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游戏在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运用1

更新时间:2023-11-16 07: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民间艺术游戏在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运用》

【摘要】 教育是幼儿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将民间艺术游戏引入幼儿艺术领域教育,能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的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社会文化背景,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帮助幼儿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根基的社会人的需要。同时,民间艺术游戏常常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是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怎样合理开发运用并将其作为对儿童成长发展的教育文化资源,是一个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民间艺术游戏、艺术领域、特点、融合、运用 一.民间艺术游戏的含义和特点

艺术游戏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游戏是艺术的创造者,它是人类形成社会审意识和创造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游戏起源于生活,来自于民间。因此民间艺术游戏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流传的艺术游戏活动,是表现喜闻乐见、传递思想感情的一种模式。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民间艺术游戏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以能激发人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以幼儿视角看民间艺术游戏,我们不难发现,幼儿是喜欢民间艺术游戏的,其原因如下:

1.民间艺术游戏的民族性、地方性强。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间艺术游戏。由于民间艺术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歌谣一般是当地的语言,所配的舞蹈动作也是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的动作,这些都使得民间艺术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 民间艺术游戏的材料丰富性,操作性强。

民间艺术游戏具有生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的素材、材料 是来自于生活的、多样的、开放的。如民间美术游戏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积累并提升的,它的实践性、操作性正满足了幼儿爱玩的天性。民间美术游戏种类的丰富性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其活动中提供的多种材料与工具——黄泥巴、剪刀、小木棍、皮筋、针、毛线、各色颜料、染料、民间皮影、木偶等,能把幼儿带进完全的、自由的世界,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发展。 幼儿通过画、剪、贴等多种形式,流入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尽情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同时也积极大胆的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 3. 民间艺术游戏的娱乐性、好玩性强。

民间艺术游戏是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载体。为缓解劳动中的辛苦、劳累并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劳动人民创造了艺术, 同时也创造了快乐。如集艺术性、娱乐性、节日性为一体的舞狮、舞龙、杂技、魔术、腰鼓、扭秧歌等:嬉戏、诙谐、情趣横溢的歌谣《对歌》、《小调》、《问答歌》、《颠倒歌》、《丢手帕》等,这些都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愉悦。在幼儿眼里民间的舞狮,腰鼓是好玩的:用泥巴、

纸张毛线等制作动植物、人物是好玩:用木棍、皮筋、颜料进行扎染是好玩的:边唱歌曲边游戏是好玩的。 4. 民间艺术游戏的随机性强。

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5. 民间艺术游戏的易学性强。

民间艺术游戏来自生活,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一致,所以其易懂、浅显、通俗、直观,很适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如民间音乐游戏中的音乐可以一曲多用,游戏歌曲短小质朴,歌词通俗如话,结构简短,重叠等,这些都切合了幼儿学习记忆的特点。

基于上述特点,将民间艺术游戏引入幼儿艺术领域教育,能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的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社会文化背景,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帮助幼儿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根基的社会人的需要。同时,民间艺术游戏常常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当幼儿与民间艺术零距离接触后,他们接纳、喜欢民间艺术,会对民间艺术产生一种自发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而这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主动追求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民间艺术游戏的现状分析

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

大的基础。但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艺术游戏频临失传的危险。

1. 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民间文化意识快速淡化,“土味”文化被逐渐抛弃,“洋味”文化成为追求的时尚。

2. 幼儿园各科教学的功利性以及一味的创新忽略了民间艺术游戏的开展。

3. 民间艺术浩如大海,博大精深,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时代性差、地域性强、良莠不齐。

因此,为了拯救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幼儿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认知,奠定未来文化传承的情感基础,从实情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与教师的经验以及院内外教育资源状况和教育的需要,将民间艺术游戏渗透到艺术领域,让优秀的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走进幼儿生活,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三.民间艺术游戏和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融合

民间艺术游戏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然而将民间艺术游戏融于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由于受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的限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条件完成内容完整、全面的民间艺术教育。因此,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民间艺术游戏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

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内容,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 (一)民间艺术游戏与艺术领域教育融合的目标 1.总目标

