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更新时间:2024-06-08 09: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便 秘 [概述]

一·定义:便秘是由于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阴阳气血不足,引起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病因: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阴阳气血不足。 概 括 病机:大肠传导失常 病位:大肠 二、源流:

1.《内经》称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便秘与 脾、胃、肠有密切的关系,其病机多为脾胃受寒,肠中有热。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真胀,后不利”

2.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称便秘为“脾约”、“闭”、“阴结”、“阳结”。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首次将便秘依寒热而分阴结、阳结二类。治疗方面,创制了苦寒泻下的承气汤、温里泻下的大黄附子汤、养阴润下的麻子仁丸、理气通下的厚朴三物汤以及蜜煎导,猪胆汁导等外用塞肛通便法,为后世医家治疗本病奠定了基础。

3.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指出便秘之病因与五脏不调、 阴阳虚实寒热有关。

如《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曰:“大便难者,由五脏不 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

4.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燥结》则认为便秘是由于血少 或肠胃受风,涸燥秘涩所致。

5.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把便秘分为阴结、阳结两大类,认为有火为阳结,无火为阴结。

6.陈士铎的《石室秘录》认为肺燥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也能导致便秘。

7.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强调肾脏功能失调也可引起便秘。 8.《严氏济生方》严用和提出了风秘、气秘、湿 秘、寒秘、热秘等五秘。

9.《医学心悟》程国彭将便秘分为“实闭、虚闭、 热闭、冷闭”四种类型。

三、范畴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道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肌力减退等疾病所致的便秘,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肠胃积热

热病之后,余热留恋

肺热肺燥下移大肠 胃肠积热,肠道干涩 热秘

1

过食辛辣或过服温药 素体阳盛,燥热内生 2.气机郁滞

忧愁思虑,脾伤气结

抑郁恼怒,肝郁气滞 大肠气机郁滞 气秘 肺失肃降,腑气不通 传导失职 久坐少动,气机不利 虫积肠道,气机阻滞 3.阴亏血少

素体阴虚,津亏血少 阴亏 大肠干涩 阴虚便秘 病后产后,阴血虚少

失血夺汗,伤津亡血 血虚 大肠不荣 血虚便秘 辛香燥热,损耗阴血 房室劳倦,阴津亏损 4.阴寒积滞

过服寒凉

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传导失常 实寒秘 外感寒邪

5.气虚阳衰 饮食劳倦

素体虚弱 气虚 大肠传导无力 气虚便秘

年老体弱 阳衰 肠道失于温煦 传导失司 虚寒秘 苦寒攻伐 阴寒内结

综上所述:

便秘的病因:外乎热、实、冷、虚四个方面,胃肠积热为热秘;气机阻滞为实秘;阴寒积滞为冷秘;气血阴阳不足为虚秘。

病位:在大肠

相关的脏腑:肺、脾、肾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失职 [诊断]

1.便秘的临床特征:

A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 B粪质坚硬,便下困难 C排便无力,出而不畅 2.伴随症状:

腹胀腹痛、头晕头胀、脘闷嗳气、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心烦易怒。 3.诱因:

外感寒热、饮食失调、情志抑郁、脏腑失调、久卧少动、年老体弱。 4.理化检查:

胃肠X线钡餐、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2

积聚 便 秘 积 聚 相同点 不同部位 点 性质 均可出现腹部色块 小腹左侧 索条状 腹部各处均可 形状不定 与排便无关 与排便的关便后消失或减少 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

粪质干燥坚硬,伴有肛门灼热,苔黄厚—积热便秘

素体阳虚,排便艰难,舌胖苔白滑,无肛门灼热—阴寒便秘 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畅,—气滞秘

粪质不干,便下无力,或欲便不出,舌淡少苔—气虚秘 粪便干燥,排出艰难,舌红少津无苔 阴(血)虚便秘

二·治疗原则

实则通泻(清热润肠通便,顺气导滞);虚则润补(益气养血,温通开结)。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三、分证论治 (一)实 秘 1.肠胃积热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

兼次症: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冷,小便短 赤。

舌象: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 脉象:滑数,或弦数 分析:见教材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芒硝以软坚通便;

