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峪之第一篇村域
更新时间:2024-04-11 0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朱家峪风景区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篇 村 域
朱家峪村位于章丘市东南部山区,隶属于山东省章丘市官庄镇管辖。总面积8.51平方公里,现有土地3444亩。全村下设9个村民小组,总计504户,1601人。
村域处在单斜岩地质结构之上。古村在群山环抱之中,新村在山外平原地带。南部群山连绵,北部为低洼平原。褐土类壤土,山地适宜果树种植,低洼平原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和栽培。近一个世纪以来,村内居民以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种植作物。
村域内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属于较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岳石文化时期,便有先民在此居住。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富山峪。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朱氏家族迁到该村后,更名为朱家峪。自此,村内人丁兴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第一章 行政设置
第一节 地理位置
朱家峪村地处东经117度,北纬36度。古村三面环山,梯形聚落,高低参差,错落有致。1979年建立新村,整体往北1华里的山外平原地带迁移。东与张家庄为邻;东南与李家庄相连;南面群山连绵,在最南部胡山与栗家峪的太平庄(已搬迁)为界;西南与横沟村
1
邻界;西面与养军店为邻;北面至309国道与徐家、吴家村接壤;东北与官庄村相接。南北长,东西窄,南北最长处约5公里,东西最宽处约3公里。总面积8.51平方公里,折合12769亩,现拥有可耕地面积3444亩。
朱家峪村南部为群山,北部为平原,地下水丰富,适宜林果种植和作物栽培。地势南高北低,朝西北方向倾斜。
朱家峪村距离省会济南市45公里;距离章丘市政府10公里;距官庄镇政府4公里。距309国道2公里;距胶济铁路5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28公里。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6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第二节 村庄溯源
据专家考证,在距今3900年前的商代岳石文化时期,朱家峪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周、汉、晋、隋、唐、元、明、清到近代,村中一直没有出现断层,留下了大量的陶器和骨器等文物,还留下了很多的远古化石。宋、元两代,石、魏、康、董、郭、卢、高、侯、王、满、胡等姓氏居住于此,据《章丘县志》、《章丘地名志》记载: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富山峪,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氏始祖朱良盛携家眷自河北枣强迁到该村,因朱姓是国姓,故更名为朱家峪。
自明初朱家峪姓氏较多,最早在此定居的是赵姓(1369年)。除赵、朱姓外,大的姓氏还有李、张(三宗)、马姓等,距今已有644年的历史。古村三面青山环绕,峰峦起伏,风光秀丽,景色宜人。20
2
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生产和交通需要,村民分批往村北平原地带搬迁,保留下了古村完整的古门、古哨、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等景点,成了全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影视基地。
朱家峪新村距古村约1华里,有南北、东西向的两条主路:文昌路、幸福路。有南北方向十一条街:朝阳街、永新街、振兴街、古柏街、光荣街、光明街、中心街、新村街、源泉街、向阳街、电力街(自东向西)。另幸福路北有北一路、北二路、东街;幸福路南有南一、二、三路,文昌路西有西街。
新村现有人口1471人,古村尚有130人未迁出。党支部、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建在文昌路北首。新村全部是砖瓦房,文昌路边多处楼房,一派欣欣向荣、繁荣兴旺景象。
第三节 建置沿革
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朱家峪村隶属章丘县明秀乡。 清朝沿袭明置。
1912年,辛亥革命后民国肇造废府州存道县,属济南道章丘县,章丘县下设十区,属第六区普集区管辖;
