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战略 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企业声誉的调节

更新时间:2024-07-12 03: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企业声誉的调节作用

赵蓓,马丽,陈三可

(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认同,企业社会资本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路径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福建地区101家鞋、服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企业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企业声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3)企业声誉正向调节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声誉越高,企业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正向影响就越强。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出发,实践检验了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企业声誉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机理。

关键词: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企业声誉

1 引言

动态能力观点是过去十年战略管理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然而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动态能力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1][2]。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间断的竞争使企业需要调整、更新、重构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使其与竞争环境相匹配。资源包括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已拥有的资源,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整合资源[3]。但企业所整合的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竞争优势将逐渐失去“优势”。有研究表明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平均时长在随着时间而减小[4]。这就暗示企业应该构建连续的短暂的优势来有效响应持续的市场变化[5]。动态能力对于企业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6]。环境的动态性是动态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7]。自Teece[8]里程碑式文章出现以来,国内外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关于动态能力的界定、维度划分及衡量方面[9][10][11];也有学者从组织资源、组织战略、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影响动态能力的前因变量[12];而动态能力的影响效应主要集中在组织绩效、竞争优势的方面[13]。如上所述对动态能力的研究正在逐渐丰富,但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应该更切合时代的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信息易得性和信息有效性会影响到企业决策行为。信息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非稀缺资源却能影响人们的各种活动。信息效应是社会资本的关键形式之一,信息的获取路径是信息效应的一个重要形式[14][15]。社会网络结构决定了信息的广度,社会关系结构决定了信息的效度。企业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信息效应是不同的。Blumer(1969)认为“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个持续的行动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关系结构,没有行动,任何的关系结构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的企业受到信息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企业中的管理者及员工对信息的获取途径及利用方式不同。因为信息存在有效性和真实性。及时的、真实的信息是稀缺资源。企业的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了获得信息效应的路径,而企业的学习过程将会实现社会资本的信息效应将其转化为企业外部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力。那么,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解决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如何形成企业的动态能力的问题。

以此为目的,本文主要致力于以下问题研究:首先,本文探讨在中国情境下,以基础资源观为出发点,从信息有效获取角度分析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在具体前因的选择上,由于企业嵌入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企业所处位置不同、嵌入程度不同所获取的社会资源也不同。因为社会资本是除资产、人力资本外的第三大资源,所以本文关注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其次,本文将利用组织学习理论来探讨组织所获取的资源转化为动态能力的过程,即组织学习对社会资本与组织动态能力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最后,本文将分析不同声誉的企业对以上关系的权变影响,以更好的去诠释信息时代背景下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 研究理论和假设

2.1社会资本和企业动态能力

社会资本最早是由法国学者Bourdieu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将其定义为“社会行为主体给予可有效运用的社会网络和个体权力所占有的资本数量。”社会资本最初是强调个人嵌入在某种关系中从而获得某项外部资源,而随着社会资本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研究的范围逐渐从个人扩展到组织。 Nahapiet 和Ghoshal[16]对于企业层面的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源于个人或社会单元关系网络中的,可利用的现实和潜在的资源。Nahapiet和Ghoshal提出了社会资本的3个基本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是指网络中的成员联系的方式,包括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即可以用密度、连通性和层级来衡量的连接模式;关系纬度是指通过关系而形成的包括信任、规范与惩罚、义务和期望以及可以识别的身份等资产;认知纬度是指网络成员间通过共同语言、符号和习惯等形成的共同理解的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等资源。对于这一定义,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1)社会资本的形成是因为企业嵌入于社会网络中,企业的这个网络包括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形成的网络;与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形成的网络;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所形成的网络等;(2)社会资本不仅强调连接方式还重视连接的程度,社会资本的衡量是从所形成的关系中获取资源,因为关系程度的不同,所获取的资源也不同,因此才会有企业间不同的竞争优势的形成;(3)社会资本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企业间的资源互补,还包括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可利用的资源识别、获取。

