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将韩信的生平战浅谈名将韩信的生平战绩和指挥艺术

更新时间:2023-10-31 0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名将韩信的生平战绩和指挥艺术浅谈名将韩信的生平战绩和指挥艺术 浅谈浅谈 浅谈韩 韩信(约前228年-前196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指挥家、军事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被汉高祖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韩信熟谙兵法,洞察人心,智广才高,战法灵活多变,擅长因敌以制敌,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经典战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阵、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军事学典故均出于韩将军之手。其用兵之道,亦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指挥家,韩信是继先轸、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魏、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更是人类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军事战略家,其在拜将时所提出的“汉中对策”以及“分兵三万,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均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军事理论家,其与张良整理先秦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为中国军事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纵观韩将军一生,除去后期政治领域的失败不说,其在军事领域绝对是成功,可谓功勋卓著,为华夏的统一和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军事基础。韩信灵活多变的指挥风格既是孙子兵法在实战中的真实体现,同时又大大地丰富了孙子军事理论的内涵,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无不效仿,无不倾慕。

千秋功过,后人评说。飞刀在此将为大家讲述韩信将军的生平战绩,并剖析其军事风格与指挥艺术。

汉中对策

韩信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其他谋生之道,常常依附别人糊口度日。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举事反秦,渡淮北进,韩信随即投奔项梁,但一直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信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均不予采纳,亦未能得志。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夏侯婴觉得韩信相貌威武且负有才能,于是将他推荐给汉王。汉王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幸而韩信通过多次与萧何的交谈并获得萧何的赏识。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见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自己而未果,故也逃走。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连夜便将韩信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此后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并称诸将虽多易得,韩信国士无双。若想只王汉中,可以不用韩信,但若想争夺天下,必须重用韩信。刘邦表示自己也想向东发展,绝非甘居汉中,定要取天下,并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是萧何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刘邦只好斋戒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并与韩信进行深谈,这就是名重千古的“汉中对策”。 韩信的“汉中对策”不同于古今其他图天下之大计,它不论天时,不论地利,只论人心,谈项羽之心,谈刘邦之心,谈天下人之心。虽为战策,却无一字言兵,虽无刀光剑影,

但字字如矛直指人心,可谓另辟蹊径,千载无双。“汉中对策”对于日后的楚汉战争以及西汉初年的政治经济形势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策之时,世人皆誉项羽英雄盖世,天下无敌。而韩信通过自己在楚军的亲身经历,认为项羽并不具有王者风范,其自身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一,项羽虽然勇冠三军,但其不肯任用贤能,只是自奋私勇,自伐其功,故其勇为匹夫之勇。因而韩信建议刘邦广用贤能,以天下人之智为己之智,以天下人之勇为己之勇,授贤才以羽翼,使其自展才华,建功立业。如若如此,则王业可兴,天下可定。正如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讲: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展示才华建功立业,是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高于生理和生活的需求,其激励程度绝对不亚于金钱,甚至更高。其二,项羽虽然体恤士卒,但其却舍不得授印封爵,故其仁为妇人之仁。因而韩信建议刘邦反其道而行之,重赏有功之将,且封地为诸侯,以激励将领和军队的士气,与项羽争锋。故而自古欲成王事者必有恢弘之气魄,既无信任贤能的胆略,又无裂土分疆的胸襟,是绝难成为天下之共主的。

此外,当时世人认为项羽诛灭暴秦,横扫宇内,天下归心。而韩信却看出了项羽杀子婴,迁义帝,已伤士人之望;楚军残暴不仁,屠戮生灵,又失天下之心,故其强易弱。而刘邦宽以待人,入关中约法三章,除秦苛政,秦民皆感其恩。因而建议刘邦适时出兵关中,仰仗昔日之恩泽,以定王业之基,进而与项羽共争天下。

由此可见,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在具有良好的军事素养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政治家的气质,不懂政治民心的将军只能为斗将、偏将,定成不了独当一面的上将军。军事之难首在治军。那么怎样才能治理好军队呢?首先,必须重视赏罚。《三略》中讲:“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重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见赏罚是治军之根本。而赏罚必须以军士做事的结果与功用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赏罚操作的公平性是最最重要的,无原则的赏罚不如没有,是军队败亡的征兆。其次,对于军士的激励应综合利与名两种手段。《韩非子》中讲:“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因此,有精神追求的人,则应利用思想感召他;有财富向往的人,则当通过金钱驾驭他,从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做到兵锋所指,不惧生死;剑之所向,无往不利。拥有了这样一支无畏之师,方可以称雄天下。