1927年,废道,省直接领县,仍属章丘县普集区管辖; 1941年,六区(普集)归淄川县青胡区,9月份,以胡山为界,一分为二,改划为青山、胡山两区,归胡山区管辖;
1943年,青山区、胡山区二区改属新建的淄章、莱边联县,朱家峪仍属胡山区;
3
1944年4月,回归章丘县,仍属胡山区管辖;
1946年6月,章丘县新建普集区,胡山区与青山区合并为青胡区,朱家峪隶属章丘县青胡区;
1950年4月,章丘县归淄博专区,朱家峪属淄博专区章丘县普集区;
1953年7月,章丘县归泰安专区,朱家峪属泰安专区章丘县普集区;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官庄乡建立,朱家峪属官庄乡管辖; 1958年9月,泰安专区与济南市合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29处公社,朱家峪归济南市章丘县胡山公社管辖;
1961年,泰安专区恢复原建制,章丘县归泰安专区,朱家峪仍属胡山公社管辖;
1978年11月17日,章丘县归济南市,朱家峪仍属胡山公社管辖;
1984年2月,县以下实行区镇并行的双轨体制,改建为11个区,朱家峪属胡山区张家庄乡管辖;
1985年9月16日,县以下区划改区镇并行为乡镇并行,朱家峪属新建官庄乡管辖;
1992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章丘撤县设市,轄区不变。 2011年8月,官庄乡撤乡设镇,朱家峪属章丘市官庄镇管辖。
4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 质、地 貌
一、地质
朱家峪位于章丘市南部,地处泰沂山脉北麓与黄河之间。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南部属鲁西隆起区,属旋扭性构造,鲁西平原的旋层部位,南北自东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发育。北部为济阳凹陷区。各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齐全,中生代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形式为单斜岩层,以块断为主,褶皱少见,岩层走向北西600,倾向北东300,倾角70—130,各地质时代的地层齐全,山区自南西北分布为变质岩、石灰岩、页岩、煤层、火山喷出岩层。
二、地貌
村境地处泰沂山区北麓,属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山区。地势总趋势为南高北低,东、西、南三面环山,北临平原。古村在群山环抱之中,新村在山外平原地带,古村南面群山连绵,最高山为胡山,主峰海拔693米,为章丘名山之一,周围山峰纵横相连,海拔均500米以上。
古村青山环绕,峰峦起伏,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西面有岭如青龙蜿蜒盘绕之形,东面有岭似白虎镇卧之势,南面文峰山、横岭横亘其间,胡山南耸为之屏障。北面东、西有圩子墙横亘两山之间,扼守村之北门。在风光秀丽的群山峻岭环绕之中,古村四围,还有九山环拱,南有文峰独秀,坤山、鼻山、杏山、康山和艮山点缀村边,金山、
5
米山、面山构成笔架山形偎依在村之西首。石崖下,清泉长流,与西园半井之水合而汇成涓涓溪流,折而向东,又与文峰山下长寿泉、坛井之水相汇于岔股道(今汇泉桥),蜿蜒北去。圩墙外为平原。新村建设在平原之上。
第二节 气候、物候
一、气候
村境地处北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
1、区划
属山区温凉半湿润气候区,热量适宜,雨量中等。年平均气温12.8℃,高温年13.6℃,低温年11.7℃,积温为<4800℃。年降雨量600.8毫米左右,一般为500-700毫米。无霜期为192天。干燥度为1.1-1.2。因土层薄、地势高、坡度大、持水少、经流大、蒸发快、失墒多、易旱。但山间洼地与村外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肥保水,为村内粮食主产地块。
2、光照
历年的平均日照为2647.6小时,年均日照率为60%,5月日照时数最长为284.2小时,12月日照时数最短为181.1小时。作物生长期的3-10月,月均日照时数为239小时。≥0℃期间的日照数为2102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80%。≥10℃期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1629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62%。按季节分配,冬季最少,历年平均
6
545小时,占全年的20.6%。春季最多,历年平均742小时,占全年的28%。夏季历年平均722小时,占全年的27.3%,秋季历年平均638小时,占全年的24.1%。
