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 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新搞)

更新时间:2023-10-28 13: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基 本 思 路

(讨论稿) 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10月12日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在中部崛起和中原崛起历史机遇下,我市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期。科学编制我市“十二五”规划,对于妥善处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三大跨越、建设魅力信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规划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

(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大跨越”和“三大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启动实施了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河南省

1

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和15个产业集聚区建设,出台了信阳复合型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推动产城融合和产业集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妥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基本完成。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3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工业主导作用初步呈现。截至2009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7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4倍。自2008年开始,全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超过一产和三产,在2006-2009四年中,工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2、6.1、5.4、4.8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百亿斤以上;十五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五大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进展顺利;2009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16.5万千瓦,比“十五”末增长40.7%;龙头企业发展到3800多家,转化了80%左右的农副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通过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和“六城联创”,加速推进城镇化,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截至2009年

2

底,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7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4.1%,四年累计提高6.7个百分点。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十五”末的42.5%提高到当前的76%,中小学校安全工程进展顺利;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壮大。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率及农民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90%以上。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成就。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稳步实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实现了重点突破、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初步搭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预计五年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年均增长26%左右;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不断加深,预计累计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分别达到4亿美元和272亿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长期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严峻,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体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的赶超压力较重。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人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指标均居全省后5位;二是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的引擎性支撑能力不强。“十

3

一五”期间,我市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欠优,层次偏低的基本市情未获实质性转变。2009年工业化率为34.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工业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比重较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同时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差,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大;三是发展的承载力量不足,传统性制约仍较严重。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区、县城综合经济实力弱,城市管理水平差;要素市场发育慢,公共服务投入少、保障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三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水平低,外需带动弱。

特别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二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经济对外开放度等指标完成难度较大,且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1、呈现的阶段性特征

总体判断,我市仍处于“三化”初步发展阶段,实现“三大跨越”目标的任务还很艰巨,但已进入加快推进阶段。

一是进入了由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加快跨越的新阶段。2009年信阳人均GDP约折合2117美元、工业占比达到34.1%,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为49.4%。根据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人均GDP相当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水平,制造业发展处于工业化初中期水平,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均表明信阳已经进入向工业大市跨越加快推进的阶段。

4

二是进入了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全市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农业增加值比重为24.3%,从业人员占全市的40%以上,农产品商品化率接近50%,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国际经验,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上,农业增加值比重在30%以下,农业劳动力占比在3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在40%左右,就步入了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加速期。

三是进入了由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跨越的新阶段。我市产业集聚区、复合型新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放区的推进,城市框架迅速拉大,提供就业与吸纳人口的能力大幅增强。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34.1%,预计2010年底将接近36%,比1999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中心城区面积接近7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70万人,表明我市已经步入城镇化中期(城镇化率30%-70%)快速发展时期。

2、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我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十二五”期间,各国的反危机措施将促使世界经济在调整中恢复增长。我国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的态势已初步显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这将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是中部崛起和中原崛起等重大战略,为我市创造了重大的政策机遇。国家加大促进中部崛起力度,河南省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战略的实施,客观上增强了“十二五”期间中部地区和我省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快增速的预期,相关的发展部署

5

以上,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十二五”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550公里以上;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790万千瓦以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城乡文化娱乐体育教育生活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继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社会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研究和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精神文化、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风气、社会信用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改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左右,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改善。

三、关于“十二五”信阳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明确政策取向,采取重大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效和重大进展。

11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工业支撑能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集聚水平,优先发展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战略先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推进工业“三大基地”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定位于优质安全和绿色食品加工,做大做强粮食、畜禽产品、茶叶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油脂、水产品、饮料、特色农副产品四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华英鸭、肉鸡、生猪、粮食、食用油、饮料、茶叶、水产品等八大食品产业链,精心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绿”产品,形成各类食品产业配套发展的格局,实现由扶持单个企业向扶持企业集群或形成产业链转变。到“十二五”末,力争食品工业主营业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把信阳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新型建材基地定位于打造“中国绿色建材谷”,优先发展保温建材、环保型复合板材,兼顾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等传统产品。提高非金属保温建材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的质量档次,重点发展聚氨酯建材和珍珠岩深加工保温建材,以珍珠岩、膨润土为基材的耐火建材和钢丝网架珍珠岩等复合板材;整合水泥行业资源,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产值低的小水泥企业,坚持控制总量,做大做强水泥企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25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5亿元。建材产值中新型墙体建材占比达30%以上。保温建材实现年平均产值90亿,年均增长30%。

