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造一

更新时间:2024-03-19 07: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课型 授课班级 赵芸 古代汉语 理实一体化 143文7-11、书法 课 题 汉字的构造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12 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六书的由来及价值; 2. 根据六书分析汉字结构; 3. 探求字的本义。 教学重点 六书及分析汉字结构 教学难点 “四体二用”说 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 教具设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阅读推荐 文献 裘锡圭《文字学概论》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第一课时 一、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最初叫做“文”,“文”是“纹”的本字,就是花纹的意思。《左传》“有文在其手曰‘友’”。从这里还能约略看到“文”有花纹的意思。大约到汉朝的时候,才有“字”的说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后来的《通志·六书略》即采纳许慎的说法,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书写的时候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日”“月”“水”“火”“人”“民”“君”“臣”等等,所以,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语素是双音节的,如联绵词。联绵词是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用两个汉字来记录,如“望洋”“扶摇”“匍匐”“逶迤”等等。在这种双音节语素里,一个汉字只记录一个音节。不过,汉语的双音节语素为数并不多,并不改变汉语为单音节语素的客观现实。 通常说汉字是表义文字,这话虽然不够全面,但抓住了汉字的特点。所谓表义,指从汉字的形体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字所表示的意义或所属的义类,也就是许慎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汉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知道,汉字是从图画和刻划符号演变来的,最初阶段人们用书写工具直接描绘事物的形象或其象征性的符号。 一看这些字的最初写法,就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即使到了今天它们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事物象征性的特点大体上没有改变,让一个不识字的人来看这些字,还是大致能猜出它们的意义。下面具体分析以上的汉字: “人”字像侧立的人,可以看到人的头、双手前伸成一直线段,双腿只能够看到侧立的一条腿,并能够看到人体的曲线。 “大”字像正面站立的人,可以看到人的头、双手平伸,双腿分开。 “女”字像在“人”字的基础上突出了胸部和弯曲的腿部,为女性有别于男性的突出生理特征。有人说“女”字像女性地位低下,只能腿部弯曲,跪坐服侍他人;还有人说“女”字像女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作万福状;也有人说“女”字像女性秀发飘飘的样子。均欠妥。因为古代男女都是采取腿部弯曲跪坐的方式,都是长发,都可抱双手在胸前行礼。 学法指导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又”字像人的右手,可以看到人的手腕,大拇指、食指和小指, 中指和无名指省略了。 “目”字像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的眼睛中的眼珠和眼眶,现在的字旋转了90度。 “耳”字像一个耳朵的外部形状,现在的字有所讹变。 “口”字像嘴的形状。 “齿”字像口中牙齿的形状,可以看到四个门牙。 “日”字像太阳的形状,中间的一点是太阳中的神乌。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太阳中的神鸟是三足乌,在文学作品中仍然可以见对“三足乌”旗的描写。有人说中国人很伟大,汉字很神奇,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了太阳黑子,如“日”字中的一点。 “月”字像月亮不圆的时候的形状,因为月亮圆的时间少,不圆的时候多。“月”字中的一点是太阳中的神物。有的说是兔子,有的说的嫦娥,有的说是吴刚,有的说是树。 “草”字像小草破土而出的形状,后来在下面加上了表示声音的声旁“早”。 “木”字像树木的形状,可以看到树的枝干。 “水”字像河水的形状,可以看到其中的水。 “戈”字像武器戈的形状。 “户”字像单扇门的形状,即“单门为户”,我们还说“单门独户”。 “门”字像双扇门的形状,即“双门为门”。 “牛”字像从牛的头部正看的形状,突出其角。 “羊”字像从羊的头部正看的形状,突出其角。 “犬”字像狗竖看的形状。 “豕”字像猪竖看的形状。 “马”字像马竖看的形状。 “鹿”字像鹿横看的形状,突出其角。 “弓”字像弓侧看的形状。 “矢”字像弓箭的形状。 学法指导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二、“六书”理论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 “六书”有二义:1.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王莽时书体: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六书”的名称,在《周礼·保氏》出现。但具体的名称则在东汉出现,如《说文解字》、《周礼·保氏》注和《汉书·艺文志》,具体的名称和顺序(除许慎外,许慎的列在最后)如下。 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汉书·艺文志》) 郑众《周礼·保氏》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实际上,三家都师承一家,只是说法和顺序有小的差异。 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 而从理论上阐述汉字基本结构,并用这种理论来探求汉字本义的,则应该首推东汉人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形体,并说明每个字的本义。