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捉住”灰尘》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4-17 16: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捉住”灰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

我是___号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捉住”灰尘》,我将分七个部分对本课教学展开说明。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第二课,基本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①灰尘会漂浮在空气中。②设计实验“捉住”灰尘。③观察分析身边的环境中哪里灰尘多,哪里灰尘少,为什么?④灰尘来自何处?某地空气中灰尘多的原因?⑤如何减少灰尘?既是第一课学习的延续,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和探究过程体现了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为实施本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借助简单的工具,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捉住空气中的灰尘”,能间接地观察空气中含有的灰尘数量,并能够比较不同环境中的灰尘的多少。

②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究造成空气中灰尘较多的原因。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空气中含有的灰尘数量,并能够比较不同地段的灰尘的多少;教学难点是: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究造成空气中灰尘较多的原因。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细致。同时实验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第三部分 教法运用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第四部分 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

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逐步培养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直露地向学生传授知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1、提炼主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法、观察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2、组织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魅力。

3、启发思维,让学生运用类比推理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部分,课前准备

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进行科学研究前提,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以下材料: 1、空气质量预报录像片段。

2、双面胶、小木片、透明胶、玻璃片、记号笔、放大镜、水槽。 第六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我将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一) 导入部分 激趣导入

采用观看空气质量预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直观上简要了解空气质量与灰尘数量有关,进而引出本课课题。

(二)活动部分

第一步,根据现象,提出问题

根据灰尘悬浮在空气中这一现象,让学生小组推测:哪里的灰尘比较多,哪里的灰尘比较少?怎样才能捉住灰尘呢?

第二步,根据问题,设计实验

根据如何“捉住灰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分组准备实验。(播放实验视频,包含实验方法及实验要求。)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第三步,根据设计方案,分组展开实验 学生分组展开实验。(插入放置装置过程图片)

第二课时 第一步,汇报交流,规律探究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并互相补充,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汇报。然后,比较各小组的汇报结果,讨论:哪些地方空气中的灰尘多?哪些地方空气中的灰尘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后要善于整理自己的实验结论的习惯和能

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能够把实验中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合理推理的能力。

第二步,分组讨论,深入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①为什么空气中的灰尘数量有着这样的差别?

②是谁制造了空气中的灰尘?

③分别观察3幅图片,说说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立“使空气不受污染”的意识。

第三步,拓展运用,延伸探究

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使空气中的灰尘尽可能的减少?记录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转化为技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两个方面比较满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继续发扬。

1、灵活运用教材,不照本宣科 ,做到了“利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例如,课本中给出了利用双面胶,小木片等工具进行实验的方法,而实际教学中,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宽透明胶,透明玻璃片,水槽

等工具和材料,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达到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效果。

2、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方案进行分组实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课虽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1、小组讨论时学生非常活跃,争先恐后,无边无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却都不理会别人的发言与合作学习的目标。

2、小组合作实践中,优生指挥操作,发表见解,汇报结果,而多数学生成了听众、观众、接受者,个别学生则趁机谈天说地或玩起东西来。

鉴于以上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着重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小组的建立与分工方面,做到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总之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其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u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