历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及百分率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时180.5 183.7 221.1 236.4 284.2 267.8 226.9 227.7 227.9 219.8 190.5 181.1 2647.6 数 % 59 60 60 60 65 61 51 55 61 63 63 60 60 3、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为12.8℃,最高年份(1961年)平均为13.6℃,最低年份(1957年)平均为11.7℃,年际变化为1.9℃。
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3.6℃,7月最高,为26.7℃。年较差30.3℃,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41.1℃,出现在1960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6.8℃,出现于1985年12月8日。
0℃的活动积温初终日:2月28日—12月3日。作物生长期≥10℃日数206天,积温为4413.5℃。初霜最早为10月2日,终霜最晚为5月3日。
≥15℃的日数为159.8天,活动积温为3751.1℃,初终期为5月1日—10月7日。
4、雨量
历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一般在500-700毫米之间,有记载以来1964年最多,为1121.6毫米,1965年最少,仅313.4毫米。年度差达808.2毫米。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
7
每年的夏季(6-8月),占年降水总量的64.8%。春季(3-5月)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13%。秋季(9-11月)占19%。冬季(12月-2月)占3.2%。其中夏季又以7月降水最多,一般占全年降水总量的32.8%。全年≥0.1毫米的降水日平均为78.6天,其中1964年最多,为113天,1980年最少,仅63天。夏季平均35.6天,占全年的45.3%。≥25毫米的降水日数平均6.7天,其中夏季平均5.3天,占全年的79%。有记录的日降水量最大为283.1毫米,发生在2000年8月9日。
5、季风
境内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东北风。夏季多为南风、偏南风,尤以5月下旬西南“干热风”最烈,极易造成小麦的大面积减产。夏季若连日东南风,不久将下雨,当地俗曰:“常刮东南风,不用雨先生”。若南风正动骤转北风,雨将立至,谚云:“六月北风当日雨”。冬季多东北风,偏北风,西伯利亚寒流到来之时,也常刮刺骨的西北风。春秋雨季风向多变,大多偏南风、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风力相当于2-3级。
6、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5%。最高的1964年平均相对湿度73%,最低的1966、1968年平均相对湿度59%。
7、霜期
历年初霜平均日期为10月19日。最早在10月2日(1958年),最晚在11月1日(1964年)见霜。终霜平均日期为4月9日,最早在3月12日(1968年),最晚在5月3日(1987年)断霜。年平均
8
无霜期为192天。最长218天,最短167天。
8、四季特征
境内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一般3-5月为春,6-8月为夏,9-11月为秋,12月至翌年2月为冬。
立春后,南方暖湿气团逐渐增强北上,盘踞境内的干冷气团逐渐减弱北移。受此影响,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历年春季平均气温13.6℃,平均降水量84.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3%。其间气温逐日上升,光照时间渐长,水蒸发量大,平均蒸发量703.3毫米,为同期降水量的8.3倍。平均大风日数8天,占全年的56.3%。土壤失墒明显加快,加之作物播种、生长需水量大,故水分供需悬殊。“春雨贵如油”,形成“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
进入夏季,境内处于暖湿气团控制下,炎热多雨。历年夏季平均气温25.9℃。高于35℃的日数年均13天,集中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40天中,占全年的58.5%。夏季平均雨量421.4毫米,占全年雨量的64.8%。最多的1964年达676.9毫米,最少的1965年仅205.毫米。历年雨量以7月最多,平均43.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2.8%。日降雨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几乎全部集中于7-8月,占暴雨日数的76.1%。因暴雨强度大,雨量多,常有山洪暴发,冲垮地堰,酿成水患。而夏季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麦后汛前,又常出现短暂干旱,虽不利夏播,却有利于作物蹲苗和除草灭荒,故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之说。
