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作品赏析讲稿—远古、古希腊、古罗马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3 1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赏析讲稿

第一章 远古艺术与古希腊、古罗马艺术

第一节 远古为人类的神秘创造——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远古狩猎者的生动记录——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不断发现的历史遗迹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经历了数十万年的艰难演进。对于漫长的历史进程而言,如今的文明时代虽然光辉灿烂却短如瞬间。如果把人类历史算作一天,那人类文明史仅仅有两分钟。在这漫长的进程中,人们常常把远古文明时期的人类比做人类的童年。那个时代的人类,单纯、天真、富于幻想,虽然略显幼稚,文化成就仍然令人惊叹。

自1875年起,西班牙考古学者桑图拉经常在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市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内勘察古代遗物。四年之间仅断定这里是人类早期遗迹。1879年桑图拉带着小女儿玛利亚再次来到阿尔塔米拉山洞寻找古代遗物。他专注于在地下发掘,无事可做的小玛丽雅东张西望,突然惊叫“爸爸看,这里有牛!” 当父亲抬头顺着女儿的手指望见壁面上的野牛时,眼前出现的简直是神奇:洞顶和壁面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深红色的野牛、野马、野鹿等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画在洞顶上的,长达15米的群兽图,共有20多头,动物的身长从一米到两米以上。画法是先在洞壁上刻出简单而准确的轮廓,然后再涂上色彩,所画的动物,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奔跑的,姿态都十分真实生动,原始画家还善于利用洞壁的凹凸不平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形象。

对于1879年的重大发现,最初学术界不同意是原始人的作品,至1902年才获承认。确认为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长270米,大部分壁画分布在长18米的侧洞的顶和壁上。内容主要是涂有红、黑、紫色的成群野牛,还有野猪、野马和赤鹿等,总数达150多只。这些动物形象描画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其中画一头野牛受伤卧地,低头怒视前方,把牛的野性表现得十分逼真,被公认为世界美术史上原始绘画的代表作。洞中还有镌刻的人物形象及手轮廓图形等。在洞穴前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遗物,为确定岩画的年代提供了证据。一般认为,壁画内容可能与原始人祈求狩猎成功的巫术活动有关。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是最为著名

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窟壁画遗址。在这些洞穴里,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木炭、红土以及动物脂肪油与粘土调制成的颜料,精心描绘了许多野牛、鹿、山羊等动物,其中最大的牡牛长达5米。狩猎是原始人主要的生产劳动,他们把野兽当作认识自然的主要对象。阿尔塔米拉洞内描绘了一头受伤的野牛,它圆睁怒目,伸出双角,力图作最后的反击。奔放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刻画出野牛顽强的生命力,人们甚至会感觉到它的肌肉在颤动,与这只受伤的野牛并列着的还有30多个动物形象,都是先勾线条后涂颜料。很难想象这些生动的形象竟是由那些手握石斧、捕食野兽的原始人类创作的。 (二)洞穴壁画的功能

1. 第1种假说是狩猎——巫术。

2. 第2种假说是洞穴壁画是个人艺术形式的表现。 3. 第3种假说认为是对四期的动物的哀悼. 4. 第4种假说认为洞穴壁画具有教育意义. 5. 第5种假说认为洞穴壁画与图腾崇拜有关. 6. 第6种假说认为洞穴壁画是表现生殖繁衍. 7. 第7种假说认为是对环境的美化. 母性崇拜的神秘祭物——旧石器时代的女裸雕像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又称维朗多尔夫的维纳斯,是一座11.1厘米(4又3/8英寸)高的女性小雕塑,该雕塑于1908年由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Josef Szombathy)在奥地利维伦多夫(Willendorf)附近一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雕像由一块非本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鲕粒石灰石雕刻而成。