暗渡陈仓

秦亡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违背当年讨秦时“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没有封刘邦为秦王而是封为汉王,属地汉中。刘邦接受萧何的建议不与项羽计较原来的协定,接受封派退居汉中。刘邦回汉中时,依张良之计烧毁了出入汉中的栈道,一来可防止项羽、章邯偷袭,二来也可使项羽相信刘邦再无东进之意。上文中讲到,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议定东征计划。后乘项羽进攻齐地田荣的机会,韩信派兵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佯装以此为路径进军关中。与此同时,韩信又与刘邦率领汉军主力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重挫从废丘仓促率军驰援陈仓的章邯部主力,而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上述故事即是“暗渡陈仓”之计的由来,《三十六计》中对该计解释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意思是说:有意展示佯动,利用敌方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悄悄实行真实的行动,出奇制胜。增益,因动而顺达。可能有些对军事理论不太了解的读者理解上面的文字有些困难。那么飞刀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军事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奇

正”,有助于大家更好地领会这个计策的内涵。“奇正”中的“正”指的是正面的、常规的军事行动和军事谋略,“奇”指的是侧面的、反常的军事行动和军事谋略,其二者互相配合因敌变化,则构成了用兵作战的基本方法。《百战奇法·正战》中讲:“正兵者,利器械,明赏罚,信号令,且战且前,则胜矣。”《百战奇法·奇战》中讲:“为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具体到我们的话题,明修栈道是正,而暗渡陈仓是奇。

暗渡陈仓之计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韩信运气好,而是有其成功的原因。章邯是秦之名将,通晓兵法,曾是秦统一六国灭楚之战的先锋,与秦末起义军作战也屡有战功,曾衔枚夜击项梁并大破梁军,只是偶然输给了破釜沉舟的项羽。可以说章邯是秦灭亡时秦朝唯一的大将。他从心里看不起刘邦和韩信等人,韩信正是利用了章邯骄傲轻敌的心理,以明修栈道这种看似笨拙的行动,欲以将其麻痹。这一招果然奏效,起初汉军修栈道,章邯就嘲笑刘邦原来烧断栈道就是个错误,现又修复,工程巨大,更是愚蠢,并且所需时间漫长,因而只是派人把守道口,未加防范。由于章邯在判断汉军的行动上产生了巨大的错误,致使汉军奔袭关中时,该部完全没能防守到位。可以说,韩信根据章邯的个人特点,明修栈道以慢其志,暗渡陈仓避实击虚,章邯内心中出现的防御松懈和军事防守的时空错位才是韩信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翻阅古今典籍,出奇制胜的战例数不胜数,引人入胜。但请不要忘记,奇兵屡建奇功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因为正兵的存在,没有正兵吸引敌人的注意,区区一两支奇兵怎么能够出其不意,决定战场的胜负呢!老子有一句名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的就是“有”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正是因为“无”的存在,而常人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在此也不妨套用老子这句话:“奇之以为功,正之以为用。”飞刀认为,正战与奇战是一体的,不是两回事,是一个成功的军事行动的两个方面。此二者互为表里,正可为奇,奇亦可为正。没有公开的常规的明修栈道,就不可能成功的暗渡陈仓。没有常规的强悍的正面作战,一切的所谓的奇谋神策,都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是绝禁不住实战考验的!