立秋后,副热带高气压逐渐减弱南移,北方冷空气加强南侵,境
9
内处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影响下,多阴雨天气,气候温和凉爽。秋季平均降水量为123.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9%。季气温平均为13.6℃,比夏季降低12.3℃。北方冷空气一般每隔四、五天便南侵一次,造成降雨、降温。当地谚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明显的强冷空气第一次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霜降)时期,最低气温可达0℃,至11月下旬,地面开始冻结。
冬季,在蒙古冷高压控制下,气候干冷。季平均气温为-1.8℃,地面最大冻结层49厘米。最厚积雪23厘米。历年均降水量仅为20.8毫米,占全年的3.2%。旧时冬季常出现草屋檐下挂满几尺长的“冬冻冰凌子”的奇特景观,现在积雪较大,气候特别寒冷时也常见到。
境内四季具体时间及对应节气表
时间 季节 春 夏 秋 冬 起止日期 4月1日-5月25日 5月26日-9月7日 9月8日-11月1日 11月2日-3月31日 天数 55 105 55 150 占全年天数的百分比 15 29 15 41 对应节气 清明-小满 小满-白露 白露-立冬 立冬-清明 节所始末日期 4月5日-5月21日 5月21日-9月8日 9月8日-11月8日 11月8日-4月5日
二、物侯
境内劳动人民为掌握季节天气变化规律,从事生产活动,长期观察研究四季更迭过程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风、雨、雷、露、雪始末)与动植物生长发育特征(如树木花草发芽、开花、结果、落叶、侯鸟的春来秋往等)之间的关系,指导生活和生产。
10
四季物侯表
季节 春季 时令 孟春(正月) 仲春(二月) 季春(三月) 夏季 孟夏(四月) 仲夏(五月) 季夏(六月) 秋季 孟秋(七月) 仲秋(八月) 季秋(九月) 冬季 孟冬(十月) 仲冬(十一月) 季冬(十二月) 温度℃ 0-5℃ 6-14℃ 15-19℃ 20-23℃ 24-27℃ 26-31℃ 30-20℃ 19-15℃ 15-10℃ 9-6℃ 5-0℃ 0℃以下 时令内物象反映 地面冰始融,乔灌木萌发,榆树芽萌动,桃、柳、杨树芽膨大,冬小麦返青,出现蜜蜂、大雁北飞。 榆、桃、柳、杏、梨开花,冬小麦起身拔节,春霜尽,始雨水,燕子来。 枣树发芽,高梁、谷子、棉花播种,地瓜移栽,冬小麦抽穗。 刺槐盛花,石榴、枣树开花,桑椹成熟,冬小麦灌浆,黄雀、布谷鸟啼唱。 枣花盛期,谷子拔节,冬小麦收割,夏玉米播种,布谷鸟鸣断绝,蝉始鸣。 国槐开花,谷子抽穗,夏玉米拔节。 核桃成熟,谷子收割,夏玉米抽穗,杨花吐丝,棉花吐絮,蟋蟀始鸣,蝉终鸣。 大枣红腚,夏玉米成熟,棉花吐絮盛期,秋种开始,燕子南飞。 梧桐叶变黄凋零,野菊开花,小麦播种结束,收刨地瓜,秋霜始,蛇入蛰,蟋蟀终鸣。 刺槐叶变黄,野草枯黄,冬小麦分蘖,雁南飞。 野草干枯,树叶落尽,夜冻昼融,初霜,冬小麦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河塘封冻,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天气干冷,数九始,七九尽,春来。
第三节 水系
村境内地表水均属小清河水系,大部从村之四周注入村中下崖沟内,此沟向北经养军店村东与胡山之水交汇于三涧溪村,向北流入明水绣江河,最终注入小清河。
朱家峪古村三面环山,村民居住梯形聚落,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山沟,俗称下崖沟,长约1公里,是朱家峪村的主要泄洪渠道。朱家峪的高山,除胡山之水外(往东经李家庄、张家庄向北),东山、
11
横岭、西山的水都流入下崖沟河道;二层、北山之水经西园沟在村北岔股子道与下崖沟之水汇合,一起向北流去。下崖沟南起文峰山下的坛井,经赵家桥、庙前、关帝庙、岔股子道流出村外,最宽处庙前(约8米左右),最窄处赵家桥(约2.5米),全长500米左右。村境内流域面积2500平方米。
下崖沟旧时蜿蜒曲折,宽窄不一,河床高低不平,砾石遍地。每遇暴雨,洪水齐入下崖沟,浊浪翻滚,咆哮如雷,极易造成灾害。1964年发大水,曾将村民张承彦的孩子冲走,造成死亡,并将沟两边不少村民的房屋冲垮。20世纪60—70年代,大队组织村民对下崖沟及周围的河道进行过多次治理:一是整理河床,全部用石板铺设河面,对河面周围狭窄地段拓宽、加固;二是建立拦河大坝、方塘(共建水库1个,拦沙坝3个,方塘1个),对洪水进行拦截、利用;三是沟两岸植树、修桥、铺路,既减少了水患,又方便了交通,而且改变了村貌。
古村正南面最高山是胡山,胡山之水则主要有三个流向,向南流入文祖镇境内的马家峪;向西流入双山街道办事处的横沟村;向东经官庄镇李家庄的康家沟、张家庄村西、朱家峪郭大墓河床,向西北经上皋村,到明水街道办事处的三涧溪村,与朱家峪的河道水汇合,流入绣江,最终流入小清河。