马克思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摘要里说:“女神的地位乃是关于妇女以前更自由和更有势力的地位的回忆。”这些具有宗教意味的生殖崇拜和母性崇拜在造型艺术中被完美的保留下来,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从欧洲各地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系列裸体女性雕像。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这些维纳斯神像,被雕刻成浑圆的整体,忽略身体比例关系以及面部、手脚的细节刻画,表现出直观的单纯化和抽象化。1908年,在奥地利维伦道夫(Willendorf)出土的维伦道夫维纳斯是这些女性雕像中最著名的。1908年8月7日,一位叫做约瑟夫·桑巴蒂(Josef Szombathy)的考古学家,在修建多瑙河边的公路工地30米深的土层中,发现了一个距离当时大约有15000年历史的旧石器时代的土层。从这块土层中发掘出一个只有11公分高的石头塑像。这个石头塑像是用赭红色颜色的石灰岩雕刻而成的,表面很粗糙,呈微小的颗粒状。这个女性塑像没有面部,却有用极抽象手法雕刻成的带圆圈型卷发般的头部,过分突出表现的乳房和臀部,刻意表现出这个形象的女性特征。当年的8月份,美国耶鲁大学的人类学教授麦克卡蒂(George Grant MacCurdy)来到维也纳,在桑巴蒂那里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尚未完全剥落干净的雕像。麦克卡蒂教授随后在他的报告中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这一发现。根据当时雕像出

土的土层,考古学家推测,这个女性塑像产生于大约15000年以前左右。大约30多年以后,欧洲考古学家在法国南部的拉科斯岩洞中发现了人类最早的洞穴壁画,时间大约也在15000年左右。但是从表现手段上来说,壁画还只是二维的创作,而在维伦道夫出土的这个女性雕塑则是三维的立体形象,从表现手段来说,她比法国南部发现的古代岩洞壁画更加高级了一步。考古学界把这个最早发现的人体女性雕像命名为“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掌管生育和航海的女神,也被人们称为爱神)。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维伦道夫维纳斯的制作年代几次被考古学家提前:1970年,考古学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14分析维伦道夫维纳斯的石质,认定她的年代是20000到25000年前之间。10年以后,也就是1980年,考古学家运用更先进的分析方法,认定维伦道夫维纳斯的“年龄”是30000到25000岁。最近的一次分析是1990年,结论是24000到22000年以前。但是也有人对维伦道夫维纳斯“年龄”表示怀疑,主要的理由是,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是石材表面的石质,其年代是石材的年代,而未必就是这块石头被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这个怀疑的理由并不难被排除:雕刻形成的石材表面有新有旧,如果是石材是旧,刻痕是新,运用同位素扫描时,就可以很容易发现石材表面的不同质量,而不同的质量实际上是代表不同的年代。这个情况在测量维伦道夫维纳斯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然而另外一个情况则让人对这个维纳斯的“出身”表示疑问:在维伦道夫附近没有发现任何与这个维纳斯有关的文明,它包括:生产这个维纳斯的工具,那个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以及类似的物品。维伦道夫的维纳斯是一个独立的物件,没有发现一个伴随着她的“维伦道夫文明”。人们至少可以怀疑,这个年代久远的维纳斯或许不是“出身”于多瑙河畔,而是从其他地方随着多瑙河的河水转移到维伦道夫的。1988年奥地利考古学家的确在距离维伦道夫不远的30公里的Stratzing附近的小村庄Galgenberg发现了另外一个仅仅可以被勉强称为“维纳斯”的石质女性雕像她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大约20000年到30000年。在法国出土的《罗塞尔的维纳斯》浮雕,有着同样硕大的腹部、夸张膨大的臀部。

人们惊奇于维纳斯雕像的存在的功能和价值,也是理解史前雕像艺术的关键。原始人为了生存唯一就是要解决两个“生产”的问题—物质生产和生命生产。维持个体生命的物质生产是基本的生产方式,生命的生产是基于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原始种族得以延续的更为伟大而神圣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靠众多人的协同合作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敌和提高狩猎和采集效率。种群的繁衍和壮大成为原始人的迫切需求。女人能生育的事实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命的渴求。但是他们解释不了人为什么能够再生人,以及母性个体所存在的生理差别,他们只好通过模仿具有最强生殖能力的母体形象,以此来感恩、敬畏自然和

