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榷

更新时间:2024-07-10 17: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談遷和國榷 一、國榷這部書

二十五年前,我在北京圖書館讀「明實錄」,抄朝鮮「李朝實錄」,想從這兩部大部頭書里,找出一些有關建州的史料,寫一本建州史。因為清修明史,把它自己祖先這三百年間的歷史都隱沒了,竄改了,歪曲了,為的是好證明清朝的祖先從來沒有臣屬于明朝,沒有受過明朝的封號,進一步強調建州地區從來不屬於明朝的版圖等等政治企圖。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把明人有關建州的真實史料都作了一番安排,辦法多種多樣:一種是毀版,禁止流通;一種是把書中有關地方抽掉,弄成殘廢;一種是把有關文字刪去或改寫。推而廣之,連明朝以前有關女真歷史的著作也連帶遭殃,不是刪節,便是被竄改了。這樣做的結果,從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中期這一段期間的建州史實,在整個歷史上幾乎成為空白點,我們隊建州的社會發展、生產情況、生產工具、社會組織、風俗習慣、文化生活、部落分佈等不是一無所知,便是知道的很少。這是個歷史問題,應該解決。解決的辦法是努力搜集可能得到的史料,加以組織整理,填補這個人為地空白點,從而充實豐富祖國各組大家庭的可愛歷史。

當時,我從朝鮮「李朝實錄」中抄出有關建州和中朝關係的史料八十本。這些史料大部份是朝鮮侍臣到明朝和建州地區的工作報告,很具體,很可靠,對研究明朝歷史,特別是研究建州歷史有極大幫助。這部書定名為「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隔了二十多年,最近才抽出工夫校補,交給中華書局,正在排印中。

另一個主要史料「明實錄」,讀來讀去,讀出了許多困難。第一是這書沒有印本,只有萬曆以後的各種抄本。私人傳錄,當時被指定抄書的人,怕這書部頭大,有時任意偷懶,少抄或漏抄以至錯抄的地方很多。錯字脫簡,到處都是。更糟的是這書原來就不全,因為崇禎這一朝根本沒有實錄。天啟呢,在清初修明史的時候,因為「天啟實錄」里如實紀載了當時宰相馮銓的醜事,馮銓降清以後,憑藉職權方便,把紀有他丑史的這一部份原本偷走毀滅了,以此,「明實錄」的傳抄本也缺了這部份。補救的辦法是多找一些「明實錄」的傳抄本,用多種本子相互校補。但是這個辦法,在二、三十年前私人研究工作得不到任何方面支持的情況下,是辦不到的。另一個辦法是找一部明末清初人的有關明史的較好著作,這部書就是談遷的「國榷」。

國榷這部書,知道的人很少,因為沒有印本流通,只有傳抄本,有機會看到的人不多。二十五年前的北平,只有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有一部曬印本,很珍貴,不能出借。記得在一九三二或一九三三年我爲了查對一條材料,曾經翻閱過一次,以後便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了。

想望了二、三十年,如今頭髮都白了,在解放了的祖國,在黨的整理文化遺產的正確方針下,中華書局排印了這部六大厚冊五百萬字的大書,怎能叫人不高興,不感激,不歡欣鼓舞!這部書就我個人的治學經歷來說,也是一個鮮明的今昔對比。

「國榷」一百零四卷,卷首四卷,共一百零八卷。據談遷國榷義例,原稿原

來分作百卷,現在的本子海寧張宗祥先生根據蔣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抄本互相校補后重分的。這書是明朝的編年史,按年按月按日紀載著者認為重大的史事,起元天曆元年至明弘光元年(公元一三二八——一六四五)。卷首四卷分作大統、天儷、元潢、各藩、輿屬、勳爵、恤爵、戚畹、直閣、部院、甲科、朝貢等門,是綜合性的敘述,便於讀者參考的。

原著有崇禎庚午(公元一六三○)新建喻應益序,說「三代而后,……野史之繁,亦未有多于今日者,然見聞或失之疏,體裁或失之偏,紀載或失之略。……鹽官談孺木,乃集海鹽、武進、豐城、太倉、臨朐諸家之書凡百餘種,茍有足述,靡不兼收,勒為一編,名曰『國榷』。」天啟丙寅(公元一六二六)談遷自序,批評了在他以前的幾個明代編年史的作者以後,說:「故予竊感明史而痛之,屢欲振筆,輒自慚怒臂,不敢稱述。間窺諸家編年,于譌陋膚冗者妄有所損益,閱數歲,裒然成帙。」序后又有跋:「此丙寅舊稿,嗣更增定。……續以崇禎、弘光兩朝,而序仍之。終當覆瓿,聊識于后。」由此可見「國榷」初稿完成于公元一六二六年,以後陸續改訂;過了二十年,一六四五年以後,又續加了崇禎、弘光兩朝。據義例所說「國榷」創稿于公元一六二一年,一六四七年被小偷偷走原稿,又發憤重新編寫,一六五三年帶稿子到北京又加修訂,那末,這部書的編纂時間前後已超過三十年了。

黃宗羲撰譚君墓表,說他「好觀古今之治亂,其尤所注心者在明朝之典故。以為史志所憑者實錄耳,實錄見其表,其在里者已不可見。況革除之事,楊文貞(士奇)未免失實;秦陵之盛,焦泌陽(芳)又多丑正;神熹之載筆者皆宦逆奄之舍人;至於思陵十七年之憂勤惕厲,而太史遯荒,皇宬烈焰,國滅而史亦隨滅,普天心痛。於是汰十五朝之實錄,正其是非,訪崇禎十五年之邸報,補其闕文。成書名曰『國榷』。」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說他「留心國史,考證累朝實錄寶訓,博稽諸家撰述,于萬曆后尤詳,號為『國榷』。」由此可見談遷原來編撰「國榷」的用意,是因為明列朝實錄中有幾朝實錄有失實、丑正、歪曲的缺點,是因為諸家編年有譌陋膚冗的毛病,才發憤編纂的。到國亡以後,不忍國滅而史亦隨滅,又訪求邸報(政府公報),補述崇禎、弘光兩朝史實,寄亡國的悲憤于先朝史書的編修。自署江左遺民,則是以愛國遺民的心情重寫國史,和原來的以留心國史、典故的歷史家心情編撰國史的時候有所不同了。其次,談遷編撰「國榷」,主要的根據是列朝實錄和邸報,參議諸家編年,但又不偏信實錄,也不側重私家著述。他對史事的紀述是十分慎重的,取材很廣泛,但選擇很謹嚴,擇善而從,不憑個人好惡。第三,建州史料,萬曆以後最關緊要,「國榷」于萬曆后尤詳。特別是崇禎朝沒有實錄,談遷根據邸報編述了這十七年間的事跡。由於當時這書並未刊行,因之也沒有經過四庫館臣的胡亂刪改。我們可以根據「國榷」的紀載和清修明史核對。就這一點兒說,「國榷」這書對研究建州史和明朝後期歷史是有積極貢獻的。第四,一六四七年全稿被竊,他并不喪氣,爲了保存前朝史事,又發憤重新編寫。這種忠於學術研究、忠於國家民族的堅貞不拔、不為困難所嚇倒的精神氣節,是非常值得後人崇敬和學習的。當然,談遷 也有他的時代局限性,如他對農民起義的仇視,對國內少數民族和鄰邦的態度和侈談災異迷信,以及文字

敘述的過分簡約等等,都是顯著的缺點,也是封建時代史家的一般缺點。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這部書作研究資料時,是要注意到這些缺點的。

二、談遷寫國榷 「國榷」的主要依據,除明列朝實錄和崇禎邸抄以外,一六三〇年喻應益「國榷」的序文說他採諸家諸書凡百餘種。這話是有事實可查的。試以卷一到三十二的引書為例,談遷參考過明代人著作有葉子奇、宋濂、王禕、解縉、蘇伯衡、方孝孺、金幼孜、楊士奇、吳寬、李賢、李夢陽、丘濬、葉盛、姚福、鄭曉、雷禮、王世貞、王世懋、王鏊、王瓊、楊守陳、何喬新、薛應旂、陸深、馮時可、袁袤、何喬遠、鄧元錫、姜南、郭正域、吳樸、周暉、敖英、晏璧、鐘士懋、林之盛、陳于陛、馬晉允、陶望齡、楊廉、崔銑、羅鶴、袁又新、許重熙、張適、劉鳳、顧清、嚴從簡、郭子章、趙汝濂、高岱、廖道南、劉文徵、徐學謨、陳仁錫、顧起元、霍韜、黃佐、陳懿典、朱國楨、謝鐸、朱鷺、黃瑜、陳建、黃金、李維楨、尹直、楊慎、顧璘、焦竑、田汝成、茅瑞徵、楊寅秋、勞堪、郭棐、羅玘、唐樞、王錡、王廷相、張志淳、陳士元、屠隆、黃志清、程敏政、儲瓘、于慎行、趙時春、徐日久、陳敬宗、陳漣、冒起宗、包汝楫、周聖楷、陳善、吳中行、羅洪先、李濂、葉向高、胡松、陸廷諤、錢士升、黃省曾、袁懋謙、史繼階、許相卿、葉燦、史桂芳、何景明、陳鎏、張鼐、凌翰、朱睦、尹耕、謝彬、姚淶、陳德文、徐必達、陳繼儒、張溥、陳子龍、沈德符、涂叔方、姚士粦等一百二十多家。其中引用最多的是海鹽鄭曉的「吾學編」、「今言」,豐城雷禮的「大政記」、「列卿記」,太倉王世貞的「弇山堂別集」,武進薛應旂的「憲章錄」,屠叔方的「建文朝野匯編」,朱鷺的「建文書法擬」,焦竑的「憲徵錄」,徐學謨的「世廟識餘錄」,鄧元錫的「明書」,高岱的「鴻猷錄」等等。

