过不良地段时,应对溜井进行加固或其它补救措施。例如渡口把关河石灰石矿有两条溜井必须穿过破碎的白云岩和泥质页岩层,高度达100多米,设许决定分别采用钢板和重型钢轨连续加固。现已竣工使用。

5.3.3.3放矿系统的操作室,应设有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应高出运输平硐,并应避开放矿口。 许多矿山的实践证明,当溜井跑矿时,没有安全通道人员无处躲避,也很难撤出。设置了安全通道后,人员安全有了保障给日常生活也带来诸多方便。所以许多生产矿山都补打了安全通道。

5.3.3.4平硐溜井应建立完善的通风除尘系统。

溜井放矿硐室,若没有机械通风,实测粉尘浓度一般为20~50毫克/米。,对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当用放炮处理溜井堵塞时,由于炮烟不易排出,很多矿山发生过中毒事故因此,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的矿山,一般都应设有进风和回风巷道的通风系统。风路较长时,还应设机械通风。使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这对改善井下作业条件,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放矿峒室的密闭更为重要。

放矿口的集尘设施及喷雾扫水除尘措施应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采用,但对含泥量高,粘性较大的矿石,喷雾扫水要控制使用。

5.3.3.5溜井的卸矿口应设挡墙,并设明显标志、良好照明和安全护栏,以防人员和卸矿车辆坠入。机动车辆卸矿时,应有专人指挥。

照明良好可以保证晚上安全、正常地生产,安全护栏可以防止坠人坠物事故。车挡可防止汽车退进溜井中。因为如果不设车挡,溜井口因长期漓放矿石而形成斜溜坡,临时形成的矿堆是很不稳固的。汽车司机在车上有时判断不准使汽车退上临时矿堆而掉人溜井中。所以卸矿口应设车挡,并派专人指挥汽车的进退。

5.3.3.6运输平硐内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m的人行道。进入平硐的人员,应在人行道上行走。

平硐内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和联络信号。

平硐内有装运矿石的列车出入,为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平硐内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人行通道,并有良好的照明设施。人行通道的宽度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井底车场人行道”的宽度相同,即不小于1m。

5.3.3.7容易造成堵塞的杂物,超规定的大块物件、废旧钢材、木材、钢丝绳及含水量较大的粘性物料,不应卸入溜井。溜井不应放空,应保持经常性放矿制度。

根据矿山实践经验,杂物混进溜井很容易造成堵塞事故。据兰尖铁矿1979年至1980年期间的统计,由于杂物进入溜井达15次之多,造成破碎厂停产76小时。

防止溜井跑矿的最重要措施是不使大量水和粘质物料进入溜井,据梅山铁矿跑矿后的取样分析表明,矿石中含水率达10~16%,粉矿含泥量达19%, 因此要求在溜井系统的设计中尽可能减少溜槽长度(特别是南方雨量充沛的地区),以免汇水过多造成跑矿事故,如德兴铜矿2号溜槽——溜井系统被1号溜井代替后就减少了跑堵事故。

苏联基洛夫磷灰石矿因粉矿泥(<0.1占10.3%)和水(含水率10~29%)混合形成“泥矿流”,以很大速度冲开闸门,发生严重的跑矿事故,溜井一个月不能使用,并在处理跑矿时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该矿规定,含雪量大于5%的矿石,禁止卸入溜井,为减少爆下矿石的含雪量,在爆破之前,要清扫爆破工作面。 5.3.3.8在溜井口周围进行爆破,应有专门设计。

溜井降段时,井口周围的爆破易产生大块而造成溜井的堵塞。一次炸药量过大,还会引起井壁岩体松动,破坏井壁的强度。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专门的设计,要采用缩小孔网密度。微差多段爆破,适当加大药量的原则。

溜井定位时就应考虑到防、排水措施t溜井、溜槽必须避开较大的涌水滴水带,溜井应尽量布置在受水面积小的地带,避开暴雨洪水侵袭,设置截水沟。减轻溜放矿石的粘结性,避免造成溜井堵塞和距矿事故。

5.3.3.9溜井上、下口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应在附近逗留。操作人员不应在溜井口对面或矿车上撬矿。

溜井发生堵塞、塌落、跑矿等事故时,应待其稳定后再查明事故的地点和原因,并制定处理措施;事故处理人员不应从下部进入溜井。

溜井上、下口较危险,作业较繁忙,如人员过多,有车辆出入时。会因躲闪不及而发生事故。

溜并发生堵塞,塌落、跑矿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稳定性,不可控制。人员从下部进入溜井后,一旦堵塞部分塌落,人员必死无疑。所以应待其稳定后再查明事故原因和位置。并制定处理措施。严禁人员从下部进入溜井。

一般不要从上部进溜井,如要从上部进入溜井,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系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看管并指挥,随时掌握下井工人的情况,下井的工人要注意溜井中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井帮是否有浮石,安全带长要控制好,脚下是否牢固可靠等。

5.3.3.10应加强平硐溜井系统的生产技术管理,编制管理细则,定期进行维护检修。检修计划应报主管矿长批准。

溜井系统能否正常运转.是保证矿山正常生产的关键,应根据现场卸矿、储矿、出矿情况加强生产技术管理,编制管理细则。定期进行检修。

溜井检修对溜井生产有直接影响,它又分大修和小修。大修内容是溜井、矿仓、溜口加固、放矿闸门及板式给矿机检修,大多数溜口中鄂墙磨损严重,有的使加固材料全部磨掉,检修时要进行重新加固。小修主要是局部修理,如锰钢板、钢轨局部更换及放矿设备局部维修等。因此,矿山系统的维护检修,矿山应列人计划。

溜井维修的注意事项,参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5.3.3.11雨季应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减少溜井储矿量;溜井积水时,不应卸入粉矿,应暂停放矿,在采取安全措施妥善处理积水后,方可放矿。

井筒中储有水时,打开闸门放矿,矿和水像泥石流似的冲出,可能造成平洞堵塞,人员伤亡,停工停产的重大事故,因此,必须将水抽干以后再放矿。

矿石应调配开采,粉矿在旱季多采,在雨季不采或少采。雨季向溜井下粉矿,易发生跑矿事故。因此,必须禁止,如因条件限制,不采粉矿,不向溜井下粉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时,须将粉与块矿按l.3的比例进行配矿。以减少水与粉矿的混合物对溜井下部的压力,降低跑矿事故的机率。

5.3.4带式输送机运输

5.3.4.1带式输送机两侧应设人行道,经常行人侧的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1.0m;另一侧应不小于0.6m。

人行道的坡度大于7°时,应设踏步。

带式输送机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操作人员要沿胶带行走,因此,应设人行通道。 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的矿山,带式输送机运输是主要生产环节。为便于操作。检修,清矿,两侧均应设人行通道。经常行人侧人行通道宽度定为1m的依据是国务院1956年颁发的《工厂安全卫生规定》,另一侧不小于O.6m是根据备件、设备与墙壁的安全间距及人的肩宽。

人行道的坡度大于7°时,容易滑倒,因此应设踏步,在北方冬季,人行通道有冰雪时更易滑倒,在设踏步的同时,还要设扶手。

5.3.3.2非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运送物料的最大坡度,向上应不大于15°,向下应不大于12°。 角度的规定,是基于经过粗破碎后,最大块度不超过0.50mm的矿石或岩石。如果运输小块度的矿岩及其它物料时,角度可适当加大。

5.3.3.3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

——任何人员均不应乘坐非乘人带式输送机;

——不应运送规定物料以外的其他物料及设备和过长的材料;

——物料的最大块度应不大于350mm;

——堆料宽度,应比胶带宽度至少小200mm;

——应及时停车清除输送带、传动轮和改向轮上的杂物,不应在运行的输送带下清矿; ——在有必要跨越输送机的地方,应设臵有栏杆的跨线桥;

——机头、减速器及其它旋转部分应设防护罩。胶带运转时不应注油、检查和修理。 胶带运输机运送过长的材料和设备对胶带和材料及设备都是不安全的。材料和设备捎有偏移,就会伸出胶带以外,一旦伸出过多碰上其它东西,就会从胶带上掉下来,而且对行人的安全也有威胁。

最大块度在胶带宽度上占一块的机会是最多的。因此块度再大,所造成的局部偏载也将更加严重,这对运输机,特别是高速运输机的运行是很不利的。所以最大块度尽量不要超过350mm,另块度太大对胶带的冲击损害也大。

5.3.3.4带式输送机的胶带安全系数,按静载荷计算应不小于8,按启动和制动时的动载荷计算应不小于3;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的钢绳安全系数应为3.5~5。

钢绳芯胶带的安全系数取值较高,是因为接头处要降低原有强度,同时各钢绳芯的受力不可能完全相同,还有正常过载及起动过载的存在,以及钢绳芯在滚筒和托滚外的挠曲疲劳等诸因素的存在,这些方面要详细而准确地计算出来是比较困难的。为简化设计计算,一般采用统计方法来确定一个合理的数值。

