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书-2014 - 10333

更新时间:2023-11-25 22:47: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环保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书

中国计量学院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二○一三年五月

学生实验守则

1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

2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不准随地吐痰、抽烟和乱抛杂物,保持室内清洁和安静。

3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复习有关理论并接受教师提问检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动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

4 实验中,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实验,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各种实验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实验数据。

5 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进行处理,不得自行拆修。不得动用和触摸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与设备。

6 凡损坏仪器设备、器皿、工具者,应主动说明原因,书写损坏情况报告,根据具体情节进行处理。

7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仪器和设备整理好,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包括数据记录、分析与处理,以及绘制必要的图形)。

前 言

本实验指导书是《环保技术与设备》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

《环保技术与设备》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握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技术及其设备的原理和方法,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专业要求。

环保技术与设备实验是《环保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的必须实验环节。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环境监测等重要原理、技术、方法理解,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更进一步的应用本学科的知识提供锻炼和操作练习的平台。本课程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实验指导书,在教师指导

下自己动手,亲自实践,边做边想,认真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本实验指导书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廖误之处,热切期望实验指导老师与学生能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目 录

实验一 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1 实验二 实验三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废水·············································4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取样与测定····································6

实验一 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废水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水中化学耗氧量测定的意义。 二、 预习要求

1. 了解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意义。

2. 了解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三、 实验原理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CO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1L水中还原性物质(无机的或有机的)被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的氧的量。本实验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

水样加入硫酸使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反应一定的时间。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草酸溶液还原并加入过量,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回滴过量的草酸,通过计算求出高锰酸盐指数值。

此方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mg/L。

当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超过10mg/L时,则酌情分取少量,并用水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四、 仪器

1. 沸水浴装置。 2. 250ml锥形瓶。 3. 50ml酸式滴定管。 五、 试剂

1. 高锰酸钾溶液(1/5KMnO4=0.1mol/L):称取3.2g高锰酸钾溶于1.2L水中,加热煮沸,使体积减少到约1L,放置过夜,用虹吸管将上层清夜移入棕色瓶内。

2. 高锰酸钾溶液(1/5KMnO4=0.01mol/L):吸取100ml上述高锰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当天应进行标定,并调节至0.01mol/L准确浓度。

1

3. 1+3硫酸。(1份浓硫酸慢慢加到3份水中,煮沸,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硫酸溶液保持微红色)

4. 草酸标准溶液(1/2H2C2O4·2H2O)=0.1000mol/L):称取0.6304g(分子量乘以0.05)在105-110℃烘干1h并冷却的草酸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5. 草酸标准溶液(1/2H2C2O4·2H2O)=0.0100mol/L):吸取10.00ml上述草酸钠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六、 试验步骤

1. 分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钾指数高于10mg/L,则酌情少取,并用水稀释至100ml)于250ml锥形瓶中。

2. 加入5ml(1+3)硫酸,混匀。

3. 加入10.00ml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min(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液面。

4. 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 0.0100mol/L草酸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5. 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约70℃,准确加入10.00ml草酸标准溶液(0.0100mol/L),再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按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

K?10.00 V式中,V-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

若水样经稀释时,应同时另取100ml水,同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七、 计算:

1. 水样不经稀释

?M?8?1000??10?V1?K?10???高锰酸盐指数(O2,mg/L)=

100式中,V1-滴定水样时,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ml);K-校正系数;M-高锰酸钾溶液浓度(mol/L);8-氧(1/2O)摩尔质量。

2. 水样经稀释

2

高锰酸盐指数(O2,mg/L)

????10?V?K?10??????10?V?K?10???c??M?8?1000=

10V2式中,V0-空白试验中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ml);V2-分取水样量(ml);c-稀释的水样中含水的比值,例如:10.0ml水样用90ml水稀释至100ml,则c=0.90。 八、 注意事项

1. 在水浴中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淡红色,如变浅或全部褪去,说明高锰酸钾的用量不够。此时,应将水样稀释倍数加大后再测定。

2. 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的高锰酸钾的反应温度应保持在60-80℃,所以滴定操作必须趁热进行,若溶液温度过低,需适当加热。 九、

思考题

1.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水域哪种滴定方法?为何采用这种方式滴定?

2.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有何意义?测定水中COD有哪些方法?

3

实验二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废水

一、实验目的

活性炭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一种水处理工艺,由于活性炭种类多,可去除物质复杂,因此掌握确定活性炭吸附工艺设计参数的方法,对水处理工程技术人员至关重要。通过本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对水中大部分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因此活性炭吸附应用于水处理时往往具有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多种污水处理的特点。活性炭吸附常用来处理某些工业污水,活性炭对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用去除率E(%)表示。

C0?CE(%)??100à式中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的污水中被吸附物质的浓度; 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污染物的浓度,吸光度A与浓度C成正比,则,去除率可表示为:

E(%)?C0?CA?A?100%?0?100àA0

三、仪器设备

1. 分光光度计。

2. 250 mL锥形瓶(或30mL螺口实验瓶)。 3. 电子天平。

四、试剂

1. 2.