奔袭大梁

汉军出关后,一举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等山东诸王。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至彭城与楚军交锋,汉军大败而还。韩信复收溃败之军与汉王在荥阳会师,阻击楚之追兵,大败其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复振。然而当汉王兵败彭城之时,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皆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与楚媾和。其后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封锁边邑,切断汉军退路,叛汉而与楚约和。汉王派郦生说服魏豹不成,遂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此时,魏兵已占据蒲坂,封锁关河,试图以大河险川为屏障,迫使汉军强度黄河,再借地势之利,半渡而击,最大限度的消耗汉军,以求得最终的胜利。此计划看似缜密有力,但事实上却是一厢情愿,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魏军兵力过分集中于天险之上,国都大梁相对空虚。韩信正是紧紧抓住魏军这一缺点,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不与对手争夺河口的主动权,而是假意与魏军对阵于临晋河口,作强渡之势,暗中于夏阳轻装减负以木罂巧渡黄河,奔袭大梁。魏军不得以,仓促回救大梁,汉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虏魏王豹,灭魏设河东郡。

上述战例有力地印证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原则——“致人而不致于人”。该命题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说,凡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唐代大军事家李靖

对这一原则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兵法千章万句最重要者莫过于此。

该原则运用于实战,则是要通过利、害两个因素调动对手。诱敌以利,使敌方进入对我方有利的位置,或者离开对我方不利的位置。动敌以害,可使敌方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消耗实力。而此二者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优先权也不一样。正所谓:以利邀敌,敌未必至,以害动敌,则敌必来。顿挫是中国象棋对局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技巧,是一种特殊的运子战术,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中间过度着法。即一方采用照将、要杀、捉吃等强制性手段,迫使对方进入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或为己方赢得步数上的优势。此着法正是将“以害动敌,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原则灵活地运用于博弈之中。

因而“以害动敌”是贯彻“致人而不致于人”原则的首要方法。调动敌人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调动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打击和消灭敌人才是我们的目的。如何才能更好的打击和消灭敌人呢?孙子在其兵法中提出了“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其所不守”的“避实击虚”的策略。这里的“虚”并不完全等同于“弱”,其含义有三。其一,实体的弱点,表现为防守薄弱处、两军结合部等;其二,指挥者的心理盲点,表现为自认为防守严密的懈怠处、麻痹轻敌的心理等;其三,要害之处,表现为敌人指挥所、屯粮处等,此类地方敌方虽是防守严密,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打击成功,便可动摇敌人的整个部署和军队的信心。曹操官渡之战中夜袭袁绍乌巢粮仓,堪称此类战法之经典。

因此,我们在实战中,就是要利用避实击虚的手段,佐之以利诱,不断调动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消耗敌方的体力,消磨对手的士气,在形势有利于我方的情况下,伺机决战,一鼓作气,歼灭敌人,这就是我们坚持“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原则的原因。

形格势禁

韩信在击灭魏王豹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他深深地知道项羽英武果敢,楚军骁勇善战,绝非魏王豹和魏军所能比拟的,汉军虽有破魏之胜,但与楚军相较仍不免处于下风。因而,韩信认为与楚以力相搏,不如以势困之,故向刘邦提出了“分兵三万,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策略。

韩信此计意在分兵北上,若一举击灭赵、燕、齐三国,既可发展自身的势力,又可扩充兵员给养,同时也可在态势上对楚军形成合围之势。这可以说是一个抢占先手的强制招法,楚军此时不得不应。而由于扼守荥阳-成皋一线的汉军刘邦部的存在,楚军又不能盲目北上,与韩信争锋于燕赵之间,其原因在于一旦楚军北上,据守于天下心腹之地的刘邦部必然乘势东进,引兵绝其粮道,断其归路。若真如此,形势对于楚军则是大大的不利。项羽也看出了形势的严峻,如令汉军韩信部做大,很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以孤楚对抗天下之境地,但由于汉军采取的奇正分兵、迂回包抄的策略,使得楚军形格势禁,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得举全楚之力强攻荥阳进行搏杀,力图击破汉军主力,擒贼擒王,使得各路汉军不战自乱。然而,项羽此举正中汉军下怀,刘邦依托荥阳、成皋之险,敖仓之粮,与楚军展开拉锯战,拖住楚军。这样汉军一来可以依仗地利最大限度的消耗楚军的实力,使其士气消沉;二来也为北上的韩信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为汉军最终实现对楚军的战略合围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韩信在楚汉争霸的谋算中业已胜出项羽一筹,此后项羽处处受制,楚军兵力亦不得伸展。 汉军这种强大的军事态势,正是由于韩信巧妙的奇正分兵而形成的,但这种分兵并不是随意的,是有讲究的。中国象棋中有一句名言“车正永无沉底月”,说的就是单车对车炮残局中,单车只要能抢先占据中线,车炮方就没有“沉底月”的杀法,虽有子粒优势,但终无法取胜。博弈如搏战,可见兵力的分布位置与出动时机对于战局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如果韩信分兵南下荆楚,以袭楚军后方,虽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威胁,但楚军也不难应对。楚军完全可以置汉军刘邦部而不顾,在楚地与韩信部决战,这样无论刘邦部参不参战,其固有的地