神灵的力量。“生命在原始人心中不是抽象的,而是与最生动、直观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女人能生育,这是最明显的事实。原始人在对女性形体的刻画中,生动地再现了原始人对生命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生命的崇拜、疑惑、希冀、祈求,洋溢着及其强烈的生命激情。”①以母系氏族结成的社会体制中体现着对生命的渴望、对有生殖能力的母性的崇拜。雕像的处理手法是先天的无意识行为,正是因为这种无意识行为更说明了原始人对女性特征的惊奇,和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崇拜和渴望的本能性。这仅仅是停留在物的图腾崇拜,而非精神层面。更多的接近巫术。出现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体雕像既物化着人类祈求自身生命繁衍的生命意识,也凝聚着人类的自我关照与自我表现的精神,对生命存在的自我祈求与灵魂的呼唤。

生命与自然精神的凝化——新石器时代的巨石雕像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多为墓冢或宗教崇拜物。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包括欧洲、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法国西部及北部,英国、爱尔兰、丹麦、瑞典、德国北部以及东亚和南亚沿海等。

这些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地区,普遍存在粗制的巨大石块的纪念物,有的高达

70多英尺,重有百吨,有的排列长达两英里行列,极为壮观。史学家称为巨石结构、巨石建筑、巨石碑。产生这些巨石结构的文化称为巨石文化。巨石文化分布很广,结构种类繁多,与其说是由于新的艺术形式,不如说是由于新宗教和埋葬的习俗,即巨大的石块是用来标志神圣的地方和坟墓的。可以推断各种式样的巨石结构是和当时的丧葬风俗及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这些巨石结构各有其奇异的形态,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具有抽象美的纪念碑。这些巨石建筑一般可分为3类:① 立石或列石。以单独或成列竖立的石块、石条作宗教崇拜之用,法国的列石有多达数千块的。②石棚。以数石直立上盖一石板构成,多为酋长坟墓,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即可见到。③环状列石。以众多巨石构成环状建筑群,用作宗教祭台,亦可供天文观测。巨石建筑的出现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宗教信仰及工程技术水平,它们是古代不同民族各自分别独立创造的。 些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的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其中以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以其宏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瞩目。2007年1月30日,考古学家发表研究报告说,在英国史前巨石阵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并认为当初居住在那里的村民就是巨石阵的建造者。这个远古村落曾居住数百村民,坐落于杜灵顿垣墙旁边,距世界文化遗产巨石阵遗址约3.2公里。

第二章 人神同构的艺术典范 ——古希腊雕塑与建筑

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分布于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

古代希腊的历史几个阶段: 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 (2)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9世纪); (3)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 (4)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期);

(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4年)。

公元前500年~323年,是希腊的古典时期,是艺术、文学、哲学和政治高度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这期间它与波斯和马其顿这两大强敌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希腊人在对波斯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一种合作精神由于这一胜利在各个城邦中被激发出来,同时由于雅典的军队在抗击所谓的野蛮人时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于是,在战后的城邦联盟中雅典便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希腊美术尤其是雕塑与建筑艺术,构成了古希腊美术的高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与建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古希腊的社会制度、美学价值、审美观念、社会风尚等密不可分。

古希腊雕塑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恩格斯说“没有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建立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 。

1.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同时也是雅典帝国全盛时代的象征。

雅典卫城建立的时间大约在影响深远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期,也是雅典帝国最光荣,强大的时候,当时雅典不仅国力强大,而且拥有发达的文化艺术成就,美轮美奂的卫城体现了这点。

2.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伯里克利当政时代重建卫城山工程中的

重点项目。巴特农神庙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又称“雅典娜巴特农神庙”。“巴特农”原意为“处女宫”,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故又称“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 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神庙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山的中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点。它外形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由46根多立克式环形立柱构成柱廊。神庙的主体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的门厅通向内殿,殿内原来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但是,这一杰作在公元5世纪失踪。中楣饰带是由92块白色大理石装饰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腊神话的浮雕。东西庙顶的山墙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巴特农神庙自公元五世纪后几经天灾人祸,先仅存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

