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资料2013版
更新时间:2024-04-06 10: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毛概2013修订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C )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 C )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 C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3.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党的(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4.党的( D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16.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 A )
A、十六届三中 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 D、十六届六中 1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 C )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18.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关键在( 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19.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核心在( B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0.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本质在( C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1.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22.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B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列宁 23.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整顿党的作风》 2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B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A )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出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出姓“资”姓“社”的干扰
26.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 C )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 )
A、 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 B、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B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B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B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 A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B )
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 )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B )
A、 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C )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B )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D、 国家统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B )
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 C )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C.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武装暴动 1 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合法斗争 B. 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 经济斗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D )。
A.农民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 中国无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 BC )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D、国民素质的低下 E、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剥削和压迫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AD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下列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的是(CD ) A、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 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 C、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在社会经济中已不占统治地位 D、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E、 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CDE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E、革命前途不同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D )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 BC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B CD )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 BCD )
A、 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C )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10、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 ABC )
A、分布集中,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B、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C 、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 D、 生活贫穷,没有生产资料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C )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C )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B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C )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 )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B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B )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 B )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D、一化两改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 D ) A、统购包销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D )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4、 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C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B、 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C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对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 )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ABCDE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BCD )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BCDE )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BCDE )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 AB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第五章
一、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 AE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时期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E、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CD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阶级斗争
3.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ABDE )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D )
A、社会性质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经济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E、社会发展模式
5.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ABDE )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ABD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国防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代表作是 ( A ) A.《论十大关系》B.《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不要四面出击》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2.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 盾已经转变为 ( C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D ) A.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我国改革前的失误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疑虑,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 ( B )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
5.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 C ) A.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B.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本质是 (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计划经济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邓小平于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 C )
A.社会主义的特征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的目的 8.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 (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9.“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 D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0.“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 ( A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发展商品经济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 C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消灭剥削 B.发展生产力 C.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过渡到共产主义 1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 ( A )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行按需分配 14.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 C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先进的技术装备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高素质的劳动力 1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 )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C.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明确了社会生义发展的方向 1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C )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革命
17.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 A )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社会 1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 )
A.发展 B.改革 C.创新 D.实践
19.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 A )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20.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B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C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是( ACE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E.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指( ABCDE )。 A.抓住机遇 B.深化改革 C.扩大开放 D.促进发展 E.保持稳定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就要坚持和完善( ABCDE )。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E.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BCDE )。
A.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道路 C.民民主专政 D.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下列哪些选项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BD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权分化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ABC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富强 B. 民主 C. 文明 D.进步 9.社会主义改革是( ABD )。
A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改革现有基本制度存在的弊端 D.改革现有的具体体制存在的弊端
10.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 BC )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ABCD )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1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 ABD )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ABCD )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4.实现共同富裕是 (ACD )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 ( ABD )
A.实现共同富裕B.不存在两极分化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阶级 1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 ( CD ) A.共同富裕B.市场经济C.按劳分配 D.公有制占主体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BCD )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8.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 ABCD )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19.建国,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 ( CD )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愚公移山》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 ( ABCD )
A.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是( C )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B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 D )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D )
A、 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 A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C )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 D )的新概念
A、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B、计划与市场在内的统一的经济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D、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经济混合
6.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B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 D )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混合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 济应当是 ( C )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B )
A、 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 10.按劳分配的尺度是( C )
A、需要 B、资本 C、劳动 D、工作能力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 B )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受辱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12.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 B )
A、阶级的差别 B、劳动的差别 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D、社会地位的差别 13.分配方式是由( A )决定的
A 、生产方式 B、交换方式 C、消费方式 D、可供分配的产品数量 14.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 D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C、风险补偿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15.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B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风险收入 1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C )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D、 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 17.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D )
A、一部分人先富 B、大多数人富裕 C、先富带动后富 D、共同富裕 18.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 B ) A、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B、 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19.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 D )
A、物质生产增长向精神生产增长转变 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 )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二、多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 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 在政府职能上,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E、 在管理方法上,有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和法规 2.公有制经济包括( ABCD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经济成分 D、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经济成分 E、股份制经济
3.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C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E、公有资产在全国各地、各种产业中都占优势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 BD )
