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8 15: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一) (2)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二) (7)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三) (11)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四) (15)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五) (18)

第1 页,共21 页

第 2 页,共 21 页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5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及答案(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 包过学员内部使用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均衡产出

【答案】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 。c 、i 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对均衡产出这一概念可以用图来表示。

图 均衡产出的决定

在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收入,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当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会削减生产。反之,当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小于零,企业会扩大生产。上图中,B 点对应的产出水平即为均衡产出。

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时经济社会达到均衡。在这个模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上图可以看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是一种产量调节机制,不是价格调节机制。

2. 自动稳定器

【答案】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第 3 页,共 21 页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3. 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案】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简称为PDI )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生活水平。

4. 滞胀与通货紧缩

【答案】(1)滞胀指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情况下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状态超出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所能解释的范围。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滞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不旱交替关系,因此凯恩斯主义政策不能调整滞胀状态。

(2)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于是物价水平显著、持续地下降。

二、简答题

5. 简述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及推导过程。

【答案】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问的比,也就是投资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

投资乘数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消费者都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产生如下的消费增量循环:

投资增加→群体1销量增加,故而收入增加→群体1消费增加→群体2销量增加,故而收入增加→群体2消费增加→……如此循环,投资增加1单位后,整个社会的消费量会增加几倍,也就导致GDP 大量增加,其增加额超过初始投资的增加额。

(2)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有:

则有:,

从而投资乘数为:。

6.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

【答案】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为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1)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每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较小,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而边际税率较小也会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

(2)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下降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已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三、计算题

7.设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 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 d=2400-P。求:

(1)经济的均衡产量和均衡的价格水平。

(2)若经济遭受冲击,使总需求曲线向左方平行移动10%,求该经济新的均衡点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并说明使经济恢复到(1)所示的均衡状态所应采取的政策选择。

(3)若总供给曲线也向的均衡状态所应采取的政策选择。左方平行移动10%,求该经济新的均衡点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

【答案】(1)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 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 d=2400-P。经济均衡条件为Y s=Y d,即2000+P=2400-P。求解可得:Y*=2200,P*=200。即经济的均衡产量为2200,均衡的价格水平为200。

(2)若经济遭受冲击,使总需求曲线向左方平行移动10%,新的总需求函数为Y d=2160-P。经济均衡条件为Y s=Y d,即2000+P=2160-P。求解可得:Y*=2080,P=80。即经济的均衡产量为2080,均衡的价格水平为80。

第4 页,共21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ve.html

Top