(五)古代希腊雕塑

《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其中,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

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也是我们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米诺斯的维纳斯》

维纳斯的雕塑是断臂的。但对于是当初就没有雕塑双臂,还是后来断掉的,却鲜为人知。不久前,有人发现上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才解开了这个100多年来的谜。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

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现在该雕像收藏在法国卢浮宫。

100多年来,很少有人知道维纳斯雕像断臂之前的形象。后来在旧档案中发现了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它记述了居维尔是最初在伊奥尔科斯家看到的完整雕像: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臂上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双耳还悬有耳环。然而至今无人能将此雕像复原。

古希腊采用以城邦为单位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城邦由全体自由民直接参与治理,这极大地刺激力每个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热情。人本主义的的而思想使社会充满自信与完美的风尚。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和勇于探索的性格;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竟放为艺术家对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神人同形同往” 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以上条件催生了希腊式的美学价值。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提体,德谟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美的东西是整体的各个部分取得调和关系而产生的,而求得这种调和的美则直接来源于人体,人体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小秩序。古希腊人相信人体就是真、善、美的最好统一。体现了宇宙间所能发现的智慧和秩序,是一切美的本源。将数学的客观性质与美学的主观认识联系在一起,创造了理想的人体美。体现出古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敬。他们相信完满的人体代表着完满的人格,完满人格的外在表现必然是完满的人体,人体作品是古希腊人表达宗教热情和爱的寄托,将神以裸体人的形象特征展现出来,“膜拜他们是由于他们赋予生命之美而不是由于掌握死亡的权力。”③他们不断地追求人体的完美,将神的裸像做到极致,将通过人体所表达的对神的敬重之情延伸至精神领域。这是对人体的自信和信仰。希腊人体雕塑艺术因缺少色欲和诱惑而显得虔诚、富有人文色彩。第一眼看到断臂的《米诺斯的维纳斯》感受到的是人体的高贵圣洁,而非肉体本身。人体艺术脱去风俗而升华为圣洁之灵,没有污染,是纯粹的精神作品。它不仅仅是雕塑语言的杰作,更是精神品格的杰作,其中的内在思想性、美学观是希腊文化、历史、乃至生活所造就的艺术精神。 “无论是就姿势还是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④

《拉奥孔》系阿格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传说希腊人进攻特洛伊城久久不克,受到神的指示,用“木马计”将士兵藏入木马,让特洛伊人拉入城中;夜深时士兵潜出木马,开门引大军入城,希腊人才取得最后胜利。事先,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国人,不可引木马入城。为此,雅典娜女神遣巨蟒咬死拉奥孔父子三人,以惩罚他“池露天机”------这里仍然是反映了神(宗教)对于人们镇慑的威力,要人们“安分守已”、恭听“神谕”。也许,还包含了“说真话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这样一种对于社会的愤懑情绪。

《拉奥孔》出土较早(1506年),给后世的影响很大。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曾受到它的启发。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还为它写了专著,拿它和罗马诗人维吉尔所写的这段故事比较,由此论证雕刻(美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和诗(文学)之不同,是一部很有创见的美学著作。德国诗人歌德也写过专文分析《拉奥孔》的艺术技巧。歌德说,人类对自己和别人的痛苦有三种感觉,畏惧、恐怖和同情。雕刻能表现其一已经很不容易,而《拉奥孔》却包含了这三种不同的感情。父亲刚受蛇咬仍然奋力搏斗,以引起人们的恐怖;左边的小儿子被缠窒息,即将气绝,以引起人们的惋惜和同情;右边的大儿子并未遭蛇咬,似乎有可能逃税,