A、是人们的第一需要 B、是人们的谋生手段 C、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D、还存在着重大差别 E、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 ABCDE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福利性分配的收入 D、风险收入 E、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6.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 ABCE )
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B、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
C、资产收益 D、通过福利性分配得到的收入 E、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要素的有( ABCDE ) A、资本 B、劳动力 C、土地 D、技术 E、信息
8.在我国现阶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手段应当是( AB )
A、诚实劳动 B、合法经营 C、行业封锁 D、部门垄断 E、地方保护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有( ABCDE )
A、保护合法收入 B、取缔非法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整顿不合理收入 E、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10.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BCDE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与社会互助 E、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11.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上一条( ABCDE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12.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BCDE )
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C、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D、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E、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3.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BCDE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村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14.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 BCDE ) A、集成重新 B、自主创新 C、重点跨越 D、支撑发展 E、引领未来 多选
1.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结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CE )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社会分配的公平 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我国对外开放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 ABCDE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E、沿边和沿江地区 3.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E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目的 E、稳定是前提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C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 D、 国务院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B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B )
A、共产党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 D、新民主主义专政 4.我国的根本政体是( A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民主集中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国体是( B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近年来,我国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 B ) A、乡一级 B、县一级 C、村一级 D、市一级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 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轮流执政的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C )
A、在野党 B、执政党 C、参政党 D、在朝党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1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D ) A、先决条件 B、基本动力 C、根本基础 D、客观需要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将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多选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C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公民享有无限自由 C、人民当家作主 D、实行民主集中制 E、爱国统一战线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ABCD ) A、它们的领导力量相同 B、它们的性质相同 C、它们的作用、职能相同 D、它们的历史使命相同 E、它们的形式相同 3.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 ACE )
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B、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C、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D、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 E、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 ABCDE )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农工民主党 D、中国致公党 E、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 ACE )
A、前者是后者依据和前提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E、前者是国家政权性质,后者是政府机构 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BCD )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E、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 7.依法治国,是( ABCDE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B、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标志 D、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
障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AC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机关 D、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E、最高领导机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C )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
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 2.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多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包括( ABCDE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建设
D、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006年10月,( D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 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多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BCDEF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E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F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全面部署,提出的举 措包括( ABCDE )
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建设基础 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E、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3.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可以概括( BCDE ) A、市场主导 B、党委领导 C、政府负责 D、社会协同 E、公众参与 第九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思想
1.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2.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C )
A、 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3.“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 A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台问题
4.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行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 D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提出两岸尽快实现“三通”的是( A ) A、《告台湾同胞书》 B、叶剑英九条方针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是在( C ) A、979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4年 7.1985年3月,( C )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 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D、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8.“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B )
A、和平统一 B、一个中国 C、两种制度 D、50年不变 9.特别行政区中将来可以保留自己军队的是(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都可以 10.《中英联合声明》与《中葡联合声明》分别签定于( A ) A、1984年和1987年 B、1983年和1986年 C、1985年和1988年 D、 1984年和1986年 11.《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B )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12.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是在( C )
A、1999年10月1日 B、 199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99年12月1日 13.1995年1月30日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的是( A ) A、江泽民 B、李鹏 C、朱镕基 D、李瑞环
1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 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B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 斗》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15.2005年3月,( C )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A、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B、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D、十届人大四次会议 ” 多选
1.英国强占香港是通过( ACE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E、《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 BE )
A、都是国际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C、都是内政问题 D、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E、港澳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3.台湾问题是( CDE )
A、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E、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4.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属于“四目”问题的有( ABCD )
A、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 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D、双方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E、双方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5.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党的三大任务是( ADE ) 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E、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6.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 ABCD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7.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DE )
A、用武力方式解决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E、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十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C )
A、新原则 B、新秩序 C、主题 D、新格局
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
3.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
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这一关系指的是( B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条线”
4.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会见 ( A ) A、印度代表团 B、缅甸代表团 C、印尼代表团 D、越南代表团 5.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C )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多选
1.毛泽东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的著名论断有(ABCDE )
A、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B、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 C、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D、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E、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2.和谐的世界应该是( ACDE )
A、民主的世界 B、繁荣的世界 C、和睦的世界 D、公正的世界 E、包容的世界 3.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 ABCD ) A、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和强权政治 B、树立新安全观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 维护世界多样性 E、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4.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BDE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独立自主 E、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C )
A、小资产阶级 B、中产阶级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一个独立的阶级 2.在“四个尊重”,核心是( A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其中( A ) A、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都是主体 D、 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大陆范围内的联盟的基础 4.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D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 工人阶级
5.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C )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多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ABCDE) 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D、进城就业的农民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E、岗位流动加快
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 ABCD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维护祖国统一 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E、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D )党的领导 A、重视 B、服从 C、统一 D、改善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多选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ABC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E、技术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DE )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其中( A ) A、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都是主体 D、 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大陆范围内的联盟的基础 4.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D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 工人阶级
5.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C )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多选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ABCDE) 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D、进城就业的农民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E、岗位流动加快
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 ABCD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维护祖国统一 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E、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2.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D )党的领导 A、重视 B、服从 C、统一 D、改善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多选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ABC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E、技术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DE )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正在阅读:
毛概复习资料2013版04-06
黑龙江省某机场场区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secret04-26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共5篇02-06
大口径流量计在线检测技术探讨05-18
山颠赛车游戏机说明书08-24
毕业设计论文 数字功放05-30
医院护士的述职报告范文04-15
泵的考试题11-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复习资料
- 毛概
- 2013
- 作为一名证券新人 该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课堂实录
- 东南大学SRTP心得体会
- 珠海留学360:澳大利亚首都特区高中排名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导读课
- 蜗牛缓缓地向金字塔的顶端爬行
- “三月文明礼貌月”
- Java 项目经验
-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 小学中上难度应用题(经典)6.体积和面积问题
- 驾考一点通科目一
-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 《16.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时教学设计 - 图文
- 中科院考研真题2009物理化学甲
-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四单元
- 复杂的生活简单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 森林防火查询论文 - 图文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药饮片等3个附录
- 北京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