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9-21 10:47: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混合运算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十单元混合运算的这部分知识。本课指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我准备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乘加(减)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掌握运算顺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后算加减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师:我们已经来到了进山的入口处,如果你是我们团的导游,你想知道什么呢?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请试试看,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和算法。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把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4个组的人数,再加剩余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教师总结,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活动二:

(课件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从司机的语言和木牌上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

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应找回多少元?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自己的算法,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活动三: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都是先算乘法。

教师继续提问: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

(三)巩固运用,自我提升

1四道计算题8 + 2 ×7= 9×3 + 2=

8 × 2 -4= 8 - 3 × 2=

让学生先说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计算.

2找错

利用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一下西瓜能不能吃,是不是坏掉的,计算错误的就是坏掉的,借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与好胜心.

3×4+5=35 3×6-7=11 2×5+6=16 9-4×2=10

3. 出示图片,三组跳圆圈舞和一组跳交谊舞的学生,问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在哪方面比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

实验小学 孙瑞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0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