纵观《纲要》,其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民间艺术教育中,应认真分析、制定民间艺术教育中幼儿可能实现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行为方式和多元智能四方面的发展目标,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2.领域目标

在《纲要》中,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并同时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民间艺术教育中,可以按学习过程中知识特性的不同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划分为民间音乐教育和民间美术教育。

3.年龄目标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及生理、心理的年龄特点,在民间艺术教育中划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年龄阶段目标。 (二)民间艺术游戏与艺术领域教育融合的内容 1. 民间音乐

(1)从民间儿歌中选取以民族欣赏习惯为主的五声调式歌曲结构的数字歌《字头歌》、游戏歌《丢手帕》、动物歌《小兔乖乖》、趣味歌《斗鸡鸡》、问答歌《什么结子高又高》、景色歌《茉莉花》、劳动歌《加油干》等歌曲,对幼儿进行民间歌曲教育。

(2)从民间舞蹈中选取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体现民俗风情的苗族猴儿鼓舞、土家族摆手舞、东北大秧歌、傣族孔雀舞、藏族踢踏舞、新疆舞等舞蹈小组合对幼儿进行民间音乐舞蹈教

育。

(3)从民间器乐中选取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二胡、唢呐、竹笛、琵琶、古筝、京胡等乐器及由它们所演奏的《二泉映月》、《百鸟朝凤》《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夜深沉》等片断对幼儿进行民间器乐教育。

(4)从民间戏剧中选取广泛流传、影响较大、风格鲜明、唱腔优美、内容易懂的《花鼓戏—刘海砍樵》、《黄梅戏》、《京戏》等几个主要剧种供幼儿民间戏剧欣赏教育。

(5)从民间曲艺中选取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结合得自然贴切的《京韵大鼓》、《苏州评弹》等内容对幼儿进行民间曲艺熏陶教育。 2. 民间美术

(1)从民间绘画中选取反映民族审美观、形式美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民间绘画艺术的教育与陶冶。如版画、水墨画、印染画、年画、工艺画等。

(2)从民间工艺中选取易于操作、喜闻乐见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民间工艺艺术教育。如剪纸、撕纸、折纸、泥塑、扎染、蜡染、中国结、刺绣等。

(3)从民间风土人情中选取的反映民间美术内容。如节日装饰、环境布置、民间建筑、民间雕塑等。

(三)民间艺术游戏与艺术领域教育融合的形式 1. 专门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

专门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是教师按计划专门组织的、集中

的、全班或小组的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教育学习活动,它是实施民间艺术教育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民间艺术游戏活动、节日活动等。

2. 渗透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

渗透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是将民间艺术教育内容渗透在幼儿其它各类活动之中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渗透于环境中、渗透于其他领域教学活动中、渗透于游戏活动中及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四)民间艺术游戏与艺术领域教育融合的环境创设

新颁布的《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应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据目标、内容,充分挖掘、精心创设与民间艺术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资源。本着“环境即课程”的指导思想,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创设应体现以下特点:

1. 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

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应具有突出的艺术性,让其在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如在色彩上较多利用红、绿、黄等对比色,或将这些颜色组成大色块的图案;在形式上可利用剪纸、撕纸、染纸、扎染、泥工、中国结等形式的作品表现主题内容。同时还应注重科学性,保证将最真实、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幼儿。如在专用美术室里,可以将湘西土家族研磨染料,逐步扎染的过程,用照片实录并布置在展板上,让幼儿清楚、生

动了解到最原始的扎染工艺,对其有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2. 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刺激的综合

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对幼儿所起的作用应该运用多种感官刺激来达到它的教育效应。如:晨间及下午起床时间。可播放民间音乐、乐曲、戏曲共幼儿欣赏;在活动室展示具有民间色彩和特色内容的图片、装饰材料等

3. 教师参与和幼儿制作的结合。

在环境创设中,应注重从幼儿的可参与性出发,实践证明,有幼儿参与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研究兴趣。如在《剪窗花》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设计制作的窗花贴在教室窗户、走道、大门上,让幼儿在相互欣赏作品的同时,体验快乐,激发不断参与的愿望。