牵引钢绳的安全系数,取得较小,是因为这种钢绳的寿命,主要是疲劳断丝和表层钢绳磨损.因此只要具有一定的寿命即可。

5.3.3.5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的滚筒直径,应不小于钢绳芯直径的150倍,不小于钢丝直径的1000倍,且最小直径不应小于400mm。

5.3.3.6各装、卸料点,应设有与输送机联锁的空仓、满仓等保护装臵,并设有声光信号。 5.3.3.7带式输送机应设有防止胶带跑偏、撕裂、断带的装臵,并有可靠的制动、胶带和滚筒清扫以及过速保护、过载保护、防大块冲击等装臵;线路上应有信号、电气联锁和紧急停车装臵;上行的输送机,应设防逆转装臵。钢绳芯带式输送机还应设防止胶带脱槽装臵和多滚轮传动的叠绳保护装臵。

胶带运输机运输一旦发生事故,应能够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紧急制动,该条所列保护设施,必须全部具备,缺一都将被视为是违反规程规定的。其中胶带撕裂,跑偏装置只适用于钢绳芯胶带机;断绳、断带、脱槽装置只适合钢绳牵引胶带机。

5.3.3.8更换栏板、刮泥板、托辊时应停车,切断电源,并有专人监护。 5.3.3.9胶带启动不了或打滑时,不应用脚蹬踩、手推拉或压杠子等办法处理。

5.3.5架空索道运输

5.3.5.1架空索道运输应遵守GB12141的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架空索道运输的基本要求。

GB12141《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规定了货运架空索道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与管理等方面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内容包括:

(1)一般规定:规定了线路的技术要求,如索道线路的选择要求,索道离地最小距离的规定等;货车在线路上的最大运行速度;货车的结构形式、应配备的安全装置以及禁止运人和超载运行等;钢丝绳在支架鞍座上、托压索轮上的压力和折角;风力(压力和系数)和雪载荷;线路的立交与避让要求;索道线路和站房的选址要求;索道及其设备的制造与检验要求;等等。

(2)钢丝绳:规定了钢丝绳的选用原则;钢丝绳参数的确定,如抗拉安全系数,承载索的张力与轮压的比例关系,驱动轮、回转轮、转向轮、托索轮以及鞍座卷筒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例关系等;钢丝绳的连接与端部规定;等等。

(3)站房:规定了站房的设施;索道的驱动与制动;索道的张紧设备和锚固;其他安全规定,如由供电主干线供给电力的索道在进站前应设断路开关,在事故开关复位之前驱动装置不能重新启动,往复式索道上要设有货车限位停止器和缓冲器,在站房的操作台上和需要的地方要装设紧急停车按钮,沿索道线路要有便于行走的人行便道;等等。

(4)线路构筑物:规定了载荷与强度的计算;支架的安全系数;支架的结构形式;支架的装备;等等。

(5)运载货车:规定了载荷的计算;结构等。

(6)通讯设备、安全电路和信号系统:如站房之间应有索道专用电话,所有沿线路上和在站房年设置的安全装置应组成连续回路,信号系统发出的信号应使操作人员易于接收到,必要时站房和支架上应装设避雷装置等。

(7)运营:规定了站长、司机及其他管理人员的要求;设备的检查、调试、维护与保养等。

(8)标志:规定了设备标志和道路交通标志等。

5.3.5.2索道线路经过厂区、居民区、铁路、道路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5.3.5.3索道线路与电力、通讯架空线路交叉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释义】上述两条是关于架空索道铺设的安全要求。

为了防止吊斗内的物料落下砸伤人员、设备,毁坏或堵塞线路,索道线路经过厂区、居民区、铁路、道路时,应在线路的下面设安全保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网或保护栈桥。且保护设施的最低点与地面或轨顶的最小垂直距离要符合下列要求:

(1)跨越国家铁路干线时,应符合GB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

(2)跨越地方铁路干线时,应符合GB188《762毫米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分类及基本尺寸》的规定;

(3)跨越电力线和管道时,应符合GBJ61《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在与电力线路交叉时索道线路尽可能从电力线路下方通过,如果必须从上方通过时,则索道的下方应装设安全保护设施;

(4)跨越公路时,应符合JTJ02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规定,对一、二级公路不得小于5.0m,对三、四级公路不得小于4.5m;

(5)跨越通航河流上空时,与最大洪水位(加上壅水和浪高)时的船只桅杆顶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0m;

(6)跨越居民区和建筑物时,与建筑物顶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0m。

挂斗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在2.5m以内或牵引钢丝绳离地面的高度在2m以内的索道区段,应设围墙,以防止人、畜在索道下通行,以及行人进入挂斗运行区域。

5.3.5.4遇有八级或八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索道运转和线路上的一切作业。 【释义】本条是关于架空索道运行的安全要求。

遇有八级或八级以上大风时,如强行吊运,吊斗中的物料极易掉落下来,砸伤人员和砸坏设备,而且由于吊斗的剧烈摆动及风力作用,给索道一个很大的额外荷载,会严重损害索道,所以此时要停止索道运输和线路上的一切作业,并提前将吊斗收回站内。

5.3.5.5离地高度小于2.5m的牵引索和站内设备的运转部分,应设安全罩或防护网。高出地面0.6m以上的站房,应在站口设臵安全栅栏。

【释义】本条是关于架空索道铺设和站房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员触及站内设备的转动部分或索道挂斗引起伤害,以及从高处坠落引起伤害。

5.3.5.6驱动机应同时设臵工作制动和紧急制动两套装臵,其中任一套装臵出现故障,均应停止运行。

【释义】本条是关于架空索道驱动机制动装置的设置要求。

工作制动是正常运行时的制动装置,紧急制动是发生事故时才使用的制动装置。发生事故时,两套制动装置同时起作用。紧急制动的制动力矩一般较大,如果只有一套制动装置能正常工作,则一旦发生故障需紧急制动时,可能导致仅有的一套制动装置遭到破坏,无法有效制动驱动机。因此,为了防止出事故或事故扩大,必须同时设置两套制动装置,其中任一套装置出现故障,均应停止运行。

5.3.5.7索道各站都应设有专用的电话和音响信号装臵,其中任一种出现故障,均应停止运行。

【释义】本条是关于索道站通讯联络装置的设置要求。

索道的运行指令,站与站之间的联系完全靠电话和音晌信号装置,因此必须专用两套。如果一套发生故障,则无法确认,所以必须停止运转。如果不专用,则可能发生外来电话或信号干扰,致使操作失误,导致事故。

5.3.6斜坡卷扬运输

5.3.6.1斜坡道与上部车场和中间车场的连接处,应设臵灵敏可靠的阻车器。 【释义】本条是关于斜坡卷扬运输阻车器的设置要求。

本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松绳或断绳导致溜车,造成事故。

5.3.6.2斜坡道上应设防止跑车装臵等安全设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斜坡卷扬运输防跑车装置的设置要求。

防止跑车装置包括安设在矿车上的叉形止车装置和抓钩,或装在线路上的阻车器和挡车栏,其作用是一旦发生松绳或断绳,造成溜车时,能及时停住矿车,防止发生跑车事故。防止跑车装置应经常维护,确保其性能。

5.3.6.3斜坡卷扬运输速度,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升降人员或用矿车运输物料的最高速度:斜坡道长度不大于300m时,3.5m/s;斜坡道长度大于300m时,5m/s;在甩车道上运行,1.5m/s;

——用箕斗运输物料和矿石的最高速度:斜坡道长度不大于300m时,5m/s;斜坡道长度大于300m时,7m/s;

——运输人员的加速度或减速度,0.5m/s2。

5.3.6.4斜坡道运输的机电控制系统,应有限速保护装臵、主传动电动机的短路及断电保护装臵、过卷保护装臵、过速保护装臵、过负荷及无电压保护装臵、卷扬机操纵手柄与安全制动之间的联锁装臵、卷扬机与信号系统之间的闭锁装臵等。

5.3.6.5卷扬机紧急制动和工作制动时,所产生的力矩和实际运输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K,均应不小于3。质量模数较小的绞车,保险闸的K值可适当降低,但应不小于2。

调整双滚筒绞车滚筒旋转的相对位臵时,制动装臵在各滚筒闸轮上所产生的力矩,不应小于该滚筒悬挂重量(钢丝绳重量与运输容器重量之和)所形成的旋转力矩的1.2倍。

计算制动力矩时,闸轮和闸瓦摩擦系数应根据实测确定,一般采用0.30~0.35,常用闸和保险闸的力矩应分别计算。

5.3.6.6应沿斜坡道设人行踏步。

斜坡轨道两侧应设堑沟或安全挡墙。

5.3.6.7斜坡道道床的坡度较大时,应有防止钢轨及轨梁整体下滑的措施;钢轨敷设应平整、轨距均匀。

斜坡轨道中间应设地辊托住钢丝绳,并保持润滑良好。

5.3.6.8矿仓上部应设缓冲台阶、挡矿板、防冲击链等防砸设施。

矿仓闸门口下部应设臵接矿坑或刮板运输机,以收集和清理撒矿。

5.3.6.9滚筒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应不小于80。滚筒直径与钢丝直径之比应不小于1200。

