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与存在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6-08 0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 ——语文本姓“语”

放在我面前这部潘新和教授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足一部一百数十万言的煌煌大作。当语文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进,当在课改中出现一些矛盾和困惑的时候,我读到了这部书。潘新和教授以一人之力,穷数年之功,大胆突破了语文教育理论既有观念、方法以及思维模式的拘限,铸就此一追求语文教育学现代品格的扛鼎之作。作者的魄力和才气,想像力和洞察力,那种势如破竹的逻辑力量和冷峻、深刻的批判,不畏权威、唯真理是从的学术良知,固然给人以震撼;而充溢全书的高远的教育理想、宏大的学术抱负,以及热爱语文教育、挚爱下一代、为民族的未来深忧远虑的社会责任心,更令人肃然起敬。统观全书,潘新和教授对语文现象的研究,有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前瞻性;注重多学科最新成果的融会贯通,具有多元的理论视野;在新世纪现实需要和理论创新的双重召唤下,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范式的重构,以图带动整个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

语文教育是人类言语生命的接力。教师的角色是十分多元的,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是学生的长辈,也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忘年交、受惠者??不了解这种多元性,以为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一定当不好教师,尤其当不好语文教师。将学生视为言语生命互助、互动、互惠的伙伴和朋友,才能拥有平和、雍正的心态,才能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的成长与收获的愉悦。

语文教育,是人的归属性、指认性教育。言语属性,是人的物种特性。语文教育,使人对这一生命特性有了切身的体验和认识,产生了言语依赖和崇拜,形成审美、精神创造和文化承传的自觉,即具备了言语生命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当是学生“言语生命意识”的唤醒者、养护者、传递者。 一、文字情缘:言语生命的接力

语文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或者说,素养的底线,便是对言语之爱。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最可贵的难道不是热爱学生或热爱语文教学这个职业吗?——语文教师不热爱言说,他凭什么来爱学生、爱语文教学呢?凭教科书、教参、标准答案?

现状就是如此的矛盾。大量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能说他们不热爱学生和这个职业,他们似乎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是他们的的确确不热爱言说,尤其不热爱写作。一个不热爱写作的语文教师,不论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地“尽责”,也不论他的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取得怎样“骄人”的成绩,把多少学生送进了重点中学、大学,他都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因为,一个不热爱写作的语文教师,体会不到言语生命的骄傲,感受不到言语创造的痛苦、快乐和幸福;从未享有言语创造的高峰体验和自虐、自焚般的用生命为言语理想献祭的人,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言语生命意识,也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他教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和他一样的对言语麻木不仁的人,言语生命委琐、困顿的人。什么叫误人子弟,这就是!

语文教师的事业是从热爱言语表现、热爱写作开始的。一个不热爱写作的语文教师,不论他如何小心翼翼地扮演一个称职教师的角色,他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把自己对言语创造的隔膜和冷漠的情绪,把冰冻尘封、萎靡颓败的言语意识传染给他的学生,使他的学生和他一样厌倦、厌恶写作和言语表现。相反,一个热爱言说、倾情写作、有着高尚的言语人格的教师,即便对语文教科书和教参没有多大的热情,从不纠缠于名目繁多的训练和活动、练习和考试,也许他的教学“成绩”不能让学校和家长满意,他给他们读自己的一首小诗,一个故事,送给学生一本自己写的小书,扉页上有他精心撰写的赠言,也会在不经意间,将旺盛蓬勃的言语生命意识注入到学生的血液中;他的言语虔诚,将像一星火种,点燃他们永生不灭的言语创造的欲望和企盼。 语文教师是用言语人格魅力,用自己健康强盛的言语生命,引领学生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作为教师的你我,每天都应将自己的言语生命之美和对言语之爱,裸呈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学,就是优良的言语生命意识的接种、复制和繁衍。

言语生命的承传是超言语的,是生命本真的言说,是不言之教。一切的言语表现,无论真、伪,善、恶,都是言语生命的标识,是人的生存和存在状态的隐喻和象征。拥有言说之自由与言语生命之爱的教师,学生耳濡目染,对言说之自由与言语生命之爱的承袭,是必然的。反之,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教师感染下,学生言语生命的委琐困顿也是必然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道理小学生都懂。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文字缘同骨肉亲”,可以想见,学生们享受到

教师亲情般眷顾的幸运和幸福:看老师写的板书就如同在欣赏书法杰作;听老师的言谈,仿佛漫步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等的曲径长廊;聆听老师写的文章,那么的幽远而亲近,文中隐约摇曳着他们的倩影。当他们交上自己的作品时,总亮着眼睛,满怀激动地期待着老师的批阅。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的评语,是一个成熟而智慧的言语生命的馈赠。他们的作品被老师选进了“作文选”,分发给许多熟悉的、陌生的人读,被传阅、被赞赏,他们从自己欢悦的心跳中,感受到言语的力量,领略到言语生命发育的蓬勃悸动,体会到了言语创造所给予自己的温情熨慰,和作为一个语言人的尊严和幸福。老师,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每一页都是新的,每一行都精彩,每一个字都生动、洒脱。和老师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将深深镌刻进他们记忆的年轮,一生都不会忘却。

二、独特感悟:抵达心灵深处的呼唤

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是不够的,他必须具备良好的的言语感悟力和想象力。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言语的解读都不应该是照本宣科,绝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他当是语言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言说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言语的个人感受,如果不能带领学生走进言语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给学生看自己琳琅满目的发现和发明,从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颖悟力,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言语智