动态能力是企业在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8]是指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competencies),以塑造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ability)。从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出发,本文引用Li 和 Liu[17]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战略感知能力(strategic sense-making capacity),指为了感知和解释相对于原本的初始战略而发生的变化,有效地寻找和分析内外部环境信息来发展认知模式的过程[18][19];(2)及时决策能力(timely decision-making capacity),指快速构建、评估和选择战略导向来及时适应环境变化[20];(3)改变实施能力(change implementation capacity),指能够执行和协调战略决策和企业变化,涉及到管理和组织过程多样性,取决于目标的本质和具体任务的要求[21]。动态能力的这种划分维度从企业执行层面来衡量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来应对环境变化的实际效果,使动态能力更具可衡量性。

从基础资源观的角度出发,企业之所有拥有竞争优势是因为所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即具备VRIN)的独特资源。资源的稀缺性促使企业掌握了稀缺资源从而获得可能的竞争优势。但一些资源如信息和知识可能是无限的。社会资本通过社会网络的紧密连接,可得到广泛、及时、相关的信息资源且可改善信息的质量[22]。社会网络学者在研究信息效应时常常以信息渠道结构和社会网络特征作为信息转移的代理变量来衡量信息的数量和多样性。在信息时代,如果能快速精确的掌握高质量的信息则可能形成企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从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绩效。企业与相关组织间所构成的网络及网络间联系的质量会影响信息传递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社会资本会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1)企业社会资本是联系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信息桥梁。网络规模是重要的,因为每个链接的参与者都代表着一个信息渠道。如果这些链接拥有多样化信息,则参与者所接触到的知识的总覆盖范围将会更大。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关键客户、政府及相关利益者的密切的社会联系有利于捕捉到更多的外部市场变化的信息;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能保证对外部变化的响应速度,有利于企业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相应市场变化。(2)

信任是网络企业间互惠行为的基础。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关键客户、政府及相关利益者的信任和互惠行为有利于彼此之间有效地分享市场信息,分担风险;而企业内各部门的信任,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整体性有效运作。而信息分享的有效性和组织内部运作的有效性都建立在企业自身相关知识的积累之上的,而相关知识的积累能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利于企业扩展认知地图,提升企业信息敏感性。(3)社会网络间企业所形成的共同愿景和行为规范能提升彼此间分享和资源利用水平。之前有研究证明企业与供应商、关键客户及与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联系,有利于企业开发市场、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绩效[23]。Chisholm和Nielsen[24]通过不同战略联盟对比研究发现,成功战略联盟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之间良性的市场知识分享和研发资产互补;成功的关键基础则在于企业对彼此资源价值和发展愿景的认同,以及对产业发展趋势具有较为相似的判断。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动态能力有正向影响。 2.2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March & Simon于1958年首次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组织学习通常通过探索或利用的路径进行[25]。探索性学习是指从外部的现有顾客和边界的竞争者获得学习的信息

[25]

和知识。开发性学习常常指提纯和扩展现存的能力、技术和范式。组织学习是企业先前知识的积累、利用及未来知识获取、开发的方式。Gabby(1999)指出企业社会资本是以社会结构为载体的特殊资源。社会资本的主要功能通过网络的紧密连接,可得广泛、及时、相关的信息资源且改善信息质量[22]。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知识源及信息源。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即企业与不同网络组织间的社会关系为探索性组织学习提供路径和支持;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为开发性学习提供支持。先前已有研究认为供应商和客户的绑定关系,可以提供新颖的和实验信息,这对开发式学习至关重要的。亲密的供应商关系能使企业获得发展新产品试验和新服务设计或服务所需要的质量好的材料和服务。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可以使企业获得必要的许可和财政支持,有便于企业开发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有正向影响。

