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更新时间:2023-09-25 16: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高建群 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的安排线索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大家都看过日出,我们已经学习了刘白羽和徐志摩眼中的日出的瑰丽景象,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西部落日的辉煌。 认知阅读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简介作者:

高 建 群 西安市临潼区人,生于1953年12月2日。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家

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跨世纪三五人才。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作家高建群眼中的西部》等重要作品问世,也都拥有大量读者,并取得广泛影响。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二、题目解说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首先点明描写的物象是落日,而不是日出。“西部”点明物象的环境,为什么是地平线呢?因为西部是平原,很平坦,所以才能看见地平线。 理解阅读

一、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对西部落日的印象评价。

第二部分(2—16)分写两次在西部看到的落日的雄伟景象。

第三部分(17——18)揭示文章主题,突出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二、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三.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四.教师边串讲课文边对学生提出的给予解答。 1、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第一部分主要讲什么? 明确:总写对西部落日的印象评价 提问: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2、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定西高原落日的美丽景象的? 2、文章第四段插叙“左公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黎明象征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诞生正是从漫漫黑夜中升起的曙光,它标志着旧世界的逝去和新世界的到来。此时此刻,作者对日出景象的赞颂,与对新中国的赞颂,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雄伟奇丽而又蕴含哲理的艺术境界。(可谓“意与境浑”) 拓展阅读

说说古诗文中有关落日的描写的句子。

(参考内容:通过幻灯片给学生看一些日出照片) 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高建群

环境:黯淡

定西高原落日 颜色:血红 平静、从容 神圣 形态:像勒勒车的轮子 西沉过程:依恋、贪恋、梦境 庄严

世间有大美----落日 环境:压抑 反衬

罗布淖尔荒原落日 颜色:灰白 -------------辉煌 悲剧感 形态:五分硬币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高建群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的安排线索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大家都看过日出,我们已经学习了刘白羽和徐志摩眼中的日出的瑰丽景象,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西部落日的辉煌。

认知阅读 一、检查字词。 二、简介作者: 三、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全文共18段,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对西部落日的印象评价。

第二部分(2—16)分写两次在西部看到的落日的雄伟景象。

第三部分(17——18)揭示文章主题,突出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2、第一部分主要讲什么?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定西高原落日的美丽景象的? 4、文章第四段插叙“左公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理解阅读

1、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罗不淖尔荒原落日的辉煌景象? 2、面对罗不淖尔荒原落日的辉煌景象作者有什么感想? 3、文章第十六段插叙“罗曼.罗兰创作”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体会感悟: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五、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我们要学习本篇文章的哪些写作方法,才能让自己的文章也引人入神. 明确:

1.写景抓住地域特征.

2.写景中插叙历史故事,增强文化底蕴. 3.以情入景,以情动人. 课堂小结

黎明象征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诞生正是从漫漫黑夜中升起的曙光,它标志着旧世界的逝去和新世界的到来。此时此刻,作者对日出景象的赞颂,与对新中国的赞颂,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雄伟奇丽而又蕴含哲理的艺术境界。(可谓“意与境浑”)

拓展阅读

说说古诗文中有关落日的描写的句子。

(参考内容:通过幻灯片给学生看一些日出照片)

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高建群

环境:黯淡

定西高原落日 颜色:血红

神圣

形态:像勒勒车的轮子

西沉过程:依恋、贪恋、梦境

平静、从容

庄严

世间有大美----落日 环境:压抑 反衬

罗布淖尔荒原落日

-------------辉煌 悲剧感

形态:五分硬币

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高建群

环境:黯淡

定西高原落日 颜色:血红

神圣

形态:像勒勒车的轮子

西沉过程:依恋、贪恋、梦境

平静、从容

庄严

世间有大美----落日 环境:压抑 反衬

罗布淖尔荒原落日

-------------辉煌 悲剧感

形态:五分硬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x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