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之门的。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读者,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误读”者。一切迂腐的缺乏个性的“讲读”,应从语文课堂扫地出门。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语境中,照本宣科,照考题训练,将成为教师的耻辱。阅读教学,是师生间言语智慧的分享与角逐,教师之言,非教材、教参之言,应是教师个人的发现和洞透,是他人、学生所未见、未闻、未言。教师须以自己的言语感悟力,以独具之法眼,引领学生到文本言语之外的境界。

一个教师尽管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尽管善于启发、循循善诱,尽管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尽管也不乏民主之思想和包容之雅量,但是,如果他没有对言语深刻独特的洞察力,缺乏言语智慧,不能洞悉言语之奥妙,怎么精于教学技巧、多么有责任心也是枉然。语文教师的言语感受力和想象力,即言语智能与言语悟性,是“对话”的前提条件。“对话”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技巧,而是教师的言语睿智自然而然传达出的能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感应到的精神信息,在默契的传达与感应中形成的教学心理“场”效应。真正的“对话”,应是使双方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波,不论是否赞成对方的见解,但是置身这个“场”中,便能感受到言语心智的灵光闪耀,相互间被深深地吸引、攫获,在视界交融中心领神会。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上得很热闹、很“精彩”的课,包括一些精心

准备的公开课,其实说的全是废话。因为教师说的没有一句是自己“悟”到的话,充当的是作者和文本的传声筒,教师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把教材这个大桶里的水,小心翼翼地匀进学生的瓶子里,而学生却别指望从他自己那儿得到一滴水。有些课,教师“一言堂”未必就不好,重要的是教师是否能将文本爬梳个透,殚精竭虑,敲骨吸髓,将文本作匠心独运的解读或“误读”。我们不也看到一些优秀教师上课滔滔不绝,出口珠玑,学生如痴如醉,如坐春风?——这也是“对话”,是潜对话。自然,有时教师只是点到为止,言不尽意,引领学生到“场”,便戛然打住,不多说,不讨论,不争论,把结论留给学生自己慢慢去思考、领会,也能达到心有灵犀的颖悟。

如果语文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一篇待教的文本,都能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用自己的感悟,呼唤学生心灵的回应,那么,什么样沉睡的言语生命不会被摇撼、唤醒?什么样的学生不会热爱、迷恋上言语的魅惑?什么样的言语人生不充溢着诗意?

语文教师应是书虫。可以没有别的什么嗜好,但是一定要有读书的嗜好;可以不了解世故人情,但是一定要有文心书缘;可以平时行事懵懂糊涂,但是不可以没有聪明洞透、天花乱坠的“误读”。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三、将生命之作奉献给新的言语生命

语文教师应有自己的生命之作。应让学生能读到“我们的老师”写的优秀作品或著作。语文教师,应以其著述使学生能引以为自豪。

一个语文教师,要是自己不热爱写,不经常写,不能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指望他的学生能热爱写、经常写,并写出好文章的。教师是否热爱言说,对学生——新的言语生命的召唤和激活,所起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唯有教师的热爱言说,才有学生的热爱言说,才有健康的言语生命的生长、言语生命意识的成长。

语文教师也许不是一个最优秀的作家,但是他必须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言语创造欲的人,一个言语生命使命的自觉实现者。他对言语创造充满着热爱和憧憬,始终不渝地用语言编织着梦幻和信仰。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喜欢言说,不倦地言说,用自己的声音言说。语文教师应该“下水”,但是“下水”不是只为了懂点写作的甘苦,或作为学生写作样板。“下水”不应视为是教师的“作业”,教师的写作,应是教师由衷向往的理想、无利而求的信仰。——作为“作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只是应付,不可能有生命的激情涌动,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足观;作为理想与信仰,生命的图腾,那就是“把平生、涕泪都漂尽”的忘我和痴迷。这样的写作,不论写得怎样,都能读出生命的真实色调和气味,读出言语的体温和脉动。

语文教师为了教学而“下水”的是“匠”,为了言语激情、崇拜和信仰“下水”,才能真正成“家”立“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型教师。不少教师是为教而写,我们从这里看到的只是工作态度可嘉,却无法由衷地赞佩,因为,这教给学生的就是急功近利,顶多就是“敬业”,不能点燃学生的言说欲求。教师的写作,如果只是职业的需要,而不是生命的自觉,怎么可能激发出学生言语生命欲求呢?

在浮躁焦灼的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应“致虚极,守静笃”,守住心灵的净土,躬耕精神的园圃。这样,在你的三尺讲坛上,便氤氲洋溢着“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从根本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言语智慧的传递,是人类高贵精神的传递。没有执著弘毅的精神,言语智慧与悟性就失去了支撑。

学生不但从教师的言语感受力和想象力中获得启迪,更从教师充满激情的言说中,感受到其中传达出的言语精神的召唤,受到言语生命鲜活气息的熏陶,找到言语冲动的感觉,鼓荡汹涌起言语创造的激情。这种隐性的感染和习染,甚至比有形的教育还要重要。 语文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应需”,把学生“塑造”成符合成人社会的教育观念的统一的“人”,将他们“修理”为能根据外部世界的指令行动的机器人,甚至为此不惜专断地干预、窒息他们的言语禀赋,以求得毫无灵性的工具化的言语操作能力,而要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内存于人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天赋。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x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