Teece认为动态能力要依靠组织学习的积累,具有路径依赖性,组织学习是企业维持动态能力的重要力量。组织学习从个人层面出发,通过个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启动学习模式,衍伸到群体层面、组织层面从而实现企业及时捕捉环境中的信息来应对环境变化的影响。Calantone(1979)认为实施组织学习的企业能对环境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性并能迅速做出反应。Zollo [26]认为动态能力是一个通过学习获得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由此组织系统地产生和修正其经营惯例以追求更高的绩效。Kandemir和Hult[27]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能够产生长期的客户优越价值的能力。组织学习对企业活动的影响是通过不断吸收知识、创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实现的,是知识探索和利用的交互进行,是外部知识转换和内部知识升级的过程。组织学习的目的不是积累知识,而是用知识来应对企业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企业带来不同的问题,组织学习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组织学习可以加强企业识别机会的能力,有效地追求企业变革,实现持续其环境相适应。动态能力的“动态”就是强调企业资源和能力与环境变化的相一致性。企业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能增加了环境信息和产业信息的宽度和速度,从而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速度;企业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组织更新资源配置的能力,从而能有效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结合以上假设1和假设2所预测的关系,我们提出以下关于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假设:

假设3: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社会资本会增强组织学习,继而提升组织动态能力。

2.3 企业声誉的调节作用

Stevenson and Greenberg [28]认为那些处于社会网络边缘的人从网络中获取资源的能力较弱,因此会采取适当的战略来克服网络位置的劣势。同理,企业要想增加其在社会网络中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战略。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声誉变得越来越重要。Fombrun在其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声誉是通过对企业过去行为和未来前景的描述,与其他方面领先的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自身能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等产出能力的综合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从是利益相关者认知

层面上对企业相对地位衡量。企业声誉的强烈的排他性和不可仿制性使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29]。企业声誉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企业声誉是被相关利益群体所认知的一种综合客观的存在,不同的相关利益群体所关注的企业声誉的具体问题是不同的。好的企业声誉能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将具体探讨企业声誉对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间的权变影响。

Kreps(1982)提出声誉能够增加承诺的力度。声誉会对企业间交换关系产生影响,进一步地,声誉会对企业间知识共享合作产生有效激励[30]。声誉被一些学者定义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声誉好的企业能拥有更多的资源。企业声誉不同于企业形象,是经过时间验证的,能被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能加强相关利益者的情感投入与依赖。而“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中的核心元素。Putnam(2001)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系列的信任、网络和规范构成的,可以促进集体合作意愿的达成,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好的企业声誉能提升社会关系间信任程度,会增加的联系质量,带来更多的有效信息交换和合作机会。企业声誉能增强买卖关系紧密程度及顾客投入。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企业声誉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即企业的声誉越好,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正向作用就越强。

3 研究设计

3.1研究样本

本文以福建地区鞋、服及相关辅料企业研究样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一手数据,运用SPSS21.0及AMOS20.0进行数据分析。

福建地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鞋服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并在晋江、泉州形成了以鞋服产业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的地区产业集群。集群企业即拥有集群域内社会资本,同时也存在集群域外社会资本[31]。丰富的社会资本有利于鞋服企业更好的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因为鞋服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市场需求多样,且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较大,鞋服企业要保持其竞争优势需要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因此,本文选取福建地区鞋服及辅料相关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验证理论模型是适合的。

为了保证调研数据的真是可靠,本研究主要通过企业走访,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当面沟通的方式收集问卷。最终于2015年4月19日完成问卷收集工作,总计向143家企业发放问卷,回收127分,剔除明显答题无效的问卷,最总形成有效问卷101分,有效回收率为79.52%。在有效样本中,企业的平均年龄为18.47年(标准差为17.31)。企业人数方面,100人以下企业占比41.6%,100人-500人企业占比33.6%,500人以上企业占比24.8%。而主营业务方面,鞋服装及相关企业占比36.6%,辅料相关企业占比25.7%,其他相关企业占比37.6%。 3.2变量测量

本研究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主要借鉴国内外发表于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在学术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其中在英文量表翻译成中文量表的过程中,采取双向互译的方式保证与原英文量表所表达的含义一致,并认真研究了国内学者的翻译和应用,使问卷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在问卷正式定稿和调查之前,先请专家及MBA学员进行了问卷的预调查,以评估问卷设计及用词上的恰当性,再根据提供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形成最终的正式问卷,所有题项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测量,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针对不同的题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选择打分。

社会资本:在Nahapiet和Ghoshal[16]提出的结构、关系、认知的三个维度上运用韦影[32]的8个题项的量表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资本,示例问题如:“近三年,本公司与客户、供应商、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银行、行业协会等,有共同话题,能有效沟通、”“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本公司在合作过程中能真诚合作”。该量表由企业的高层基于likert-5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认知维度的信度系数为0.75,结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77,关系结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87。在本研究的中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1(大于管理学研究中常用的0.70),这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采用AMOS 20.0对该变量进行验