以引起人们的畏惧(为他担心)。

帝国气度的真实写照——古罗马艺术

西元前八世纪时罗马规模很小,在西元前五世纪以前还处於氏族部落时

期,以后经历了共和时期(BC509~BC30)和帝国时期(BC27~AD476),西元265年灭伊特鲁里亚,帝国时期的罗马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西元前27年以前为共和国,以后为帝国。一、二世纪间多贤能皇帝,建筑上有辉煌的发展。三、四世纪帝国缺乏忧患意识、重享乐,因而政局不稳,经常政变换皇帝,文化渐衰,直到四世纪相信基督教以后才有改变。

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罗马人崇拜和模仿希腊艺术,由於民族性重实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而甚少独创的风格。

古罗马艺术的特性

罗马人不同於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

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的色彩。罗马艺术大多是给予帝王歌功颂德和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 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徵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要求外形要逼真,更重视人物个性的刻画。

罗马人最有成就的是建筑。在技术上首先运用三合土,大量使用拱卷结构,使建筑类型比希腊丰富。因为疆域广大,所以罗马艺术气魄上,超过希腊,可以说是规模宏大。

古罗马大角斗场:

公元72年,大角斗场由维斯巴西安皇帝开始修建,公元80年由其子蒂托斯皇帝隆重揭幕。据说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以后之后,为庆祝胜利和夸耀帝国强大的武力,强迫8万犹太俘虏修建而成。后在三世纪和五世纪重加修葺。它是罗马帝国强大的标志。它就如同奋战在它里面的角斗士一样,是力量和强壮的象征,流露出的是一种罗马帝国异常雄壮的霸气,是一种略带看似不修边幅的粗犷。

整个角斗场像是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0000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长轴188米,短轴156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的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容5万观众。 整座建筑用巨石和红砖砌成。外观似正圆形,俯瞰实为椭圆形。围墙分四层砌成,一、二、三层均为半露圆柱装饰。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是一座长方形拱门,一、二、三层合计有拱门80座,使整个建筑显得宏伟而又秀巧、凝重而空灵。第四层外墙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并建有梁托,露出墙外,供举行盛会之日,悬挂天蓬,为观众遮荫。整个建筑极像一个现代的圆形剧场或圆形运动场。场中心角斗用的舞台,长约86米,最宽处63米,也呈椭圆形,是斗兽、竞技、赛马、歌舞、阅兵与进行模拟战争的场所,也可在场内灌水成池,供观赏水战之用。为了安全,舞台四周还专门建有护墙,使之与观众座席隔开。皇帝的包厢和执

政官、元老们的贵宾座,则用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

竞技场专门建有四座大型拱门,供拥挤的观众分散进出之用。竞技场内部为阶梯形席位,架在三层呈放射状的混凝土筒形拱上。每层80个喇叭形拱,它们在外侧被两圈环形的拱廊收齐最后加上一堵实墙,形成五十米高的里面。喇叭形拱在里面上开口,每层有80个开口,底层为敞廊入口,上两层为窗洞。看台逐层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喇叭形拱里安排楼梯,分别通向各区的看台。观众购票之后,以纵过道为主,进入各自的看区。然后以横过道为辅,进入自己的座位,井然有序,不会混乱。这种设计,时至至今,还一直沿用,近乎没有大的变动。古罗马人如此的聪明才智,真是叫人惊叹。

庙宇∶西元前二世纪,山墙和柱子与希腊相同,只是地基变高了,常用来当战利品的仓库(实用价值)。圆形建筑变大,是因材料用「混凝土」之故,外表贴上大理石,最具代表性的庙宇是《万神庙》(西元118-125)。