全書敘述是以明列朝實錄為基礎的,但又不全據實錄。如記永樂幾次和蒙古的戰爭,來往行程都用金幼孜的「北徵錄」、「後北徵錄」和楊榮的「後北徵記」,在永樂八年六月庚子次澄清河條,小注「實錄云青楊戍」,可以清楚看出。永樂十年九月記殺大理寺卿耿通,談遷說此事「實錄不載,豈有所諱耶?事具南院故牘,不可不存。」說明這一條實錄里原來沒有,是他用檔案補上的。同樣,十四年七月乙巳殺署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談遷也說:「讀起爰書,未嘗不三為之太息也。」可見談遷是讀過處紀綱死刑的判決書的。十九年十二月底有一條「始立東廠,專內臣刺事」小注:「事不見正史,而會典據成化十八年大學士萬安奏罷東廠云:『文皇帝建立北京,防微杜漸,初醒錦衣衛官校,暗引緝訪謀逆妖言大奸大惡等事。恐外官徇情,隨立東廠,命內臣提督控制之,彼此并行,內外相制』云云。不知實錄遺此,何也?」可見這一條也是實錄原來沒有,是談遷根據會典補上去的。又如「明實錄」和「明史」都說明成祖是馬皇后生的,談遷卻根據太常寺志說明成祖是碽妃所生等等。不止如此,他對實錄所記某些史實,還明白指出是說謊,叫人好笑。例如宣德三年(公元一四二八)三月癸未,廢皇后胡氏,立貴妃孫氏為皇后條,他就說:「吾于冊儲而甚疑當日之事也。……(中間指出疑問,從略。)乃實錄載胡后再請就閑,貴妃再辭坤極,謂其皆誠心,大非人情。后史氏飾美,不為有識者所葫蘆乎!」

拿「國榷」和「明實錄」對比,明太祖實錄經過三次修改以後,許多事實都被刪改掉了。例如明太祖晚年殺諸將,實錄只寫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死,不說是怎樣死的。「國榷」卻並不隱諱,老老實實把事實如實寫上。以「國榷」所記和錢謙益的太祖實錄辯證對讀,完全符合。以「國榷」和清修明史對比,明史隱去建州史跡,從猛哥帖木兒、阿哈出、釋家奴到李滿住、凡察、李豆罕一直到努爾哈赤這一段,幾乎是空白,「國榷」卻從頭據實紀錄,不但建州諸衛和奴兒干都司的設臵年月分別紀載,連以後各衛首領的承襲也都一一記上了。和「明實錄」、朝鮮「李朝實錄」對比,也可以互相印證。

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關於建文帝的紀錄。太祖實錄的第三次修改本根本不會承認建文帝這一朝代的存在,把建文年號取消,用洪武紀年。「國榷」不但恢復了建文年號,而且紀事也站在建文的立場上,在永樂起兵以前,稱永樂為燕王,到起兵以後,建文帝削除燕王位號,便直稱永樂為燕庶人了。我們要注意從明仁宗一直到崇禎帝都是永樂的子孫,談遷是亡國遺民,晚年還到過北京,跑到十三陵去哭過崇禎的墳,但是在歷史敘述上,他卻站在為永樂所推翻的建文帝一方面。拿這件事和明代後期許多支持建文帝的也是的出版來看,說明了那時起的士大夫,對現實政治的不滿和失望,他們不敢公開指斥現實的統治者,只好把同情寄托在以失敗而告終的建文帝身上了。他們逃避現實鬥爭,同情改革失敗的統治者,這也是封建時代有正義感而又骨頭軟的讀書人的悲哀吧!

談遷對史事的真實性態度很嚴肅。爲了求真,不惜一改再改。例如記明末張春被建州俘虜事就改了多次。第一次記錄在他所寫的「棗林雜俎」智集:

庚午三月(公元一六三〇,這是談遷記錯了,應為辛未〔公元一六三一〕八月。)永平道參政同州張春出關陷穹廬中,誤聞殉難,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居無何,春從塞外求款,始追削,春妾□氏,年二十一,自經客舍。春媿其妾多矣,蓋洪承疇之前茅也。

到一六五五年,他在北京,和吳偉業談舊事,才弄清楚張春并未降敵。他又把這一事實寫在所著的「北游錄」上:

丁未八月丁卯,過吳太史所,語移時。崇禎初薊州道張春陷于建州,抗節不屈,以羈死,清史甚稱之。余因曰:往時謂張春降敵,追削其秩,奪贈蔭,流聞之誤如此。

最後在「國榷」卷九十一記:

崇禎四年(公元一六三一)八月戊辰,是日遇敵于長山,我師敗績,監軍太僕寺少卿兼參政張春被執。……春被執不屈,願求一死。……因幽之某寺中。……後數年,以疾卒。

談遷加的案語是:「夫春實未嘗詘膝,流離異域,其志有足悲者。宋王繼忠陷契丹,上書言款,即張春之前茅也。繼忠見原,春見疑,勢有固然,無俟言之畢矣。」便完全改正過來了。張春事蹟見明史卷二百九十一忠義傳。

三、辛勤的勞動

談遷一生從事學問,手不釋卷,國亡後更一意修史。「北游錄」紀詠下,夢中作:

往業傾頹盡,艱難涕淚余,殘編催白髮,猶事數行書。

是他一生的寫實。

公元一六四四年高宏圖替他寫的「棗林雜俎」序說:

談子孺木有書癖。其在記室,見載籍相餉,即色然喜。或書至猥誕,亦過目始釋,故多所採摭。時于坐聆涂聽,稍可涉筆者,無一輕臵也。銖而積,寸而累,故稱雜焉。

他喜歡讀書,連壞書頁要讀一遍。細化作筆記,人們談的,路上聽的,只要有點意思,就紀錄下來。到處借書抄書,甚至跑到百裡外去借去抄,「北游錄」紀文,上吳駿公太史書說:

自恨繩樞甕牖,志浮于量,腸肥腦滿,妄博流覽。尤于本朝,欲海鹽(鄭曉)、豐城(雷禮)、武進(薛應旂)之後,嘗鼎血指,而家本擔石,饑梨渴棗,逐市閱戶錄。嘗重趼百里之外,苦不堪述。條積匭藏,稍次年月,矻矻成編。

從天啟辛酉(公元一六二一)開始,這一年他母親死了,在家讀陳建所著通紀,嫌它不好,便着手搜集整理材料,一條條地積累,分別年月放在匭里,愈積愈多,編次條貫,改了六次,編成一百卷。不料到丁亥(公元一六四七)八月,一股腦兒被小偷偷光了。黃宗羲談君墓表說:

當是時,人士身經喪亂,多欲追敘緣因,以顯來世,而見聞窄狹,無所憑藉。聞君子有是書也,思欲竊知以為己有。君家徒四壁立,不見可欲者,夜有盜入其家,盡發藏稿以去。君喟然曰:「吾手尚在,寧遂已乎!」從嘉善錢相國借書,復成之。

他自己也說:

丁亥八月,盜胠其篋。拊膺流涕曰:「噫,吾力殫矣。」居恆借人書綴輯,又二十餘年,雖盡失之,未敢廢也。遂走百里之外,徧考羣籍,歸本于實錄。其實錄,歸安唐氏為山本,檇李沈氏、武塘錢氏稍略焉。冰毫汗繭,又若干歲,始竟前志。田夫守株,愚人刻劍,予病類之矣。(見「國榷」義例)

偷光了,再幹,從頭做起。以實錄為本,而且還參考幾種不同的本子。從一六四七年起第二次編撰「國榷」。為了搜訪史料,他多年前就想去北京。一六四四年高宏圖的「棗林雜俎」序提到:

惜天限孺木,朝不謀夕,足跡未及燕。而今已矣,三輔黃圖之盛,東京夢華之思,孺木即有意乎,亦安所措翰也。悲夫!

北京已經為清人所佔領了,怎麼能去呢?就是想去,有了材料,也怎麼下得筆呢?十年後,公元一六五三年,義烏朱之錫官弘文院編修,服滿進京供職,聘他作書記,在這年閏六月同路從運河坐船到北京。一六五六年二月又從運河回到海寧。在北京住了兩年半多,搜集了不少史料。朱之錫序「北遊錄」說他辛勤訪集資料:

鹽官談孺木,年始杖矣。同詣長安(指北京)。每登涉躡屩,訪遺跡,重趼累繭,時迷徑,取道于牧豎村傭,樂此不疲。旁睨著竊哂之,不顧也。及坐窮村,日對一編,掌大薄蹏,手嘗不輟。或覆故紙背,塗鴉縈蚓,至不可辨。或塗聽壁窺,軼事緒聞,殘堵圮碣,就耳目所及,無遺者。其勤至矣。

「北遊錄」紀聞,自序說訪問遺事,隨聽隨記:

自北上,以褐賤,所聞寥寥也。而不敢而廢,輒耳屬一二。輦上貴人,其說翔藐塵

之外,迂朽毋得望。至淵儒魁士,未始多值。間值之,而余頹蒙自怯,囁嚅久之。冒昧就質,僅在跬傾,懼其厭哭,手別心悵。餘則垣壁桯杌之是徇。餘之憒憒,不其甚乎。然幸于燕而聞其略也,若錮我荒籬之下,禽籟蟲吟,聊足入耳,能傾隃糜之殘瀋乎哉!