专门运输物料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5;运送人员的,应不小于9。 钢丝绳在滚筒上作多层缠绕时,滚筒两端凸缘应高出外层绳圈2.5倍钢丝绳直径的高度。

钢丝绳弦长不宜超过60m;超过60m时,应在绳弦中部设臵支撑导轮。

5.3.6.10卷扬司机、卷扬信号工、矿仓卸矿工之间应装设声光信号联络装臵。联系信号应清楚;信号中断或不清,应停止操作,并查明原因。

5.3.6.11在斜坡道上,或在箕斗(矿车)、料仓里工作,应有安全措施。

5.3.6.12调整卷扬钢丝绳,应空载、断电进行,并用工作制动。

拉紧钢丝绳或更换操作水平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0.5m/s。

5.3.6.13对钢丝绳及其相关部件,应定期进行检查与试验;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

——专门运输物料的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目达到钢丝总数的10%;

——因紧急制动而被猛烈拉伸时,在拉伸区段有损坏或长度增加0.5%以上; ——磨损达30%;

——有断股或直径缩小达10%。

多层缠绕的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应加强检查,并且每季度应将临界段串动1/4绳圈的位臵。

运输物料的钢丝绳,自悬挂之日起隔一年做第一次试验,以后每隔6个月试验一次。 箕斗钢丝绳联接套因紧急制动而拔出5mm以上,或出现其他异常危险现象时,应重新浇注连接。

5.4水力开采和挖掘船开采 5.4.1水力开采

5.4.1.1水枪喷嘴至工作台阶坡底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逆向冲采松散的砂质粘土岩,不小于台阶高度的0.8倍;冲采粘土质的致密岩土,不小于台阶高度的1.2倍。

——远距离操纵的近冲水枪,距台阶坡底线的最小距离,应在设计中确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水枪与工作面距离的规定。

水枪喷嘴距工作台阶坡底线的最小距离,应根据不同的土岩性质、台阶高度、冲采方法、操纵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规定水枪喷嘴距工作台阶坡底线最小距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在土岩崩落时不受损伤。

按不同的冲采方法,对水枪距工作台阶坡底线的最小距离作出规定,其理由如下:

(1)逆向冲采,因水枪喷嘴正对工作面掏槽时,台阶土岩向水枪方向倒下,故必须保证在各类土岩塌落时,人员和设备不受损伤。

(2)侧向冲采,由于掏槽时土岩崩落方向是在水枪的侧面,而不是在水枪的前面。因此,一般情况可以不受安全条件的限制,但对于松散的土岩来说,常常会在超过了其安息角后,整块土突然倒下,对此也要加以防范。

(3)顺向开采,由于冲采方式与砂浆流动方向一致,故顺着工作面自上而下冲采,安全条件较好。

综上所述,逆向冲采危险性最大,故本条针主要针对逆向冲采作出相应规定。

逆向冲采的水枪喷嘴距工作面的最小距离(Lmin)是根据土岩崩落时耍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原则来确定。根据土岩的不同可按下式计算:

Lmin=k·H(m)┈┈┈┈┈┈┈┈┈┈┈┈┈┈┈┈┈┈┈┈( ) 式中 H——台阶高度,m;

k——考虑土岩性质和崩落特征的系数,按下表选取。

土岩类型 致密的黄土及粘土 泥质土 砂质粘土 砂质土 1.2 1.0 0.6~0.8 0.4~0.6 k 对于远距离操纵的近冲水枪距工作台阶坡底线的最小距离,依水枪不被冲采下的土岩损坏,能够正常作业,由设计和生产确定,这是参考原苏联露天煤矿建设规程第280条的有关内容而规定的。

5.4.1.2冲采致密岩土并进行底部掏槽时,台阶高度应不超过l0m,超过l0m时,应分段逆向冲采。复用尾矿时,其开采台阶高度应不超过5m。

采用水力掘沟、明槽运矿时,其堑沟宽度应不小于台阶高度的1.5倍。 【释义】本条是关于水力开采台阶高度的规定。

台阶高度是影响水力开采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平桂矿务局就曾发生过由于台阶高度超过规定要求,致使台阶倒塌,造成8人死亡的事故。表 列出了我国一些采用水力开采矿山的台阶高度值。

表 矿山名称 云锡砂矿 平桂砂矿 八一锰矿 台阶高度(m) 8~15 5~10 3 重砂质粘土 含砾石重砂质粘土 覆盖层为松软砂质粘土;含矿层为致密粘性黄土 岩土类型 海南某钛矿 南山海稀土矿 板潭锡矿 澜沧砂铅矿 8~9 9 7~11 8~14 中砂粒 以黄色细砂层为主 覆盖层为耕植土和砂质粘土;含矿层为砂土和砂砾 覆盖层为土状和粘土状;含矿层为铝土及砂砾石 矿层厚度较大,如按一个台阶开采,其台阶高度超过10m时,逆向冲采应分段进行,这不仅是为了安全生产,也是为了提高冲采效率。如台阶高度为l5m时,安全距离则为12~18m,这有可能超出水枪的有效射程,降低射流压力利用率,导致冲采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开采尾矿的矿山不多,平桂矿务局过去在开采砂矿方面集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重点转向开采尾矿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全国其他水力开采矿山也堆存了不少有利用价值的尾矿,今后也必然要进行开采。国外老尾矿的开采工艺远不如一般采矿工艺那样得到发展,对于开采尾矿的许多工艺上的特点还未完全掌握,因此,开采老尾矿的安全问题还难于得到准确的预计和采取预防对策。因为有不少的老尾矿库,过去只是听其自然的堆积,尾矿坝也随之升高,而没有处理尾矿的远景规划,缺乏科学的工程研究的数据,这对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会产生较大难度,其次是因为有些老尾矿库,表面早已干涸,但其底部则因含水量高而成流态,加之尾矿一般具有粘性小,渗水性强,易于松散等特性,易发生滑坡。总之,尾矿开采过程的安全问题是人们特别关心的,而安全措施,尚有待在今后生产实践中加以总结完善。为确保尾矿开采安全本条特别对开采尾矿的台阶高度作出限制。

5.4.1.3开采洗选排弃的尾矿中的泥油层或倾角30°以上且底板较平滑的山坡砂矿,不应逆向冲采。冲采溶洞中的沉积砂矿时,应及时处理溶洞边缘上的浮石。台阶坡面上有大块浮石时,不应正面冲采。

【释义】本条是关于开采尾矿泥油层和溶洞沉积砂矿的安全要求。

开采尾矿中的泥油层及开采矿层倾角在30°以上的山坡砂矿,严禁逆向冲采,因冲采后的矿岩易产生滑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如1964年平桂水岩坝逆向冲采尾矿的泥油层,尾矿滑动将砂泵房全部推倒掩埋,造成司泵工死亡。另一次是水枪工被埋,由于及时抢救才脱险。

云锡公司过去开采倾斜30。以上的山坡砂矿,也曾发生过事故。

5.4.1.4水枪正在作业的冲采工作面,人员不应进入边坡顶部和底部的边缘。水枪停止作业时,应经过检查确认安全,方可进入冲采工作面,但不应进入坡底线附近。水枪开动时,任何人员均不应在冲采范围内进行其他工作。

水枪突然停水,在关闭水源开关以前,任何人员均不应进入冲采工作面。 【释义】本条是关于人员进入冲采工作面的安全要求。

随着冲采工作的进行,冲采工作面的边坡顶部会因冲采而松动失稳,易发生崩塌和滑坡,因此,禁止人员进入水枪正在作业的工作台阶边坡顶部和底部边缘,以免因崩塌和滑坡而导致人员伤亡。水枪停止作业时,如果预先松动土岩的作业人员以及安全检查人员确实需要进入冲采工作面,应经过检查,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平桂矿务局等曾因检查不周就进入工作面而发生多起死亡及重伤事故。

另外,因水枪水头压力较大,水枪开动时,人员进入冲采范围内作业,一方面易受到高压水冲击致伤,另一方面可能会由于冲采体塌落或其他原因(如触电)导致伤害。

水枪突然停水,在关闭水源开关以前,人员进入冲采工作面,一旦水枪来水,极易引起人员伤亡。因此,在水枪突然停水时,应关闭水源开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作业。

5.4.1.5一个台阶同时有两台水枪作业时,对向冲采时相互距离应不小于水枪有效射程的2.5倍;并列冲采时相互距离应不小于水枪有效射程的1.5倍。

上、下两个台阶同时开采时,上部台阶作业面应超前下部台阶作业面30m以上。 【释义】本条是关于同一台阶两台水枪同时作业或两个台阶同时开采的安全要求。

一、根据苏联1984年版《有色、稀有、贵重金属采矿安全规程》第450条之三规定:禁止数个安装很近的喷水枪迎着工作面工作。

根据以上精神,参考了云锡公司及平桂矿务局的有关规定修改后又听取了生产现场和设计人员的意见。

二、根据1963年《平桂矿务局露天矿砂矿水力机械化采矿技术规程》第33条的有关规定:分层开采时,水枪亦需分层布置,上层阶段须超前于下层阶段25~30米??。1981年平桂座谈会上及云锡公司座谈会上老厂锡矿的同志认为,超前距离应考虑下阶段的水枪射程加上阶段水枪至迁边坡的安全距离以及水枪的长度,故需40米以上。

