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的改良措施
更新时间:2023-07-20 19: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不同土壤的改良利用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不同土壤的改良措施
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3)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5)化学土壤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改良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结构改良、盐碱地改良、酸化土壤改良、土壤科学耕作和治理土壤污染。
土壤结构改良是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 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脱盐剂技术盐碱土区旱田的井灌技术、生物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
酸化土壤改良是控制废气二氧化碳的排放,制止酸雨发展或对已经酸化的土壤添加碳酸钠、硝石灰等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采用免耕技术、深松技术来解决由于耕作方法不当造成的土壤板结和退化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采取生物措施和改良措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搬运到植物的可收割部分或向受污染的土壤投放改良剂,使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作用。
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性或碱性的一种措施称为土壤化学改良。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用。如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
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土壤改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 其基本途径有:
(1)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
(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
(3)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
(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
(5)化学土壤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
在生产实践中,土壤的理化性状均能达到适宜栽参条件的很少。因此,栽参前一般都要进行土壤改良。
(一)黏质土壤的改良措施
黏质土壤与适宜栽参土壤的主要差别是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主要改良方法:
1.掺沙
掺沙是提高黏质土孔隙度、增加通透能力的有效措施。具体掺沙比例视土壤黏重程度而定,一般掺入1/4~1/2。为了防止播种后畦面板结,影响出苗,播种田的覆土掺沙量应适当增大。
2.施有机肥
适当增施热性有机肥,也是改良黏质土壤的有效措施。半分解的有机质能使土壤疏松,土壤孔隙度增加。由于腐殖质的黏结力和黏着力均明显低于黏粒。因此有机肥能降低黏土的黏性,从而改善黏土的通透性和耕性。
3.深刨深耕
黏质土底层(20~40cm)的通气性和渗水性很差,整地时应适当深刨深耕,促进土壤熟化,增加孔隙度。如果底层土过于冷凉,可将底层土用铁锹或专用犁铧疏松一下,但不把底层生土翻上来。
(二)沙质土壤的改良措施
沙质土壤与适宜栽参土壤的主要区别是,土壤非毛管孔隙过多,通透性过强,保水保肥能力差。改良的措施,主要是增施有机肥和掺黏质土。
1.增施有机肥
沙质土壤一般比较瘠薄,可增施猪粪等有机肥。有机肥中的腐殖质是亲水胶体物质,能吸收大量水分,其吸水率为400%~600%。由于腐殖质胶体具有多功能基因,如羧基和酚基上的H’,可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进行交换,使这些离子不致流失。因此,增施有机肥不但直接补充了沙质土壤的养分,而且可明显提高沙质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此外,腐殖质的黏结力和黏着力均比沙土强。故它可提高沙质土的黏结力,克服松散性,增加水稳性团粒结构。
2.掺入黏质土
黏质土含黏粒多,黏着力和黏结力强,故沙质土掺入黏土后,可明显降低沙质土的松散程度和通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2011年2月22日
生土是未经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亦称“死土”。其特点是结构比较紧密,稍有光泽,颜色均匀,质地纯净,不含人类活动遗存。土壤改良的具体措施:
1、深翻耕作层,促进土壤熟化。生土地要采用机械深翻,深度为25~30厘米,深翻2~3次,通过深翻曝晒,熟化土壤。
2、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主要是种植豆科绿肥,如:绿豆、油菜、大豆等绿肥作物,将幼嫩的绿体翻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生土地土壤养分贫低,要经过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地力,一般应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
4、多施磷肥,提高地力。结合深翻或种植绿肥作物,亩施过磷酸钙50~70公斤,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培肥地力。
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说明书
1.土壤连作障碍概述
连作障碍给蔬菜生产带来的许多弊端:(1)土壤有害微生物浓度过高,土传病害猖獗。(2)微小害虫与根结线虫病发病严重。(3)由于同一种作物的根系分布范围和深浅一致,吸收肥力相同造成了某种游离态营养元素匮乏。(3)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及有毒物质不易清除,造成根系生长不良。(4)土壤pH值有很大改变,如马铃薯会使土壤pH值下降,玉米、南瓜会使土壤pH值上升。上述弊端将使蔬菜生育不
良,甚至严重减产,品质下降。
2.适用范围
本装备适用于(1)农田土传病害、线虫、韭蛆等微小害虫病、根系有害分泌物、土壤物理性缺素症等连作障碍的克服处理;(2)土壤改良,特别是盐碱地的改良。(3)无毒优质蔬菜生产模式或环境安全
型温室的土传病虫害的防治。见图1.