因為身份地位關係,他只是一個老秀才,幫人作幕友,接觸的人不多,就是

碰到了,也很難談得起來,又怕人厭煩,不免很緊張。即使這樣,也還是有些收穫。如不到北京,這些材料的收集是不可能的。「北遊錄」紀郵是他在京時得日記,從日記可以看出他到北京的目的是爲了訂正「國榷」,訪問、借書、抄書的目的也是爲了補充「國榷」。來往最多的幾個人是太倉吳偉業駿公,同鄉秀水曹溶秋壑,武功霍達魯齋。這三人都是崇禎進士,都是藏書家,熟識明朝掌故。他到京後就寫信給吳偉業請求指出「國榷」缺點和借閱有關史籍:

昨蒙延誨,略示訿謬,深感指南。(中述編撰「國榷」經過。)而事之先後不悉,人之本末未詳,聞見邸抄,要歸斷爛,凡在機要,非草野所能窺一二頁。如天之幸,門下部峻其龍門,輒垂引撥,謂薱菲克采,株朽亦薪。……史實更貴蒐訂,……門下以金匱石室之領袖,聞見廣洽,倘不遽棄,祈于訿謬,椽筆拈出,或少劄原委。蓋性號涉獵,過目易忘;至於任耳,經宿之間,往往遺舛;故于今日,薄有私懇。非謂足辱大君子之糾正,而曲學暗昧,隕塹赴谷,亦門下所矜閔而手援之者也。密邇壇坫,凡有秘帙,藜隙分青,彌切仰企。記室所抄春明夢餘錄宮殿,及流寇緣起,乞先假。(上吳駿公太史書)

上太僕曹秋壑書,也提出同樣要求:

蒙示史例,矜其愚瞽,許為搜示。遷本寒素,不支伏臘,購書則奪于饘粥,貸書則輕于韋布。又下邑褊陋,薄視緗蕓,問其鄴架,率資帖括。于是問一遺編,卑詞仰懇,或更鼎致,靳允不一,嘗形夢寐,即檇李鼎閥間,亦匍匐以前矣。……幸大君子曲閔其志,托在後乘,假以程限,廣賜攜閱,旁爭側匯。……先朝召對事述云在朱都諫子美處,及秘錄、公卿年表等萬乞留意。祠曹或素所厚善者,于宗室薨賻,大臣賁恤,月日可詳,特難于萃輯耳。希望萬一,企踵

之。

由曹秋壑介紹,又和霍魯齋往來,寫信說:

凡奧帙微言,悉得頒示。又所在殘稿,篳門圭寶之人,安知掌故?性好採摭,草次就錄,浹歲以來,句聞字拾,繁如亂絲,卒未易理。幸逢鴻匠,大加繩削。尊諭云,史非一手一足之力,允佩良規。

從此,談遷就和這三個學者經常往來,討論史事了。「北遊錄」紀郵記: 甲午(公元一六五四)正月庚申,曹太僕[秋壑]見枉,語先朝事二則。 二月乙丑,晚,共雷常侍語。常侍號飛鳴,嘗預司禮監南書房,今販錢,相鄰。訪以舊事,不覺泣下,拭袂而別。

甲午,訪吳太史,語移時。晚招飲,以「國榷」近本就正,多所裁訂,各有聞相證也。

丁酉,過曹太僕借書,出劉若愚「酌中志」三帙,孫侍郎北海承澤「崇禎事蹟」一帙。「酌中志」舊嘗手錄,今本加詳,蓋此閹繼編者。侍郎輯崇禎事若干卷,不輕示人:又著「春明夢餘錄」若干卷,并秘之。吳太史柬及近事,隨答之。

三月辛丑,吳太史示「流寇輯略」。

乙巳,陰,早至宣武門直舍,蓋溧陽之杜郵也。失導而返。

戊申,過吳太史,值金壇王有三選部重,追語江左舊事,不勝遺恨。 四月丁卯,過吳太史,劇論二十刻。

丁丑,吳太史借舊邸報若干,邀閱,悉攜以歸。 戊寅,展抄邸報,棼如亂絲,略次第之。 乙酉,過吳駿公太史,極論舊事。

戊子,早,過吳太史,多異聞,別有紀。

七月丙辰,過吳太史所,語二十刻,別有紀。

九月乙巳,晡刻,聞武功霍大理(魯齋)見枉,遂先之。語李自成陷西安事甚悉,別有紀。

19

題記

談遷。始名以訓。字孺木。號觀若。明諸生。性喜博宗。熟悉古今典要。破屋頹垣。憑几著書。崇禎時。受知于陽城張慎言膠州高弘圖。甲申。高入相。張為冢宰。高以遷諳典故。欲薦入史館以襄一時之闕。力辭不就。乙酉歸里。嘗綜明十五朝實錄。正其是非。補其缺失。成國榷一書。夜有盜入其室。竊藏稿以去。更從嘉興錢相國龍錫借書編纂。復成之。後以故人招入燕。徒步百里。哭拜思陵。更欲西至陽城哭太宰。遂入晉。庽友人司理衙齋。曉起。中風露而卒。所著有國榷。棗林集。北遊錄。西遊錄。棗林雜俎。棗林外索。海昌外志等書。此為硤川續志海昌備志諸書所記談氏行述如此。案談氏生卒年月不可靠。所著諸書。棗林雜俎有鉛印本。棗林外索海昌外志僅見傳抄本。外索一書未分卷。前有清順治甲午(一六五四年)自敘。似未為定稿。他書均未見。北遊錄當為哭思陵時之作。西遊錄當為入晉時所作。二錄如在。先生歿年。或可得而考矣。

國榷一書。自序謂創始于天啟辛酉。則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也。序文成于辛卯。實天啟六年。喻序在庚午。則為崇禎三年。(一六三○。)書稿被盜于丁亥八月。實為清順治四年。弘光亦早亡矣。義例末云。冰毫汗蠒。又若干歲。始竟前志。則此書自被盜后再行續成。在清順治四年之後。可無疑矣。棗林外索序紀甲午。實順治十一年。北遊西遊當更在外索之後。則國榷之成。意者其在順治十年前後乎。自明崇禎甲午至清康熙壬子。查東山先生有罪惟錄制纂修。(此據東山罪衛錄自序。若沈仲方所撰東山年譜。則雲罪惟錄始于乙未。終于乙卯。即自清順治十二年至康熙十五年也。)二先生行輩相同。(東山崇禎六年癸酉舉于鄉。)著書年代相同。居又同里。(談先生居硤石紫薇山西南麓也是園。查先生自粵歸著。辟敬修堂于杭州。又筑幽居于硤石沈山東麓萬石窩。蓋紫薇山即西山。沈山即東山。故查氏暮年以此為號也。)所不同者。查豪放結客。談抱樸守約耳。何以二人若不相識。各無一語及之也。意者談氏在莊氏史獄之前早已謝世。而查氏既經史獄。幽囚二百日之後。雖奮筆成書。不預表暴于世。深閉固拒。以史為諱。即知談氏之書。亦惟有鐵函深井。藏之已耳。敢引以賈禍耶。予于乙丑(一九二五年)夏假得蔣氏衍芬草堂鈔本國榷八十三冊。閱是月錄竣。深憾缺簡過多。正德嘉靖萬曆三朝為甚。所載大事。或有始無終。後至南京江南圖書館檢丁氏八千卷樓書藏。其書錯脫正復相同。乃知二書實出一源。書中缺處。意欲以明實錄補之。繼思談氏此書。系欲訂正實錄。今乃以實錄補此書。心實不安。然卒無他本可資校訂。去冬得四明盧氏報經樓藏抄本。又得一崇禎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補。

八閱月始畢。略可諷誦矣。盧蔣二書。各有優劣。或蔣缺而盧全。如正德之俘宸濠。嘉靖之誅陳東。萬曆之抄江陵。蔣本均不全。(此舉大例而言。其他缺處至多。)或蔣全而盧缺。如崇禎十七年五月至八月各條。盧本均缺。(此亦舉其大者。其他盧缺蔣全者至多。十卷本亦缺此四箇月。)亦有兩本均缺者。如成化十三年十月。有蔣本缺。盧本雖有而仍不全者。如萬曆六年七八兩月。二本均缺者。如九十十一十二四月。盧本雖有。各僅一條。且紀日不用干支。與全書體例不符。不知何人所補。今雖錄入。然決非談氏舊文也。衰闕不能再補。甑碎無可復全。奈之何哉。至若某官某某。降某官。陞某官。贈某官。某科給事中。某都御史。某人字。某科進士。缺者至夥。無關弘旨。仍其原文。以見真相。或讀者所能諒也。