山东掖县审查会上认为,超前距离40米以上过大,影响采矿准备以及生产基建资金.会上定为30米以上。

为了综合上述意见,本稿加以修改。超前距离30米但两个阶段上的水枪在平面上错开的距离,因受一些因素影响,难以准确确定数字。

5.4.1.6矿浆池上部的砂泵,应设稳固的操作平台和带扶手的梯子。平台宽度应不小于0.7m。

上面有行人的运矿沟槽,沟槽上应设盖板或金属网。深度超过2m的沟槽,应设明显标志,并禁止人员靠近。

【释义】本条是关于砂泵安设及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要求。

过去规定矿浆池上边砂泵,必须盖上带格子的盖子或木板,以免人员掉落。现将盖板改为操作平台(即栈桥),主要是根据八一锰矿等矿山的反映,砂泵经常被大块矿石卡死,需倒泵操作来处理,在倒泵时,要用打捞工具从砂泵吸管尽头捞取大块矿石,如用盖板不能进行此项工作。

走梯的制作应符合GB4053.1《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和GB4053.2《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

平台和栏杆的制作应符合GB4053.4《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

运矿沟槽上设盖板或金属网,主要是为了人身安全和防止大块物料落入运矿沟槽内而造成堵塞。盖板或金属网的设置,要方便检查和处理事故。

深度超过2m的沟槽,设明显标志,并禁止人员靠近的规定,是按照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的相关规定作出的。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的规定。

5.4.1.7敷设有管道或渡槽的栈桥,应设宽度不小于0.5m的人行通道、栏杆和梯子。 【释义】本条是关于管道或渡槽的栈桥设计要求。

设置人行通道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线的巡查和维护,以免作业人员直接在高架的管道或渡槽上行走时,发生坠落事故。

人行道的宽度是以方便人员行走为标准的。这里给出的人行道宽度下限值,参考了GB/T13547《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走梯的制作,应符合GB4053.1《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和GB4053.2《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

栏杆的制作应符合GB4055.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

5.4.1.8供配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固定输电线路,不应设在采掘作业区内,其与作业水枪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水枪射程的2倍;

——采场内的移动电缆,不应从水枪射程范围内通过,并应保证绝缘良好; ——电气线路应有良好的防雷设施。 主要根据原《规程》第735条的规定:固定架设的送电线路应离开喷水枪有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水枪射程的两倍。水力采矿场内所用的移动式电线,必须防止潮湿。” 现参考了冶金工业部l 978年9月1 2日制订的《黑色冶金矿山企业电力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第4—1 1.4—16条的规定精神,综合生产矿山的一些反映而具体制定。

5.4.1.9泥浆管道至裸露输电线和通讯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

5.4.2挖掘船开采

5.4.2.1非标准采、选船的设计和制造,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5.4.2.2 采、选船基坑开挖的水深,应大于船的吃水深度加0.8m以上;采、选船的吃水深度超过设计规定的吃水深度时,应及时查找原因,排除安全隐患;采区实际水深低于船的吃水深度时,应停止作业;开采工作面水上边坡高度大于3m,边坡角大于矿岩自然安息角时,应用水枪及时处理边坡。

5.4.2.3 采、选船上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应安装可拆卸的护栏;甲板、桥板、梯子及高于甲板2m以上的操作平台外侧,应安装扶手;浮箱式采、选船的浮箱,应设平时密封紧锁的渗水观察孔。

5.4.2.4 采、选船的牵引绳应定期检查,其安全系数低于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更换。

5.4.2.5 挖掘作业期间,在挖掘船的首绳和边绳的岸上设臵区内不应进行其他作业。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作业的安全要求。

首绳和边绳设置区域内应该清理干净,不留树、灌木丛等,也不得在该区域内与拉绳无关的其他作业,以免拉绳作业危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或其他作业影响拉绳作业和绳的稳定性。

5.4.2.6 挖掘船的安全水位和最小采幅,应在设计中规定。挖掘船工作时,干舷高应不小于0.2m;挖掘船过河时,河面标高与采池水面标高之差,应不大于0.5m;挖掘船过河段低于安全水位时,应筑坝提高水位,不宜采用超挖底板开拓法过河。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船安全水位的规定。

挖掘船的安全水位与挖掘船的吃水深度、船底距采池底板的安全间隙、采池水面上船艏到砾石堆峰之间的距离、采池底板升高系数、矿层底板坡度等有关,具体数值由设计确定。安全水位和采幅大小要保证挖掘船在采池里自由调动的需要。

保持一定的干舷高度,是为了防止挖掘作业时因风浪或其他原因引发沉船事故。 采池与外部水位差过大,挖掘船出坑时,会因水流过急而引发事故。当水位差大于0.5m时,应制定详细的挖掘船出坑方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圈定安全出坑范围。 在挖掘船过河段水位太浅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挖掘船安全水位,可采用过河段下游修筑溢流坝的方法抬高水位。珲春金矿一号船过河时,采用此法将水位抬高3.22m。

5.4.2.7 地表建(构)筑物到采池边的距离,应不小于30m;设备到采池边的距离,应不小于5m;人员到采池边的距离,应不小于2m。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作业安全距离的规定。

为保证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采池边缘与建(构)筑物之间要至少30m的防护带(类似保安矿柱)。

剥离、转运、供水、供电等设备倒采池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m,是为了防止因采池边邦垮塌而造成事故。

这里提到的人员,既包括外来参观和检查人员,也包括所有与采掘作业有关的人员。人员接近或在采池边缘作业时,要首先确认站立位置是否有崩塌和滑落危险,且站立方向最好避免背对采池。

5.4.2.8 挖掘船作业时,在其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应有人员和船只停留或经过。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船作业时的安全要求。

挖掘船作业时,其作业范围包括挖掘半径区域和回转半径区域。本条规定的目的一是为了不影响采掘船工作,二是为了避免在彼此交叉作业过程中,发生碰撞或物体坠落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

5.4.2.9 在大风、大雾及洪水期间,行船和调船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船在特殊气象条件下作业的安全要求。

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大风或洪水期间风浪大,船颠簸厉害,这些因素均易导致撞船和翻船事故。因此,在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时,在大风、大雾天气及洪水期间,严禁行船和调船。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采矿手册》中提到:当开拓方式需过河或沿河航行(顺流或逆流)一段距离再调船进入矿体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禁止在洪水期或7级以上大风及大雾天气里过河或在河上航行;(2)在河道上航行或过河时,应事先清除河道上的障碍物,缩短过河或航行时间;(3)在结冰期需开拓时,应及时排除浮水。

大风、大雾采用的是模糊概念。大风,一般指风力在6~7级以上;大雾,一般指2级以上,能见距离在500m以内。具体的安全措施由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和挖掘船自身状况确定,报企业主管负责人审批。

5.4.2.10 动力电缆应保持绝缘良好;敷设在地表部分,应有警示标志;横穿道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水上部分应敷设在浮箱或木排上。 【释义】本条是关于动力电缆的安全保护要求。

相对安全电压而言,动力电缆的电压一般较高,如果绝缘不好,易发生触电伤人事故。地表部分也要设立警戒标志,水上部分应敷设在浮箱或木排上,以防人员、设备意外破坏电缆而造成事故。

5.4.2.11 挖掘船上应设臵水位警报、照明、信号、通讯和救护设备。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船上辅助设施的设置要求。

挖掘船上要安设安全水位报警、照明和信号装置,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适宜设报话机的地区,一艘船配2~4台,或设移动失架线电话。

每艘挖掘船除按作业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圈或救生服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一只可乘8~12人的钢质交通船。如果江河较大,有洪水威胁时,要考虑设交通快艇或摩托艇。

5.4.2.12采场的主要进出口,应设臵醒目的警示标志。距采场边缘30m处,应设安全防护线,并不应在其内堆放任何杂物。进入采场的作业人员,应穿戴救生器材。

【释义】本条是关于采场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

采场的主要进出口要设置符合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车辆误入采场,发生意外。

采场周围划定30m的防护带,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设施,以免因开采导致滑坡或塌陷,危及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设置安全防护线的最简单方式是沿采场周围牵一条离地面1m左右的红绳。精矿堆放场所最好设置在防护带以外。

进入采场的作业人员穿戴救生器材的目的,是为了一旦作业人员因失足或滑坡等原因而跌入水中,能够逃生。

5.4.2.13 挖掘船船体离采场边缘应有不小于20m的安全距离。船体四周应用缆绳固定,防止飘浮摇摆,碰撞采场边坡面产生滑坡事故。 【释义】本条是关于挖掘船作业的安全要求。

如果挖掘船船体离采场边缘太近,一旦发生大面积滑坡,易发生埋船伤人事故,或涌浪翻船伤人事故。安全距离的确定要考虑岩层稳定性、水面以上的边坡高度和坡度、最大挖掘深度、最大挖掘半径以及采池水位等因素。这里规定的是安全距离的下限值。

