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与发展对策

更新时间:2023-03-29 10:26: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业产业化

宏观上看,工业园区可依靠政府支持及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一定程度的降低企业经营的外部成本,从而提升园区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和入驻企业的竞争力。 ( )优势转化作用二 根据“业迁移行为理论”企业迁移企,

工园在部区接业移的业区中地承产转中作机 I发对 用铝展策 J与一齐玮娜张明林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南昌 3( 2 ) 30 2 )◆中图分类号:F 6文献标识码:A 02产业转移、加快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各省区都在积极寻求各种路径抓住国际国内 产业转移的机会,来促进本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 X -业园区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

的动力是区位推力和吸力的合力。企业因 当前区位存在成本过高、环境条件下降等因素限制了其扩张而产生迁移要求,同时

会因迁入地有足够空间,接近分销商、供应商和顾客,劳动力供应充足、生产成本低、房地产价格合适等因素被吸引。中部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级生产要素、初

生态及市场等多方面的条件优势和潜在优势,但能否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对企业和经济发展有激励作用的现实优势就成为中部地区能否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吴晓军 ( 0 5)为。 20认

济崛起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将以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并为工业园区的有效发展提出对策。

作用机制,并对中部地区工业园区的

有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区位优势

工业园区在中部地区承接产

工业园区是欠发达地区优势转化的有效装置,转化机制如图 1示。所

业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一两只手”共同作用

工业园区的优势转化机制主要作用途径如下:一是通过工业园区可有效导入短缺优势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和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有效制度供给等。二是可有效完善优势要素的质量,如有效提高劳动力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

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

张可云 ( 0 1)《 2 0在区域大战与区域

经济关系》一书中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 又会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对于落后地区,一方面由于

工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 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质和质量;促进当地软环境和硬环境的不断优化;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和消费总量及架构的升级等。三是可有效改善优势要素的系统结构。主要通过园区的企业聚集、即 分工、合作及产业延伸的功能,把整个工

劳动力素质低、经济体制落后、产业基础

等因素可能缺乏接受转移产业的条件,另一

方面也可能由于不切实际地盲目引进顶

尖技术而与产业梯度转移产生冲突。此,因 区际产业转移并不必然带来区际关系的和

业园区的资源整合在一个经济系统内,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使用。( )规模效应机制三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等外向 型经济区域已经加快产业转移步伐,据测算截止到 2 1,仅我国的广东、上海、 0 0年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

谐,而且仅依靠市场调节不一定能完成产业转移,政府的干预和协调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国中部地区的工业园区大多处于初始阶段和填充阶段前期,政府主导是其主要表现特征,即政府以市场化的、经济的

根据目前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可以断定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区位 中心转移,产业转移的环节越来越细化和

增至 1 0 0亿元, 40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产业转移理论,与东部地区相邻、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济发展处于低梯度水平的中经部省区就成为主要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

手段以及非市场的行政力量,通过制定政策方案和实施要点,对市场化进程进行推动、调控和引导。因此,工业园区形成了

分散化,最后形成涵盖产供销等全

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式、组团型转移。这就对产业承接的载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业园区

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 0 0 8年中部投资增长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增幅高达 3 .%,分别比东部和西部地区高出 1 35 2 2和 68百分点,工业增长幅度达 1 .%, .个 84

由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作用的一个特殊的区域环境,对于协调产业转移中的冲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微观上看,工业园区通过合理

分别比东部、东北和西部高出 66 .、2O和 17百分点,投资转移日趋明显。同时, .个 中部各省市正纷纷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产业承接力度,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大的

的规划设计,可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并通过资源、人力、品牌效应等的共享及园区内企业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

政策优惠来比环境、争客商、引项目,形成了一种赶超挤压竞争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中部地区如何有效承接1 4商业时代 2 (名原

经营效率和竞争优势;从

圈1欠发达地区优势转化的有效装置示意圈

《业经济研究》 2 1年 3期商 ) 00 3

农业产业化

因其明显的外部和内部规模效应在承接产业的整体转移中有着独特优势。威熟的园区不是企业和产业的大杂烩, 而是关联企业和产业的柔性聚集,从而形

术密集型产业的承接能力。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当前,中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 GD,在承接产业转 P移时,忽视对环境影响,承接了一些高消

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激励企业开展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和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国家应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着手,实行优惠政策刺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工业园区

—和提高

成各种特色工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园区。园区企业一方面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以更低