一九三一年,張菊生先生以商務印書館擬印四部書目郵商去取。予欲去嘉慶一統志柯鳳孫氏新元史二書。而代以罪惟錄國榷。予之言曰。嘉慶一統志雖少印本。然與乾隆一統志出入頗微。新元史梓印未久。似不必估此篇幅。而罪惟錄則為傳記。國榷則為編年。皆有明一代私人之史。較官史不同。較清修明史更不同。此非阿私鄉哲之言也。菊老覆謂嘉慶一統志已排定。重勞改作。擬不刪。新元史決刪去。改印罪惟。錄國榷二書。若字模稍小。亦可相容。是議既定。會有主印罪惟錄原鈔本者。原抄字大。空白甚多。館中遂不能兼印國榷矣。豈知當時若據蔣本付印。今日不更引以為憾耶。得馬失馬。真不能一時定論也。

是書義例中原云白卷。然盧蔣兩書。均未分卷。惟每冊各為起訖。或多至百餘頁。或少僅三十餘頁。或一年分為兩截。既非篇幅過多。亦非事有特殊。不知其所以分析之故。且兩書中各為起訖。又皆不同。則知任鈔錄者以意為之。談氏原未碻定卷數也。今詳其頁數之多寡。覈其政柄之變遷。分全書為一百又四卷。至大統嗣聖諸篇。列在卷首。別作四卷。明人刻書。已有此例。非自我作古也。

蔣氏本。建人間有稱建州者。大都均稱建虜。或稱奴兒哈赤喝竿。惟書中奴字僅存起筆作丿。下三字均空格。虜字亦有空格者。間有作魯者。清帝諱均不避。盧氏本虜字均空格。建人或稱後金大金大清。(明末稱建人均曰奴虜。黃石齋墨跡中屢見之。)奴兒哈赤稱清太祖。喝竿稱太宗。書中胤字。或改孕。或改允。以此證之。盧本抄在雍正。必後于蔣本明矣。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邑後學張宗祥校畢記。時年七十有四

26

目錄

談遷和國榷 題記 喻序 自序 義例

卷首之一

大統(一) 天儷(五) 元潢(九) 各藩(一九) 卷首之二

輿屬(三一) 勳封(六三) 卹爵(七六) 戚畹(八八) 卷首之三

直閣(九二) 部院上(一○五) 卷首之四

部院下(一七七) 甲科(二三九) 朝貢(二四九) 卷一 元文宗天曆元年戊辰九月至順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 卷二 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至二十七年丁未 卷三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至二年己酉 卷四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至四年辛亥 卷五 太祖洪武五年壬子至七年甲寅 卷六 太祖洪武八年乙卯至十二年己未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至十六年癸亥 卷八 太祖洪武十七年甲子至二十年丁卯 卷九 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至二十五年壬申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至三十一年戊寅閏五月

卷十一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閏五月至惠宗建文三年辛巳 卷十二 惠宗建文四年壬午

卷十三 成祖永樂元年癸未至三年乙酉 卷十四 成祖永樂四年丙戌至七年己丑 卷十五 成祖永樂八年庚寅至十一年癸巳 卷十六 成祖永樂十二年甲午至十六年戊戌

卷十七 成祖永樂十七年己亥至二十二年甲辰八月

卷十八 成祖永樂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五月 卷十九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宣德元年丙午 卷二十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 卷二十一 宣宗宣德四年己酉至六年辛亥 卷二十二 宣宗宣德七年壬子至十年乙卯正月

卷二十三 宣宗宣德十年乙卯正月至英宗正統二年丁巳 卷二十四 英宗正統三年戊午至五年庚申 卷二十五 英宗正統六年辛酉至八年癸亥 卷二十六 英宗正統九年甲子至十二年丁卯

卷二十七 英宗正統十三年戊辰至十四年己巳八月 卷二十八 英宗正統十四年己巳九月至十二月 卷二十九 哀宗景泰元年庚午

卷 三十 代宗景泰二年辛未至三年壬申 卷三十一 代宗景泰四年癸酉至八年丁丑正月

卷三十二 英宗天順元年丁丑至至三年己卯 卷三十三 英宗天順四年庚辰至八年甲申正月

卷三十四 英宗天順八年甲申正月至憲宗成化二年丙戌 卷三十五 憲宗成化三年丁亥至五年己丑 卷三十六 憲宗成化六年庚寅至九年癸巳 卷三十七 憲宗成化四年甲午至十三年丁酉 卷三十八 憲宗成化十四年戊戌至十六年庚子 卷三十九 憲宗成化十七年辛丑至十九年癸卯

卷 四十 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 五十 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 六十 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 七十 憲宗成化二十年甲辰至二十三年丁未八月

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八月至孝宗弘治二年己酉孝宗弘治三年庚戌至七年甲寅 孝宗弘治八年乙卯至十一年戊午 孝宗弘治十二年己未至十五年壬戌 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至十八年己丑 武宗正德元年丙寅至二年丁卯 武宗正德三年戊辰至四年己巳 武宗正德五年庚午至七年壬申 武宗正德八年癸酉至十年乙亥 武宗正德十一年丙子至十三年戊寅

武宗正德十四年己卯至十六年辛巳四月

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四月至世宗嘉靖二年癸未 世宗嘉靖三年甲申至六年丁亥 世宗嘉靖七年戊子至九年庚寅 世宗嘉靖十年辛卯至十二年癸巳 世宗嘉靖十三年甲午至十七年戊戌 世宗嘉靖十八年己亥至二十一年壬寅 世宗嘉靖二十二年癸卯至二十五年丙午 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丁未至二十九年庚戌 世宗嘉靖三十年辛亥至三十二年癸丑 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至三十五年丙辰 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丁巳至三十八年己未 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庚申至四十一年壬戌 世宗嘉靖四十二年癸亥至四十五年丙寅 穆宗隆慶元年丁卯至二年戊辰 穆宗隆慶三年己巳至四年庚午 穆宗五年辛未至六年壬申五月

穆宗隆慶六年壬申五月至神宗萬曆元年癸酉 神宗萬曆二年甲戌至四年丙子 神宗萬曆五年丁丑至七年己卯

卷七十一 神宗萬曆八年庚辰至十年壬午 卷七十二 神宗萬曆十一年癸未至十二年甲申 卷七十三 神宗萬曆十三年乙酉至十四年丙戌 卷七十四 神宗萬曆十五年丁亥至十六年戊子 卷七十五 神宗萬曆十七年己丑至十九年辛卯 卷七十六 神宗萬曆二十年壬辰至二十二年甲午 卷七十七 神宗萬曆二十三年乙未至二十五年丁酉 卷七十八 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戊戌至二十八年庚子 卷七十九卷 八十 卷八十一卷八十二卷八十三卷八十四卷八十五卷八十六卷八十七卷八十八卷八十九卷 九十 卷九十一卷九十二卷九十三卷九十四卷九十五卷九十六卷九十七卷九十八卷九十九卷 一百 卷一百一卷一百二卷一百三卷一百四附錄

神宗萬曆二十九年辛丑至三十二年甲辰 神宗萬曆三十三年乙巳至三十六年戊申 神宗萬曆三十七年己酉至四十年壬子 神宗萬曆四十一年癸丑至四十四年丙辰 神宗萬曆四十五年丁巳至四十八年庚申七月光宗泰昌元年庚申七月至熹宗天啟元年辛酉熹宗天啟二年壬戌至三年癸亥 熹宗天啟四年甲子

熹宗天啟五年乙丑至六年丙寅 熹宗七年丁卯

思宗崇禎元年戊辰 思宗崇禎二年己巳

思宗崇禎三年庚午至四年辛未 思宗崇禎五年壬申至六年癸酉 思宗崇禎七年甲戌 思宗崇禎八年乙亥 思宗崇禎九年丙子

思宗崇禎十年丁丑至十一年戊寅 思宗崇禎十二年己卯至十四年辛巳 思宗崇禎十五年壬午 思宗崇禎十六年癸未

思宗崇禎十七年甲申正月至三月 思宗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至五月 思宗崇禎十七年甲申六月至八月 思宗崇禎十七年甲申九月至十二月 弘光元年乙酉正月至五月

國榷卷首之一 大統

聖神文武欽明啟運駿德成功統天大孝太祖高皇帝。洪武三十一年。嘉靖間改謚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峻德成功太祖高皇帝。孝陵。

嗣天章道誠懿淵恭覲文揚武克仁篤孝惠宗讓皇帝。建文四年。 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太宗文皇帝。永乐二十二年。長陵。嘉靖間改謚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成祖文皇帝。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仁宗昭皇帝。洪熙元年。獻陵。

憲天崇道英明仁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宣宗章皇帝。宣德十年。景陵。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英宗睿皇帝。正统十四年。天顺八年。裕陵。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代宗景皇帝。景泰七年。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憲宗純皇帝。成化二十三年。茂陵。

建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神大德孝宗敬皇帝。弘治十八年。泰陵。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宏文思孝武宗毅皇帝。正德十六年。康陵。

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世宗肅皇帝。嘉靖四十五年。永陵。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穆宗莊皇帝。隆庆六年。昭陵。

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神宗顯皇帝。万历四十八

年。定陵。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光宗貞皇帝。泰昌元年。慶陵。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熹宗哲皇帝。天启七年。德陵。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思宗烈皇帝。崇祯十七年。思陵。