朱家峪的地下水为济南市东郊泉群补给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的流向根据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深北浅。古村内岔股子道水位170米,井深351米,新村北屋框地水位只有117米。
12
第四节 土壤、植被
一、土壤
村境内土壤共分两个土类:褐土类和棕壤类。其中褐土类约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另有少量棕壤类土壤,约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10%左右。
1、褐土,通称黄土。为境内主要土类。村境内的褐土主要存在2个亚类——褐土性土、褐土。
褐土性土俗称石渣子土或青石皮土。分布于村境内山丘中上部。有石灰反应,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褐土土体深厚,熟化程度高,表层质地适中,保肥水,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是褐土中极宜高产农作物生长的亚类。但有些土种在60厘米以上的部位出现粘土层或砾石层、砂礓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此种亚类土壤于村的四周皆有分布。
2、棕壤,此类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境内棕壤主要存有2个亚类——棕壤性土、棕壤。
棕壤性土俗称砂土。分布于境内山丘中上部,土层厚度一般小于30厘米。因发育不完全,无心土层,含大量粗砂和砾石。有机质少,结构差,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障碍因素多,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棕壤也叫“棕色森林土”。集中分布于境内林区中的缓坡和沟岩处。其中保存完好的林木种植区,地表有枯枝落叶层,其下有富含腐殖质的表土层和粘化的淀积层,表层呈微酸性,向下逐渐变酸性,土壤相当肥沃,林木茂盛,自然肥力较高,因而宜发展果林。
二、植被
13
村境内属暖温带落叶林区。因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原始植被大部分早已被破坏,除胡山顶部为原始植被外,其余均为次生植被。
1、常绿针叶林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山、北山、文峰山、西峪、老葫芦头、平坡、西沟腰北坡等地,多为人造林,是与当地气候相适应,随山势种植,一般以耐干旱瘠薄的侧柏为主。
2、落叶阔叶林植被。除少量河滩、渠岸及缓坡、沟岩外,其余多为庭院或四旁植树,植物种类较多,优势种类明显,以刺槐为主。除此以外,还有国槐、梧桐、泡桐、榆树、椿树、核桃、梨树、杏树等。1959年,在西园开始种植苹果、桃树等果树,形成果园。
3、灌木草丛植被,境内多山丘沟壑,其处灌草混生,蓬蒿杂具,花草相长,植物各类繁多。灌木主要有荆棵、酸枣、白兰、赤梨子、夹竹桃、竹子、藤萝、梅、杜梨、冬青等。草本主要有白草、黄草、莠草、苜蓿、爬山虎、胡枝条、茅草、三枝草、艾、黑蒿、黄蒿、芨芨草、青青菜、苦菜、荠菜、蒲公英、野菊、车前子、马齿苋、六九嘴、苍子、黄芪、菅叶草、婆订、蓑草、地衣、牛蓬草(蓬蒿)、蒺藜、枯萎、金蓁、打碗棵、柴胡、野蒜、麦蒿、米布袋(土名),面布袋(土名)、扁扁草、小鸡棵等等。
第五节 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1949年,全村共有可耕土地4331亩,人口2545人,人均占地1.7亩。
14
1956年到1981年25年间土地减少751亩, 1981年有3444亩,人口1752人,人均占地1.96亩。
1981年到2012年30年间土地减少1608.447亩,2012年有土地1835.553亩,人口1601人,人均1.147亩。
据全国土壤普查分级标准的7个土地级别划分,境内土地基本属于四级地,少数三级地。三、四级地约占全村土地数的70%,其它属于五级、六级地,占30%。
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地约占一半左右。不少山地座落于山顶或山腰,当属较贫瘠的山岭薄地,且坡度较大,耕种困难,适于种植林、棉、果、油料作物,其余土地均分布于川洼沟谷,为粮食生产基地。
二、水资源
村境内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其中,大气降水多,年平均水量650毫米,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的重要来源。境内无地上恒水,纵贯村中的下崖沟为季节河流,其流量与大气降水成正比。村中虽有库、塘、堤坝,但水量少,且漏渗严重,因而流经境内之水无灌溉之利。境内地下水量比较丰富,除个别年份外,人畜饮水,深井不会干涸。
三、矿产资源
