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甘肃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更新时间:2023-05-08 03: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甘肃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

析)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汉赋与汉代

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也是如此。除文学内部发展因素外,汉代社会对汉赋的生产、消费等有重要的影响。

汉赋生产与两汉社会的兴衰基本同步。汉初基本上是汉代社会的休养生息阶段,汉赋生产也处于初期阶段。现存的赋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这些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传统,抒情言志,篇幅短小,而且内容上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汉赋生产的繁荣期是武帝以后到东汉中期。大一统的天下,文人心向中央,盛世激发了作家的情怀,于是,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这是时代的产物。典型代表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这些大赋采用对话体,以状物为主,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的特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两汉整个思想界成为经学的天下,大赋所体现的正统思想以及形式上的“劝百讽一”,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

东汉和帝以后社会走下坡路,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党锢之祸使文人与社会逐渐疏远,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地震、蝗灾、水灾、瘟疫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发生了重要变化,深感人生迷茫。此期经学衰落,道家思想又占据了重要位置。社会的剧变带来汉赋的新变,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赋。这种赋继承屈原、贾谊的传统,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他们突破汉大赋的创作模式,由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写,由体物转入写志,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是东汉后期社会带来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由以上可以看出,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生产。首先影响辞赋生产者,如辞赋作家的地位、遭遇、追求、情怀等。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被视为倡优一类人物,亦可见地位之低下。就作家的追求、情怀而言,当社会处于鼎盛时期,辞赋家就有很强的自豪感,主动与时代靠拢;当衰世时,辞赋家更多关心的是自我内心。其次,时代影响辞赋作品,包括思想、体制、风格、内容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时代与文学是互动关系。时代一方面影响汉赋生产,同时汉赋也反映时代的风貌,为时代服务。“天子之事”中,那种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景象,强壮的声威,无不体现着大汉帝国的时代精神。东汉后期赵壹等人的辞赋揭露社会黑暗,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时代不仅影响汉赋生产,而且影响汉赋消费。汉赋由于辞藻华丽,典型的汉赋大多是宫廷作品,或歌颂,或讽谏,所以基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当然,抒情性的辞赋也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大部分还是在文人范围之内。(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张新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的发展就能证明这一点,当然,除时代因素外,汉赋发展也有文学内部发展的因素。

B.汉赋产生于汉代初期,这一时期汉赋的代表作有《鵩鸟赋》,其内容明显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C.汉初汉赋的发展,在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的传统,篇幅不长,《吊屈原赋》就可以说明

这一点。

D.汉武帝以后,规模宏大,内容全部是歌颂的大赋兴盛,这些赋体在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大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汉和帝以后,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绝迹,代替它的是抒情为主的小赋,其代

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

B.东汉和帝以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承了屈原、贾谊的传统,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这

类作品的主要内容。

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的生产,首先影响着辞赋作者,在社会鼎盛时期,辞赋作家就有很

强的自豪感。

D.时代不仅影响着汉赋的生产,也影响汉赋的消费。典型的汉赋大部分是宫廷作品,基本

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初的抒情小赋与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这同特

定的时代有关系。

B.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创作模式突破了汉大赋的创作模式,内容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作家,汉赋作家的作品也反应着时代,写作汉大赋的作家处在盛世,地位较高,写抒情小赋的作家地位普遍较低。

D.东汉末年,辞赋作家多写以抒情为主的小赋,作家多抒写内心世界,这类辞赋,大部分

是在文人之间传播。

【答案】

1.D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全部是歌颂”错,原文“歌颂为主”“劝百讽一”。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A项“文人的鸿篇巨制绝迹”错,原文“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C项“写作汉大赋的作家地位较高”错,原文“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漠里的旗帜

刘建超

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

怎么来了?她看着他,看着相恋10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

上的装卸工,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

的那个小屋。

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吻了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

的一面旗帜。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畸形疯狂地蔓延。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

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

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

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义了。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

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

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

挂着远方的他。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他

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他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神气,玩笑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晚饭,稀饭,馒头,她带

来的熟制品。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

不得动筷子。你一个人不寂寞吗?她说。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我能背

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荒漠的风

狼一样嚎。

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她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货车。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

门也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

填饱肚子。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

最好。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

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

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司机把

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这地方

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来场大风暴,

菜地就没了,风暴过去后,他重新再开。

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她又准备动身去

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荒漠的风狼一样嚎”这一句景物描写,用了比喻的手法既写出大漠环境的艰苦,也衬托了“她”看到“他”的生活现状后更坚定了她要与他分手的决心。

B.文中“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居然”一词暗示下文写那片青菜地得来不易,也点明了小说的主旨。

C.小说以“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开头,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多个方面写“夏花”,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但是又面临现实压力的女孩形象。

E.“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小说的这一结尾写得含蓄蕴藉,极有韵味,给读者留下了充分体味的空间。

(2)小说中的“他”,性格中“浪漫”的一面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何以“大漠里的旗帜”为题?请简要分析。

(4)小说多次提到泰戈尔的诗,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

【答案】(1)CE(C给3分,E给2分,D给1分,其他两项不给分。)