弘光皇帝。弘光元年。 開聖

德祖玄皇帝 伯六。玄皇后胡氏。 懿祖恆皇帝 四九。恆皇后侯氏。 熙祖裕皇帝 初一。裕皇后王氏。 仁祖淳皇帝 世珍。淳皇后陳氏。

南昌王 兴隆。妃王氏。生山陽王 圣保。絕。

大都督 文正。今靖江王。 盱眙王 兴盛。妃唐氏。生招信王旺兒。

臨淮王 兴祖。妃劉氏。 南昌、盱眙、臨淮三王祔鳳陽皇陵。 太祖高皇帝。 皇伯考

壽春王 五一。妃劉氏。生霍丘王 重一。妃翟氏。生高沙王 赛哥。寶應王 铁哥。

下蔡王 重二。

安豐王 重三。妃趙氏。生六安王 转儿。來安王 记儿。都梁王 臊儿。英山王 润儿。

蒙城王 重四。妃田氏。 諸王俱葬鳳陽白塔。設祠祭署陵戶。 天儷

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馬氏。祔孝陵。嘉靖間改謚孝慈貞化哲仁順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后。

昭敬充妃胡氏 成穆貴妃孫氏 淑妃李氏 安妃鄭氏 莊靖安榮惠妃崔氏 碽妃 定妃達氏 寧妃郭氏 惠妃郭氏

順妃胡氏 郜氏 韓氏 余氏 楊氏 周氏

貴妃趙氏 賢妃李氏 惠妃劉氏 麗妃葛氏 孝愍溫貞哲睿肅烈襄天弼聖讓皇后馬氏。

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徐氏。祔長陵。

康穆懿恭惠妃吳氏 昭懿貴妃張氏 端靜恭惠淑妃楊氏 惠穆昭敬順妃錢氏 康靖莊和惠妃崔氏 康懿順妃李氏 恭懿惠妃趙氏 安順惠妃尤氏 恭惠美人盧氏

康惠莊肅麗妃韓氏 恭和榮順賢妃王氏 莊惠美人□氏 忠敬昭順賢妃喻氏 恭順榮穆麗妃陳氏 昭獻貴妃王氏 昭肅靖惠賢妃王氏 恭獻賢妃權氏 昭惠恭懿順妃王氏 恭榮美人王氏 貞靜順妃張氏 惠穆順妃郭氏 昭順德妃劉氏 順妃任氏

孝誠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后張氏。祔獻陵。 恭僖順妃譚氏 貞靜敬妃張氏 恭肅貴妃郭氏 貞惠淑妃王氏 賢妃李氏 惠妃趙氏

恭靖充妃黃氏 惠安麗妃王氏 悼僖麗妃李氏 貞靜順妃張氏

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胡氏。

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后孫氏。祔景陵。

恭懿惠妃趙氏 莊順敬妃曹氏以下十妃。俱殉葬。 榮思賢妃吳氏 貞惠順妃徐氏 端靜貴妃何氏 恭定麗妃袁氏 純靜賢妃趙氏 貞靜恭妃諸氏 貞順惠妃吳氏 恭順充妃李氏 莊靜淑妃焦氏 肅僖成妃何氏 淑妃劉氏

孝淵肅懿貞惠安和輔天恭聖景皇后汪氏。 皇貴妃唐氏

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錢氏。祔裕陵。 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太皇太后周氏。

恭莊端惠德妃魏氏 端莊昭妃武氏 靖莊安穆宸妃萬氏 恭安和妃宮氏 恭和安靖順妃樊氏 昭靖恭妃劉氏

端靜安和惠妃王氏 安和榮靖麗妃劉氏 莊靜安榮淑妃高氏 昭順麗妃章氏 莊僖端肅安妃楊氏 昭懿賢妃李氏 昭肅靜端賢妃王氏 恭靖莊妃趙氏 貞順懿恭敬妃劉氏

恭僖成妃張氏 恭惠和妃梁氏 榮靖貞妃王氏 僖恪充妃余氏 和惠靜妃岳氏 惠和麗妃陳氏

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后王氏。祔茂陵。 孝穆慈惠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太后紀氏。 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皇太后邵氏。

恭肅端順榮靖貴妃萬氏 昭順麗妃章氏 恭惠和妃梁氏 靖順惠妃郭氏 和惠靜妃岳氏 端榮昭妃王氏 端順賢妃柏氏 康順端妃潘氏 恭懿敬妃王氏 榮惠恭妃楊氏 恭順夫人韓氏 靖僖榮妃唐氏 莊懿德妃張氏 端僖安妃姚氏 莊靖順妃王氏 孝康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聖敬皇后張氏。祔泰陵。 敬順夫人邵氏 榮順夫人孟氏 安和夫人周氏 榮善夫人項氏 安順夫人劉氏

孝靜莊惠安肅溫誠順天偕聖毅皇后夏氏。祔康陵。 淑惠德妃吳氏 榮淑賢妃沈氏

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肅皇后陳氏。祔永陵。 繼后張氏。葬金山。

孝烈端順敏惠恭誠祗天衛聖皇后方氏。祔永陵。 孝恪淵純慈懿恭順贊天開聖皇太后杜氏。祔永陵。

懷榮賢妃鄭氏 端靖恭惠淑妃楊氏 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沈

端和恭順溫僖皇貴妃王氏 榮安惠順端僖貴妃閻氏 恭淑安

僖榮妃楊氏

榮昭德妃張氏 淑妃張氏 端惠永妃徐氏 榮安貞妃馬氏 敬妃文氏 悼隱恭妃文氏

端勤高恭夫人奉氏 恭僖麗妃王氏 榮安貴妃馬氏 榮淑康妃杜氏 靖妃盧氏景王母 雍妃陳氏 宸妃王氏 懿妃趙氏 端妃曹氏 靖妃王氏 睦妃何氏追赠 安妃沈氏 宜妃包氏 壽妃尚氏 靜妃陳氏 徽妃王氏 和妃高氏 肅妃汪氏 平妃耿氏 定妃吳氏 貞妃王氏 順妃李氏 懷妃王氏 安妃張氏 宜妃于氏

孝懿貞惠順哲恭仁儷天襄聖莊皇后李氏。祔昭陵。 孝安貞懿恭純溫惠佐天弘聖皇太后陳氏。 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太后李氏。

昭榮恭妃李氏 恭惠莊妃劉氏 昭靖敬妃莊氏 昭順英妃魏氏 恭靜和妃趙氏 莊僖榮妃王氏 榮悼安妃楊氏 淑妃李氏 德妃李氏 端妃董氏 懿妃于氏 奇妃葉氏 賢妃汪氏 端恪惠妃馬氏 容妃韓氏

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聖顯皇后王氏。祔定陵。 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王氏。

恭恪惠榮和靖皇貴妃鄭氏。崇禎甲申。追謚孝寧溫穆莊惠慈懿憲天裕聖太皇太后。

恭順榮莊端靖皇貴妃李氏 莊靜德妃許氏 溫靜順妃常氏追赠 宣懿昭妃劉氏 宜妃楊氏 僖妃王氏 愼妃魏氏 榮妃王氏 端妃周氏 清憲順妃李氏 德妃李氏 敬妃李氏

孝元昭懿哲惠莊仁合天弼聖貞皇后郭氏。祔慶陵。 孝和恭敬溫穆徽慈諧天鞠聖皇太后王氏。祔慶陵。 孝純淵靜慈順肅恭毗天鐘聖皇太后劉氏。原追封贞靖贤妃。 懿妃傅氏 莊妃李氏 康妃李氏 敬妃馮氏 愼嬪邵氏 懿安皇后張氏。

皇貴妃王氏 貴妃段氏 裕妃張氏

成妃李氏 慧妃範氏进封贵妃 容妃任氏进封皇贵妃

貴人馮氏

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周氏。

孝肅端慧靜□皇貴妃田氏 淑妃袁氏 妃沈氏 妃王氏 妃王氏 妃劉氏 妃方氏

孝哲懿莊溫貞仁靖皇后黃氏。弘光元妃。

孝義端仁肅明貞潔皇后李氏。继妃。 元潢

太祖高皇帝

懿文太子 標。崇禎末。復追謚興宗孝康皇帝。

秦愍王 樉 晉恭王 棡 成祖文皇帝 周定王 橚 楚昭王 楨 齊庶人 榑 譚王 梓 趙王 魯荒王 檀 蜀獻王 椿 湘獻王 柏 代簡王 桂 肅莊王 楧 遼簡王 植 慶靖王 ■ 寧獻王 櫓 岷莊王 楩 谷庶人 橞 韓憲王 松 瀋簡王 模 安惠王 楹 唐定王 桱 郢靖王 棟 伊厲王 皇子 楠

臨安公主 寧國公主 安慶公主 汝寧公主 懷慶公主 大名公主 福清公主 壽春公主 南康公主

駙馬都尉李祺 駙馬都尉梅殷 駙馬都尉歐陽倫 駙馬都尉陸賢 駙馬都尉王寧 駙馬都尉李堅 駙馬都尉張麟 駙馬都尉傅忠 駙馬都尉胡觀

永嘉公主 駙馬都尉郭鎮 汝陽公主 駙馬都尉謝達 寶慶公主 駙馬都尉趙輝 崇寧公主 駙馬都尉牛誠 惠宗讓皇帝 太子 文奎 文垚 成祖文皇帝 仁宗昭皇帝 漢庶人 高煦 趙簡王 高燧