其他建筑有市场、广场、澡堂(公共交际场所)、运动场、竞技场(约80,罗马)、斗兽场等。

万神庙建于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图拉真——哈德良时代(公元117-138年)。万神庙原建于阿格里巴时代,后被焚毁。重建的万神庙又叫“潘提翁”神庙。这座神庙是继希腊神庙艺术的又一发展。万神庙作为祭祀众神的圣殿,来源于希腊人信奉的多神教,那里每种神都有他自己的神庙,如雅典娜神庙、宙斯神庙等等。罗马的宗教信仰基本上也承袭希腊遗风,但在伊特鲁里亚的影响下,罗马人把诸神集中起来供奉,即在一座神庙内设几个圣殿。因供神的圣殿较多,罗马万神庙设计呈圆环形,并以伊特鲁里亚的拱券结 罗马万神庙外景

构为基础,创造出宏大的内部空间。这种从外观上看比较封闭的拱顶结构,其实在内部是由门廊和神殿两大部分组成。门廊由两排克斯林式的柱子支撑着一个半三角形额墙,宽33.5米,深18米,后部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神殿,直径为43.2米,墙厚达6.2米。关于这个大圆顶过去一直说认为是用砖合混凝土制成的,并认为圆顶是搁在第二层上面的。经本世纪三十年代修复这座神庙时发现,过去的判断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个大圆顶里并无砖砌的骨架,圆顶也不是搁在第二层上,而是搁在第三层上,它简直像一顶扁而浅的无檐帽。由于外表装修细致,二三层之间的构架十分严密,才给人以整个大圆顶的错觉。如此大胆的空间处理,在西方建筑中可以说是罕见的。而这个半圆球顶正是这栋建筑物的最精彩部分,它的开间开阔,垂直的顶高几乎与圆形直径相差无几。四周无一窗户,唯有从圆拱的顶端天窗射入日光。因此,人在这个圆顶下好像处在一个厚重的围壁的包围之中,给人以一种恒定宏阔的神秘印象。任何声音都可以在这里互相撞回,空间的共鸣性骤然增大。这种围合性的空间感,造成了信神者内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种静态的力量,但是又会让人持续的感到压力。

万神庙内部的艺术处理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虽然它内部空间是单一的,有限的,但是十分完整,几何形状单纯明确而和谐,像庙宇本身那样开朗、阔大而庄严。建筑史家说它是“把古

希腊的回廊移进了室内”的结果,这是罗马神庙建筑中典型的帝国风格。

雕刻的特性

写实,不喜欢美化人体,只表现现实,也不掩饰缺点,文艺复兴是从此作风出发。

实用,如纪念用,表现凡人的形象,真实感较强。

罗马人本来就有崇拜祖先的习俗,他们忙於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中,遇新葬礼时把列祖列宗的雕像都拿出来参加仪式。早期的肖像雕塑是根据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表情死板,缺少活力,只有感到逼真而已。希腊雕刻技术传进来后,开始美化雕像,但还是以逼真和表现个性为主。

《凯旋门》(14-37,罗马),独创,门上雕征伐纪录。

《天柱》(114,罗马)雕打仗的功绩,好像是电影记录片,西元二世纪最好,是欧洲史上最大的浮雕。雕工是近东俘虏,共雕人物千人以上,描述战争前后整个过程,后来英法均有仿造,特点是∶雕工精细,场面浩大。

希腊的回廊移进了室内”的结果,这是罗马神庙建筑中典型的帝国风格。

雕刻的特性

写实,不喜欢美化人体,只表现现实,也不掩饰缺点,文艺复兴是从此作风出发。

实用,如纪念用,表现凡人的形象,真实感较强。

罗马人本来就有崇拜祖先的习俗,他们忙於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中,遇新葬礼时把列祖列宗的雕像都拿出来参加仪式。早期的肖像雕塑是根据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表情死板,缺少活力,只有感到逼真而已。希腊雕刻技术传进来后,开始美化雕像,但还是以逼真和表现个性为主。

《凯旋门》(14-37,罗马),独创,门上雕征伐纪录。

《天柱》(114,罗马)雕打仗的功绩,好像是电影记录片,西元二世纪最好,是欧洲史上最大的浮雕。雕工是近东俘虏,共雕人物千人以上,描述战争前后整个过程,后来英法均有仿造,特点是∶雕工精细,场面浩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w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