12

高端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工电器、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促进产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重点打造汽车产业园、风电产业园、电器产业园、生态环保装备产业园,同时推进纺织机械、轨道交通设备和铸造、锻压基础件、特种材料的产业集群发展。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400家,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占信阳工业的比重达到20%,力争在全省同行业的位次提升3到4位。

2、推进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

突出发展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产业。促进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整合优化餐饮、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努力把信阳建设成为服务豫南、辐射全国,在省内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现代物流业,以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物流企业培育为重点,着力发展粮食、水产品、茶叶、食品、医药、建材、农资和书籍报刊等八大行业物流,构建以信阳中心城区物流枢纽为中心、潢川物流枢纽为次中心、综合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网络,培育形成“一心四带”的产业格局,即信阳商贸物流中心和沿京广线、京九线、S204、S339公路信阳段的产业带。加快物流发展平台建设,突出抓好物流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推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将我市建设成为豫鄂皖三省结合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旅游文化产业,依托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度开发和整合旅游资源,创建特色旅游精品,着力打造内陆山地旅

13

游度假休闲区。围绕“一轴三带四路八区”总体格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挖掘豫风楚韵文化、淮河历史文化、豫南大别山民俗文化等旅游内涵,突出特色、打造重点,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南湾湖—鸡公山—灵山黄金旅游带、大别山红绿旅游带、淮河历史文化旅游带协同发展的“一核三带”总体布局,形成一个重点突出、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的旅游发展网络系统。加大旅游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发展互动。

传统服务业,重点抓好三级商业中心、农村流通体系的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在市区发展形成16条商业街,全面提升现有六大市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增加社区商业服务门类和网点数量,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完善以便民、救助、就业和社会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商业服务三大社区服务业。建设各类咨询、“五托”服务、餐饮服务、购物配送、物业管理、医疗保险等社区服务网点。加快社区卫生、文化、就业教育服务业发展,创建学习型社区。

金融服务业,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和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鼓励设立村镇银行,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支持股权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力争实现存贷款年均增幅保持在16%左右,到2015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总量达到1600亿元。

房地产业,大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着力增加面向中低收

14

入家庭的普通住房供应,重点建设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扩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住房建设规模,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房地产市场供应总量基本平衡、供需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稳定,使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在扩张总量的基础上,提升存量、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加大投入,自主创新,努力在产业规模、产业投资、产业结构、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上实现新突破。

新材料产业按照“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和绿色建材产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墙体建材、节能保温建材、特种陶瓷建材以及新型干法水泥,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依托硅、氯资源,适当发展电子新材料。

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风电、核电、生物秸秆发电、太阳能等,争取与武汉、郑州的合作,培育发展光伏产业,加快“城市矿山”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农业、高耗水行业的节约用水工作,加强化工、造纸、纺织、医药、食品等行业高浓度废水治理,积极组织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型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绿色照明和新型显示产业。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兼顾发展生物化工和生物能源。在信阳工业城、新县、商城建立现代中药、新型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研发推广稻米、茶叶良种快速繁育技术,

15

壮大社会志愿者队伍,健全和创新慈善组织形式,推动设立“信阳志愿周”、“信阳慈善日”等。加强校园管理和社会心理疏引,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建设,加快各县区主题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形成市有园、区有场、镇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公共文体设施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体育彩票、体育用品、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体育场馆服务等为主的体育服务业。壮大印刷业规模。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演出经纪市场,不断提高我市演出娱乐业的总体水平。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无缝整合,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挖掘历史名人文化、山水资源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打造信阳文化名片。

3、提升信阳文化的软支撑力

提升信阳处于南北地理分界线和文化分界线的城市影响力,突出山水在城市生活中的特色作用,进一步凝练信阳的山水文化、农业文化、毛尖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增强与战略支撑产业的整合,开发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产品。加强信阳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形成市标、市花、市树、市歌等特色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进一步发掘发扬将军文化、根亲文化、淮河文化、桂花文化、智慧文化等统领发展的特色主题文化,加强文化交流,扩大信阳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41