图1 环境安全型温室的核心配置
3.型号
产品型号:本系列机型包括3DT-9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3DT-48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两
种机器。
型号示例:3DT-9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3D为消毒机具;T为土壤;90为最大输出正脉冲电
压。
4.工作原理
本装备是依据直流电流土壤相消毒原理、土壤微水分电处理原理、脉冲电解原理集成的土壤电化学消毒技术原理开发的一种多功能土壤消毒设备。土壤电化学消毒技术原理指出:(1)土壤在具有直流性质的脉冲电流作用下,离子发生移动,使负脉冲带pH增高而中和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正脉冲带H浓度增高,土壤溶液酸度增加,又可促进难溶矿物质养分的溶解、分解与转化,对土壤有很好的解毒效果,而电极附近的微生物会在脉冲电流和高酸高碱的作用下失活。(2)由于土壤水分中含有含酚、氯化合物,因此,土壤电处理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大量酚类气体和原子氯气体,酚类气体和原子氯气体在土壤团粒缝隙逸散过+
程中可以有效杀灭引起土传病害的病原微生物。(3)在土壤含水率较低时,流过土壤的直流电流、定向脉冲电流可以集流于土壤虫体表皮而迅速将其杀死。(4)电极自身的电解剥离作用会产生许多可以消毒的铜、银、铁的金属离子,这些离子与土壤水形成絮状物,这些絮状微粒吸附在微生物的表面,同时吞下金属离子的微生物改变了微生物与周边土壤水的化学平衡,为恢复平衡,这些絮状微粒释放出离子,从而形成对抗微生物的离子流,另一方面,杀菌效果还取决于银、铜、铁等金属离子对微生物的毒性强弱,通常银最
高,铜次之,铁第三。
土壤中的线虫、昆虫以及金属粒子都会成为电解反应源,生成的气体成分以土壤溶液化学成分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但通常为水和盐的电化学反应产物,比如,氧气、氯气、氢气等,同时还有一些金属盐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其中的活生物电解反应源会在短暂的电化学反应中死去,具有氧化性质气体会在土
壤中扩散的过程中杀死土壤微生物。见图2。
图2 土壤电处理消解连作障碍以及防控土传病虫害的技术原理解说
一般来讲,这种土壤电处理方式可导致土壤分散性降低,膨胀性减弱,团聚体增加,结构疏松、孔
隙增大,渗透性提高和保水能力提高。
对于盐化土、碱化土的处理,该机具主要依据的是土壤溶液的电解原理。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引起土壤盐害、碱害的金属离子会在金属电极附近发生还原作用而成为原子,而碳酸根、氯离子会发生氧化作用而成为气体从土壤中排出,随着电解的继续,土壤的钠化率将逐渐降低,即盐碱度减小。在盐土、碱土、盐化土、碱化土的盐渍环境中,盐类的溶解度愈大,其对作物的危害性愈大,碱性愈大,毒害也愈大。一般情况下,含盐量、碱化度没有达到一定量的盐化土、碱化土是电处理的对象,通常盐类的毒害排序为:Na2CO3>MgCl2>NaHCO3>NaCl>CaCl2> MgSO4>Na2SO4。实践证明,电流密度超过0.5mA/cm时,盐
碱土的电处理效果最好。
5.组成
3DT-9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3DT-48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标准配置是以1亩地为标准,每套设备均由主机(带有2个电极钳)、电极钢板2组,35㎏介导颗粒以及专用的强化剂30㎏组成,实
际使用中可采用1台主机控制3-14亩的总控方案。见图3。
图3 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
两种机型的主机正面装有定时器、拨动旋转开关,定时器的使用可见本说明书8.8节。正面表盘上设
有过流保险管,90型机为30A、480型机为60A。
6.技术性能指标
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实际上是一套配合组件,除了主机以外,其他配置物均需埋入土中,主机和土壤埋入组件通过电缆夹相连,通电后即可按规程进行处理。其技术性能指标见下表. 2