船体四周用缆绳固定,一是为了防止飘浮摇摆,碰撞采场边坡面产生滑坡事故;其次是为了防止作业人员在船上行走时,因船体摇晃而跌倒或坠落,引起伤害;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采掘效率。

5.4.2.14 采场边坡高度不大于10m,边坡角水上部分应控制在40o以下,水下部分应控制在30o以下。同时应定期对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潜在滑坡危险地段应自上而下放缓边坡。 【释义】本条是关于采场边坡的安全要求。

边坡角是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参数之一。边坡角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边坡构成形式和高度、矿层物理力学性质、过采区大小、采池水位等因素。

采场开采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采场边缘有裂缝或其他滑坡迹象时应及时处理。特别是暴雨过后,要首先检查边坡的冲刷状况,只有在确认无滑坡危险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有滑坡危险地段的处理,要采取自上而下顺序削坡的发生进行,同时现场要有专人站在安全的位置监视和指挥。

5.4.2.15 过采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及治理,防止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释义】本条是关于过采区处理的规定。

这里要说明两个问题:

首先,开采设计中,要有过采区的处理规划,其内容包括利用土地的方式、采矿复垦方法、回填岩土顺序等。特别是在确定开采路线时,要考虑到有利于生态平衡,尤其是复田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其次,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过采区的回填和治理。治理的内容包括滑坡、塌方、泥石流、水质、土质等。其中,水质要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土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酸碱度要求。

一般来说,开采埋藏较浅、呈缓倾斜或水平状赋存的矿体时,其过采区可按排尾顺序进行复垦;开采急倾斜、埋藏较深的矿床,开采后形成的深坑可用来堆存尾矿或作剥离物排弃场,也可作蓄水库或辟为养鱼池。

5.5 饰面石材开采

5.5.1石材矿山开采荒料,不宜使用硐室等各种大型爆破、烈性炸药爆破。必须使用烈性炸药爆破的,设计时应进行专门论证。

【释义】本条是关于石材矿山开采荒料的规定。

石材矿山的开采特点,在于从矿体中最大限度的采出具有一定规格要求的无裂隙的完整块石——荒料。或者说石材矿山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荒料率——在一定的开采范围内,采出的荒料体积与该范围内的原矿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荒料率,在布置开采工作面时,应充分利用矿体的节理裂隙,开采时除了要采用能采出大块荒料的钢索锯石机、链式锯石机、火焰切割机等特制的开采机械切割外,爆破时应采用黑火药、金属燃烧剂等进行控制爆破,以免产生新的裂隙,降低荒料率。采用硐室等各种大型爆破,因集中装药,容易导致爆落矿石过度破碎,采出的荒料率较低。采用硝铵炸药、铵油炸药等威力较大的烈性炸药爆破,会因炸药爆炸初期的冲击破坏作用而导致爆落矿石过度破碎。

必须使用烈性炸药爆破的,设计时应对炮孔布置方式、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装药量、起爆顺序等进行专门论证,以确保采出矿石有较高的荒料率。

5.5.2台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台阶、分台阶高度根据所选定的开拓系统确定,采用直进式道路开拓时,台阶高度不大于20m,分台阶高度不大于6m;采用桅杆式等起重设备作业时,台阶高度由设计确定;

——台阶、分台阶坡面角应根据矿层产状和节理裂隙倾角确定,工作台阶坡面角应小于80°,台阶最终坡面角应小于70°,分台阶坡面角应不超过90°或与节理裂隙倾角一致;

——采场最终边坡角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宜小于60°或由设计确定;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应满足荒料分离、分切、整形、吊装运输、清碴等工艺设备和安全的要求,机械化开采时最小工作平台宽度由设计确定,但应不小于30m;分台阶工作平台宽度,应大于分台阶高度;安全和清扫平台宽度,由设计确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石材矿山开采台阶参数的规定。

台阶高度主要与起重设备技术性能及运输设备类型有关。分台阶高度一般以矿体的节理裂隙、开采设备技术性能、荒料最大规格等因素综合考虑。若矿体水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也可作为划分分台阶的依据。为提高荒料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加大分台阶高度。 台阶、分台阶坡面角应根据矿层产状和节理裂隙倾角确定,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开采效率。

采场最终边坡角既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最终边坡的稳定,同时也要考虑尽量减少剥离量,尽量提高开采效率。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系根据荒料分离、分切、整形、吊装运输、清碴等工艺设备作业条件,以及安全的要求确定,一般为20~25m。分台阶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一般为分台阶高度加2m的整形作业平台的宽度。

5.5.3石材开采的剥离、开沟等浅眼和其他常规爆破,应按爆破作业的有关规定执行,控制爆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GB6722的要求。

【释义】本条是关于石材矿山开采的爆破安全要求。

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对爆破说明书的编制、爆破环境的安全要求、炮孔装药与填塞、爆破安全距离与警戒、爆后安全检查与总结、盲炮处理等均作出了相应规定。

要特别注意的是,浅眼爆破时,装填的炮孔数量,应以一次爆破为限。采用导火索起爆时,宜采用一次点火法点火;单人点火时,一人连续点火的根数(或分组一次点火的组数)不得超过10根(组);导火索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

1.2m;借助于长梯子、绳索和台架才能点火的工作面(如高坡或陡坡上),不应采用导火索起爆。

在台阶形成之前进行爆破应加大警戒范围。爆后应超过5min,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min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目前在石材矿山所使用的控制爆破有导爆索控制爆裂和金属燃烧剂爆裂两种。导爆索控制爆裂就是用一段或数段叠合的普通导爆索装入炮眼,作为药包,予以起爆而分离块石。其特点是加大炮眼直径与药包直径的比值,借以缓滞爆轰波而利于爆炸产物的压力胀裂岩石。 金属燃烧剂爆裂亦称“近人爆破”,其使用的材料是一种不属于危禁品的低燃速(0.16~1.05m/s)的金属燃烧剂,起爆不用雷管而用电阻丝或点火头。金属燃烧剂系由金属氧化剂(二氧化锰或氧化铜)和金属还原剂(铝粉)按一定比例搅拌成的混合物。使用时,将其制成“药包”,装进炮孔内,孔口用含水量小于15%的黄土充填5~10cm,用特制捣固棒(由钢棒、铜头组成,铜头直径大于钢棒直径6cm,铜头长约15cm并做成倒角,钢棒与铜头采用螺接或焊接)轻轻捣实,然后边充填边用8磅大锤锤击捣固棒顶部,使黄土压实以避免“冲炮”。最后给电阻丝或点火头通电点燃起爆。金属燃烧剂在瞬间的化学反应中,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可达2000℃以上,经剧烈的热分子运动,迅速产生高压膨胀气体使矿石从矿体上分离下来。该方法对矿体不会产生新的裂隙,爆破的噪声小、震动弱、炮烟少,几乎没有大块飞石,即使有,其抛掷距离可控制在0.5~10m的范围内。爆破时不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控制爆破的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5.5.4挖掘机、起重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挖掘机的停留、挖掘作业等,严格执行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采场进行牵引、吊装作业时,与作业无关的人员不应进入作业区; ——在6级以上大风和大雪、大雨天应停止吊装作业;

——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的停放、作业场地,应根据作业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稳固、便于操作的地方;

——吊装荒料时,开车前应鸣笛;吊运中接近人员时,应发出断续笛声,吊臂下不应有人;吊装荒料不应从载重汽车驾驶室上方和人员头顶上面越过,吊装的荒料不应碰撞车体,荒料不应冲砸车箱底板和车帮;

——被吊荒料未离开作业面时不应回转;起吊大块荒料回转时,不应改变动臂倾角,不应换档;

——吊装荒料的重量应与起重机的起重能力相适应,不应超载起吊,对重量不清的荒料或与岩体未完全分离的块石不应起吊;起吊时不应斜拉、拖拽;

——起重机司机交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限位开关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日常保养、润滑等工作;发现性能不正常,应在操作前排除;

——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行走时,其吊臂应臵于行走位臵,通过高、低压输电线路时,最高点与电线距离应不小于2m;

——开始起吊荒料时,如发现电流表超过额定数值,应立即停止起吊,放下荒料,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开始作业;

——桅杆吊基础的位臵应符合开采工艺要求,选择在坚实稳固的地段;设备基础应根据安装地的工程地质资料、设备吊装能力的要求,由设计中确定。桅杆吊应安装可靠的防雷和接地保护装臵;

——吊装用钢丝绳应符合GB6067的规定,并按GB/T5972的要求进行检验和报废,不应超限使用;

——制动器的零部件有裂纹、制动带摩擦片厚度磨损达到厚度的50%、弹簧出现塑性变形、小轴或轴孔直径磨损达到原直径的5%时,应报废;

——制动轮的制动摩擦面不应有妨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沾染油污;制动轮出现裂纹、轮缘厚度磨损达到原厚度的40%时,应报废;

——提升、变幅、廻转机构的限位开关中的接触开关,使用时应定期检查,超过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吊钩不应与吊臂上端的滑轮相碰,应保留2m以上的安全距离;