颗粒活性炭

模拟印染废水(约5mg/L)

4

五、实验步骤及记录

1. 在六个250 mL锥形瓶(或30mL螺口实验瓶)中分别投入0mg,30mg,60mg,90mg,120mg,160mg,200mg,300mg颗粒活性炭。

2. 在上述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5.00mL印染废水,并不断震荡。

3. 当吸附达到平衡后(一般震荡时间为20min以上),过滤各锥形瓶中的污水,并于664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求出去除率。

4. 以活性炭用量为横坐标,以去除率为纵坐标作图,找出活性炭的最佳用量。

六、思考题

1. 活性炭有哪些种类,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2.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源于哪些方面?

5

实验三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取样与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从环境大气中采取气样的基本方法,了解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测定是环境大气监测的一项常规项目。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管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经吸收,在水中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定量测定。

NOCrO3氧化NO2

2NO2+H2OHNO3+HNO2

NH2+HNO2+CH3COOHHO3S[HO3S[HO3SN+N+N]CH3COO-+2H2O

N]CH3COO-+NHCH2CH2NH2.2HClHO3SNN.NHCH2CH2NH2+CH3COOH+2HCl

三、 实验设备与装置

(一)仪器 1.多孔玻板吸收管 2.大气采样器 3.分光光度计

6

4.氧化管 (二)实验装置 胶管大气采样器胶管氧化管多孔玻璃板 吸收瓶 注意: 1.氧化管管口须微略向下倾斜,以免潮湿空气将氧化剂弄湿,而污染后面的吸引管。

2.吸收管带有球形的头与大气采样器相连,切勿接反。

四、试剂

1.吸收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于200mL烧杯中,将50mL冰醋酸与900mL水的混合液分数次加入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并迅速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加入0.050g盐酸萘乙二胺,溶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此为吸收原液。采样用吸收液按4份吸收原液和1份水的比例混合。

2.三氧化铬-砂子氧化管:将河砂漂洗干净、晒干,20~40目筛取部分,用1+2盐酸浸泡一夜,用水洗至接近中性,将砂子烘干。把三氧化铬及砂子按质量比1:20混合,加入少量水调匀。在红外灯下或烘箱里105℃加热烘干。加热过程中应搅拌几次。做好的三氧化铬-砂子应是松散的,若粘在一起,说明三氧化铬比例太大,可适当加一些砂子,重新制备。

3.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称取0.1500g粒状亚硝酸钠,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

-NO224h,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0?g/mL。贮于棕色瓶中保存于冰箱。

4.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临用前,吸取5.00mL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于100mL

7

-NO2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5?g/mL。

五、实验步骤

1.采样 准确吸取5mL吸收液装入吸收管中,然后用黑布袋将吸收管套好。将吸收管,氧化管,大气采样器按图所示连接起来。带上采样装置到指定地点采取气样。采样气体流速:0.3L/min。当吸收液变为淡玫瑰红色时,即可停止采样。记录采样时间,算出采样体积,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气压。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只10mL比色管,按下表中要求加好试剂后,摇匀,避开阳光直射,放置15min,用1cm比色皿于54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

-NO2光度。以标准溶液吸光度A与试剂空白吸光度A0之差对含量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 = a + bx。

瓶号 0 0 1 0.10 2 0.20 3 0.30 4 0.40 5 0.50 6 0.60 NO2-标准溶液(5?g/mL) 吸收原液/mL 水/mL 4.00 1.00 0 4.00 0.90 0.5 4.00 0.80 1.0 4.00 0.70 1.5 4.00 0.60 2.0 4.00 0.50 2.5 4.00 0.40 3.0 NO2-含量/?g 3.样品的测定 采样后,将吸收液移入比色皿中,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

六、结果计算

用吸收液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并不是100%的生成亚硝酸,还有一部分生成硝酸。实验证明,转换率为76%,因此在计算结果时需除以转化系数0.76。

?(氮氧化物)?(A?A0)?abVr?0.76(NO2,mg/m3)

其中,a、b——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截距和斜率;

Vr——换算成参比状态(25℃、100kPa)下的采样体积。

8

七、注意事项

1.吸收液必须是无色的,如呈微红色可能有亚硝酸根的污染。日光照射能使吸收液显色,因此吸收管在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都应采取避光措施。

2.在采样过程中,如吸收液体积缩小显著,应用水补充到原来体积(事先做好标线)。

3.氧化管适于在相对湿度30~70%时使用,当大于70%时,应勤换氧化管,小于30%时,则在使用前,用经过水面的潮湿空气通过氧化管,平衡1h。

4.在交通要道采样时,应将采样点设在十字路口汽车停车线旁人行道上,距离马路边1.5米处,高度1.5~3.5米。

八、思考题

1. 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有什么关系?产生光化学烟雾需要哪些条件?

2. 通过实验测定结果,你认为交通干线的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如

何?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xk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