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对于不具备产业集聚基础的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三)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引领水平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形成以各类人才为创新主体,以相关机构和产业园区等为载体,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的自主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引领水平。

1、完善创新机制

政府科技资金优先支持产学研用结合的研发平台建设、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有明确应用前景的原始创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重要用户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开展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市县联动,策划凝练各类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提高科技资源的集成度和使用效率;加强部门联动,在资金、技术、土地、环境容量等资源配臵上加强协调;加强产研联动,促进产业界、科技界、资本市场有机配合联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壮大,引导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的良性互动。

2、强化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围绕信阳三大跨越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工作,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向我市集聚的各项机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带动产业向信阳转移的支持力度,吸引各类人才来信

21

阳创业、发展,加快我省由人口大市、生源输出和劳务输出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人才强市的转变。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统筹开发利用市内外的人才资源,加快招商引资专家库建设,加强人才交流和人才开发合作交流。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覆盖到全市3000多个行政村和8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紧建设一支以领军人才、领军后备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3、推进载体建设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创新型企业流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依托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充分发挥信阳师院、信阳农专、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和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和骨干作用。支持国家、省驻信和军口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支持发展民办科研机构。重点围绕15个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服务设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

22

发区,建设区域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基地。到2012年,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全市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00个,省级达到10个。到2015年,全市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数目达到5个或更多,培育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力争把信阳工业城和上天梯管理区建设成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2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四)调整农业发展格局,促进新农村新风貌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把信阳建设成为“一区六基地”。依托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农业经营组织制度的实现方式和完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水平,促进我市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1、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加速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重点抓超级稻、小麦“百、千、万示范工程”,以淮北为主打造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以沿淮和中部垄冈地区为主打造优质超级稻生产基地。按照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要求,加快推进9个粮食核心区县建设,大力实施标准良田、大型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努力构建植保工程、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粮食储藏、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等科技支撑体系。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扩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面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完成3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高产稳

23

产田达到517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660万亩和445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20亿斤。

加快六大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油料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固始、光山、商城等“双低”油菜生产,平桥、淮滨、息县等优质花生生产,新县、商城、固始、光山、罗山等油茶生产。争取到2015年,这三类产品种植面积分别达到或稳定在280万亩、80万亩、38万亩,全市油料总产达到86万吨。畜禽生产基地坚持“提猪、扩牛、壮禽”的方针,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肉牛养殖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到2015年出栏生猪达到600万头,肉牛存栏60.5万头、出栏78.7万头,家禽年出栏量达到3亿只,肉类总产达到100万吨,禽蛋产量32万吨。水产养殖基地主要是积极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发展名优养殖,提高加工业和休闲渔业水平,积极推进出口创汇渔业及现代渔业建设,提升健康养殖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市水产业总产量达到36万吨,水产品出口达到6800吨,实现水产行业总产值60亿元。全市水产品年加工总量达到35000吨,水产加工品出口创汇达到5000万美元。茶叶生产基地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红茶生产,提升信阳茶叶生产水平,在八县两区每年新建茶叶基地15-20万亩,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年产茶叶10万吨,产值100亿元以上。力争把信阳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产销基地。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以潢川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逐步形成沿“312”国道线的花木长廊(带)。重点抓好潢川、罗山、固始、光山、平桥、浉河等六个花木基地和潢川花木精品博览园、

24

商城桂花博览园、新县万亩野生花木驯化培养基地及鑫玥花木大市场等重大项目,推动全市花卉苗木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卜塔集、十里、楠杆、沙河铺、十三里桥、震雷山等六大花卉园艺基地建设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林果基地按照“稳定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原则,着力巩固、提高现有156万亩板栗基地的经营水平。突出区域特色,在平桥、浉河、光山、罗山、新县等县区建立以石榴、桃、梨、银杏为主的林果基地,使其总面积达40万亩。

2、创新农村建设机制

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以基本农田整治为重点,坚持“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思路,从单一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向综合的土地整村治理推进,从个别村落整治向周围村连片整治转变,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土地综合效益最大化。“十二五”期间,结合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整治土地175万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168万亩),开展1-2个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展开土地综合整治,完成100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和7.5万亩以上农村居民点减量整治任务,整治荒地,完成补充耕地7.5万亩。