永安公主 駙馬都尉袁容 永平公主 駙馬都尉李讓 安成公主 駙馬都尉宋琥 清河公主 駙馬都尉李銘 真定公主 駙馬都尉王誼 常寧公主 駙馬都尉沐昕 咸寧公主 駙馬都尉宋瑛 仁宗昭皇帝 宣宗章皇帝 鄭靖王 瞻埈

蘄獻王 瞻垠 夭 越靖王 瞻墉 襄獻王 瞻墡 荊獻王 瞻堈 淮靖王 瞻墺

滕懷王 瞻塏 夭 梁莊王 瞻垍 絕 衛恭王 瞻埏 絕 德安公主謚悼簡

嘉興公主 駙馬都尉井源 慶都公主 駙馬都尉焦敬 延平公主 德慶公主

宣宗章皇帝 英宗睿皇帝 代宗景皇帝

順德長公主 駙馬都尉石璟 常德長公主 駙馬都尉薛桓 英宗睿皇帝 憲宗純皇帝 榮昭王 見清 許悼王 見淳 德莊王 見潾 秀懷王 見澍 崇簡王 見澤 吉簡王 見浚 忻穆王 見治 徽莊王 見沛

惠慶公主 駙馬都尉周璟 嘉善長公主 駙馬都尉王增 淳安長公主 駙馬都尉蔡震 崇德長公主 駙馬都尉楊偉 廣德長公主 駙馬都尉樊凱 隆慶長公主 駙馬都尉游泰 宜興長公主 駙馬都尉馬誠 嘉祥長公主 駙馬都尉黃鏞 代宗景皇帝

懷獻太子 見濟

同安郡主 儀賓王憲 憲宗純皇帝

悼恭太子 祐極 孝宗敬皇帝

睿宗獻皇帝 祐杬 岐惠王 祐 益端王 祐檳 衡恭王 祐楎 雍靖王 祐橒

壽定王 祐榰 汝定王 祐梈 涇簡王 祐橉 榮莊王 祐樞 申懿王 祐楷

仁和長公主 駙馬都尉齊世英 永康長公主 駙馬都尉崔元 德清長公主 駙馬都尉林岳 長泰公主 仙遊公主

孝宗敬皇帝 武宗毅皇帝 薛悼王 厚煒 太康公主 世宗肅皇帝

哀沖太子 載 莊敬太子 載壡 穆宗莊皇帝 景恭王 載圳 潁殤王 載塷 薊哀王 載堰 戚懷王 載■ 均思王 載■

常安公主 壽媖 思柔公主 福媛

寧安公主 祿嫃 駙馬都尉李和 歸善公主 瑞嬫

嘉善公主 素嫃 駙馬都尉許從誠 穆宗莊皇帝

懷獻太子 翊鉽 靖悼王 翊鋡 神宗顯皇帝 潞簡王 翊■ 蓬萊公主

太和公主

壽陽長公主 堯娥 駙馬都尉侯拱宸

永寧長公主 堯媖 駙馬都尉梁邦端 瑞安長公主 堯媛 駙馬都尉萬煒 延慶長公主 堯姬 駙馬都尉王昺 棲霞公主 堯■ 神宗顯皇帝 光宗貞皇帝 邠哀王 常溆

福恭王 常洵弘光追謚貞純肅哲聖敬仁毅恭皇帝 沅懷王 常治 瑞王 常浩 惠王 常潤 桂端王 常瀛 永思王 常溥

榮昌公主 軒媖 駙馬都尉楊春元 雲和公主 軒姝 靜樂公主 軒媯 雲夢公主 軒嫄 仙居公主 軒姞 靈丘公主 軒姚

壽寧公主 軒媁 駙馬都尉冉興讓 泰順公主 軒□ 香山公主 軒嬁 天臺公主 軒■ 光宗貞皇帝 熹宗哲皇帝 簡懷王 由■ 齊思王 由楫 慧懷王 由模 思宗烈皇帝

□□公主 徽娟 □□公主 徽姮 □□公主 徽嫙

□□公主 徽 □□公主 徽婉

寧德長公主 徽妍 駙馬都尉劉有福 遂平長公主 徽婧 駙馬都尉齊贊元 樂安長公主 徽媞 駙馬都尉鞏永固 悼溫公主 徽□ 熹宗哲皇帝

懷沖太子 慈然 悼懷太子 慈焴 獻懷太子 慈炅 □□公主 淑娥 懷寧公主 淑□ 思宗烈皇帝 太子 慈烺 懷隱王 慈烜 永王 慈炯 定王 慈炤 悼靈王 慈 坤儀公主

各藩

秦王西安 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永興王 尚烈除 保安王 尚煜除 興平王 尚炿除 永壽王 尚灴 安定王 尚炌除

渭南王 志均進秦王 富平王 志進秦王 宜川王 志堢絕 臨潼王 公銘除 郃陽王 公鏜絕 汧陽王 公鑥除 鎮安王 誠泳進秦王 隆德王 敬溶除 紫陽王 誼漗進秦王 崇信王 誼

晉王太原 濟美鐘齊表。知新慎敏求。寨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 高平王 濟燁絕 平陽王 濟熿除 慶成王 濟炫 寧化王 濟煥 永和王 濟烺

國榷卷首之二 輿屬 北京

順天府 範陽

大興 析津 宛平 幽都 良鄉 固安 方城 永清 益昌 東安 安次 香河 武清 通州 玄州 三河 臨溝 武清 雍奴 寶坻 漷縣 泉州 昌平州 軍都 順義 順州 密雲 檀州 懷柔 涿州 範陽 房山 奉先 霸州 益津 文安 大城 平舒 保定 薊州 漁陽 玉田 無終 豐潤 遵化 右北平 平谷 勳封 洪武

魏國公濠州徐 達 五千石。 韓國公定遠李善長 四千石。除。

鄂國公懷遠常遇春 四千石。除。嘉靖辛卯。以玄振續封懷遠侯。世祿千石。 曹國公盱眙李文忠 三千石。除。嘉靖辛卯。以性續封臨淮侯。世祿千石。 衛國公虹縣鄧 愈 三千石。除。嘉靖辛卯。以繼坤續封定遠侯。世祿千石。 鄭國公□□常 茂 □□□。除。

宋國公定遠馮 勝 三千石。自殺。爵除。

信國公濠州湯 和 三千石。除。嘉靖辛卯。以六世孫紹宗續封靈璧侯。世祿千石。 延安侯濠州唐勝宗 二千五百石。除。李黨賜死。 吉安侯濠州陸仲亨 二千五百石。除。李黨賜死。

江夏侯濠州周德興 二千五百石。除。以幃薄不修賜死。 淮安后定遠華雲龍 二千五百石。子志逆黨除。 濟寧侯濠州顧 時 二千五百石。除。 長興侯濠州耿炳文 二千五百石。除。

臨江侯濠州陳 德 二千五百石。逆黨。除。 鞏昌侯臨淮郭子興 二千五百石。除。

六安侯濠州王 志 二千五百石。子威失侯。孫域降清平衛指揮使。 平涼侯臨淮費 聚 二千五百石。除。李黨賜死。

江陰侯定遠吳 良 二千五百石。子高永樂甲午奪爵。戍海南。 靖海侯定遠吳 禎 二千五百石。子忠永樂初革爵。 南雄侯合肥趙 庸 二千五百石。除。李黨賜死。 德慶侯巢縣廖永忠 二千五百石。子權坐黨除。 南安侯巢縣俞通源 二千五百石。除。子祖坐黨誅。 廣德侯含山華 高 六百石。除。無子。

營陽侯合肥楊 璟 二千五百石。除。子通世普定衛指揮使。 蘄春后蘄州康 鐸 二千五百石。子淵坐法除。 永嘉后六安朱亮祖 二千五百石。杖死除。 潁國公宿州傅友德 三千石。除。

臨川侯沔陽胡 美 二千五百石。除。藍黨死。 東平侯睢州韓 政 二千五百石。除。藍黨死。 宜春侯□□黃 彬 二千五百石。胡黨死。

宣寧侯壽州曹良臣 □□九百石。子泰嗣。無子除。

汝南侯夏邑梅思祖 二千五百石。逆黨除。族子義降指揮。遷遼東都指揮使。 漢安侯□□陸 聚 二千五百石。無子。除。

忠勤伯高郵汪廣洋 三千六百石。除。

誠意伯青田劉 基 五百五十石。嘉靖辛卯。錄九世孫瑜嗣爵。世祿七百石。 永城侯蕭縣薛 顯 二千五百石。追論藍黨除。 滎陽侯定遠鄭遇春 二千五百石。除。 西平侯定遠沐 英 二千五百石。

安慶侯含山仇 成 二千五百石。子泰嗣。後絕。 梁國公定遠藍 玉 三千五百石。除。 永平侯濠州謝 成 二千石。坐法死除。 鳳翔侯濠州張 龍 二千五百石。除。

安陸侯合肥吳 復 二千五百石。子傑降南寧衛指揮。 宣德侯巢縣金朝興 二千五百石。子鎮降世平壩衛指揮使。 懷遠侯□□曹 興 二千石。除。藍黨賜死。 靖寧侯合肥葉 昇 二千石。胡黨論死除。 景川侯濠州曹 震 二千石。藍黨賜死除。 會寧侯□□張 溫 二千石。藍黨賜死除。