耗、高污染甚至是发达地区关停淘汰的项目,使得产业转移等同于落后转移,为当地经济发展背负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包袱,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尽快转型,应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重

的生态工业真正能够运转起来。

的成本获得原材料和劳动力供给,并共同受益于信息及技术的外溢效应;另一方面园区内企业间的竞争及优胜劣汰的机制可

1.子红 .际产业转移:理论述马区评经济问题探索,2 0 0 85 2王全春 .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产结构研究,民出版社,2 0 人 0 8

促使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企业问的

黏合,并由此形成有特色的产品联盟和技术联盟。在社会化生产的推动下,这种联盟又会扩展到地区间的产业联盟,甚至在更大范围的相关产业间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从源头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一方面,积极加另要

3吴晓军 .业集群与 .园区建产 Y -业设 .西人民出版社 .2 0 江 0 5

4王辉堂,王琦.业转移理论述评产

强园区内的各项制度建设,引导社会团体

及其发展趋向经济问题探索,2 1 00 1 8

中部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立足地方特色,加强产业规划,着眼

能适应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和施。例如,要尽快建立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资源调查评估、设备制作、电站工程建设到电站运行管理等技术标准,实现海洋药物的标准化,提高相关产业的导向性

产业链招商。政府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应从大区域经济的角度,立足本地特色和优势统筹进行,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服务环境和项目选择进行高起点规

企业带头人;要开展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合作设计、合作制造,掌握关键设备的生产技术和科研动态等。( )立专业化基地和园区,速海四建加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

划,使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功能定位,避免与周边园区雷同,使各个园区间优势互补的同时又能形成合力。

和执行力。( )强自主创新,高关键技术和二加提设备的国产化率

要在全国培育若干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洋生物医药基地、水淡化海海和综合利用基地,打造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区;建立兆瓦级潮汐电站,立海沣 1建 -日 a g

E,

就单个园区来看,若进入园区的企业行业各异、五花八门,毫无关联就很难形

必须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

核心技术,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体系、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体系、海洋信息服务技术体系和海水淡化技术体系;坚持走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配套设备自主化的进程,尽快掌握设计能力和总装集成能力;由国家出资建设海上试验场、综合检验检测评

成产业链条,因此应尽快改变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客商的状况,放眼产业链招商, 有意识,有目的,有重点的吸引具备带动优势、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和企业,以加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和依存关系,更好发挥工业园区的集群作用。 承接传统产业时,应加强技术改造升

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深海技术研发中心和深潜器基地,建造新型大洋钻探船;建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试基地,由海洋科研机构、业、府 企政联合进行中试,低企业风险;在沿海地 降

区建立一批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海洋兴海基地,精心打造产业链条,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区域辐射作用, 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

估体系等公益性技术支撑服务体系;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开展重大

级,避免低水平发展陷阱。根据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目前入园的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的传统加工型企业。这种凭借技术差

科技攻关,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解决制约深海产业发展的前沿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续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动体三继推制机制创新

产业健康发展。

距和劳动力、土地等初级资源价格低廉的优势,通过对外开放,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很容易因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陷入

1荣燕海洋产业:谁谋划深远谁引 . 领蓝色经济【 .国能源报,2 1——1 N1中 00 3 1

要建立军民融合的海洋科技和装备开发体系,结合军民两方面的科研资源,突

2.贵斌 .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郑海 制约因素与对策选择【 J].东岳论丛,2)2 -2 ( 《 -5 3 3) 0

低水平发展陷阱。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和

破海洋开发中所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要依托创新型大集团,如大型造船集

自主营销能力欠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抗御能力低下。因此,对已经入园的

3孙志辉. .撑起海洋战略新产业 f . N1人民日报 . 2 1—1 0 0—4

团和油气装备制造企业,由产业链上的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等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通过政策引导,拓展海洋战略

企业,要鼓励其加强研发力量,同时在园区内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产业层级对工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实旋产、 学、研相结合的联合攻关,并由政府给予一

4蒋日富 .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世

展趋势【 .济参考报,2 l—3 N]经 0 0 95张一玲 .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划战

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吸引企业资金、

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等加大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建立有利于海洋人才培养的硬环境,培育一大批

研究启动 f . N】中国海洋报,2 1—3 0 0—26周庆海我国将全面推进海洋能开 .发利用[ I中国海洋报,2 1—4 N. 0—2 0

定的资金补助,切实提升园区企业的自

主创新能力,和园区对高附加值、知识技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 5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zy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