备注:常规的电极板采用不锈钢板,按规程进行处理可保证板寿命10年。推荐采用价格昂贵的石墨电极。介导颗粒粒径为8~35mm,其使用寿命设计为10年。强化剂为粉粒体,可增强电化学反应强度,
对环境无害,其投放量第一年可按30㎏/亩,次年为5㎏/亩,三年及以后则为2㎏/亩。
两种机型的安全保障方式:通过隔离变压器进行电网隔离。
7.两种机型的主要差异
3DT-9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与3DT-48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相比,前者操作安全,但处理时间长,而且作业的最佳状态为日复一日的循环处理,即每日需要处理2-4h。后者功率大,并采用了脱极
化电冲击电路,其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显效快。
3DT-9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主要用于1亩地温室的常年固定使用。
3DT-48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主要用于多棚间移动式处理,即一个村、乡购置1台即可用于全
乡。
8.作业程序
8.1强化剂和介导颗粒的撒施
8.1.1介导颗粒的撒施
在茬口闲地期间介导颗粒按35㎏/亩的投入量均匀埋入土壤表面以下30cm处,建议每平米按5粒埋
入。如图4。
图4 介导颗粒的埋入方法
介导颗粒埋入土壤后,其深度可保证不被旋耕机旋至土壤表面。介导颗粒一旦埋入后,10年内不需
再补充。
8.1.2强化剂的投放
在茬口闲地期间按30kg/667m2的投入量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并漫水灌溉,或溶于水随水灌溉。电处理使用的强化剂对环境无任何污染问题,其作用可显著提高土壤电处理的灭菌消毒效率。如图5。
图5 强化剂的投放与溶解
对于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块,其投放量第一年可按30㎏/亩,次年为5㎏/亩,三年及以后则为2㎏/亩。
非严重地块其投放量第一年可按20㎏/亩,次年为2㎏/亩,三年及以后则可不用。
8.2电极板铺设方法:
就1亩(667m2)的标准配置而言,1亩地需要2组电极板,每组电极板为12块,两组为4块。将6块电极板用锣栓连接好且每组电极板由1块接线片引出,然后将电极板埋入地下。对于前述的两种机型来
讲,埋入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均为9~75m,如图4、5、6。
图5 3DT-90型土壤连作电处理机、介导颗粒、电极组合后的处理规程
图6 3DT-480型土壤连作电处理机、介导颗粒、电极组合后的处理规程
8.3电处理程序
8.3.1育苗土
育苗土的处理对于生产无毒苗至为重要。育苗土的灭菌消毒和杀虫作业分为90型机、480型机两种处理方式。其中90型机、480型机的处理方式见图8,处理时可将定时器"拨动开关"拨至自动工作状态,
并将表盘周边的定时拨片连续拨够所需的处理时间。定时器的使用见本说明书8.8节.
图7 育苗土的90型机、480型机处理方法
8.3.2植物生长全程处理程序
重茬3年以上空地的处理模式按照图5、图6处理。土壤持水量在30~80%之间进行土传病害的电
处理效果最好。即手握成团且有微量水分排出,松手后触碰不松散为最佳处理时机。
对于线虫发生严重的在秧地块,必须严格按照图5、图6处理,必要的话每天调整为早晚两个时间段,每段时间作业时间仍保持图5、图6中所示时间,这是由于线虫卵很难通过电处理杀死,必须待其孵化为
幼虫时才可以杀灭,因此,必须采用短时间段间断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8.3.3韭蛆等根际微小害虫的处理程序
韭蛆危害在北方地区韭菜田内相当普遍,且十分严重,一般农药极难防治这种害虫。一些菜农为片面追求韭蛆的杀灭效果,大量使用呋喃丹、3911、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甚至私造暗用一些早已禁用
的剧毒农药(菜农私下称之为“黑药”),韭菜就此成为蔬菜中药残、毒性最大的蔬菜种类,这种毒韭菜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食品安全则必须采用电处理的方法。韭蛆的电处理方法见图8.