所用分析汉字的方法就是他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的“六书”理论。“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所提出的“六书”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在我们在说到“六书”时,用的是许慎《说文》里所用的名称,和《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 许慎对“六书”的阐述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学法指导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第二课时 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诘诎”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思是,画成那事物的样子,笔画随着所表事物的外型特征弯弯曲曲。 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 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 女:《说文·女部》:“女,妇人也。象形。”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写法分别是:、、。 心:《说文·心部》:“心,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 牛:《说文·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羊:《说文·羊部》:“祥也。从(guǎ),象头角足尾之形。” 车:《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 册:《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按:许慎解“衣”字为象形是,谓象覆二人之形非。“衣”象上衣之形。 弓:《说文·弓部》:“弓,以近穷远。象形。” 行:《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亍。”按:许慎说非。据甲骨文、金文,“行”皆象道路之形。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行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 学法指导 耳 禾 牛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就其特点来说,指事字通常表示某种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办法是在象形字的相应部位加上抽象的标志符号,以指示所表示的局部的范围。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 还有一些是用事物的形象来指示一种意象。例如: 高:《说文·高部》:“高,崇也,象高台之形。”按:“高”甲骨文作,学法指导 象高台之形,但是它是用高台的物象来指示“高崇”的意义。 小:《说文·小部》:“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按:“小”甲骨文作,象细小的沙粒之形,用细小的沙粒之形来指示“细小”的意义。许慎对此字的字形分析是错误的。 大:《说文·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按:“大”甲骨文作,象高大的人形,它是用大人的形象来指示大小之“大”的意义。 以上这些字《说文》均不认为是指示字,或归入象形,或归入会意,皆非。 上:《说文·上部》:“上,高也。……指事也。” 下:《说文·上部》:“下,底也。指事。” 刃:《说文·刀部》:“刃,刀鉴也。象刀有刃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非。据甲骨文、金文形体,“刃”字当为指事字,“丶”为指事符号,指明刀刃所在。 亦:《说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有误,此为指事字,“大”为人形,两点分指腋下。 本:《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徐锴曰:“一,记其处也。”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就其特点来说,指事字通常表示某种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办法是在象形字的相应部位加上抽象的标志符号,以指示所表示的局部的范围。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 还有一些是用事物的形象来指示一种意象。例如: 高:《说文·高部》:“高,崇也,象高台之形。”按:“高”甲骨文作,学法指导 象高台之形,但是它是用高台的物象来指示“高崇”的意义。 小:《说文·小部》:“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按:“小”甲骨文作,象细小的沙粒之形,用细小的沙粒之形来指示“细小”的意义。许慎对此字的字形分析是错误的。 大:《说文·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按:“大”甲骨文作,象高大的人形,它是用大人的形象来指示大小之“大”的意义。 以上这些字《说文》均不认为是指示字,或归入象形,或归入会意,皆非。 上:《说文·上部》:“上,高也。……指事也。” 下:《说文·上部》:“下,底也。指事。” 刃:《说文·刀部》:“刃,刀鉴也。象刀有刃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非。据甲骨文、金文形体,“刃”字当为指事字,“丶”为指事符号,指明刀刃所在。 亦:《说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有误,此为指事字,“大”为人形,两点分指腋下。 本:《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徐锴曰:“一,记其处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zt8.html

微信扫码分享

《汉字的构造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