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做好农村土地、林木等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纸质和电子档案。扶持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有形市场、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多种

25

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仲裁程序、方法和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林业合作组织,完善林业要素市场体系,在林权流转、林业经营、金融服务等方面探索形成经验。到2015年,耕地流转面积达到300万亩左右,占信阳耕地面积的35%,规模经营面积(50亩以上)达到30%左右;林权流转面积达到500万亩左右,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62%,规模经营面积(50亩以上)达到5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集体林权制度,形成林业集约经营的格局,不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创新集体经济管理机制。理顺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形成职能明确、运转协调的分工协作体制。理顺村级经济决策、运营、监督职能,形成权责一致、专业高效的管理体制。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控制村级财务风险。探索建立在产权基础上的集体经济之间、集体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合作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证以及农业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力度,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发展。探索建立促进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发展,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机制。引导经营者进行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产品流通等为农业生产配套的现代农业物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政策,增进和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确保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直接受益。鼓

26

励龙头企业改善产权结构,通过股份合作、增值扩股、股份配送等方式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界投资农业产业链,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主营业务开展农产品深加工。

创新农业补偿分配机制。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建立粮食直补和财政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引导粮食优质化、产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措施。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探索建立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运输设施集聚发展的用地、税收、信贷政策体系与发展机制。

创新农合组织发展机制。扶持创办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合作联(总)社,推进跨行业、跨乡镇、跨县区发展;推动农民专业合作从生产销售合作向生产要素合作发展,重点发展土地、金融、技术合作,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到2015年,全市建成162个基层农技(机)推广机构,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比率达到50%,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率达到60%。

创新现代农业服务机制。推进“三网融合”,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大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建立完善跨乡镇的农技推广区域站,逐步建立完善村级服务站点,探索社会化服务机制。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信息发布制度和追溯途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构建适宜的农业经营服务业发展环境,推进农业经营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建设,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探索设立村镇银行,开展小

27

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探索农村物权抵押质押信贷模式。加快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或农村资金互助社设臵,争取实现县乡覆盖率100%。加快发展农作物保险,探索发展合作制等形式的农作物保险组织。

3、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农业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按照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乡村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模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等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提高路面铺装率,完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围绕构筑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运用连锁经营的形式,面向市郊城镇和乡村,梯次推进日用品和农资标准化农家店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引导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中心村供排水系统建设,大幅度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坚持开发式扶贫,通过5年的努力,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该县的平均水平,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五)调整城乡需求结构,促进平稳较快发展

扭转我市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的不利现状,需要在增加投资的同时,不断扩大消费,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同拉动,促进

28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保持投资适度快速增长

继续把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全局的重要位臵,大力优化投资结构。结合国家优化生产力结构和布局的契机,优化地方禀赋,谋划具有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基础项目,引导全社会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生态建设和节能环保倾斜。努力提高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项目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努力提高项目投资在凝聚区域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争取实现新增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额5000亿以上。

2、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实效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做到城乡居民收放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提高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居民消费预期。营造更加优越的创业和投资环境,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出行、餐饮、旅游等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和谐消费环境,提升宜居城市和休闲城市的品味和质量。增拓商业网点和营销渠道,实施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促进农村家电普及和城市家电升级,扩大汽车消费,支持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拓展信息消费,发展老年产业,增加文化、旅

29

游、养老、家政等消费。规范发展网上购物等新兴业态。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引导中高端消费潜能就地释放。

3、促进投资消费协同拉动

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形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城镇化在拉动投资增长和扩大消费需求中的龙头作用,加大城镇商业街区、宜居生活区建设力度,引导房产供给市场与有效需求市场的合理均衡,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步伐,通过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协同拉动投资和消费。在旅游、文化、体育、健身、信息、保健等消费升级领域,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服务体系完善和服务质量优化,实现培育消费热点和新的投资增长点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乡村文娱场馆的建设。

(六)调整民生保障模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为基本思路,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社会保障功能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进一步巩固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投资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本普及城区学前3年和农村学前2-3年教育,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全力推进义务教育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w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