四.民间艺术游戏在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运用

根据儿童情感与认知发展规律,以民间音乐和民间美术为基本内容,建构艺术领域民间艺术教育体系。

(一) 以某一民间艺术内容为主题活动的横向单元式教学

民间艺术游戏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民间艺术具有各自不同的特

点,其教育价值也是不同的的。某些种类的民间艺术形式或作品往往具有它的独特社会背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某一民间艺术内容作为主题活动,采取横向单元式的教学形式,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整合艺术教育思想。因为音乐、美术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其内在的审美要素是一致的,将两种艺术活动内在的审美要素进行横向组

合,能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对民间艺术有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如以花鼓戏《刘海砍樵》为主题的大班主题活动,既有音乐又有舞蹈动作还有道具、服装等多种艺术元素,如图所示:

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图谱,选择以音乐欣赏---花鼓戏《刘海砍樵》为中心教育内容,以舞蹈活动---《刘海砍樵》、美术欣赏---《美丽的戏曲服装》、绘画活动---《美丽的戏曲服装》、手工活动---《装饰道具》等为辅助教育内容的横向单元式教学。

(二) 以某一个民间艺术内容为系列活动的纵向螺旋式教学

由于民间艺术游戏种类丰富,有的形式或作品蕴含的文化价值较少,其更适合让幼儿通过亲手操作、亲历创作作品的方式进行感知、理解、体验、从中丰富对这一艺术形式的相关经验。将某个民间艺术内容作为系列活动,采取纵向螺旋式的教学形式,能加强各教学活动的纵向联系,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了解、学习某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操作过程并尝试创作作品。民间艺术系列活动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不

同的时间段都能分阶段组织开展。如在“端午节”——民间美术系列活动中,小班开展泥工活动——《三角粽子》,中班开展折纸活动——《有趣的粽子》,大班开展绘画活动——《我包的粽子》。又如在《染纸》——系列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及多种的折、染技法,实施纵向螺旋上升的审美教育。小班以学习揉纸、多色沾染、对折浸染的方法开展——《彩色的图画》、《小花伞》等活动。中班以学习浸染与点染相结合、吹染的方法开展——《漂亮的手帕》、《美丽的花园》等活动。大班以学习滴染、夹染、吸附、将染好的纸运用剪、撕再创造的方法开展《有趣的染纸》、《染纸世界》等活动。 (三) 以某个民间艺术内容为单个活动的整合性教学

民间艺术游戏中,许多单个游戏都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其范围

往往不仅涉及艺术领域,而且涉及语言、社会、科学、健康等其它领域。如民间歌谣《丢手帕》活动中,幼儿通过学童谣、音乐配唱、体育游戏等多种的形式感受、理解、学习童谣。多个领域互相渗透,互相迁移,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育效果。 五.民间艺术游戏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及困惑

将民间艺术游戏引入幼儿园艺术领域,是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丰富和拓展,也是对现行幼儿艺术教育的补充。如《竹竿舞》、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童谣、集体舞都来源于民间游戏,其在幼儿园运用的最大好处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性。但由于民间艺术绵延不断、多姿多彩的历史发展,它琳琅满目、门类繁多。因此,教师在选择、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方性强。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方面对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内容要加以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增强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受本地区思想文化的局限,幼儿对掌握整体民间艺术感到困难。幼儿仅仅对本地区的方言理解,对其他地区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方言,(如东北、广东、西北等地区的方言)难以理解,这给全面推广民间艺术教育造成一定困难。

(二)随意性突出。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民间相传,这不仅给搜集整理民间艺术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民间艺术作品本身内在的构成也往往变化无常。如民间音乐中的歌曲往往音域跨度大、民间舞蹈中的动作难度大,民间美术中的内容难易程度不均衡,这给教师编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

(三)时代性差。有一些民间传统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的消失了,不仅幼儿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而且有的教师也了解甚少,这就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甚至影响教学。如何将这一宝贵财富的价值发挥的更大,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民间艺术游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娱乐性强,内容丰富,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儿喜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让幼儿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智慧潜能,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著:《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施良方著:《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赵玉兰、蔺江如、张赤华、刘娟,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论文发表网

5.苏连第著:《中国民间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秦 枫 2010年5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xh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