——吊钩的最低极限位臵,应保证提升滚筒上最少绕有6~7圈以上的提升钢丝绳。 【释义】本条是关于石材矿山开采挖掘机、起重机作业的安全要求。

5.5.5锯石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钢索锯石机应按照设备总装图和设计要求,安全可靠地固定在设备基础上;安装完毕,应先检查单机和各部分的相互匹配情况,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联动试车; ——钢索锯石机锯切大理石,应先开空车试运转,钢丝绳运行速度稳定后才能推进锯割;锯割中应定期检查钢丝绳是否有裂纹及磨损情况,如有断绳迹象应及时更换;锯石机在运转中不应随意停机,停机前应先停止加沙,只加水,冲洗锯缝中的砂浆后,将锯割钢丝绳退出100mm以上,使钢丝绳脱离锯缝底部后,方可停机;

——锯割钢丝绳的锯槽磨平时,应立即按规定更换新绳;

——钢索锯石机进行锯割作业时,锯割绳两侧10m范围内,不应有人进入;

——链臂式锯石机的安装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清理和平整工作面,调整校对好主机和切割刀的行走导轨,安全可靠地固紧机械;按规定加注液压油、润滑油,并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锯割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供水量,如发生卡链,应适当减慢推进和锯割速度,清除卡链的小石块,不应拆卸链条;当链条被卡住不能动作或有异常响声时,应切断电源停机,查明原因,清除故障,必要时将机器倒转后退20~30mm后再起动; ——锯割作业应做好记录,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 【释义】本条是关于锯石机作业的安全要求。

锯石机分为钢索锯石机、链臂式锯石机和圆盘式锯石机三种。其中钢索锯石机又分为普通钢索锯石机和金刚石串珠钢索锯石机两种。

钢索锯石机适用于中等硬度以下的质地均匀、内无坚硬包裹体、节理裂隙不太发育的大理石矿体,且矿区所在地气候温和、冰冻期短,水、电、砂供应充分。

普通钢索锯石机的切割工具是由三根钢丝绞成的无极钢丝绳(ф3.9或ф4.5mm)。用电动机驱动,当钢丝绳运行到待切工作面时,钢索带动磨料(石英砂或普通河砂)与大理石发生摩擦形成锯口,即达到切割的目的。普通钢索锯石机按其钢索的支撑方式和牵引绞车的形式,又可分为多支撑立柱固定绞车式和滑轮组移动绞车式两类。其中前者的支撑立柱要按钢索的长度向工作面以外拉开,穿越山头树丛,占地面积较大,支撑滑轮更换困难,发生卡绳事故时不易发现,容易拉断钢索、破坏立柱。

金刚石串珠钢索锯石机的切割工具是由多根软钢丝绞成的无极钢丝绳(ф4.5~5mm),钢丝绳上串装有镶金刚石的空心圆柱状套筒,两个串珠间再串弹簧,每隔5个串珠加固定套固紧,无极钢丝绳在电动机带动下,在切割工作面处加足够的水即可正常作业,靠镶有金刚石的串珠切割岩石,无需再加磨料。其作业时需要一定宽度的工作平台,并要铺设锯机轨道。 链臂式锯石机的切割刀具是在单臂锯盘四周安装一条封闭式链条,链条上装刀齿,刀齿顶部镶硬质合金或镶金刚石。装刀齿的链条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加足够量的水,即可在待切工作面正常作业。用这种锯机时,需从开采境界开始,沿主节理裂隙方向,开掘纵向堑沟和

横向堑沟(垂直主节理裂隙方向),其深度和宽度要与锯石机的外形尺寸相适应。而后进行垂直和水平切割,将矿体切成条状块石,再根据节理裂隙分布情况,将条状块石分解为符合要求的荒料。链臂式锯石机作业时需沿轨道运行。

圆盘式锯石机的切割刀具是“环行铣刀”,可进行垂直、水平两个方向的切割作业。既可用于剥离,也可用于切割厚度不大的水平或缓倾斜大理石矿体。

钢索锯石机不按规定程序停机,再次开机时,会因卡绳而导致事故。

锯割钢丝绳的锯槽磨平时,如果不及时更换新绳,易发生断绳伤人事故。

钢索锯石机进行锯割作业时,若锯割绳两侧附近有人,一方面,锯割过程产生的碎石可能伤人,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断绳,也可能伤人。

链臂式锯石机安装完毕,要对照说明书要求,认真检查紧固件、运动部件、行走导轨,以免锯割过程中运动部件脱落、行走部件拧劲而导致机毁人亡事故。

5.5.6火焰切割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操作工应进行技术培训,应有3~5人协同、轮换作业,正常切割时1人操作,1人观察全机动态,1人负责空压机和氧气管理;

——点火调试、切割时,应严格执行火焰切割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戴好防噪声耳罩、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喷燃器前方不应站人;遇风时,应尽量避免迎风点火;

——切割前应清理干净火焰切割部位的石碴、风化浮石等;操作杆与被切割岩面应成70~75°夹角;开始时火焰方向朝外,正常切割时火苗方向朝内;喷嘴口离切割面的距离应适当,并以适当速度来回移动;

——切割中应避免形成凹坑,出现时应尽快处理,以免旋回石碴飞出烧伤或打伤操作工; ——火焰切割机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释义】本条是关于火焰切割机作业的安全要求。

火焰切割机由主燃烧器、供油系统、供氧系统、空压机等组成。其适用于石英含量较高、岩石致密坚硬、裂隙较少的矿山,如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正长岩等。

因火焰切割机涉及油、氧等危险品,因此,作业时要搞好现场安全管理,作业人员要分工协作,各负其则,相互配合,确保安全。

火焰切割机作业时,噪声大,高达120dB,粉尘多,约0.2m3/h,因此,作业人员要佩戴符合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要求的防噪声护具和防尘口罩。切割机操作人员还要佩戴护目镜,防止飞碴伤眼。

喷燃器前方站人,会因调节火焰或其他原因烧伤或灼烫人员。

喷嘴口离切割面的距离,根据岩性、表面风化情况、风向风力等确定。

5.5.7慢动卷扬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设备安装定位后,应按要求注油、清除机内杂物,检查电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无误后,进行空载试运转,半小时内无异常噪音、振动、发热,各操作手柄灵活、正常时,方可进行绕绳等作业;

——每班前应检查润滑部位是否缺油,机内有无杂物,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钢绳是否有严重磨损或断股,电气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工作中发现异常,应立即断电停车处理;设备停止作业应切断电源;

——露天作业,传动系统应有防雨设施;慢动卷扬机的钢丝绳应安装导向装臵,卷扬机在进行牵引、拖拽时,人员不应跨越钢丝绳,钢丝绳两边10m范围内不应有人员来往和进行其他作业;

——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发现有超出允许范围的磨损件,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释义】本条是关于慢动卷扬机作业的安全要求。

5.5.8使用手持式凿岩机钻凿密集排孔时,操作工不应用身体推压凿岩机。在凿岩工作面上不应一人同时操作多台凿岩机作业。

【释义】本条是关于石材矿山开采凿岩作业的安全要求。

5.6 盐类矿山开采 5.6.1盐湖开采

5.6.1.1 采输卤渠的挖掘及旱采挖掘装载运输执行本规程5.2.3条的规定。

5.6.1.2 硬质盐盖的露天爆破应执行GB6722的有关规定。爆破前应经持有爆破资格证的安全人员认真查验现场安全状况后,方可爆破作业。

5.6.1.3 推土机作业时应选择适宜的铲堆线路,在清理作业现场时,应保证车辆无下陷、倾覆等危险;在向高坡(或坑、沟)推(填)矿、土接近边缘时,推土机应挂倒车挡后提产倒土。

5.6.1.4 推土机上坡行驶不得超过25o,下坡行驶不超过35o,不得在坡度大于10o的斜坡土横向作业,并不得在陡坡处进行转弯,下坡行驶不准空挡滑行.