兼有津伤,而见舌质红苔干,便结不通者,可用增液汤。

兼有肝火内盛,而见心烦易怒,面红身热,耳鸣者,加龙胆草、山

栀子,或更衣完丸,或当归龙荟丸清泻肝火。

便后痔出血者,加地榆、槐花清热止血。

2.气机郁滞

主症: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

3

兼次症: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 后不畅。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冷,小便短 赤。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 脉象:弦,或弦缓,或弦数,或弦紧。 分析:见教材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药:六磨汤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

腹部攻痛加厚朴、莱菔子理气止痛;

若气郁化火者,而见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者,加山栀子、龙胆草清泻肝火;

虫积阻滞者,重用槟榔,并加雷丸、榧子、使君子以驱虫。 跌仆损伤或术后肠粘连者,加桃仁、红花、赤勺活血通便; 痰饮阻滞气机者,加皂荚、甘遂逐饮通下;

肺气不降者,可用苏子降气汤加火麻仁、威灵仙降气通便,

3. 阴寒积滞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 兼次症:手足不温,呃逆呕吐,口淡不渴。

舌象:舌苔白腻。 脉象:弦紧。 分析: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大黄附子汤

加减:心腹绞痛,口噤暴厥者,可用三物备急丸

(二)虚秘 1.气虚

主症: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

兼次症:便后乏力,汗出气短,面白神疲,肢倦懒言。 舌象: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 脉象:细弱 分析:见教材

治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黄芪汤

加减:气虚下陷而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人参 以增强黄芪益气升陷。

大便燥结难下者,可加杏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

伴有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散

气虚日久,伤及于肾,传导无力,用大补元煎。

2、血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苍白。 兼次症: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 舌象:舌质淡,舌苔白。

4

脉象:细。 分析:见教材

治法:养血润燥,通便 方药:润肠丸

加减:腹胀脘痞明显者,加厚朴、大腹皮以行气消胀

年老阴血不足者,加桑椹子、核桃肉、何首乌以养血通便。 3、阴虚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努挣难下。

兼次症:头晕目眩,口干心烦,潮热盗汗,耳鸣腰膝酸软 舌象:舌质红,少苔 脉象:细数。 分析:见教材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

加减: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结如球者,可用五仁丸 4.阳虚

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兼次症:面色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 舌象:舌质淡,舌苔白或薄腻。 脉象:沉迟无力,或弦细无力。 分析:见教材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

加减: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以益气。 阳虚明显者,可加附子、肉桂以温阳。

[转归预后] (一)转归

便秘日久 腹胀呕吐;失眠烦躁;肛裂痔疮 (二)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辨证得当。大都可痊愈 年老体弱、病后、产后体虚便秘,难求速效。 [预防与护理措施] (一)预防

1.饮食调养:避免过食辛辣、煎炸食物;不可过食寒冷生冷饮食。宜多食粗粮蔬菜、多饮水。

2.起居调理:避免久坐少动,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3.精神调摄: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度的七情刺激。

4.合理用药:不可一见到便秘,就滥用泻药,以免便秘加重,或引起顽固性便秘。

(二)护理措施

1.大便干硬难下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入肛门,使大便易于排出,避免局部损伤。

5

2.身体极度虚弱,大便过硬,无力排出者,便前给予补气药以防虚脱。 3.年老体弱,可指导病人做导引术。 [结语]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出困难。可单独出现,也可并发在其他病中。临床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有热结、气滞、(寒凝);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上述诸秘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因此,便秘的治疗,应注意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切不可一并通下。

病 案 分 析

张某,女性,70岁

患者从1989年开始,大便干结如羊屎,排出乏力,伴有脘腹胀闷不适,身体瘦弱,精神倦怠,气短乏力,口干不欲多饮,心烦失眠,长期服用便秘通,能保持3-5天一次大便,但排出困难。1周前因吃炒花生米后,大便已7天未解,腹部胀满较甚,曾3次上厕所排便,均未排出,且每次排便时汗出湿衣,头晕不适。患者1998年9月来我院就诊。查左下腹压痛,可触及条索状包块,肠鸣音减弱,1-2次/分。腹部X线透视检查无气液平面,血分析正常。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0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