2

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CFA)分析,得出该变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Χ/Df=1.65,RMSEA=0.08, RMR=0.03, CFI=0.97, TLI=0.95)。

组织学习:采用了采取Atuahene-Gima和Murray[33]提出的10个题项量表,示例问题如:“在公司运营过程中,本公司关注于获取需要被研究并伴随高风险的知识、”“专注于通过改善已有的常规方法,以应对难题”。该量表的维度一,五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70,维度二,五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76,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79,这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对该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有较好的区

2

分效度(Χ/Df =1.50,RMSEA=0.07,RMR=0.04,CFI=0.93,TLI=0.90)。 动态能力:采用了Li 和Liu[17]提出的15个题项量表,示例问题如:“本公司能先于竞争对手感知到环境的变化、”“本公司能快速处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冲突”。该量表的维度一,六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87,维度二,四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80,维度三,五个题项信度系数为0.87,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

2

为0.92,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对该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有较好的区分效度(Χ/Df =1.44, RMSEA=0.07, RMR=0.03,CFI=0.95,TLI=0.94)。

企业声誉:采用了SayedehParastooSaeidi等[34]提出的5个题项量表,示例问题如:“近三年来,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客户认为本公司是非常专业的、”“本公司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90,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控制变量: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为企业的背景相关变量。企业年龄为企业成立时间至2015年的年数的自然对数,企业规模为企业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企业主营业务用3个0-1变量表示,包括鞋服辅料、鞋服制成品和辅料及其他(回归分析中仅放入鞋服辅料及鞋服制成品的0-1变量)。

4数据分析和结果

4.1 同源方差分析

在实际调研中,在所有问题均由同一填写者填写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同源偏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 CMV)的问题。检测同源偏差的方法是Podsakoff和Organ(1986)所建议的(Harman)单因子检测方法,即问卷所有题项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反映了CMV的量。通过将本研究所有题项一起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未经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的解释变异量,即CMV值为33.46%,未占多数,因此同源方差问题在本研究中并不严重。 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本研究主要多题项量表“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企业声誉”以及“动态能力”之间的区分效度,本研究采用AMOS 20.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CFA),因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为多维度概念,现将题项进行简化,每个维度取均值之后进行因素间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比四因子模型、三因子模型、二因子模型以及单因子模型的相应拟合情况,以验证最优模型。结果如表

2

1所示,四因子模型拟合程度较好(χ(101) = 86.26, p <0.01;RMR=0.02, RMSEA = 0.07, CFI = 0.96,TLI = 0.94),且显著优于三因子模型、二因子模型及单因子模型,表明该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表1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Χ Df RMSEA

a零模型(Null model) 676.85 77 0.28

a

四因子模型 86.26 58 0.07

b

三因子模型 147.13 61 0.12

c

二因子模型 170.20 63 0.13

d

单因子模型 208.01 64 0.15 注: a

在零模型中,所有测量项目之间没有关系 b

将社会资本和企业声誉合并为一个潜在因子 c

将社会资本、企业声誉和组织学习合并为一个潜在因子 d 将所有项目归属于同一个潜在因子4.3 相关分析

2RMR 0.15 0.02 0.04 0.04 0.04 CFI 0.10 0.96 0.87 0.84 0.78 TLI 0.08 0.94 0.83 0.80 0.74

表2总结了变量的平均值、方差以及相关系数。从表2给出的结果看,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r=0.66,p<0.01)、动态能力(r=0.65,p<0.01)正向相关。同时,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r=0.59,p<0.01)正向相关。

表2 各主要变量的均值、方差和相关关系 变量 1. 年份 2. 规模 3. 辅料 4. 制成品 5. 其他 6. 社会资本 7. 组织学习 8. 企业声誉 9. 动态能力 平均值 标准差

1

2

3

4

5

6

7

8

9

1 0.44** 1 0.04 -0.20* 1 -0.21* 0.10 -0.45* 1 0.17 0.08 -0.46* -0.59** 1 0.15 0.19 -0.35 -0.15 0.18 0.15 0.15 0.00 -0.06 0.05 0.14 0.10 -0.13 -0.01 0.12 0.12 0.11 0.06 0.01 -0.06 2.64 0.79

5.13 1.82.