5.6.1.5推土机清除高于机体并埋于地下的物体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5.6.1.6推土机作业时严禁人员上下。夜间作业时,现场应有良好的照明。

5.6.1.7矿堆和尾盐矿堆应分层堆排,分层高度不大于30m,坡面角不超过60o,分层排放不宜超过2个分层,并留有20米宽的安全平台。

5.6.1.8 不应在矿堆和尾盐矿堆上或下方滞留,防止矿堆崩塌而导致人员伤害事故。

5.6.1.9 在盐田堤坝上行驶的车辆,车箱外、车体不应载人。在不足3m-4m宽的临时堤坝应限速、限吨位行驶。

5.6.1.10 水采卤盐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根据各矿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制定操作规程。

5.6.2 钻井水溶开采

5.6.2.1 钻机选型应综合考虑矿层埋藏深度、钻井方式、井身结构等因素,以保证钻井施工安全。

5.6.2.2 井架及其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主要部件不应有裂纹和严重锈蚀、变形、弯曲; ——螺栓、螺帽及弹簧垫圈应齐全;

——基础应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其平面误差应不大于3mm; ——底座四角高差应不大于3mm;

——绷绳数量、直径、方向,应按所选井架出厂规定架设,用正反螺栓绷紧,与地面呈45o;绷绳坑大小和深度,应根据井架负荷及土质差异计算确定。

5.6.2.3 装、卸井架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遇大风(6级以上)、暴雨(雪)、大雾及无充足照明的夜间,不应进行井架装、卸作业。 5.6.2.4 电气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供配电设施位臵距井口应不小于30m; ——线路不应有裸线及漏电现象;

——供电线路应合理布臵,生产用电与生活用电分开;

——架空电力线与井架绷绳应至少相距3m,并不应在绷绳上空交叉穿过; ——架线高度应保证汽车和特种车辆安全通行;

——井架应采用电压不高于36V的低压防爆灯照明。

5.6.2.5 指重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独装在专用仪表箱中,不应与井架接触;

——与传感器处于同一水平,并尽量与司机视线相平;

——指重表、灵敏表和自动记录仪的仪器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三者的读数应一致,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5.6.2.6 绞车滚筒、转盘面水平误差应小于1.5mm;链轮中心偏差应小于2mm;皮带轮中心偏差应小于3mm;井口、转盘、天车三者中心偏差应不超过10mm。 5.6.2.7 穿钻机游动系统所用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前消除应力,防止大钩扭劲; ——直径应与钻机型号相匹配;

——长度应保证大钩放至转盘面时,滚筒上仍留有一层另2圈以上钢丝绳;

——死绳端应在死轮上缠绕2-3圈,并用相应尺寸的专用绳卡卡牢,两绳卡之间距离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特殊绳头卡固,可视实际情况调整距离; ——按GB/T5972的要求进行检验和报废。

5.6.2.8 中深井每作业2井次、深井每作业1井次,应对钻机提升系统(天车轴、游车轴、大钩、钩销、水龙头提环及其销等)至少进行一次探伤。

5.6.2.9 防碰天车、水龙带保险绳、吊钳尾绳、钢绳固定绳卡等,均应按规定装设,并检查合格。

5.6.2.10 采用柴油机作钻井动力时,应安装消声器。

5.6.2.11 钻井、修井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上井架作业时,应系安全带;

——所带工具、棍类物件应装好绑牢;

——处理卡钻时,不应使用吊钳进行倒扣;用转盘强行倒扣时,应把方补心连接螺栓上紧,再用绳索固定在方钻杆上;吊卡不应挂在吊环上;应绑好耳环,插好大钩锁销;

——防碰天车装臵应定期检查,经常处于灵活状态;起下钻时,操作人员应注意游动滑车上升情况,并与井架工保持联系;

——检查钻机、传动部分、柴油机设备时,应停车或有专人监护离合器开关; ——上提解卡时的上提力,应在井架提升系统允许负荷和所使用钻具允许屈服极限范围内,已磨损的钻具,应降低级别使用;上提钻具前,应对井架、绷绳及提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强行转动钻具时,不应超过钻杆允许扭转圈数,并控制倒转速度,防止钻具扭断或倒开;倒扣时,井口工具应绑牢,除司钻及指挥人员外,无关人员应撤离操作平台; ——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防毒面具、排风扇等),并有专人监护;

——有易燃气体的钻井,作业场所禁止吸烟,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证; ——井口应安装防喷装臵,并采取相应防喷措施。 5.6.2.12 水溶开采,应遵守下列规定:

——井口装臵中的管汇,应采用厚壁无缝钢管,不应采用直缝管或螺旋管; ——管道阀门的耐压等级,应满足开采压力要求;

——井口装臵中的各组件安装完毕,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不低于设计最大工作压力的1.25倍,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作业场所应有排水和防止液体渗漏的设施,地面应防滑;

——在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地点(井口、卤池、取样阀等)作业时,应采取防毒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5.6.2.13 采输卤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采卤工艺管汇、输卤管道的耐压等级,应满足使用压力要求,安装完毕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不低于设计最大工作压力的1.25倍,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采卤工艺管汇应按输送介质的不同,涂以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输送方向;管汇的识别色,应符合GB7231的规定;

——严格按工艺、设备的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正常生产时,应定时观测记录卤井、机电设备运行的电流、电压、电机温度、水压和流量、卤水浓度和温度等参数;特殊情况应加密观测记录次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生产调度报告;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汇报;

——单井生产正、反循环和多井连通生产注、出水井的倒换等工艺技术的改变,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夜间进行操作井口装臵、检修管道和阀门等野外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且不应单人作业;

——井口装臵、泵、工艺管汇、输卤管线等采输卤设备、设施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5.6.2.14 生产采区的建设,应根据建构筑物、交通、水体等的保护等级,留设相应的安全距离。钻井水溶开采的最小安全开采深度,应根据矿区地质、矿床条件和开采工艺确定。井组之间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保安矿柱。

5.6.2.15 井盐矿山应设立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每半年至少对矿区范围的水质(主要是含盐量)进行一次检测。

5.6.2.16 对岩层破碎、采空区很高、采深不大等易发生地表沉陷和位移的矿区,应进行地表沉陷和位移监测。在可能或已有地表沉降、位移的区域,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应急预案。 5.6.2.17 不利用的地质勘探井和生产报废井应作彻底封孔处理。

5.7 排土场

5.7.1 矿山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设计。

5.7.2 排土场(包括水力排土场)位臵的选择,应遵守以下原则:

——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网线和通讯干线、耕种区、水域、隧道涵洞、旅游景区、固定标志及永久性建筑等的安全;其安全距离在设计中规定;

——依据的工程地质资料可靠;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如因地基不良而影响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 ——依山而建的排土场,坡度大于1∶5且山坡有植被或第四系软弱层时,最终境界100m内的植被或第四系软弱层应全部清除,将地基削成阶梯状;

——避免排土场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必要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排土场位臵要符合相应的环保要求。排土场场址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建筑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区和生活水源的上游,含有污染物的废石要按照GB18599要求进行堆放、处臵。 考虑到排土场排弃岩土时,废石滚抛及废石场滑坡,塌方和泥石流对周围及下部的采矿场及工业场地、居民区等等的安全有威胁,因此,废石场的位置必须适当、安全距离也要在设计中规定。

一般,大块石滚动距离随其物理力学性质,废石场段高、坡面角和其下方的自然地形坡度不同而不同,台阶越高,坡面越陡,块度越大,则其滚动距离就越远。根据有关方面对南芬露天铁矿、海南铁矿、攀枝花铁矿、乌龙泉石灰石矿、徐州利国铁矿的实际测定,当段高

在10~150米时,大块石滚动距离约为15~200米,一般在30~100米之间。

滑坡、坍方、泥石流通常系自然形成,但有其成因的规律性。因此,在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场址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生产中要加强观测,并根据其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防护措施。海南铁矿、半尖铁矿、德兴铜矿、永平铜矿等造成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重大教训大多是由于没有掌握其规律性以及在设计和生产中对其考虑不周或重视不够所致。

滑坡,塌方以及泥石流危及、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与滑体、塌方大小、固体堆积物的多少和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有关,其中以泥石流影响的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更应高度重视。例如,德兴铜矿废石场处于高山深谷之中,山上森林密布,谷内小溪常年潺流不息、谷两侧山坡陡峭,一般在37 左右,谷纵坡降5~10 ,流域面积较大, 废石场附近河水面积约0.3~0.S平方公里,估计流量l5立方米/秒,矿山基建时的二次大爆破抛掷约80万立方米土石在沟内,投产后继续在谷内排岩土,所排岩土风化松软,500毫米以上大块约占1~2%。经高阶段排弃,因弃石滚动碰撞大块相应减少,细粒度的岩石堆于沟内,雨季水大,形成了泥石流,对下游的工业场地、宿舍、公路、桥涵威胁很大、流域长度达5~7公里。后来,采取在废石场坡脚处设置砖砌拦挡坝等防护措施,效果良好。

因为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不良地带是造成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多雨地区和排土场就更为突出;如在卡斯特溶洞地区设置水力排土场时,将会引起渗漏、冒浆而造成危害。这就要求在选择场地时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经技术经济比较不可避免时,必须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

5.7.3 排土场位臵选定后,应进行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

5.7.4 排土场设计,应进行排土场土岩流失量估算,设计拦挡设施。 5.7.5 内部排土场不应影响矿山正常开采和边坡稳定,排土场坡脚与开采作业点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应设臵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

5.7.6 排土场排土工艺、排土顺序、排土场的阶段高度、总堆臵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废石滚落时可能的最大距离及相邻阶段同时作业的超前堆臵距离等参数,均应在设计中明确规定。

排土场的台阶高度.总堆置高度、平台宽度以及相邻台阶同时作业的超前堆置宽度等选择的合适与否对排土场的安全生产将带来直接影响.它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各矿山的具体条件不同,要对其作出具体的统一规定是不合适的。如排土场的台阶高度和总堆置高度、其决定因素是作业场所的气候条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排土设备类型、运输方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等,排土场工作平台的宽度主要决定于上一台阶的高度、大块石滚动的距离、运输线路条数及移道步距,所采用的排弃机械设备等因素;上下台阶同时作业时,应满足互不影响的基本要求,即保持有一定的超前堆置宽度。这样既能保证下台阶的生产安全,也为上台阶的稳定创造了条件。总之,必须根据各种影响因素,有条件的矿山可参考附近类似矿山的情况.在设计中选取合适的排土场参数。