雄武侯開州周 武 二千石。除。子興世龍江右衛指揮同知。 定遠侯定遠王 弼 二千五百石。藍黨自殺除。 普定侯定遠陳 桓 二千五百石。藍黨賜死除。

東川侯定遠胡 海 二千五百石。子斌都督同知。徵雲南戰歿。贈左都督。無子除。觀子炳忠襲孝陵衛指揮僉事。

武定侯臨淮郭 英 二千五百石。

鶴慶侯臨淮張 翼 二千五百石。除。藍黨賜死。 崇山侯濠州李 新 千五百石。除。罪誅。 東勝侯巢縣汪興祖 千五百石。無子。除。 航海侯豪豬張 赫 二千石。除。藍黨論死。

全寧侯臨淮孫 恪 二千石。除。燕山侯孫興祖子。

西涼侯合肥濮 璵 二千五百石。坐藍黨論死。減戍。國除。 徽先伯無為桑 敬 千七百石。坐藍黨論死。 越嶲侯巢縣俞通淵 二千五百石。除。 永寧侯定遠張 銓 二千石。除。

梁國公臨淮胡 顯 三千石。建文二年革爵。永樂三年。除鳳陽衛指揮同知。 東莞伯東莞何 眞 千五百石。除。子榮。藍黨賜死。 開國公□□常 昇 除。 承恩侯沔陽陳普才 除。

歸仁伯□□陳友富 除。 懷恩伯□□陳友直 除。 歸德侯□□陳 理 徙高麗。 歸義侯□□明 昇 徙高麗。 崇禮侯買的里巴剌 歸北。 海西侯蒙古納哈出 二千石。 瀋陽侯納哈出子察罕 藍黨賜死。 建文

歷城侯□□盛 庸 千石。除。永樂元年獄死。

灤城侯武陟李 堅 二千石。北徵被獲死。子莊革爵。 永樂

淇國公鳳陽丘 福 二千五百石。己丑八月。敗沒于驢朐河。削爵。徙家于海南。 成國公懷遠朱 能 二千五百石。 成陽侯瀏陽張 武 千五百石。 泰寧侯泰州陳 珪 千二百石。 武安侯合肥鄭 亨 千五百石。

保定侯海豐孟 善 千二百石。子瑛嗣。以兄賢謀逆奪爵。安臵雲南。正統初。授瑛世雲南指揮使。天順丁丑。瑛子俊嗣保定伯。俊子昂嗣。昂子達世京衛指揮使。 66

國榷卷首之三 直閣

永樂壬午

吉水解 縉 侍讀。歷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丁亥二月廣西右參議。戊子四月改交阯。辛卯六月下獄。乙未正月卒。

永嘉黃 淮 侍讀。歷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

廬陵胡 廣 侍講。歷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戊戌五月卒。贈禮部尚書少師。謚文穆。

南昌胡 儼 翰林院檢討。自左諭德兼兼侍讀出國子祭酒。

建安楊 榮 翰林院修撰。歷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建文庚辰進士。

泰和楊士奇 翰林院編修。歷左春坊大學士。

新淦金幼孜 翰林院檢討。歷文淵閣大學士兼翰林學士。 洪熙乙巳

楊士奇 禮部左侍郎華蓋殿大學士。歷少傅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楊 榮 太常寺卿兼前官。歷太子少傅行在工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金幼孜 戶部右侍郎兼前官。歷太子少保行在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黃 淮 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歷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石首楊 溥 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 宣德丙午 楊士奇 楊 榮

金幼孜 辛亥十一月卒。贈少保。謚文靖。

黃 淮 丁未八月致仕。正統己巳六月卒。謚文簡。 楊 溥 憂去。

邢臺張 瑛 行在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歷禮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正統丙辰十月卒。

沙縣陳 山 行在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甲寅正月卒。 正統丙辰

楊士奇 進少師。甲子三月卒。贈太師。謚文貞。 楊 榮 進少師。庚申七月卒。贈太師。謚文敏。

楊 溥 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歷少保武英殿大學士。丙寅十月卒。贈太師。謚文定。 廬陵陳 循 戶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直文淵閣歷戶部右侍郎。 寧晋曹 鼐 翰林侍講學士。歷吏部左侍郎兼學士兼文淵閣大學士。贈太傅吏部尚書。謚文襄。改文忠。

臨朐馬 愉 翰林侍講學士。歷禮部右侍郎兼侍講學士。贈禮部尚書翰林學士。謚襄敏。

定遠苗 衷 兵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 興化高 榖 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

江寧張 益 翰林侍讀學士。贈翰林學士。謚文信。 景泰庚午

陳 循 少保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歷華蓋殿大學士兼文淵閣大學士。 苗 衷 兵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九月致仕。天順庚辰二月卒。贈少保。謚文康。 高 榖 工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歷少保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兼東閣大學士。庚辰正月

卒。

安福彭 時 翰林侍讀。歷太常寺少卿。

淳安商 輅 翰林侍讀。歷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翰林院大學士。

江津江 淵 戶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少師。出為工部尚書。

仙居王一寧 禮部左侍郎翰林學士。歷太子少師。贈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謚文通。 嘉興俞 綱 兵部左侍郎。尉佐部。丁丑正月。出佐部。尉訓南京。成化七年丙戌四月卒。

泰和蕭 鎡 國子祭酒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少保兼戶部尚書翰林學士。 東鹿王 文 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少保東閣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 天順丁丑

陳 循 戍邊。辛巳十二月釋為民。壬午冬卒。 高 榖 致仕。贈太保。謚文義。 王 文 棄市。後贈太保。謚毅愍。 商 輅 削籍。 蕭 鎡 削籍。

吳縣徐有貞 兵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尉流金齒。

寧陽許 彬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轉左調國子尉降山西右參政成化丁亥十二月卒。 河津薛 瑄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轉左。致仕。甲申十月卒。贈禮部尚書。謚文清。 鄧州李 賢 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

漷縣岳 正 贊善兼翰林修撰。尉謫戍肅州。成化初起知興化。己醜閏二月致仕。 秀水呂 原 通政司左參議兼翰林侍講。歷學士。憂去。壬午十一月卒。贈禮部左侍郎。謚文懿。

安福彭 時 太常寺卿兼翰林侍講。歷翰林學士。 廬陵陳 文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 成化乙酉

李賢 少保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丙戌十二月卒。贈太師。謚文達。

陳 文 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戊子四月卒。贈少傅。謚莊靖。

彭 時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少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贈太師。謚文憲。 永新劉定之 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讀學士。歷少保禮部尚書翰林學士。己醜七月卒。贈尚書。謚文安。

商 輅 兵部左侍郎兼太常少卿翰林學士。歷少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致仕。丙午七月卒。贈太傅。謚文毅。

眉山萬 安 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免己酉二月卒。

壽光劉 珝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致仕。庚戌三月卒。贈太保。謚文和。

博野劉 吉 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少保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安福彭 華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翰林學士。致仕。丙辰十月卒。贈太子少傅。謚文忠。

泰和尹 直 戶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翰林學士。丁未十一月免。辛未十二月卒。 弘治戊申

萬 安 少師。致仕。己酉二月卒。贈太師。謚文康。

劉 吉 少傅太子太師禮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歷少師華蓋殿大學士。致仕。壬子八月免。癸醜正月被盜怖死。贈太師。謚文穆。

尹 直 致仕。丁未十一月免。辛未十二月卒。

宜興徐 溥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少師太子太師禮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戊午七月致仕。己未九月卒。贈太傅謚文靖。

洛陽劉 健 禮部右侍郎翰林學士。歷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瓊山丘 濬 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歷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乙卯二月卒。贈太傅。謚文莊。

茶陵李東陽 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歷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余姚謝 遷 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歷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正德丙寅

劉 健 丙寅十月致仕。嘉靖丁亥三月卒。贈太師。謚文靖。

李東陽 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歷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壬申十二月致仕。丙子七月卒。贈太師。謚文正。

謝 遷 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丙寅十月致仕。

泌陽焦 芳 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少師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庚午五月免。丁丑三月卒。

吳縣王 鏊 吏部左侍郎兼學士。歷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己巳四月致仕。甲申三月卒。贈太傅。謚文恪。

新都楊廷和 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憂去。

鈞州劉 宇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庚午六月致仕。已削籍。壬申五月卒。 95

部院上

國初部尚書秩正三品。侍郎正四品。洪武庚申。罷中書省。進尚書正二品。侍郎正三品。左右都御史秩視尚書。永樂癸巳。上巡北京。設行在九卿。庚子。改京師為南京。稱行在為京師。洪熙初。仍稱行在。落南京字。宣德三年始定如永樂。崇禎十七年南渡後。又如初。 吏部尚書 洪武

