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初一上册历史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优质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09 01: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导入: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方城市是哪一个?(南京)。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南京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而到南朝时它已发展成全国有名的大都会,当时名建康。那么,南京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南方的初步开发。

南方是相对于北方而言,地理学上的我国南方和北方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由于受三国鼎立的影响,本课的南方是指长江、秦岭以南地区。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师:我国秦汉时期的都城在北方还是南方?(北方,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北方中原地区。)那同学们觉得我国南方在西汉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史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南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教师介绍:这段材料反映出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的情况。总体落后与北方。(火耕水耨)即每年春天烧去杂草,当作灰肥,不另施肥,然后灌水种稻,草稻并生,稻仅高七、八寸,收获量很低。 师:可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却得到了初步开发。本课第一目的内容,找一找吴蜀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一)、孙吴开发江南

(1)江南开发的原因和条件:a、北方人民大批南迁 b、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c、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

阐述:@北方人民为什么要大批南迁?(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长期战乱,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于军阀混战主要是在北方进行,北方中原地区是群雄逐鹿的主战场,而南方地区较为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就大量南迁。北方人民的南下,给江南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江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孙吴政权为扩大土地,增加人口和补充兵源,多次向山越族进攻,迫使他们出山定居。提教材87页说说。

@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主要表现在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推广牛耕等。

(2)开发概况

农业:开垦荒地,推广牛耕,稻田产量提高 纺织业:越布(会稽<今浙江绍兴>) 手工业: 制瓷:青瓷

造船业:侯官、临海、番愚 (今福建福州,今浙江临海东,广东广州)

Ppt展示图片(青瓷羊等)

想一想:吴国造船业发达的原因。A地理环境:江南地区,江河纵横,水网密布。

造船业的发展适应了当地交通的需要。水上交通和贸易的需要 B军事上: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江河是吴国拒敌的天然屏障,造船业的发展适应了当时水战的需要。长江水战

注意: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他们在夷州停留了近一年,还把几千夷州人带回大陆。这次航行,进一步密切了台湾

同大陆的联系,也增加了大陆人民对台湾的了解。

(吴大帝(孙权)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展示图片模型船。 过渡:吴国在开发江南的同时,我国西南地区,也就是蜀国的经济发展又如何呢? (二)蜀国开发西南 师:诸葛亮通过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展示刘禅诸葛亮像。治蜀情况? (1)发展经济 水利:设堰官管理都江堰 农桑

织锦业:锦官,蜀锦

(2)处理民族关系 南征的必要性:少数民族贵族不服统治,影响蜀国后方 的安定 策略:“攻心”

重要性(结果):促进了南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南中得到 初步开发,成为蜀国稳定的后方。 展示都江堰图片。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学生观察,并对照教材89页《两晋南朝简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

(北 朝) 东魏 → 北齐 蜀→ — 十六国→ 北魏 ↓

↓ 西魏 → 北周→ → 隋(589年)

东汉 魏→ → →西晋 ↑

↑ 东 晋→ 宋 → 齐 → 梁 → 陈 →

吴→ — — (南 朝)

问:这一时期政权更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政权多、“乱”; 师:这段时期大致持续了三百多年,其政治局面的特点:“政权并立、更换频繁。”其中的吴蜀、东晋、南朝的宋、齐、粱、陈政权先后统治南方,这六个政权都定都南京,所以南京又被称为六朝古都。 展示建立者人物像。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一)南方经济新发展的原因

(1)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2)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4)劳动人民利用南方优越条件辛勤开发 阐述:(1)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到南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移。这次迁移时间长(100多年)、人数多、规模大。据统计,为躲避战乱逃往南方的人口大约在90万以上,占北方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2)比如,官吏组织百姓开挖“获湖”(即兴修水利)、刘裕设置“锦署” (3)虽然南方政权更替频繁,但是政权更替的主要方式是权臣篡权,政权前后相继,造成的动乱和破坏相对较小。而西晋末年,北方陷入分裂混战之中。 (4)南方优越条件有: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二)南方经济新发展的表现 农业: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围湖造田,兴修水利(“获湖” ), 生产技术提高(农田普遍施肥)

手工业:织锦,制瓷,矿冶,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业和城市发展方面: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 最大的都会 展示材料:

“江南之为过盛矣.------地广野丰,-----荆城跨南楚之富,杨郡有全吴之饶,----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解释:江南为国家强盛地区.-----土地广阔,物产丰饶,----荆州居于南楚最富有的地位,扬州有这个地区最肥沃的土地,-----丝锦布帛产量之高,可供天下人穿衣。

注意:@即使是在分裂时期,社会经济仍在继续向前发展,分裂蕴含着生机,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南北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开发的结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南方逐渐赶上北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yc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