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6-05 0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左公柳》教学反思

古定中心小学 梁飘

《左公柳》是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故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围绕这一中心,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回顾我教学《左公柳》这篇课文的教学历程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许多值得发扬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个性化处理教材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左公柳》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篇幅很长,故事中主人公左宗棠又是晚清时期的人物,学生对他的认识很陌生,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而是直接从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入手。第二部分讲的是左宗棠的三个爱国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这一部分结构分明,以导游讲故事过程中的停顿可将故事划分为三个小故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接着,我引导学生学习故事。在学习第一个爱国故事时,抓住“力排众议、主动请缨”体会左宗棠决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豪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左宗棠的慷慨激昂;第二个故事,引导学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场面描写,通过词语“视死如归、置之度外”体会左宗棠誓死保卫新疆的决心;第三个故事则抓住左宗棠边指挥打仗边让士兵栽树的感人事迹,抓住带有“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关联词的句子感悟。那么,明明是写树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人呢?学生由此明白,原来作者是在借物喻人。既然是借物喻人,那么人与树之间就一定有共同之处。那么,人与树之间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这样我就能水到渠成地运用对比教学课文的第一和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感悟左公柳的外形美:抓住 “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这些词语来感悟;左公柳的神态美:抓住 “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这些词语来领悟;左公柳的精神美:抓住 “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这些词语来体味。引导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将人与树的描写一一对应比较,从中,学生不仅感受到左公柳是刚强之树,更是象征着爱国将士的精神之树。这样的教学策略体现了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朗读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是这一堂课的又一亮点。有目的地读,有任务地读就避免了读的盲目性和流于形式。可以说这节课我安排了很多次“读”,而且每一次都有任务,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学习“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这个故事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左宗棠为什么要力排众议,他是怎样力排众议的?学习左宗棠如何力排众议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指名读、齐读、提示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坚决”、“慷慨激昂”、“断然”的语气。学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这一故事时,我让学生采用默读的形式找到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边读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互相朗读,交流感受。这样学生朗读面广了,兴趣浓了。最后指名一位朗读水平最好的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这位学生为其他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学习“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时,采用齐读的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朗读,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性,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究行为。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做到了详略得当,第二部分精讲,第一、三部分略讲。即使第二部分作为精讲的内容,三个故事我也没有齐头并重,而是精讲第一、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一笔带过。在讲授这三个故事时,我还让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左宗棠三个爱国事迹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这堂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节课我安排的内容过多,以至于整堂课紧绷绷的,最后教学第一和第三部分时匆匆而过,没有很好地品读。另外,由于整堂课的容量大,我最后忽略了一个问题:左公柳与左宗棠什么联系?一方面,柳是本文的一条线索,看到左公柳才会引出左宗棠的故事;另一方面,借物喻人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色;还有柳是纪念左宗棠巨大贡献的标志。这些我都未来得及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得我这堂课有了广度缺乏了深度。

教学总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使我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u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