利优势都没有发挥出来。一旦楚军获胜,进而分兵攻取关中,刘邦则失王业之基。因此,韩信此次奇正分兵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赵、燕、齐三地本不是楚军之虚,然而由于荥阳-成皋刘邦部的存在,就变成楚军的空虚之处了。真可谓千古高手不过于化敌之实为彼之虚。此外,如果军队分兵过早,就容易暴露我方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易遭对手分隔包围各个击破;而军队分兵过迟,又可能会使我方坐失良机,不利于兵力的展开。因此,“兵善其位,动善其时,奇正分合,运兵取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军事指挥者水平的直接体现。

本文中我们多次提到“势”这个词,那么“势”究竟是什么呢?自古兵家众说纷纭,飞刀认为:势是军事领域的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军事指挥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自身军事实力,通过改变己方正兵与奇兵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运动,从而造成有力的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往往我方军事行动的主动性越强,对敌方产生的牵制力越大,我方的变化越紧凑且越具有张力,则产生的势也就越强。而强大的“势”可以在牵制和打击对手军事实力的同时,摧毁其作战的信心与意志,有助于我方彻底战胜对手,取得最终的胜利。

心战井陉

韩信向刘邦提出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后,刘邦随即采纳,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分兵三万给韩信,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进入北方后,韩信、张耳迅速攻灭代国,并准备通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他们在河北的首要强敌——赵国。而赵王歇与成安君陈余亦陈兵二十万于此以备汉军。此时,广武君李左车认为汉军破魏灭代,乘胜而来,去国远斗,其锋不可挡。但汉军由于长途奔进,后勤补给困难,难以持久,亦是一弊。针对汉军这一缺点,李左车建议赵军深沟高垒,并分兵绝其粮道,待汉军人困马乏,士气尽坠之时,前后对进,后发制人。若韩信强行回兵争夺粮道,则坚壁固守的赵军主力可适时出击,亦对汉军形成包夹之势。无论出现上述那种情况,汉军都将变得十分被动,其固有的“势”与“速”均无法发挥,在这种以少打多、以弱战强的情况下,汉军若想取胜,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若一味蛮斗,甚至有被赵军全歼的危险。但陈余最终没能接受李左车的建议,后世评论说陈余儒生误国,但看过《史记》的读者就会知道陈余其实也是一个极有韬略的人物,绝非泛泛之辈,故飞刀认为陈余未接受李左车之计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其轻视远来的汉军,认为赵军凭借井陉之险,又占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定可一战而全歼汉军,无需再费周折。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未被采纳,也非常高兴。但赵国拥有的二十万兵力,且已在井陉口筑营防守,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态势。面对这种情况,韩信深知依照常规作战很难取胜,如果长拖下去,不用赵军绝其粮道,汉军供给也会出现问题,故必须出奇制胜,速战速决。因此,韩信做出了其一生最为冒险的决策,连夜分兵两路,一路是由两千轻骑组成的奇兵,每人手持红旗一面,趁着夜色从小路潜入井陉口一侧隐蔽待机;另一路则是汉军的主力部队,渡过绵蔓河背水列阵,背水为阵向来是兵家之大忌,懂得兵法的人是不会使用的。那么韩信这种反常用兵又有什么意图呢?其目的有二:一是依照孙子“置死地而后生”的思想,使汉军无路可退,进而激起将士拼死一战的决心与勇气;二是使赵军主将陈余产生错觉,以为韩信不懂用兵,从而轻率出击,造成井陉本营的空虚。次日天明,韩信打出大将军旗号,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军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军,争夺汉军丢弃的旗鼓。韩信军由于无路可退,各个拼死作战,以一当十,赵军一时无法取胜。此时韩信所派的两千轻骑,利用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机,冲入营垒,砍倒赵军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正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随即阵势大乱,四散奔逃。赵军领军将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不见成效。此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斩杀陈余,活捉赵王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r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