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灰石等。铁矿资源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村西、西园、东山华子街,村北石屋直、笔架山等地。1958年大炼钢铁时,曾大力开采过,后因交通不便,矿源含杂质较多等原
15
因,未继续开采。石灰石储量丰富,东山、西山、北山、薄板梁、狼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我村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胜地,为了保护植被,2011年已停止开采。
四、生物资源
境内林木主要有柏、杨、柳、桐、槐树等,果树有苹果、桃、梨、杏、枣、山楂、葡萄、花椒、核桃、石榴等10余种,果树除山地和果园栽种外,多为房前屋后零星种植。
野生动物有野兔、狐狸、獾、黄鼬、刺猬等。
野生植物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有酸枣、黄白草、丹参、野菊、半夏、远志、茵陈等200余种。
境内药材资源丰富,其中属根茎类的主要有茅根、黄芪、柴胡、葛根、丹参、山药、远志、半夏、穿金龙、黄连、白芍、何首乌、黄芩、白芷等。
属于果实类的主要有桃仁、车前子、马兜铃、菟丝子、山楂、黑丑、白丑等。
属草类的主要有黄蒿、青蒿、蒲公英、艾叶、翻白草、茵陈、马齿苋、银杏叶、薄荷、白头翁、益母草、灵芝、夏枯草等。
属皮类的主要有冬瓜皮、石榴皮、黑豆皮等。
属花类的主要有菊花、野菊花、月季花、鸡冠花、槐米等。 属动物类的主要有全蝎、蝉蜕、土元、蜂房、蜂蜡、牛黄、胎盘、壁虎、獾油、鹿茸、刺猬皮、地龙等。
鸟类资源主要有麻雀、喜鹊、黑老鸹、布谷鸟、斑鸠、鹌鹑、啄
16
木鸟、燕子、黄雀、滴滴水鸟、野鸡、鹁鸽、野蓝子、猫头鹰、老鹰、鹞子等。
家畜、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猪、羊、兔。 使役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
第六节 自然灾害
本村自然灾害历年危害较大的有旱灾、涝灾、雹灾、风灾、虫灾、低温霜冻等。
一、旱灾
据史载,元、明两代,1304-1640年,境内先后发生5次大旱灾。如:
1304年(元大德八年)大饥。 1326年(元泰定三年)旱灾、大饥。
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大饥。饿殍载道,人相食。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大饥,“斗米千金,人相食”。 清代1665年-1842年,先后发生8次大旱灾。诸如:
1665年(康熙四年)大旱,人食树皮、草根。蠲免本年田租(赋)。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夏,大旱,河涸无水。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大旱。
民国时期旱灾尤甚。1931-1945年,几乎是十年九旱。其中,1938、1939、1940、1941、1942年持续5年亢旱,麦季不收,赤地一片,民众四处流散,乞食外乡。1949年夏涝秋旱,秋旱导致村内部分土
17
地无法种植小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二十世纪末,先后发生旱灾十余次。1952年7月大旱,灾情严重,全庄动员抗旱保苗;1954年夏,因6月下旬至8月初40多天雨水很少,大旱。1960、1965、1966、1967、1972、1979年旱情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抗旱,取得一定效果。其中,1965年1月至10月份,总降雨量仅313.4毫米,为常年平均雨量的一半。1966、1967年连续两年麦季大旱。1972年麦季又遇旱灾,村内人畜用水困难,小麦严重绝产,社员吃供应粮。1979年秋,天旱无雨,章丘首次实施人工降雨成功。1981年、1982年连续两年麦季发生大旱,1982年的小麦大面积减产,县政府拨粮拨款救灾。1986年共降雨377毫米,部分水井、塘坝干涸。1989年,夏旱接秋旱,降雨量不足常年的一半,水位下降10余米,村民吃水困难。1992年春、夏连旱,无降雨日数长达130天(3月1日—7月8日),全村受灾严重,人畜吃水困难。
二、涝灾
境内多山川沟壑,大暴雨袭来山洪急泄,冲垮地堰,冲毁良田,淹没庄稼,严重时可冲塌房屋,危及村民安全。
元、明两代水患不断。1320年(元延佑七年),大水、坏田、庐。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农历六月初六夜大水。1571年(明隆庆五年)夏,暴风雨,坏屋拔木,麦伤过半。1627年(明天启七年),大水泛滥。
清代,1647年至1901年,水灾多达10余次。1647年(顺治四
18
年),雨雹伤稼,秋淫40余天。1668年(康熙七年)6月,山洪骤发,伤禾稼。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农历七月初三日辰时洪泛后淫雨40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五月)暴雨,山洪暴发5次。
