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08-20 23:08: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对策研究 作者:吴昊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共政策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的执行力。近20年来中国的行政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因此,文章通过描述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消除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以保障政策执行的顺畅进行。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对策

一、影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遵循公共政策指令所进行的行为,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从新调整公共行为模式的过程,及执行主体根据政策意图和目标,将观念转化成实际的过程。政策执行主体的积极政策执行行为有利于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相反,政策主体的消极政策执行行为则会导致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公共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若想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自觉性,必须先对影响我国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当前影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主要以下几方面:

(一)执行主体能否正确解读政策内容

政策执行想要获得预期效果,就需要执行主体对其有很好的理解和解读。如果无法充分认识公共政策本身,那么执行者将无法准确地执行政策以达到政策的目的,或导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能动的创造力。因此,政策能够执行的前提是执行者对于政策的认知水平。

(二)执行主体能否达到政策对利益分配的高度认知

公共政策的提出,根本目的是分配社会利益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对于利益分配的理解往往能够影响政策的效果。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执行者需要明晰利益的最终归属。但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政策执行者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做到对利益分配的高度认知。一般来说,政策执行者是政府在地方设立的一级行政部门,要代表中央政府的利益;同时,政策执行者往往也是地方各个领域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因此他们也要代表地方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政策执行者为了地方利益牺牲了全局利益,导致地方经济扭曲发展,出现诸侯型经济。

(三)执行主体能否准确把握政策运作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tu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