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政治思想

更新时间:2024-03-03 07: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先秦道家政治思想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以政治為主軸,說明:(一) 先秦道家思想之內涵 (二) 道家思想與先秦其他各家思想(特別是黃老思想)間的關係 (三) 道家思想之當代發展可能性。

授課大綱

(一) 老子思想 (二) 莊子思想 (三) 黃老思想

(四) 道家思想與他家思想之關係 (五) 道家思想之當代發展可能性

上課進度

視學生理解情況彈性調整

教學方式

學生須依據指定閱讀,提出口頭報告,進行課堂討論,於期末提交書面報告。

課程要求/評分標準

口頭報告30% 討論30% 書面報告40%

參考書目 一、專書

Hall, David L. & Roger T. Ames (1998)

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akeshott, Michael(1991)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Liberty Fund, Inc. Press.

Rorty, Richard

(1998)Truth and prog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ndel, Michael J. (1982)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Benjamin I. (1985)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丁原明著

《黃老學論綱》。山東:山東大學,1997。

李學勤主編 《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9。 《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9。

陳鼓應著

《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1997。 《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1987。 《易傳與道家思想》。台北:商務,1994。

陳鼓應注譯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出版社,1955。

陳麗桂著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1991。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1997。

洪漢鼎著 《詮釋學史》。台北:桂冠,2002。

賴炎元等譯 《新譯韓非子》。台北:三民,1997。

簡美惠譯,Max Weber著

《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1991。

嚴平譯,R. E. Palmer著 《詮釋學》。台北:桂冠,1992。

二、期刊論文 王曉波 2005〈「歸本於黃老」與「以無為本」--韓非及王弼對老子哲學詮釋的比較研究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二十九期。

王邦雄 2006〈《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四期。 何炳棣

2007〈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卷,第一期。 李宗定

2007〈歷史、注疏與經典詮釋--以《老子》三十六章為例〉,《東吳哲學學報》,第十五期。 李美燕

2004〈當代西方漢學家李約瑟與史華茲眼中的老子「自然」觀〉,《鵝湖》,第三十卷,第一期。 李瑞全

2004〈言非吹也:論莊子之非分解的進路〉,《鵝湖》,第三十卷,第六期。 林文彬

2004〈王船山援莊入儒論〉,《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四期(上)。 林俊宏 2000〈《黃帝四經》的政治思想〉,《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三期。 2001〈《莊子》的語言、知識與政治〉,《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五期。 2003〈氣、身體與政治---《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九期。

2004〈《老子指歸》之政治思想試論〉,《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二期。 2005〈《老子想爾注》之政治思想試論〉,《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六期。 2007〈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政治論述--以《南華真經注疏》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第三十二期。 郭應哲

1999〈黃帝傳說與黃老政治思想之關係〉,《台灣人文生態研究》,第二卷,第一期。 陳鼓應 2004〈「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期。 2004〈王弼體用論新詮〉,《漢學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2005〈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二期。 陳德和

2005〈戰國老學的兩大主流--政治化老學與境界化老學〉,《鵝湖學誌》,第三十五期。 陳麗桂

2006〈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以《淮南子》、《老子指歸》、《老子河上

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為核心〉,《國文學報》,第三十九期。

2006〈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三卷,第八期。 張禹鴻

2004〈唐玄宗御注《老子》「理國論」探析--兼論「援儒入《老》」的詮釋向度〉,《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十一期。 許雅棠

2003〈以無取有---《帛書老子》政治思想試說〉,《政治科學論叢》。 傅佩榮 2007〈《老子》首章的文義商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 》,第三十三期。 曾春海 2007〈〈繫辭傳〉與《黃老帛書》天道與治道之對照〉,《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一期。 曾珮琦 2007〈論牟宗三先生對《老子》「正言若反」的解釋進路〉,《鵝湖》,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 楊祖漢

2004〈齊物論的言說方式〉,《鵝湖》,第三十卷,第六期。 楊儒賓

2005〈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二卷,第二期。 葉海煙

2004〈道家倫理學的方法論問題〉,《東吳哲學學報》,第九期。 2007〈莊子齊物哲學的道物合一論〉,《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八期。 2007〈莊子形上學的思維向度與理論型態-以莊子天論為核心的展開〉,《哲學與 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期。 劉笑敢

2005〈關顧《老子》之雌性比喻的詮釋問題〉,《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二期。 2005〈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六期。 2005〈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第二十三卷,第一期。 2006〈「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文明探索叢刊》,第四十七期。

2006〈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三卷,第七期。 關子尹

2005〈海德格的「同一性」思維與道家哲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二期。 關永中

2006〈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與莊子懇談見道及其所引致的平齊物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二期。

賴錫三

2004〈道家的神話哲學之系統詮釋---意識的「起源、發展」與「回歸、圓融」〉,《清華學報》,第三十四卷,第二期。 蕭裕民 2006〈《莊子》內外雜篇新論-從思想的一致性來觀察〉,《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六期(上)。

三、碩博士論文

王璟╱漢代養生思想研究—以黃老思想為主題╱指導教授:陳麗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6(博)

包安妮╱老莊道家善惡觀之研究╱指導教授:王財貴,王邦雄╱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

李昱東╱西漢前期政治思想的轉變及其發展–從黃老思想向獨尊儒術的演變╱指導教授:王明蓀╱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2005(博)

林宣佑╱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論╱指導教授:陳福濱╱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 林勝彩╱郭店楚簡與先秦學派問題╱指導教授:鍾彩鈞╱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5(博)

林建德╱《老子》與《中論》之哲學比較──以語言策略、對反思維與有無觀為線索╱指導教授:陳鼓應 , 蔡耀明╱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博)

馬耘╱論老莊哲學中「道」之無限性與人之自主問題╱指導教授:陳鼓應╱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博)

陳德興╱兩漢氣化宇宙論之研究╱指導教授:陳福濱╱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博)

高君和╱論《莊子》的人物系譜╱指導教授:李日章 ,陳鼓應╱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4(碩)

袁翊軒╱《黃帝四經》中的政治思想╱指導教授:林俊宏╱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6(碩)

張盈秋╱《老子指歸》的政治觀╱指導教授:林俊宏╱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4(碩)

楊宗哲╱《黃帝四經》與《韓非子》政治思想比較研究╱指導教授:高柏園╱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4(碩)

楊芳華╱漢初黃老學說的經世觀及其實踐╱指導教授:夏長樸╱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5(碩)

劉冠良╱《周易〃繫辭》之「聖人觀」╱指導教授:陳鼓應╱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2005(碩)

謝君萍╱莊子後學與《老子》、黃老之學關係研究╱指導教授:陳麗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6(碩)

簡嘉華╱道體與德用 - 老子哲學中「實有」與「境界」之辯╱指導教授:鄺錦倫╱東海大學哲學系2005(碩)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指導教授: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yv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