(2)(6分)①他喜欢泰戈尔的诗,希望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

②深处大漠戈壁,却真正体会到以前所读诗句的诗意。

③晚上在看恋人的信,背泰戈尔的诗中度过,并不感到寂寞。

④在用来驱赶飞鸟或小动物的布条上写满了诗,不忘“生如夏花”的人生理想。

(3)①大漠菜地周围的树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挂满了万国旗。

②因为司机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和尊重,每次经过菜地时都要向“旗帜”鸣笛致意。

⑧“大漠里的旗帜”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了“他”坚守岗位,奉献大漠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扬与肯定。

(4)①突出了“他”浪漫的性格特点,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由校园里单纯的激情浪漫变为

面对现实洗礼却依然不失诗意的转变过程。

②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只有真正有理想有诗意的人才能在面对艰难现实时,让自己的精神屹立如“旗帜”,从而让枯寂的人生如夏花之绚烂。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进一步思考人生“诗意”与“现实”的关系。

③以二人因共同喜欢诗句“生如夏花”而开始,又以“他”对“生如夏花”的人生理想的坚守而结束,前后照应,使小说结构浑然一体。

④多处引用诗句,使小说的语言更具诗意之美,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

【解析】

(1)

试题分析:A“表现‘她’前去分手的决心”有误,‘她’的行程同样表现的是‘他’所处的大漠遥远而

艰苦。B引用孟子的话,是表明他的吃苦耐劳,不怕艰苦。C “塑造了一个对爱情无比坚贞的

女孩的形象”这一说法于文依据不足,因为她也曾动摇过。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小说中的“他”,性格中“浪漫”的一面体现在他的所有生活中。大学里,他“说过不

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工作后,在大西北,一个人的养路站,真正理解了泰戈尔诗里的意境,他用读恋人的信和泰戈尔的诗度过寂寞时光;在精心养护的小菜园里,

他用写满诗的布条驱赶鸟雀。这是一个心中有诗意的人,性格中自然会充满浪漫,不管眼前

的境况如何。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小说以“大漠里的旗帜”为题,应该有象征意义。小说多次出现“旗帜”,“我将成为

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大漠菜地周围的树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挂满了万国旗”“司

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这些“旗帜”综合看来,是一种

精神,是对“他”由一个浪漫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懂得奉献的养路工人的赞美。“旗帜”的象征意

义就是他的奉献精神。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多次提到泰戈尔的诗的用意,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主旨

等角度进行。小说中的“他”喜欢泰戈尔的诗,表现了“他”浪漫的性格特征。“他”和“她”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走到一起而相恋,后文提到他“生如夏花”的人生追求而感动了她。让情节安排完整。主旨方面,泰戈尔的诗一直是他坚持的支柱,他由单纯的喜爱到真正的理解,到用生命去践行,真正做到了坚守和奉献。当然,小说中使用诗文,对小说的文采方面

是有很大帮助的。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

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

城县,迁著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漳

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再迁太常博士、知尉

氏县,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城,旨将筑之,州将日:“吾州据险,敌必不来。”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州无井,

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

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

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②有

谋略,除阁门使,固辞。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

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选自《宋史·张旨传》)

【注】①元昊:李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②鸷(zhì)式:勇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

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

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

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

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旨毛遂自荐。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多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

B.张旨恪尽职守。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

C.张旨为国立功。元昊反叛,张旨力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

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

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

有谋略。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

(2)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

【答案】

1.D

2.B

3.C

4.(1)(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2)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张旨夜里打开城门,率领士兵攻击敌人,赦人后退,用官员军人在路两旁坚守,让百姓出来取水。又用渠道中泥土覆盖积草,

敌人望见,以为水还有余。张旨督促居民登上城墙奋勇战斗,敌人死伤很多,随即撤退”。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贼”作主语其前断开。“使”“复”虚词一般处于句首,其前断开。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B项“左迁”是降职。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C项“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错,应是张旨假托皇帝诏令赏赐士兵绸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句子考点,之后串联成句,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使翻译

的句子语意通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1)“命知安丰县”补充主语“朝廷”;“知”掌管;“大募”

大量征召;“给”救济。(2)“垂就”修筑成功;“大至”大批敌人到来;“联”连接;“守以强弩”

状语后置,用强弓守卫。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亲张延嘉,读书很多,不愿做官,州中将张延嘉

的品行上报,(皇帝)赐给嵩山处士的岩号。张旨晋升为保定军司法参军,他上书转运使钟

离瑾,希望补任一名县尉,抓捕大盗来证明自己。钟离瑾赞赏张旨的请求,替他奏请(朝廷)调任安平尉,前后抓捕盗贼二百多人。(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他)

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提拔担任秘书省校书郎、遂城县知县,升任著作佐郎。

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张旨自己去宰相那里陈述救济治理的策略。(朝廷)任命张旨任安

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不久疏浚淬河三十里,引支流

注入芍陂,制作闸门,灌溉田地几万顷,外面筑堤用来防备水灾。两次升职任太常博士、尉

氏县知县,调任忻州通判。

元昊反叛,(朝廷)特别升(张旨)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府州通判。府州靠山而建,没有外城,张旨打算修筑外城,州将说:“我们州城依凭险要之地,敌人一定不敢来犯。”张旨不听。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城内外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0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