0.26 0.44

0.37 0.48

0.38 0.48

1 0.66** 1 0.47** 0.56** 1 0.65** 0.67** 0.53** 3.95 0.49

3.89 0.43

4.14 0.56

1 3.92 0.48

注:** p< 0.01,* p< 0.05; 4.4 假设检验

为验证相关研究假设,本文采取层级回归(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ing)的方法进行相关检验。

主效应:假设1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先将动态能力社为因变量,其次放入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最后将自变量(社会资本)放入回归方程。层次回归结果在表3中。从表3中可以看到,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5,β=0.66,p<0.01),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

中介效应:本文按照根据Baron和Kenny(1986)的建议,从以下步骤检验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 (1)自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2)自变量对中介变量存在显著影响;(3) 中介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4)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同时代入回归方程解释因变量时,中介变量的效应显著而自变量的效应消失(完全中介效应)或者减弱(部分中介效应)。层次回归的结果在表3中。如表3所示: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M5,β=0.66,p<0.01);自变量社会资本正向影响中介变量组织学习(M2,β=0.59,p<0.01),假设2成立;中介变量组织学习正向影响因变量动态能力(M6,β=0.73,p<0.01);当同时放入自变量与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后,自变量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减弱,有原来的0.66变为0.40(M7,β=0.40,p<0.01),中介变量组织学习对因变量动态能力的正向影响依然显著(M7,β=0.45,p<0.01),该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同时,借鉴Sobel(1982)的建议,进一步验证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是显著的(Sobel test statistic=3.16, p<0.05),本文假设3得到验证。

表3假设检验结果

控制变量 年龄 规模 鞋服辅料 鞋服制成品 自变量 组织学习 0.08 0.10 0.10 0.06 0.06 0.00 0.06 0.09 0.03 0.02 0.10 0.07 0.01 0.45 0.11 0.04 -0.44 0.07 0.16 0.20 0.04 0.00 0.09 0.09 动态能力 模型8 0.03 -0.03 0.16 0.16 0.05 -0.05 0.13 0.17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模型5 模型6 模型7 社会资本 中介变量 组织学习 调节变量 企业声誉 交互项 社会资本* 企业声誉 R F值 △R 观测值 22 0.03 0.02 101 0.67** 0.52** 0.46** 0.68** 0.45 0.08 101 0.52 -0.01 101 0.19* 0.56 0.03 101 0.45 -0.01 101 0.46 0.28 101 0.41** 0.55 0.27 101 0.37** 0.31** 0.20* 0.57 15.27** 0.33 101 0.67** 0.40** 0.32** 0.36** 0.63 15.25** 17.19** 16.55** 15.80* 15.90** 18.76** 注: ** p < 0.01,* p < 0.05

调节效应:假设4提出组织学习会强化社会足本与组织学习之间的正向关系。为了验证这一假设,首先将组织学习设为因变量,其次引入控制变量、自变量(社会资本)和调节变量(企业声誉),最后加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交互项。为了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构造交互项时,分别对自变量与调节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层级结果也列在表3中。从表3的模型4中可以看到,社会资本与企业声誉的交互项对组织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4,β=0.08,p<0.05),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声誉正向调节了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当企业声誉高的时候,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正向作用就越强。支持假设4。同时,本研究根据Cohen等人(2003)推荐的步骤,以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基准,分别描绘在企业声誉高与企业声誉低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图2表明了这种交互的影响模式。

图2 不同声誉的企业在利用社会资本进行组织学习时的水平差异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而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中介的作用,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为企业学习提供机会和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此外,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受到企业声誉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声誉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间的正向关系,即企业声誉越好,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组织的学习能力的正向作用也就越强。 5.2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本文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实证研究揭示了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中所以的中介作用,及企业声誉对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的权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是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的中介变量,