戊申宣城滕 毅 儒士,字仲弘。八月任。十月參政江西。

吳縣盛原輔 十月任。己酉三月出北京參政。 山東張明善 十一月任。 庚戌黃岡吳 琳 七月致仕。

應山王興福 十一月謫知西安府。 □□郎本中 十一月任。

定陶高 暠 十二月謫侍御史。 辛亥弋陽陳 修 三月任

婺源詹 同 薦舉。五月任。 婺源李守道 五月任。 唐縣李 仁

壬子龍泉周時中 十二月任。

癸丑□□呂 熙 七月任。乙卯六月卒。

汝陽趙好德 儒士。

丙辰壽州王 敏 文學。十二月任。

壽州呂 本 元都事。

戊午□□陳 銘 四月任。六月謫都府判官。

□□李煥文 六月任。十二月調四川左參政。 己未增城張 度 鄉舉。九月任。

庚申溧陽偰 斯 正月任。二月調禮部。

□□洪 彝 正月任。

泰和劉 崧 明經。四月以禮部侍郎署。五月致仕。 仁和阮 畯 文學。六月任。

壬戌龍泉周時中 十二月任。

浮山李 信 十二月任。 癸亥河陰任 昂 文學。

洛陽陳 敬 行義。

甲子崑山余 熂 明經。正月任。乙丑四月誅。

□□劉仲質 □□趙堅

乙丑宜陽趙 瑁 文學。 辛未婺源詹 徽 十二月任。

乙亥泰興翟 善 監生。八月謫宣化知縣。 丙子沂水杜 澤 文學。正月任。 戊寅□□陳 昱

□□範 敏 閿鄉秀才。

衡山茹 瑺 九月任。十二月署河南布政司。 建文

杜 澤

戊寅富平張 紞 明經。十二月任。 永樂

張 紞 壬午七月自經。

壬午巴縣蹇 義 洪武乙丑進士。九月任。壬寅九月下詔獄。癸卯二月。釋獄復任。 洪熙

蹇 義 宣德

蹇 義 進少師。乙卯正月卒。贈太師。謚忠定。 己酉新安郭 璡 監生。四月任。 正統

郭 璡 癸亥正月免。丁卯十一月卒。 癸亥泰和王 直 永樂加深進士。正月任。

己巳富陽趙 新 貢士。己巳六月任。撫安山東軍民。庚午十月致仕。壬申十二月卒。 景泰

王 直 少師兼太子太師。

辛未廣場何文淵 永樂戊戌進士。太子太保。七月任。癸酉六月致仕。

丁丑四月自經。

癸酉鹽山王 翱 永樂乙未進士。六月任。 天順

王 直 致仕。壬午九月卒。 王 翱 太子太保。 成化

王 翱 丁亥七月任。十一月卒。

丁亥曹州李 秉 正統丙辰進士。十二月任。弘治己酉五月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敏。

己丑廣宗崔 恭 正統丙辰進士。正月任。己丑五月憂去。贈太子少保。謚莊敏。

桐廬姚 夔 正統壬戌進士。六月任。太子少保。癸巳二月卒。贈少保。謚文敏。

癸巳歷城尹 旻 正統武臣進士。三月任。太子太傅。丙午五月免。癸亥九月卒。贈太保。謚恭簡。

丙午盧氏耿 裕 景泰甲戌進士。八月任。

豐城李 裕 景泰甲戌進士。十月任。丁未十一月免。正德辛未八月卒。 弘治

丁未三原王 恕 正統戊辰進士。十一月任。太子太保。癸丑五月致仕。正德戊辰四月卒。贈太師。謚忠毅。

□□耿 裕 太子太傅。丙辰正月卒。贈太保。謚文恪。裕字咨德。

丙辰鄞縣屠 滽 成化丙戌進士。太子太傅。二月任。庚申五月致仕。壬申十二月卒。贈太保。謚襄惠。

庚申上元倪 岳 天順甲申進士。太子太保。六月任。辛酉是月卒。贈少保。謚文毅。

辛酉鈞州馬文升 景泰辛未進士。十月任。太子太傅。 正德

丙寅□□馬文升 少師兼太子太師。四月致仕。庚午六月卒。贈太師。謚端簡。

泌陽焦 芳 □□□□進士。四月任。

靈寶許 進 成化丙戌進士。十月任。太子少保。戊辰八月致仕。庚午八月卒。贈太子太保。謚襄毅。

丁卯□□梁 儲 十月陞。專誥敕。

戊辰禹州劉 宇 成化壬辰進士。八月任。

己巳安定張 綵 弘治庚戌進士。六月任。太子少保。庚午是月伏誅。 庚午陳留劉 忠 成化戊戌進士。二月陞。專誥敕。

大興劉 機 成化戊戌進士。八月任。太子少保。十二月致仕。 辛未安寧楊一清 成化壬辰進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正月任。

乙亥長洲陸 元 □□□□進士。四月任。太子太保。庚辰十一月。戍靖海衛。

庚辰太原王 瓊 成化甲辰進士。少師兼太子太師。十二月任。辛巳四月下獄。

辛巳藁城石 珤 □□□□進士。五月陞署詹事府。 嘉靖

王 瓊 見前。 石 珤 見前。

辛巳樂平喬 宇 □□□□進士。七月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加深七月致仕。後贈太傅。謚莊簡。

丁亥泰和羅欽順 弘治癸丑進士。未任。七月許致仕。丁未四月卒。贈太子太保。謚文莊。

嘉魚李承勛 □□□□進士。七月陞。未任。 甲申建安楊 旦 □□□□進士。六月任。十月致仕。

東光廖 紀 □□□□進士。十月起補太子太保。丁亥四月致仕。進少保。壬辰八月卒。贈少傅。謚傒靖。

安仁桂 萼 見前。十月任。 己丑南海方獻夫 見前。二月任。

辛卯□□王 瓊 太子太保。十二月任。壬辰七月卒。贈少保。謚恭襄。

壬辰婺源汪 鋐 弘治壬戌進士。太子太保。九月任。乙未九月免。丙申七月卒。贈少保。謚榮和。 111

甲科

洪武辛亥科 會元仁和俞友仁 狀元金谿吳伯宗 榜眼壺關郭 翀 探花麗水吳公達 洪武乙丑科 會元分宜黃子澄 狀元建陽丁 顯 新淦練子寧 仁和花 綸

按衡州府志。安仁鄧偉奇。洪武十八年乙丑會試第一。上親制廷試策問。以丁顯第一。偉奇次之。俱授翰林修撰。偉奇天資秀異。博洽穎敏。善屬文。尤長于詩。第二甲馬京為編修。吳文為檢討。三甲楊靖為庶吉士。蹇瑢為中書舍人。或以練安黃子澄為是科。恐未深攷云。又見廖道南楚紀。

洪武戊辰科 會元常熟施 顯 狀元襄陽任亨泰 閩縣唐 震 寧海盧原質 洪武辛未科 會元貴池許 觀 狀元 許 觀 寧化張顯宗 邵武吳言信 洪武甲戌科 會元鳳翔彭 德 狀元定海張 信 真寧景 清 奉化戴德彝 洪武丁丑科 會元泰和宋 琮 狀元閩縣陳 239

国榷卷一

鹽官談遷孺木著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駿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御謚元璋。字國瑞。濠州鍾離東鄉人。朱姓出顓頊氏。周封曹挾于邾。楚滅之。子孫去邑為朱。世居沛國相縣。其後散居江南。家句容之通德鄉。稱著姓。云朱家巷。譜系無考。而世艱難農業。有重八府君。娶陳氏。生子三。長伯六。娶胡氏。後追尊德祖玄皇帝。次子四九。娶侯氏。後追尊懿祖恆皇帝。長子初一。娶王氏。生宋末元初。籍淘金戶。金非地產。常他市供賦。困焉。遂棄田廬。攜二子徙泗州。五一。世珍。長年十二。次八歲。仍力田營家泗上足給。有二羽人指其地法當大貴。折枯枝植而驗之。尉蘖。試拔之。羽人再過。謂如冢嫡何。竟卒葬。後追尊熙祖裕皇帝。卒。漸家落。五一兄弟徙盱眙五河。無定居。五一兄弟皆敦謹務德。嘗言凡人守分得財。如臵田產稼穡收穫。歲有常利。用之無窮。若悖理得財。如污吏貪

官。獲利雖博。有喪身亡命之憂。故一鄉皆稱次公長者。世珍取陳氏。徙盱眙。生興隆。徙五河。生興盛興祖。徙鍾離東鄉。蓋濠土塗山氏國。大禹會諸侯處。周世宗鑿其地。至是王氣始復。太祖生。又徙西鄉。晚徙太平鄉之孤莊村。有一翁指次公曰。美哉八十公。終歸仁德焉。後追譖仁祖淳皇帝。與歲合。

談遷曰。周秦以降。帝王之興。雖崛起闤闠。或世沾一命。劉氏至寒素矣。泗上亭長。亦食秦人之斗粟。惟我朱氏。其興也勃焉。起家耕桑。有公劉後稷之風。又劉裕祖漢。蕭道成祖酇侯。出自史臣。未足深信。今玉牒始重八府君。不妄有所祖。先是下集慶。句容之族父昆弟四十餘人皆來會。或不法。疏外之。聞之稗史曰。上欲祖朱熹。適徽人典史朱某。問之熹后乎。對曰。否。因意寢。此蓋瞽說。非知太祖者也。 戊辰 元文宗天曆元年。 九月丁丑。帝生。陳嫗夢羽人授藥丸一。燁然有光。吞之。覺而口香。明日蓐于土地。祠白氣貫空。異香經宿。祠神驚避數裡。至今地丈餘赭而不草。浴汲河水。紅羅浮而衣之。水今色一紅一白。里人夜望光。

257

國榷卷六十八

神宗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諱翊鈞。穆宗莊皇帝子也。母貴妃李氏。嘉靖癸亥八月生。隆慶戊辰。受冊皇太子。天表嚴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u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