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与人文景观结课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16 20: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疆历史与人文景观结课论文

喀什人文景观

---香妃墓介绍、问题及建议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有着浓厚伊斯兰文化的喀什领略一下那里的人文气息吧。

新疆喀什是中国版图内最西陲的城市,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城。它北倚天山,西枕帕米尔高原,南抵喀喇昆仑山脉,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同时由于新疆喀什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的西域文化,淳朴的民俗,历来被众人誉为中国最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喀什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100多年,堪称新疆历史的\活化石\,曾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自西汉起,直至明代海运大开之前,疏勒城(喀什)就既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也是我国西疆最早的国际市场和门户之地,其历史地位和作风,并不亚于今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国际商埠。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从此正式列入祖国版图。根据张骞(西汉)提供的资料而撰成的《汉书?西域传》中,整个天山南北只有\疏勒国\条文内,赫然记载着\有市\有商贸街市)这样的话。众所周知,张骞曾在西域生活多年,也曾走遍天山南北的各城郭小国,可谓见多识广,为什么偏偏对疏勒城情有独衷?原因只有一个,作为西域36国之一疏勒国的首府,也就是今日的喀什市,西汉时已是举足问鼎的重要城池。 2100多年前的疏勒城(喀什),在整个天山南北西

域36国中何以能独\有市列\,而且又能生意兴隆通四海呢?还是张骞给出了答案:因为\疏勒城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7000多公里的总长,即使在今天也算是一段很长的里程。可以想象古代的任何商队,想在\丝绸之路\走个来回,都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各国的商品仍然还是成年累月、浩浩荡荡地涌入欧洲和中国市场。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丝绸之路\的途中有着许多商品集散、中转站。在国外,印度、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国都自觉地充当着这种商业流通中介的角色,因为这实在是有利可图。而在中国境内,最理想的商品集散、中转地,则非当时的疏勒城莫属。

到了唐代,这里又成为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镇。唐玄奘到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后著有《大唐西域记》,对喀什当年的描述可谓墨浓彩重,细微见著。\五口岸通八国,一条古道连亚欧\,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地,仍旧是中外商贾云集的国际商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还被描写成\货如云屯,人如蜂聚\的\东方开罗\。数千年来,喀什一直保持着东西方贸易交汇点的地位,东方出口的物资要在此地验关过境,西方进口的物资要在此地签证集散。疏勒城堪称为我国新疆古代的第一座商业城。 此外,喀什是新疆伊斯兰教根基较深的地方。

喀什是塔里木盆地西缘最古老的绿洲之一,也是新疆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特色,在整个新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新疆的缩影。今日的喀什更是市井繁盛,巴扎上物品丰富、无奇不有,并享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称。

特别是作为南疆最大的贸易市场--\东门巴扎\里,精致的花帽、美观别致的英吉沙小刀、民族风格的陶器??琳琅满目,无奇不有;各种民族风味小吃,及甜瓜、石榴、桃、葡萄等各色瓜果则飘香诱人,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观光游览。

而喀什最受人们关注的与熟知的就是阿帕克霍加墓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香妃墓。

一、“香妃墓”之称的来历

“香妃墓”之称的来历,源于民间传说。香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124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现主墓室中尚存驼轿一乘,据说就是当年运尸时从北京带来的。此传说流传甚广,表达了民、汉各族自古以来?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其实“香妃”确有其人,与发动“大小霍加之乱”的波罗尼都兄弟是堂兄妹,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

一种说法是乾隆二十五年,图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户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陆续来到北京,拜见高宗皇帝。乾隆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图尔都等为一等台吉。图尔都27岁的妹妹也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显然,这是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实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联姻。

还有一种说法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诞生

在新疆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和卓族是世居叶尔羌的回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和卓,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解救了被准噶尔拘禁的叶尔羌、喀什噶尔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不料两年以后,小和卓木杀死了钦派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称巴图尔汗,大和卓木也据守喀什噶尔,两相呼应,称雄南疆,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清。此后,图尔都台吉等不愿归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彻底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关于香妃是否真的遍体生香已无从考证,但是她对于边疆与中央的关系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或许是这样,人们才会如此纪念她吧。 二、“香妃墓’简介

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

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三、“香妃墓”的地理结构

阿帕克霍加墓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圆筒形“邦克楼”, 楼顶各有一根铁柱群,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主体陵墓是一座长方形拱顶的高大建筑,高26米,底长35米,进深,高擎着一弯新月。主墓室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陵墓厅堂高大宽敞,平台上排列着坟丘,坟丘是用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晶莹素洁。大礼拜寺在陵园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节日期间供教徒们作礼拜用。小礼拜寺和门楼是一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参天,清幽宜人。阿帕霍加墓与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群。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 四、香妃墓的内部结构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来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为朝拜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香妃墓实际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称,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陵墓安葬着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兰花玻璃瓦覆盖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兰传教士阿基.买和买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后,长子阿帕霍加继承其衣钵,继续传教,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在其权利巅峰时期统治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称号,成为十七世纪的白山派伊斯兰教的首领,他死后改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孙女。 五、外部概况

陵墓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

砖。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内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顶的教经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主墓屋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外面全部是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墓室内部筑有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上整齐地排布着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蓝花的琉璃砖,看上去晶洁素雅。 陵墓的右侧是一些穆斯林的墓地,墓前是一片花园。此外,还有专门出租民族服饰照相的地方。

面对如今大量人文景观的开发,就香妃墓而言,我个人觉得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景区内的建设不合理;景区的景点过于单一;景区内破坏严重;景区内长期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修葺;景区周围规划不合理,无法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等等,都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对于香妃墓来说,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是喀什的代表性人文景点之一,但是,凡是去过那里的人们却都觉得景点过于单一。景点内的坏境也很不好,就拿香妃墓里的“圣水池”来说,本来池中的水是供穆斯林们清洗用的,可是现在,池中的水肮脏不堪,无人管理,也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

针对这些方面,我提出的建议是:首先,可在景点内增加一些建筑,仿建一些当时香妃所住的房子,这样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香妃及伊斯兰的文化建筑。还可适当的增加一些壁画,叙述香妃的生平。

其次,对景区内的卫生进行定期的清扫,完善景区内的修缮工作。 最后,加强对景区周围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资金投入。我相信如此发展,香妃墓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rd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