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更新时间:2023-04-20 22: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回顾党的历史进程,总结党的宝贵经验,对于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年来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10年;是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10年;也是我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进步的10年。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六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达到10374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0.8%。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末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末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末突破3万亿美元,达到3181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30.7%,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科技创新得到新发展。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87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84%。技术市场成交额4764亿元,比2002年增长4.4倍。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03-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

世界第一位。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信息服务业、快递业等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迅速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十六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02年增长25.0%,年均增长2.5%,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长。2003-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4.9万亿元,年均增长2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7万亿元,2004-2011年年均增长21.9%。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长江三峡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1倍,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在90%左右。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02年的7.3%提高到2011年的8.0%。水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高速铁路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截至2011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6%;公路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增长1.3倍,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增长2.4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349.1万公里,增长1.1倍。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2003-2011年,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3.2%。传统业务继续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数快速增加。2011年,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到28510万户,比2002年增长33.1%;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到98625万户,比2002年增长3.8倍。

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21.7%。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03-2011年,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164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0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只有29亿美元,2011年增加到6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9.7倍。对外经济合作迅速发展。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2倍。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

(二)民主法治持续进步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重要决策事前进行政治协商成为制度,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写入党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确立代表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建设路径,积极推行城乡社区直选,基层群众自治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丰富。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各级人大“开门立法”,政府部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公共事务听证成为常态。进一步实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公务活动越来越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社会主义民主渠道不断拓宽。党政干部走进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运用网络问政于民,公民通过媒体和网络发表言论、表达利益诉求,促进了一些法规的废止和出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保障。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物权法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进一步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法制根基,成为党和国家在各种风浪冲击面前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平稳前进的重要保障。

(三)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日益发挥出兴国之魂的强大力量。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激励我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发挥引领风尚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取得突破性、历史性进展。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和地方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和新闻网站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更富活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实现大跨越、大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取得可喜突破,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相互融合日益加深,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大型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图书品种和总印数、电视剧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位居世界前茅,进入了新闻出版影视大国行列。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扭转了版权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减少了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

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

期之一。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近十年来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增长达到了25%,201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6116亿元,预计今年达到2.2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9万人,在校生2197万人,毕业生663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2万人,在校生2309万人,毕业生608万人,比2002年分别增加361、1405和475万人。

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93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增加202万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从2009年开始,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开展试点,2011年末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3亿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农村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五)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规模空前的上海世博会,“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宫”对接、“蛟龙”探海、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叹、让中国骄傲,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在这十年中,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尤其值得称道。这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从改革方面来看,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

从党的建设来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

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值得指出的是,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成就的同时,清醒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坦城地指出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党富有自信的表现。

十年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二、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奠基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宝贵经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正面的历史经验;探索中的失误则从反面提供了经验教训。无论是正面经验还是反面教训,都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我们党正是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基础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邓小平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教训时指出:“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理论准备。党的八大前后,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所以,以苏共二十大为契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苏为鉴”的命题,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战略决策,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强调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提出坚持群众路线,贯彻执行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形成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些正确的理论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物质基础。在毛泽东时代,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增长,1952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翻了两番。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两弹一

星”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开创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 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一篇“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原则上提出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而进行改革的历史任务,事实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对过去搞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反思。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1年6月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二大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向前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开始形成,并且在内容上不断展开。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理论上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此后一个时期,邓小平开始更加鲜明地、频繁地提出并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系统化阐述,到十三大之前,形成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1987 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报告还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个基本观点。