图8 韭蛆的电处理方法
8.3.4地老虎、蝼蛄的处理
依靠农药灭杀这类害虫会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类大型害虫的处理只能依靠3DT-480型土壤
连作障碍电处理机进行灭杀。灭杀方法见图9.
图9 地老虎、蝼蛄的电处理方法
8.3.5特别提醒:
8.3.5.1所有连作地区必须使用强化剂进行土壤电处理
8.3.5.2 移栽的种苗必须为不带菌带毒的安全苗
8.3.5.3 播种的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8.3.6土壤改良
提高处理电压和延长处理时间是提高盐渍土改良效果的重要方法,建议采用3DT-480型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处理时间10小时,介导颗粒用量40~60kg/667m。应该注意的是土壤改良的电处理过程不
得使用强化剂。
8.3.7大面积土壤的电处理方法
对于温室群、连栋温室、露地等种植面积较大的田地实行电处理可采用比较经济的方法进行,见图1
0.
图10 1台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处理14亩以下的土壤的控制方法
该方法需要按照每亩的电极板、介导颗粒、强化剂用量进行统一施工,期间需要一定数量的防水线,
并通过14路循环控制器进行轮替处理。
8.4主机的使用
布设好土壤处理电极后,并经检查两个电极之间没有金属短路的地方(电阻不小于1MΩ便可与主机
的输出电极夹相连)。 2
按照图5、6、7、8、9,根据处理需要调节定时器,定时器的使用见本说明书8.8节。将定时器置于
恒定或自动定时状态,同时将旋转开关置于“关”或“0”的状态。
将所有的人撤离处理区,至边缘5米以外的安全区域。 以上程序检查无误后即可接入220伏电源并
根据处理需要将旋转开关置于低电压或高电压处。
8.5使用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
开机前检查每对电极板之间的电阻情况。如电阻很小(小于5Ω),说明两极之间有短路的地方,此
时不可使用需立即排除短路故障。
主机失电应首先检查后端保险管座内25A保险,断则更换,否则送交厂家维修。
8.6维护
非使用期应保存在干燥、遮荫之处,严防锈蚀。
铜件表面应经常性涂抹黄油,防止铜锈产生。
8.7安全注意事项
由于土壤处理采用了安全电压以上的电压,因此,严禁处理过程中人员步入处理电极布设现场。
误入时,当有麻的感觉时应迅速跳出处理区域或单腿跳离或喊叫他人关掉电源。
处理过程中不得同时手触两个电极夹。
不得空载开机。
8.8定时器的使用
图11 定时器
8.8.1使用方法
8.8.1.1设置程序:只需拨动设定片(红色设定片),每个设定片为15分钟,拨到外侧为接通电源。例
如:让电
器在24小时内,工作15分钟,停止15分钟,周而复始。需将设定片数拨到外面即可,如上图所示。
8.8.1.2校对现在时刻:如果为了便于掌握时间,只需要顺时针旋转刻度盘,使三角箭头指向现在时
刻。将控
制器的时间调整为北京时间即可。如果不作此调整,
不影响控制器定时。
8.8.1.3将电器用品的电源线连接定时器的电源上,电器用品务必是开启状态。
8.8.1.4再将定时器连接在电源上,电器用品即可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执行开与关,进行工作。
8.8.1.5定时位置开关务必拨到定时“on”位置,才能起到定时作用。
8.8.2技术规格
额定电压电流功率 AC220/2000W
使用温度范围 -10℃~+55℃
操作方向 顺时针
时间设定范围 15分钟—24小时
固有损耗 ≤1W
8.9重要提示:
土壤处理的效果好坏依赖于土壤持水量、介导颗粒和强化剂的投入多少、每次的处理时间以及处理间隔时间的长短。为了达到良好的连作障碍克服效果,播种的种子以及移栽的种苗必须进行灭菌消毒和保
持无毒状态,否则,电处理无法处理种苗自身携带的病原菌。
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
当今农业面临环境污染.土壤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农业,将使田园重现山青水秀稻花香、桃花流水镢鱼肥。生态农业是少用化肥、农药或不用化肥、农药的绿色安全的农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统一的最佳模式,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本书除了继续讲解生态农业的普及知识,而且在修订时,增加了作者几年来亲自调研得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内容,适合广大农村读者阅读。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定义:
定义1: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
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经济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
:
一种小型农业,其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活力的,在环境、伦理道德、审美、人文社会方面不引起大的或长远不可接受的变化。
应用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
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应用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
基本介绍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 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 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 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 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 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 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 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 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 环中。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 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 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 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 合性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 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 世纪 70 年 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 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 80 年代创造了 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 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 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 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
