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含方案)(理科组)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21: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年度 编号 2016-2017学年 JNZX2016JN【001】

江南中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滑轮组机械效率创新实验研究 选 题 分 类 中学理化生

课题申请人 黄艳 刘健 韩承礼 肖松全 郭占琴 李方平

所 在 单 位 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6年10月27日

宜宾市江南中学校 制

申请者的承诺:

本人自愿申报江南中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我保证如实填写《江南中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评审书》)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履行《评审书》中的协议,接受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遵守《江南中学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管理办法》和南溪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规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提交预期的研究成果。江南中学教科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信息。

申请者(签章):黄 艳 刘 健 肖松全

韩承礼 郭占琴 李方平

2016年10月27日

填 表 要 求

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三份。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四、请按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教科室联系。

1.课题名称

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2.选题分类

按下面的分类填写,限填1项,只写代号。A.中小学德育;B.心理健康教育;C.中小学语文;D.中小学数学;E.中小学外语;F.中小学理化生(科学);G.中小学政史地;H.中小学音体美;I.综合实践活动;J.评价与考试;K.学校管理;L.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M.教师教育;N.其他。

五、本表须经课题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六、未尽事宜,请与教科室联系

2

一、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研究者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E-mail 研究者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E-mail 研究者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E-mail 研究者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E-mail 研究者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E-mail 研究者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E-mail

黄 艳 无 性别 职称 女 中二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性别 职称 男 中二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男 高级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男 中二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性别 职称 男 中二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女 中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86年8月 创新实验 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470084650@qq.com 刘 健 无 644100 13890983334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68年9月 实验准备 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1345643600@qq.com 李方平 校长 性别 职称 644100 13568578920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63.08.29 创新实验 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1045117441@qq.com 肖松全 教导主任 性别 职称 644100 13508190318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74.10 创新实验 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764873969@qq.com 韩承礼 无 644100 13778945551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810121 课堂教学 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1029612944@qq.com 郭占琴 无 性别 职称 644100 18380862629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72.11.22 课堂教学 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初级中学校 843553390@qq.com 644100 13730754334 3

二、课题研究方案

1.提出问题 初中物理“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要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数据较多,一共有四个,分别是钩码的重量G,钩码上升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s,还有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的拉力。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普遍都感觉到有两个困难:一个是既要匀速拉动弹簧秤,同时还要读取数字不方便,效果不直观。另一个是测量钩码与弹簧测力计匀速移动的距离难。因为要求钩码的位置是始终保持竖直方向的。为此,我对实验中这两个关键的步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更方便、直观、灵活,易于学生接受,方便教师讲评、演示。 2.研究范围、方法、周期、步骤 (一)研究的范围 江南中学九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方法 1、提问法:在导入和实验数据分析中,运用提问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探 究任务和学习目的。 2、分组实验法:分组实验法可以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活动,积极主 动地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体合作精神。 3、个人实验探究法: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 4、交流讨论法:分组实验中,学生交流讨论,以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比较法:采取纵横深层次对比剖析,把握实验进度,总结研究过程,改变完善研究策略,明确努力方向。 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让学生有创新精神。 (三)研究的周期 2016-2017学年 (四)步骤 一、改进原因 1、难得出s=nh的关系。 用刻度尺测量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时准确度差,实际测量时很难得出s=nh的结论(n指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因为钩码的位置与弹簧测力

4

计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时不能同时测出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按原装置操作,必需测量了钩码的初位置以后,要移动刻度尺去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这时,钩码的初位置可能发生了变化,因为弹簧测力计是用手提着,没有固定不动的,造成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初位置时准确度差,这是产生s≠nh的原因之一。同样,钩码提升一定高度以后,再次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末位置也会出现类似的误差,这是产生s≠nh的原因之二。 2、效果不明显: 用刻度尺测量出四个数值后,需要进行运算才能得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移动的距离s,即h=h2-h1,s=s2-s1。显然,实验时s=nh的关系不能直观地在刻度尺上看出来。实际实验时有部分学生测量出四个数值后,不会进行数学运算得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3、操作不方便。 实验时,要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实际操作时很难控制匀速向上拉,再加上做多段绳子承担物重的时候,多数学生就会站在凳子上或桌子上拉,还要一手拉弹簧测力计,一手用刻度尺测量。教师演示时,每做完一步后讲评时,要把整个装置放下,再做下一步时又要重新装配,浪费了大量实验时间,造成学生分组实验时间不够。 二、改进后的结构:如右图所示,说明: (1)、刻度尺1(用于测量钩码提升的高度h); (2)、刻度尺2(用于测量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调零时可上下移动); (3)、导轨(防止弹簧测力计偏转); (4)、螺母(用于固定定滑轮); (5)、定滑轮(改变动力方向,给操作带来方便,调节弹簧测力计保持竖直状态时,可旋转)。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w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