5.7.7 排土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应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危险范围内。

任何人均不应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排土场危险区内从事捡矿石、捡石材和其他活动。 未经设计或技术论证,任何单位不应在排土场内回采低品位矿石和石材。 5.7.8 排土场最终境界20m内,应排弃大块岩石。

5.7.9 高台阶排土场,应有专人负责观测和管理;发现危险征兆,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5.7.10 在矿山建设过程中,修建公路和工业场地的废石,应选择地点集中排放,不能就近排弃在公路边和工业场地边,以避免形成泥石流。 5.7.11 铁路移动线路的卸车地段,应遵守下列规定:

——路基面向排土场内侧形成反坡;

——线路一般为直线,困难条件下,其最小曲线半径不小于表3的规定,并根据翻卸作业的安全要求设臵外轨超高;

——线路尽头前的一个列车长度内,有不小于2.5‰~5‰的上升坡度;

表3 线路平曲线半径规定

窄 轨 铁 路 机车车辆固定轴距≤2.0 m 卸车方向 准轨铁路 轨距 600mm 30 50 轨距 762,900mm 60 80 机车车辆固定轨距 2.0m~3.0m,轨距762,900mm 80 100 向曲线外侧,m 向曲线内侧,m 150 250 ——卸车线钢轨轨顶外侧至台阶坡顶线的距离,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 ——牵引网路符合GB50070的规定;网路始端,设电源开关,做到先停电后移动网路;

表4 轨顶外侧至台阶坡顶线的距离

单位为毫米

准轨 路基稳固 750 轨距 900 450 窄轨 轨距 762 430 轨距 600 370 ——在独头卸载线端部,设臵车挡;车挡有完好的栏挡指示和红色夜光示警牌;独头线的起点和终点,设臵铁路障碍指示器。

本条根据矿山实际工作制定,现对以下各款说明如下:

一、“卸车地段的路基面应向场地内侧形成反坡”,主要是考虑新路基面的下沉,其反坡度根据气候条件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而定的,一般为2~5%。

二、限制最小曲线半径和设置外轨超高,是为了卸车的安全,不致在卸车时失去平衡,造成脱轨和翻车事故。其中准轨铁路曲线半径参照《总图运输设计参考资料》及《冶金企业铁路工务检修规程》,窄轨铁路曲线半径参照《冶金矿山地面窄轨铁路设计规范》。 三、设上升坡道有利于列车减速,制动和确认信号,以保持行车安全,如因地形条件所限不能设坡道,需在线路终点处设车档,防止列车刹不住车而冲出轨道。

四、规定卸车线枕木端至台阶坡顶线的距离,是为了防止路基被电铲超挖以保证卸车线路基的稳定。本条对于准轨和窄轨卸车线枕木端至台阶坡顶线的距离的限制数据,来源于《冶金企业铁路工务检修规程》第74条及《冶金矿山地面窄轨铁路设计规范》第3.2.6条。

五、本款主要是为线路移动前切断牵引网路电源提供了先决条件,以确保安全。

5.7.12 道路运输的卸排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汽车排土作业时,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不应进入排土作业区,进入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排土场平台平整;排土线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有2%~5%的反坡;

——排土卸载平台边缘,有牢固可靠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2,车挡顶宽和底宽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4和4/3;设臵移动车挡设施的,对不同类型移动车挡制定安全作业要求,并按要求作业。

——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卸土时,汽车垂直于排土工作线;汽车倒车速度小于5km/h,不应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挡;

——在排土场边缘,推土机不应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m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缝宽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时,汽车不应进入该危险区作业,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恢复排土作业;

——排土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使驾驶员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排土作业;

——汽车进入排土场内应限速行驶,距排土工作面50~200m时,行驶速度低于16km/h,50m范围内行驶速度低于8km/h;排土作业区设臵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排土作业区照明系统完好,照明角度符合要求,夜间无照明不应排土;灯塔与排土车挡距离d按以下公式计算:

d≥车辆视觉盲区距离+10m;

——排土作业区配备质量合格、适应相应车载量汽车突发事故救援使用的钢丝绳(>4根)、大卸扣(>4个)等应急工具;

——排土作业区配备指挥工作间和通讯工具。

本条是对矿山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现说明如下:

a、“应有专人指挥”,为的是保证有次序地卸车。并且可以确认汽车卸载的安全地点,指挥推排,让推土机进行有效的推排作业。“在同一地段不准同时进行卸载和推排作业”,主要是为了不致让汽车和推土机作业相互干扰甚至造成事故。

b、“作业面应经常保持平坦,并保有3~5%的反坡”是为了有利于汽车正常运行,还考虑到卸车平台的下沉及卸车安全问题。

c、卸车平台的边缘设移动式车挡或推筑安全垛是为了确保运排机械设备的作业安全,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五分之二。或履带高度的二分之一,安全垛顶宽不小于O.5~1.Om。 5.7.13 列车在卸车线上运行和卸载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列车进入排土线后,由排土人员指挥列车运行;

——机械排土线的列车运行速度:准轨不超过10km/h;窄轨不超过8km/h;接近路端时,不超过5km/h;

——运行中不应卸载(曲轨侧卸式和底卸式除外);

——卸车顺序从尾部向机车方向依次进行;必要时,机车以推送方式进入; ——列车推送时,有调车员在前引导指挥;

——列车在新移设的线路上首次运行时,不应牵引进入; ——翻车时由两人操作,且操作人员不应位于卸载侧;

——清扫自卸车宜采用机械化作业;人工清扫时有安全措施;

——卸车完毕,在排土人员发出出车信号后,列车方可驶出排土线。 本条说明如下。

a、运行速度,《黑色金属露天矿标准轨距铁路设计技术规定》中规定准轨应不大于10公里小时,《窄规》中规定为8公里/小时。但大孤山铁矿、齐大山铁矿及大连甘井子石灰石矿,实际上都超过了此规定,而且认为安全上无问题,因此确定准轨10~15km/h,窄轨不超过8km/h。

b、在运行中卸载会引起刮邦、压邦、以及造成掉道、脱钩等事故,不利于安全,故规定“不准在运行中卸载”。水枪距工作阶段坡底线的最小距离要求,其理由如下:

c、为防止车辆卸载时掉道而堵死通道,规定卸载顺序应从尾部向机车方向依次进行,并要求“独头线机车应以推进方式进入”。

d、由于列车推送运行时,嘹望条件差,加上排土场铁路条件恶劣,故推送时应取低速度,并有调车员在前引导。

5.7.14 排土机排土应在设计中进行不均匀沉降计算,并提出反坡坡度。排土机排土时,排土机距眉线应留安全距离,其安全距离的大小应在设计中有明确规定。排土机长距离走行时,受料臂、排料臂方向与行走方向成一直线,上坡不应转弯。 5.7.15 排土犁推排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推排作业线上、排土犁犁板和支出机构上,不应站人; ——排土犁推排岩土的行走速度,不超过5km/h。

5.7.16 单斗挖掘机排土时,受土坑的坡面角不应大于60°,不应超挖卸车线路基。 5.7.17 人工排土时,禁止人员站在车架上卸载或在卸载侧处理粘车。 5.7.18 排土机卸排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排土机在稳定的平盘上作业,外侧履带与台阶坡顶线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工作场地和行走道路的坡度符合排土机的技术要求;

——排土机长距离行走时,受料臂、排料臂与行走方向成一直线,并将其吊起、固定;配重小车在靠近回转中心的前端,到位后用销子固定;上坡不应转弯。 5.7.19 排土场防洪,应遵守下列规定:

——山坡排土场周围,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设施拦截山坡汇水;

——排土场内平台设臵2%~5%的反坡,并在排土场平台上修筑排水沟拦截平台表面及坡面汇水;

——当排土场范围内有出水点时,在排土之前采取措施将水疏出;排土场底层排弃大块岩石,以便形成渗流通道;

——汛期前,疏浚排土场内外截洪沟,详细检查排洪系统的安全情况,备足抗洪抢险所需物资,落实应急救援措施;

——汛期及时了解和掌握水情和气象预报情况,并对排土场、下游泥石流拦挡坝、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

——洪水过后,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 5.7.20 排土场防震,应遵守下列规定:

——处于地震烈度高于6度地区的排土场,制订相应的防震和抗震的应急预案; ——排土场泥石流拦挡坝,按现行抗震标准进行校核,低于现行标准时,进行加固处理; ——地震后,对排土场及下游泥石流拦挡坝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修复和加固破坏部分,确保排土场及其设施的运行安全。 5.7.21 排土场关闭,应遵守下列规定:

——矿山企业在排土场结束时,整理排土场资料、编制排土场关闭报告;

——排土场资料包括:排土场设计资料、排土场最终平面图、排土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排土场安全稳定性评价资料及排土场复垦规划资料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0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