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基本内涵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特点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模式类型
时空结构型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生态农业模式
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时空食物链综合型
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原则
德国生态农业的几条原则
要求
德国生态农业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植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
生态农业
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规定
作为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等。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业,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则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某一企业欲加入“生态农业协会”,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 年的完全调整方可。并由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此外也可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期。 标识
所有符合欧盟《生产规定》(注:德国生态农业协会的标准高于欧盟的生产规定)的产品,允许标以生态标识。统一的生态印章提高了德国生态食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它给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经营者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1999-2000年度,对150家生态企业的收益状况调查表明,由于生态企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产品产量虽有所下降,但生态产品价格远高于传统
农产品,故企业总利润及人均收入仍高于传统农业企业。生态农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一直施用有机肥,并且采用轮作、间作种植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从长远利益来看,生态企业产品产量会逐渐高于传统农业。
存在问题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
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大寨村生态农业园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
因为在一些地方,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七)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中国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
(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有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2)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它是农业系统工程结构中的重要系统之一,是搞好“人地粮”和“水土肥”平衡的重要内容
生态种植实现方式:
以益生菌原液与传统农药、化肥制剂对比有本质性区别;无毒、无副作用、不产生抗药性,是天然的微生物菌剂。益生菌原液能有效改善土壤的酸、碱、粘、沙、易涝、易旱等不良性质,保水透气;能活化土壤中磷、钾,固氮,有效消除土壤板结,释放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农作物营造出良好的微生态生长环境;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健壮度,促进农作物在各时期的生长发育、保花保果、提高结实率;能预防连种带来的影响、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能有效降解各种有害残留,减少种植户对化肥、消毒剂、杀虫剂的依赖;能显著改善农作物品质,增产增收;是农民朋友生产出安全、健康、绿色的农产品的好帮手。
正在阅读:
不同土壤的改良措施07-20
青年励志网02-18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09-08
李强自动自发观后感12-11
百年汽车发展历史观后感12-09
黄河湿地公园作文600字07-05
北京某会展中心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创长城杯)_secret04-20
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报告(模板)07-31
乔丹物流配送方案正本10120606-24
小学生暑假游玩日记三篇10-2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改良
- 土壤
- 措施
- 不同
- 互感器故障排除案例
- 双闭环数控机床的设计思路
- 进一步加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宣讲小结
- 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 部队安全管理(教案编写)
- 最新2000家国内报纸副刊电子邮箱大全
-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思考题(成人本科)
-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
- 经济法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本科)
- 2015年鄂教版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 W2000风电机组箱变技术要求。
-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上海卷)Word版含答案
- 英语常用的500个单词
-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 颈椎病影像学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力学分析
- 七台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龙亭区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
- 三亚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B卷
- 管理信息系统在项目管理公司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