十三大后,面对国际国内复杂艰难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了考验。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清晰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以及“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等重要思想。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推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概括为9个方面。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国务院和各地先后选择2700多户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有益探索。改革实现整体推进。一方面注重全面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大步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相继放开,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逐步推进。另一方面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大力推进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全方位地扫除发展市场经济的体制性障碍。同时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始终在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合理有序地向前拓展。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大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大会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认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大会还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这样,党的十五大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保证。十五大以后,党领导人民克服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战胜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沉着应对了国际国内突发事件的挑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还以很大的精力关注和研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社会深刻变化,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非典过后,党中央分析非典疫情爆发的深层次的根源,提出了科学发展观。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次,提出了新的战略思想。在经济建设上,一是提出又好又快的建设方针。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两型社会”概念,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摆在第一位。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二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三是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5年11月26日,胡锦涛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2006年1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2月9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文化建设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社会建设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十六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对外战略上,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是总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会议。大会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会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今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不仅重申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重要性以及这一旗帜的重要内容,而且提出了高举旗帜的新要求。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一)党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历程

30多年来,党在回顾和总结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文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历次代表大会报告,邓小平南方谈话,建党60、70、80、90周年党的领导人的讲话,纪念三中全会20、30周年党的领导人的讲话等。

《历史决议》总结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个要点。1987年10月,十三大提出了我们应当确立的6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且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992年10月,十四大对新时期实践经验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报告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1997年9月,十五大报告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进行了全面阐述,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指出:“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三中全会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概括出11条主要经验,即11个“必须”:一、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三、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五、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六、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八、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九、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十、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其中第十条经验在新时期党的历史总结文献中还是第一次,对以后党的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有着很大的影响。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归纳为10条,既有对前面经验的尊重和继承,又有自己新概括和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是三中全会以来实践经验原有的概括,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则是对新的实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作的新概括。这10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10条经验,即十个结合:把坚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十个结合作了展开论述。

(二)八个“必须”是对党的经验的最新总结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8个“必须坚持”,既是今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又是以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这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在不断的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这种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因此,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的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由人民群众创造,或者由人民群众推动的。邓小平曾经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农村改革如此,其他改革也是如此。实践表明,离开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我们的思想、理论、政策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第二,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知道,在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最终的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党始终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也正在于他脱离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辟就是以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才有今天这样的经济建设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三,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一个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决定了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上层建筑,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调整。这种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封闭的制度,在其发展历程中,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不断吸收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在经济技术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并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第四,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关键环节。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党十分重视公平正义。通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障。尤其重视分配的公平和司法的正义,在分配方面,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报告要求“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与十六大报告都强调“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司法方面,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像薄熙来、陈良宇、陈希同、陈克杰之类的高官违法都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公平正义,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革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团结。避免了堕入拉美国家那样的“发展陷阱”。

第五,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共同富裕是在不断消除两极分化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最终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促使阶级差别消灭的过程。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前提,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没有共同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避免出现新的阶级分化,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也才能确保民生问题的解决,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我们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共同富裕的要求。1955年10月11日,他在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97页)同年10月29日,毛泽东又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讲共同富裕。他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95-496页)遗憾的是,毛泽东这种共富思想没能坚持下来。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强调共同富裕。他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364)他把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当作共同富裕的途径,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73)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指出:“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央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战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地区、城乡及个人收入差别。

第六,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建设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党中央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期望建立“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总结毛泽东晚年的经验教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要求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江泽民在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观后,在十六大报告中又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雄伟目标之一,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2005年2月,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了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中逐步推进的。

第七,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这既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还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从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从现实来看,中国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也越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世界潮流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已是一种“利益共同体”,一国的振兴完全可以通过平等有序、互利互惠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走挑战国际秩序或挑战别国的老路。世界上一些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扩张主义的路不能走,军备竞赛的路不能走,称霸世界是一条死路,和平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不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并与印度、缅甸领导人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老一辈领导人“不称霸”的立国之道,坚持把和平发展作为基本

国策。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强调“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328)。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世界多极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再度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主张。为了实现和平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调整了大国关系,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美国建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与欧盟、与英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稳定与发展周边关系,与东盟建立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八,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1980年8·18讲话中即强调:“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30多年来,我们党努力适应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自觉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逐步探索和回答了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总结30多年的奋斗历程,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ti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