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13 14: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姓名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

A.联系生活学生物 B.培养学习生物的爱好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D、进行双基教学

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理解与掌握 B.过程与方法 C.科学与探究 D、继承与发展 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C、教课标 D、教课本

4、( A )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5、( B )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6、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 A )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 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7、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

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B )。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C、动物和细菌、真菌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8、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课程内容选取了( D )个一级主题。A、7 B、8 C、9 D、10 9、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 D ),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A.环保意识 B.人文思想 C.健康意识 D. 科学素养 10、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 ( C )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11、“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 A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2、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 C )的要求。 A.了解水平 B. 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 领悟(内化)水平

13、课程的设计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

( D )。 A.实践性 B. 教育性 C.人文性 D.发展性

14、考虑到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突出了人与( A )的关系。 A. 生物圈 B. 自然 C.动植物 D.环境

15、以( B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A.物竞天择 B.自然选择 C.适者生存 D.用进废退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国家__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 生物现象 和 生命活动规律 的一门科学。

3、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 主动发展 。 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标准》规定的生物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以及科技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 6、 通过中学生物学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探究和实践,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7、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和 。

8、 《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知识、能力外,还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的理念是什么?(8分)

(1)面向全体学生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探究式学习 2、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上述的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8分)

(1)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2)应该鼓威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5)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ve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