企业要想通过社会资本来提升其动态能力,就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作用。组织学习能有效的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转化为动态能力。将企业声誉用到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的权变效应分析中。声誉好的企业能得到外部利益群体、内部员工的认可,从而获得一些比起同网络关系中的企业更多的优势信息和资源,为组织学习的实现提供更扎实的路径。因此,在实践领域,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声誉的培育,企业声誉不同于企业形象,企业声誉的培育是需要投入时间的,有方面的衡量标准,因此要充分掌握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从而实现好的企业声誉,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提升动态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Giada Di Stefano, Margaret Peteraf, GianmarioVeromna. Dynamic capabilities deconstructed: a bibliograph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research domai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0 , 4: 1187-1204.

[2] Constance E.Helfat, Margartet A. Peteraf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progress along a developmental path[J]. Strategic Organization,2009, 7: 91-102.

[3]董保宝, 葛保山, 王侃.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 机理与路径[J]. 管理世界, 2011, 3: 92-101.

[4]Wiggins R. R., Ruefli T.W..Schumpeter’s ghost Is hyper-competition making the best of times short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10: 887-911.

[5]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10: 1105-1121.

[6]AmbrosiniV., Bowman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Reviews, 2009, 11(1): 29–49.

[7]Teece D.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1350.

[8]Teece D. J.,Pisano G., S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509–533.

[9]Marsh,S.J., Gregory,N.S.. Creating Dynamic Capability: The role of intertemporal integration, Knowledge Re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6, 23(5): 501-542.

[10]Danneels E.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5): 519-543

[11]Wu L. Y..Applicability of the resource-based and dynamic-capability viewsunder environmental volat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0, 63(1): 27–31.

[12]Zahra S. A., Sapienza, H. J.,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 2006,43(4): 917–955.

[13] Pavlou Paul A., EI Sawy Omar A.. Understanding the elusive black box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Decision Sciences, 2011, 42(1): 239-273.

[14]Burt R.S..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a,42:339-365

[15]Paul S.Adler, Seok-Woo Kwon.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17-40. [16]Nahapiet,J. , Ghoshal,S.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organizationaladvantag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8, 23:242-266.

[17] Da-yuan Li, Juan Liu. Dynamic capabilities, environmental dynamism, andcompetitiveadvantage: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 67: 2793-2799.

[18]NeillS., McKeeD., RoseG. M. (2007). Developing the organization's sense-makingcapability: Precursor to an adaptive strategic marketing response[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 36(6), 731–744.

[19]Pandza K., Thorpe R. Creative search and strategic sense-making: Missingdimensions in the concep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20:S118–S131.

[20]ShafmanM. P., Dean J. W.. Flexibility i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Informational and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2, 34(2):191–217.

[21]HarreldJ. B., O'Reilly C. A., Tushman M. L.. Dynamic capabilities at IBM:Driving strategy into ac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7, 49(4): 21–43.

[22]ColemanJ.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upplement):s95-s120.

[23]张方华.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 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 3) :47-53.

[24] ChisholmA.,NielsenK.Social Capital and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Firm[J].Int Studies of Mgt& Org,2009,39(2) :7-32.

[25]Kim N., Atuahene-gimaK.. Using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market learning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 27: 519-536.

[26]ZolloM.,S.G.Winter,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39-351.

[27]KandemirD., HultG.M.. A Conceptualization of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5,34:430-439.

[28]William B.Stevenson, Danna Greenberg.Agency and SocialNetworks: Strategies ofAction in a SocialStructure of Position,Opposition, andOpportunit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651-678. [29]缪荣,茅宁.中国公司声誉测量指标构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91-98. [30]曲怡颖,甄杰,任浩.创新集群内企业声誉对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J].软科学,2012(1):11-15. [31] 徐蕾,魏江,石俊娜.双重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5):39-47. [32]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3):518-522.

[33]Atuahene-Gima K, Murray J Y.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7, 15(02): 1-29.

[34]SayedehParastooSadidi, Saudah Sofian, ParvandhSaeidi, etal.How do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tribute to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reputation,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 341-350.

[35]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99-120.

[36]Barreto, I.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the future.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 36(1): 256–28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