民国年间,1921年至1948年7月,平均3年一次水灾。1921年7月5日,山洪暴发,受灾严重。1935年农历七月初一晨,山洪暴发,沿沟村民猝不及防,受灾严重,房屋倒塌数间,许多家沿沟村民院内过水,大门被冲坏。1943年夏,阴雨连绵45天,高粱、玉米、谷子没等收割就生了芽,灾害严重。1946年8月16日,暴雨骤至,房屋坍塌,文昌阁内洪水沿阁而过,沿河道地堰几乎全被冲垮,沿沟房屋倒塌数间。1949年7月3日、11日大雨,下崖沟河水漫溢,积涝成灾。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至2000年先后10余年遭暴雨,洪水侵袭。1953年7月16日,山洪暴发成灾,境内冲毁河坝、地堰。1957年7月19日大暴雨,淹没土地,冲毁地堰,倒坍房屋。1964年7月27日,暴雨骤至两个小时,山洪暴发,沿下崖沟横冲直撞,村民张承彦九岁的儿子被洪水冲走,沿河沟冲出4华里,在村北沙沟子河滩中找到尸体。村民李传运家门前台阶,200斤以上大石头被冲出30多米远;一村民的碾砣子被冲出100多米。河中树木被冲走,河沟两边房屋倒坍严重。1966年7月19日6-7时,境内降雨150毫米,农田受灾严重。1987年8月26日—27日遭暴雨袭击,村内房屋倒坍数十间。1990年夏,先后4次降暴雨,降雨量仅次于1964年。1994年6月29日降雨量达175毫米。
19
三、雹灾
明、清两代,1550年—1882年,史载雹灾5次。
民国时期,1948年7月6日、8月3日两次遭受大雹灾,秋粮减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95年先后8次遭冰雹灾害。1950年7月6日,境内遭受雹灾,群众损失很大。8月又遭雹袭,农作物严重减产。1954年5月28日,冰雹骤降,农田受灾。1976年6月6日降雹7至10分钟。1978年6月6日至30日,多次降冰雹,大雹直径5厘米,小雹如枣,境内受灾严重,村西两个果园损失惨重。1995年5月31日、6月26日两次遭冰雹袭击。
四、风灾
境内常有大风发生,多出现在春、夏、秋三季,秋季较少。大风危害极甚,它往往以瞬间平均风速17米/秒(相当于8级)的风力,凶猛卷来,飞沙扬尘,揭瓦毁房,树折木断,作物枯蔓倒伏。除此以外,小麦、玉米后期的干热风亦危害尤大。
明、清朝有记载的风灾有71次。特大的有:1571年(明隆庆五年),农历五月大风昼晦。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农历三月,大风昼晦。光绪年间,夏夜大风骤作,无数草房被摧毁,高杆作物以及树木连根掘起。
民国以后,历年有大风。风力大于8级时,造成树木折断,作物倒伏,房屋受损,人不敢行。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4天。1960年刮大风45天。1972年6月11日大风,阵风达11级。1986年4月18
20
日刮12级大风,造成部分房舍受损。1994年5月15日夜至16日下午4时遇9级以上大风,小麦倒伏,树折、房毁。2001年8月9日中午11时许,西北风8级左右携黑尘骤至,顿如黑夜,车行开灯,房内启灯照明,约半小时恢复如初。2012年9月28日19点30分,10级以上大风呼啸而至,风速100公里/小时,从济南到章丘只用了20多分钟,树木折断,残墙破房毁坏无数。半小时后,大雨骤烈。
境内干热风,多发生在夏季的五、六月间,为小麦成熟期的主要自然灾害。历年出现,使正在灌浆的小麦水分失,植株籽粒脱水而干枯。轻则减产5-10%,重则减产15-20%。境内全年干热风平均7-8天,最长时间为14天(1960年),其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和6月上、中旬。
五、虫灾
朱家峪所在区域,历史上发生的虫灾主要有蝗虫、蝗蝻、蜚、蜢虻、虸蚄、豆虫等。
明清时期,有史载的虫灾发生过9次。1528年(明嘉靖七年)大蝗飞,能蔽日。次年,飞蝗、秋蝻生。1672年(清康熙十二年)秋蝗飞蔽日。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飞蝗蔽日七昼夜。1803、1804年(清嘉庆八年、九年)“飞蝗蔽日”“蝻生”。1829年(清道光九年),虸蚄(粘虫)成灾。
民国以后,多次发生虫灾。1942年秋,飞蝗蔽日,秋粮绝产。1943年3月19日,蝗蝻成灾,尺地内数百只,麦无收。1946年6月,蝗蝻满地,危害农田。1954年9月,境内豆虫成灾。1965年8月,
21
虫灾蔓延,虸蚄危害尤甚,大队组织各生产队用药械防治。1976年、1985年,境内局部出现虸蚄,危害谷类作物,造成减产。另外,还有蚭、瓢虫、棉螟虫对农作物有很大危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防虫灾的能力逐步增强,虫害逐渐减少。
六、低温霜冻
初秋、春末,气温降至1℃或0℃,足以使作物受害的低温,谓之霜冻。朱家峪在温暖季节,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产生霜冻的现象常有发生,致使植物受害或死亡。1937农历三月初三下大雪,冻伤小麦,果树。1953—1993年先后发生严重霜冻4次,最严重的有两次:1961年4月15日,小麦拔节期,地面最低温度-5.1℃,麦季严重减产。1971年春末,普降大雪,平地40公分,雪化后,很多地方开了泉,冻伤小麦、果树无数。1987年11月26日—28日,48小时内气温骤降至-14℃,冻伤小麦与果树,为境内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1993年11月6日,降雨雪,降水量100多毫米,为历史所少有。2002年清明前后,忽降大雪,冻伤小麦,造成大面积减产。核桃、花椒、杏树、桃树正在开花季节,大面积被冻枯死,损失很大,有史少见。
七、地震
朱家峪村所在地区较早的地震记录为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齐楚地震,二十九同日崩。元代发生过21次地震。1346年(元至正六年)二月,地震七日方止。1347年(元至正七年)三月,地震有声如雷。清代,1668-1830年,4次发生震情,如1668年(康熙
22
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19-21时),大地震,墙倒坍。1826年(道光六年)正月,地震有声。1829年(道光九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丑时(1-3时)地震有声。1830年(道光十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申刻(15-17时)地震。
新中国成立后,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邢台发生6.8级强烈地震,村内有强烈震感,房屋摇动,旧房倒坍。1969年夏,河北一带地震,村内有强烈震感,村民纷纷在村中空地支蚊帐,躲避震灾。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村境内震强4级左右,有轻微破坏现象。大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干部群众一律在安全地带设防震棚,不允许任何人夜宿室内,层层负责,分片包干,减少了震灾的危害。
八、雷击
雷击为境内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此种现象时有发生。1943年夏季的一天中午,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文峰山上魁星楼遭雷击,楼顶西南出现脸盆大洞一个,里面座像劈掉一块。村民李茂典住宅大门顶层被卷走。20世纪60年代中期,附近栗家峪村四位村民在山上干活,忽降暴雨,雷电将其中3人当场击死,1人受伤。即时,境内电闪雷鸣、震耳欲聋。1971年,村里架线安电,在村北郭大墓一带,下雨打雷将刚刚立起来的一根线杆击成七、八截,幸无人员伤亡。村境内历年平均雷暴日数在30天以上,7至8月居多,因受地形影响,多集中于古村南部山区及新村村东沿山一带。
23
正在阅读:
朱家峪之第一篇村域04-11
2015年会计证《电算化》专项及答案每日一练(7月4日)01-09
设计说明书3 - 图文07-07
小班语言两个好朋友教案【三篇】04-17
报关实务资料整理04-11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103-17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0-15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心得体会09-13
于笑扬java综合知识点总结 必背12-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朱家峪
- 一篇村
- 广州体育学院 学年第学期广广州育学院教学检查安排表
- 核电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理的路径分析与建议
- 26.1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 南京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05024
-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命题意图
- 山东省EPS模块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2014
-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 2012年心理咨询师报考须知
- 尔雅当代中国经济答案
- 高财作业
- 记叙文升格训练 素材积累
- 历年国税真题
- 外研版英语必修一module2 教案
- 大学生参观烈士公园的社会实践报告 - 图文
- 超度
- 资本结构因素分析 以波兰公司为例 外文资料翻译 论文
- WTO与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问答 - 第3篇 对外开放篇
-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委组织部、
-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